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复习课件(共30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复习课件(共30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知识点梳理
1.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1)必要性: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自身特点)
(2)重要性: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社会因素)
2.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有哪些?
(1)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2)其他法律:宪法和民法典、义务教育法等。
3.我国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具体做法或要求。
(1)明确保护主体。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以及其他成年人的共同责任。
(2)构筑六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共同构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同时,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4.法治意识: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5.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1)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2)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3)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4)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6.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
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7.如何做到依法办事?
(1)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①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2)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知识点训练
1.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 )
A.未满十四周岁的公民
B.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
C.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D.未结婚的公民
2.我国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这是因为未成年人( )
①身心发育尚不成熟 ②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③容易受到不法侵害 ④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C
B
3.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 )
①民法典 ②未成年人保护法 ③义务教育法 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4.每到夏天,一些地方学生溺水事故不断发生,导致家庭悲剧不断上演。各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此高度重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防溺水知识的安全教育。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①家庭保护 ②学校保护 ③政府保护 ④司法保护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C
5.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五条规定: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不得在每日二十二时至次日八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某网络游戏平台自觉遵守法律规定,通过科技手段严格限制未成年人上网游戏时间。游戏平台的这种行为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社会保护 B.司法保护
C.网络保护 D.政府保护
C
6.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不得披露有关案件中未成年人的姓名、影像、住所、就读学校以及其他可能识别出其身份的信息,但查找失踪、被拐卖未成年人等情形除外。这是对未成年人的( )
A.社会保护 B.司法保护
C.学校保护 D.政府保护
B
7.山东枣庄两名初中生在家中模仿网络视频用易拉罐自制爆米花,在操作过程中引发爆燃,结果是一死一伤。下列有关这一事件的评析,正确的有( )
①作为网络平台,要加强对用户上传视频内容的审核,对有可能引发事故的,要标明风险提示 
②视频发布者,要遵守道德和法律,还要考虑视频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 
③作为家长,要尽到监护人的职责,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履行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义务 
④作为未成年人,要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危险的事情坚决不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8.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他的这句话启示我们( )
①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②法律主要依靠人们内心的信仰保证实施 
③要把法律作为规范自己行为的唯一准则 
④要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法律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B
9.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对此,我们应( )
①思考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②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③学会通过法治方式解决问题
④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A
10.“法治的真谛,在于全体人民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民众的法治信仰和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更是法治中国的精神支撑。”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全民守法并不难,难的是科学立法 
②每个公民都应该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 
③依法治国需要每个人时刻具备执法意识 
④全体公民都应该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A
知识点整合训练
11.为了测试学生的安全意识,某报社记者在一小学门口对一至三年级小学生进行“防拐”测试。结果显示,小朋友们对陌生人给的食物少有警惕,难抵诱惑。这告诉我们( )
A.法律为我们护航,提供特殊保护
B.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均未发育成熟,易受伤害
C.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D.面对不法侵害,要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B
12.下列生活场景中的做法与“六大保护领域”的要求对应一致的是( )
A.妈妈要求小雨整理好自己房间,学会生活自理—家庭保护
B.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学校保护
C.国家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社会保护
D.学校德育处、保卫科共同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工作—司法保护
A
13.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下列体现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有( )
①新闻媒体在报道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时,不得披露未成年人个人信息 
②最高人民法院进一步落实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档案封存制度 
③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的,应当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依法处理 
④某校学生小强从学校盗走财物,被发现举报后,公安人员到小强居住地调查时,不开警车,不着警服,不扩大知情面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D
14.2022年“3·15晚会”曝光安徽省六安一些小学附近商家向学生兜售带有赌博性质的“抽奖”玩具,引诱学生纷纷拿出零花钱购买。为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做到依法执政
B.这些商家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这一价值取向
C.学校要加强教育,落实学校保护,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D.虽然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但不良诱惑太多
C
15.下列行为中,能体现公民具有法治意识的有( )
①辽宁两名初中生从七年级起天天背残疾同学上下学 
②广州增城警方找回15年前被拐卖的少年申某并组织认亲工作 
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安徽一名女孩向警方举报自己父亲聚众打麻将 
④七年级学生小丁在家里经常提醒开公司的爸爸不要偷税漏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前,上网已日益成为青少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长才干的有效手段。为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不良诱惑,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国家鼓励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推广用于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新技术;中小学周围不得设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材料二: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提出书面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请你说说这样做的意义。
网络保护。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有利于减少网络不文明行为,保障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提高未成年人素质;有利于保护学生视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
(2)有同学说:“只要国家对未成年人实施了特殊保护,未成年人就能避免不法侵害。”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特殊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②国家构筑了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六道防线,形成了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③未成年人要避免各种侵害,还需要自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会自我保护;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等。
(3)为了防止沉迷网络,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①增强法治意识,遵守网络有关法律法规,理性上网。②增强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控力,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文明、健康上网。③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传递网络正能量。④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发现出售、传播色情、低俗、暴力、恐怖等有害网络信息,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
材料二:小东爸爸以及社区邻居报名了某旅行社组织的“某景区5日游”,签妥合同并按约付清团款。在旅行中,由于旅游车出现机械故障,拖延了时间,导致随后游览的一个景点因关门而无法参观。小东爸爸情绪十分激动,拒绝继续随团游览,并带领其他人开始自行包车游览、联系就餐、入住更高标准的宾馆。旅行结束后,小东爸爸与旅行社交涉,要求旅行社退还全部团款并且报销全部花销。
(1)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中,哪部分内容最触动你?对此,你有何看法?
“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最触动我。这句话体现了当今社会是法治社会,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
(2)从法治意识的角度点评材料二中小东爸爸的行为。
树立法治意识,就是发自内心地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法律。小东爸爸没有做到依法维权,没有按照法定程序维权。
(3)与法同行,要求我们必须学会依法办事。请谈谈在今后的生活中你打算怎样依法办事。
①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②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③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