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专题一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教育强国2023-2024道德与法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决战中考目录①2023年相关时政热点②课本考点命题链接③2024年中考命题设计④2023年中考真题训练2023年相关时政热点012023年相关时政热点2023年,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中国空间站全貌高清图像首次公布,“夜空中最亮的星”让曾经的遥不可及变得近在眼前。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构建255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再度刷新光量子信息技术世界纪录,求解高斯玻色取样数学问题比当时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1亿亿倍。3. 11月1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开启为期5个多月的科考征程。此次考察将建设第五个南极科考站,围绕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开展调查。4. 12月7日,位于四川凉山锦屏山隧道中部地下2400米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土建公用工程完工,这意味着世界最深、最大的极深地下实验室正式投入科学运行。2023年相关时政热点5. 5月4日,全球首例非人灵长类动物介入式脑机接口试验在北京获得成功。该试验在猴脑内实现了介入式脑机接口脑控机械臂,标志着我国脑机接口技术跻身国际领先行列。脑机接口技术是新一代人机交互和人机混合智能的关键核心技术。科技改变生活,科技引领未来,技术进步将为人们带来全新体验,让梦想照进现实。6. 9月17日,目前全球光学时域巡天能力最强的墨子巡天望远镜在青海冷湖天文观测基地正式投入观测,每3个晚上能巡测整个北天球一次。仰观宇宙之大,探索璀璨群星,逐梦苍穹,人类步履不停。7.7月12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腾空而起。这是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也是国内民商航天首款基于自主研制的液体发动机实现成功入轨的运载火箭,填补了国内液氧甲烷火箭的技术空白,意味着我国首款大推力液氧甲烷发动机通过飞行验证,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在新型低成本液体推进剂应用方面取得突破。2023年相关时政热点8. 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这是纳赫兹引力波搜寻的重要突破,有助于理解宇宙结构的起源。中国天眼成果频出,不断拓展人类观测宇宙的视野极限。9.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2024年1月4日表示,中国2023年全年共授权专利364.9万件,包括发明专利92.1万件、实用新型专利209万件、外观设计专利63.8万件。通过PCT(《专利合作条约》)、海牙、马德里体系分别提交专利、外观设计、商标国际注册申请73812件、1166件(2023年前11个月)、6196件,国际知识产权申请量逾8万件稳居世界前列。10.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建设教育强国、推进改革发展的部署会、交流会,达到了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振奋精神、加油鼓劲的目的。一是战略自信更加坚定。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进一步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不断增强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二是方向路径更加明晰。锚定加快建成教育强国目标,明晰了教育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和战略布局,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奋力迈出起步之年新气象。三是实干精神更加昂扬。提升转化能力和创造性落实能力,将党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落实的举措,不断增强执行力,真抓实干解决问题。四是内外配合更加有力。加快推进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高效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充分借助各类平台舞台,在新的国际形势下闯出新路子、拓展新空间。课本考点命题链接02课本考点命题链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科技教育、人才网络作用、现状作用、措施作用创新中国梦、少年有梦独立思考、思维批判性、开发创造潜力做一个自信中国人中国自信根本所在课本考点命题链接1.创新的意义?对个人:创新带给我们惊喜,让没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创新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社会:①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②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③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④创新让生活更美好。2.为什么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③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④时代发展呼唤创新。⑤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⑥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3.改革和创新的关系:①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②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拆改内心引擎,释放更多的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4.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①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②差距:我国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课本考点命题链接5.教育的重要性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③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④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6.创新精神的表现:①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③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④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7.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①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②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自身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③必须加快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课本考点命题链接8.怎样实现中国梦?①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②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④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9.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来源 (中国人为什么可以自信?)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②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课本考点命题链接10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①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②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③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1.如何实现梦想?努力需要怎么做?(1)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2)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什么是努力?)(3)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 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立早、大、长志。 (4)努力,需要坚持。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5)努力,需要方法。如: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学思并进;珍视团队合作。课本考点命题链接12.独立思考的含义:独立思考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的、正确的意见。13.批判性思维含义:批判性思维,表现为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挑战权威。作用:①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②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技巧:①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②考虑他人感受;③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是对人的攻击;④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14.如何创造:①敢于打破常规,追求创新与生活的丰富多彩,开创前人未走之路;②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③创造离不开实践,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在实践中尝试、探索。课本考点命题链接15.网络丰富日常生活有哪些体现?(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16.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体现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②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2024年中考命题设计032024年中考命题设计素材一:2023年,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中国空间站全貌高清图像首次公布,“夜空中最亮的星”让曾经的遥不可及变得近在眼前。【命题设问】1.中国空间站全貌高清图像首次公布,“夜空中最亮的星”说明了什么?(我国取得上述一系列科技成就说明了什么 )①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②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③我国科技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④中华民族具有非凡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2024年中考命题设计【命题设问】2.中国空间站成功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的原因是什么?(我国取得上述一系列科技成就的原因)(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重要原因: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②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③我国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④广大科技工作者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自力要生、勇于探索、攻坚克难,锐意创新。 ⑤党和国家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为科技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2024年中考命题设计【命题设问】3.为使我国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我国的航天梦,请你献计献策。(1) 国家: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进一步加大我国在研究与试验上的经费支出与投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2)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弘扬航天精神,不断攻坚克难。广大青少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3)自身: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②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③从身边小事做起,敢于创新、勤于动手,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等。2024年中考命题设计素材二: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建设教育强国、推进改革发展的部署会、交流会,达到了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振奋精神、加油鼓劲的目的。【命题设问】1.素材二提到了哪方面的重要性,请你具体谈谈你的理解?教育的重要性。(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2)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2024年中考命题设计【命题设问】2. 素材二中提到的“建设教育强国、推进改革发展”对我国未来发展会有什么价值?(1)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2)有利于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3)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4)有利于维护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5)有利于推动以教育等民生问题为重点的社会建设。3.作为中学生,你应该如何与国家教育发展、国家战略发展相结合。(1)树立远大理想,珍惜受教育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立志成才。(2)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发扬团队精神、合作意识。(3)从身边小事做起,多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学以致用、勇于实践。(4)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5)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依法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2024年中考命题设计素材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构建255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再度刷新光量子信息技术世界纪录,求解高斯玻色取样数学问题比当时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1亿亿倍。【命题设问】1.从网络和创新的角度谈谈对上述两则素材的理解?(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社会进步,为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3)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4)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贡献中国智慧,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和发展成果。(2023年中考真题训练042023年中考真题训练1.教育数字化可以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快速高效聚合优质教育资源,突破时空限制,实现跨学校、跨区域、跨国家的传播分享。推进教育数字化有利于( )A.保护知识产权 B.提升教育质量C.实现绝对平等 D.减轻学生负担2023年中考真题训练【答案】B【详解】该题考查教育的重要性。B:教育数字化可以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快速高效地把分散的优质教育资源聚合起来,在突破时空限制的基础上实现跨学校、跨区域、跨国家的传播分享,从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消除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数字鸿沟,提升教育质量,B符合题意;AD:不符合题干材料主旨;AD与题意不符;C:“绝对平等”的说法绝对;C错误;故本题选B。2023年中考真题训练2.目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人才红利”正在形成。这一形势有利于( )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支撑我国高质量发展 ③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④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2023年中考真题训练【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对新发展阶段、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人口特点的认识和把握。①②:题文中我国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从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转变我国经济依靠低成本劳动力和资源驱动的发展方式而转向依靠人才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方式,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①②说法正确;③④:题文中显示的我国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与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与解决老龄化问题无直接关系,③④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2023年中考真题训练3.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航天科技集团始终把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表明提升创新能力是( )A.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B.把发展科技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C.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D.推进以教育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2023年中考真题训练【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对企业创新的认识和把握。A: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A说法错误;B: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说法错误;C:题文中航天科技集团始终把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功发射了神舟号系列飞船,表明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C说法正确;D: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2023年中考真题训练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现代农业纵深发展,必须把种子研发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哪一新发展理念( )A.创新 B.开放 C.绿色 D.协调2023年中考真题训练【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对创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和把握。ABCD:题文中强调推动现代农业纵深发展,“必须把种子研发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体现了创新发展理念,A说法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2023年中考真题训练5.【科技创新促进发展】材料一 ●筑梦天宫,神舟飞船接续冲天。神舟十三、神舟十四、神舟十五载人航天任务相继实施,中国人进入了自己的空间站。●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仪式在中国船舶举行。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2023年1月1日8时东航全球首架C919国产大飞机首飞成功。(1)从以上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我国取得上述成就得益于什么?材料二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依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如集成电路、高端制造等领域,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3)为什么要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2023年中考真题训练【答案】(1)①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②我国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③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2)①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②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懈努力;③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④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⑤国家加大对科技投入等。(3)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③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④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⑤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⑥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⑦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有利于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有利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利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