(核心素养目标) 3.2 依法行使权利 课件(24 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 3.2 依法行使权利 课件(24 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新课导入
首先,在消费过程中,要明白自己的权利、不忘索要发票、牢记维权时限等。
其次,当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应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来维权:①可以与经营者协商,双方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解决争议;②协商无效时,可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有关部门申诉;④符合仲裁条件的,可以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部编版八下道德与法治
第三课 公民权利
3.2依法行使权利
道德修养
政治认同
珍视公民权利,增强公民法治意识,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责任意识
知道行使权利的界限,懂得依法行使权利;了解维护权利要遵守法定程序的意义;知道正确的维权途径与方式。
学会依法正确行使权利,提高依法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学会正确对待权益纠纷,能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
体味公民权利对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的价值,学会依法维护权利。
核心素养目标
健全人格
法治观念
明确权利边界,增进热爱宪法的情感,自觉遵纪守法、维护宪法的尊严。
知识导航
1.为什么行使权利要有界限?
2.公民应如何行使权利?
3.维护权利守程序的作用和要求?
4.公民维权的方式有哪些?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43—46页,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5分钟。
第一部分
行使权利有界限
思考:上述行为有什么危害?
依法行使权利
行使权利有界限
损害了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1.公众场合有人抽烟,工作人员提醒他,他说:抽烟是我的自由,你管得着吗?
2.课堂上大家都在认真写作业,叶欣却在大声说话,班干提醒她,她说:说话是我的有权利!
3.某列车无锡站准备开车时,旅客罗某(女)以等丈夫为由,用身体强行扒阻车门关闭,不听劝阻。
损害了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依法行使权利
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
不得用言论进行诬告、陷害其他公民的活动;
不得用言论侮辱、诽谤、诋毁其他公民的人格尊严;
行使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公民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任何人不得利用结社自由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健康、妨碍国家安全的活动;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课堂笔记
笔记区
1、公民应如何行使权利? P43-44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行使权利有范围)
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行使权利有要求)
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行使权利守程序)
第二部分
维护权利守程序
维护权利守程序
思考:当我们在行使权利时,应该注意什么?
情景探究——维护权利守程序
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课堂笔记
笔记区
2、维护权利守程序的作用、要求? P44
作用: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要求: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维护权利守程序
P44探究与分享——经济纠纷求解决
张某与村民、厂家的纠纷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你认为哪种解决方式较为合适?
和解
和解、调解、仲裁、诉讼
维护权利守程序
小组合作——维护权利守程序
结合教材P44-46,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从不同情境中总结维权的不同方法以及其参与人、依据、实施方法、适用范围等内容完成下页表格。
分组:4-6人一组,每组确定1个发言人,1个记录人;
时间:讨论5分钟,发言1分钟;
要求:完成表格。
笔记区
3、公民维权的方式
方式 参与人 依 据 适 用 实施方法
和解
调解
仲裁
诉讼
当事人
仲裁协议、
法律
广泛适用
合同纠纷、财产争议
(常用于劳动合同纠纷)
人身、财产争议;行政违法行为
自愿互谅
达成协议
事实、法律
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
当事人、
调解组织
法律法规、政策、公德
当事人、
仲裁机构
当事人及代理人、
人民法院
事实、法律
民事调解
行政调解
刑事调解
仲裁裁判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民告官)
刑事诉讼
维护权利守程序
补充——调解
人民调解
行政调解
司法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主持
行政机关主持
法院主持
调解协议具有法律
效力,但本身不具有强制力,经法院确认后具有强制力
调解书具有强制力
牛刀小试
思考:他们是采取何种方式维权的?
①张女士到商场购物,回来后发现有问题,张女士马上联系商场有关负责人。双方就此事进行协商,商场负责人主动承认了错误,并表示进行退换和赔偿。
②小强和小西在学校操场玩耍时,小强不慎致小西受伤。双方家长就赔偿事宜协商不成,产生纠纷。经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获悉后高度重视,及时介入调解后双方得到满意的解决。
和解
调解
牛刀小试
思考:他们是采取何种方式维权的?
③ 老魏是进城务工人员,在建筑队工作,因工程问题,老魏受了伤。老魏要求工程队补偿自己的损失:医药费、误工费等。但施工单位却以老魏受伤属于违反操作规程为由,拒绝履行合同。最终,老魏申请仲裁,仲裁机关支持了老魏的诉求。
④某镇政府因违规收费而被村民告上法庭。
张某把勒索他钱物的李某告上法庭。
小亮把小丽打伤,却不赔偿,小丽提起诉讼。
仲裁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依法行使权利
行使权利有界限
不能越界,不滥用
不能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维护权利守程序
和解调解
仲裁
诉讼
民事诉讼、刑事自诉、
行政诉讼
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三不一依照”)
课堂检测
1、我国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A.保护公民的某些权利
B.限制公民的某些权利
C.使公民享受某些权利
D.使公民正确行使权利
D
课堂检测
2.2023年3月,湖北武汉一家医疗科技公司以找“内奸”为由,强行查看了员工的手机,原因是有人泄露了公司组织框架和人员信息。第二天公司又要求查手机,员工林女士拒绝配合,公司认定林女士就是“内奸”,强行将其辞退,并拒绝给予赔偿。林女士为自己讨回公道途径有( )
①通过法律服务机构维护合法权益
②依法向公安机关控告、报警
③到人民法院起诉,提起刑事诉讼
④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B
课堂检测
3、小伟的父亲以补贴家用为由,强制要求他辍学外出打工。小伟要维权,应该( )
A.到社区或教育主管部门投诉
B.听从父亲的安排,外出打工
C.到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
D.到仲裁机构提起仲裁
A
课堂检测
4、右图漫画主要警示我们( )
①公民的一切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公民的人身自由不能被非法剥夺 
③公民有权利惩处不履行义务的人 
④公民维护权利不能超越法律规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课堂检测
5.材料:八年级学生小佳因为学习成绩欠佳,父母强迫他跟随本村村民到沿海某市务工,后来他被一家工厂招为工人。文轩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却被工厂无缘无故地辞退了,对此,文轩感到十分气愤却又无可奈何,只能自认倒霉。
(1)材料中文轩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

(2)文轩应对侵害的做法正确吗?请你为文轩想想办法,以维护他的合法权利。
受教育权和劳动权。
不正确。
①寻求老师或亲友的帮助。②向学校领导及教育主管部门反映情况。③采取和解、调解、仲裁的方式。④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护自身权益,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中国青年
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