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四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共33张PPT)-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专题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热点专题四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共33张PPT)-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专题课件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专题四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2023-2024道德与法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
决战中考
目录
①2023年相关时政热点
②课本考点命题链接
③2024年中考命题设计
④2023年中考真题训练
2023年相关时政热点
01
2023年相关时政热点
2023年7月5日-7日习近平考察江苏,总书记强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一条平江路,半座姑苏城。全长1606米的平江路,被称为“没有围墙的江南文化博物馆”。“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我们将以韧性、耐心、定力把古城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打造新时代的苏州园林和‘苏式生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人文内涵。”现场聆听了总书记讲话后,苏州市委常委、姑苏区委书记方文浜倍感振奋。
2. 2024年1月28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福建省委网信委指导,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国家文物局相关司局、福建省委网信办、福建省文物局、泉州市委网信委、人民网主办的“何以中国·向海泉州”网络主题活动在泉州启动。活动结合福建海丝文化的优势、特色,积极发挥主场优势,整合资源、精心策划、着力创新,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地开展宣传,展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海纳百川的气象。
2023年相关时政热点
3. 临近年关,最近的年味儿是越来越足了,不但街头巷尾一片热闹景象,就连报姐在外网冲浪的时候,都经常刷到外国人在庆祝中国龙年。2023 年 12 月,农历新年被正式定为联合国法定假日,外网上不但有各种讲解中国生肖的视频,大谈特谈龙年的风俗习惯,还有很多以中国龙年为主题的艺术绘画、妆容衍生、龙形装饰。
4. 2023年11月13日,我国三项农业文化遗产系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截至目前,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2项,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三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别为: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安徽铜陵白姜种植系统和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
5. 2023年12月4日,《咬文嚼字》编辑部4日公布了“2023年十大流行语”:1.新质生产力 ;2.双向奔赴;3.人工智能大模型;4.村超;5.特种兵式旅游;6.显眼包;7.搭子;8.多巴胺××;9.情绪价值;10.质疑××,理解××,成为××
2023年相关时政热点
6.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月亮连接着中国人的文化乡愁,也打开了时空穿越的路径。作为根植中华传统文化沃土、展现文化自信的节目,2023年的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依然有着关于“古今一同”的诉说。它可以是穿越千年的“华裳之美”。在《霓裳羽衣舞》节目中,伴随着白居易的诗句:“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人气舞者唐诗逸披上华彩羽衣,舞动之间,仿佛将观众带到了唐宫的昭阳殿和极乐之宴上,切身感受千年来令人神往的大唐风华。
7. 2023年9月12日,又一场对外文化交流活动——“2023外交官中国文化论坛”在长沙举办,八国外宾以及知名文化学者齐聚一堂,就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进行探讨。“文化交流是连接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重要纽带,它不仅能够增进相互了解,更能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军表示,湖湘文化以其独有的地理环境和丰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特而多样的文化风貌,更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次活动旨在以湖湘文化为媒,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湖湘文化,也让中国的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课本考点命题链接
02
课本考点命题链接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中华文化
特 点
价值
文化自信
传统美德
民族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多样性
各民族文化
交流互鉴
课本考点命题链接
1.中华文化的特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3.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的 作用、重要性)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③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三精一魂)
4.为什么要增强文化自信(重要性)
①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②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课本考点命题链接
5.我们怎样坚定文化自信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与时俱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6.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和内容是什么 ?
(1)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2)内容: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7.中华传统美德的作用(重要性)(为什么要弘扬传统美德)?
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是代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②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文化基因。③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课本考点命题链接
8.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9.当前我们为什么要强调爱国主义?
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10.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是什么
①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课本考点命题链接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
国家层面(价值目标):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社会层面(价值取向):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公民层面(价值准则):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是什么?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②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 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13.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②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课本考点命题链接
14、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1)积极影响:①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姹紫嫣红、生机盎然的世界文化大花园。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多样的文化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④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
(2)消极影响: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遇时,人们往往从自身的文化视角、用自己的价值观来理解和判断事物,有时会导致彼此误解与冲突。(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15、如何正确认识文化差异?(如何正确面对多样性文化?)
①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
②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
③面对多样的文化,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课本考点命题链接
16、文明交流互鉴有什么意义?
①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
②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通过文明的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17、我们应如何对待其他文明?(怎样做到文明兼收并蓄、交流互鉴?)
①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②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③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2024年中考命题设计
03
2024年中考命题设计
素材一:2023年的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依然有着关于“古今一同”的诉说。它可以是穿越千年的“华裳之美”。
【命题设问】
1.请从“延续文化血脉”的角度分析2023年的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圈粉无数的原因。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魅力。
②该作品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该作品通过科技创新与时尚飘逸的流行音乐相得益彰,丰富文化传播形式,为文化发展搭建新平台。
④该作品满足人们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024年中考命题设计
【命题设问】
2.上述中秋节目素材给我国发展文化事业的启示是什么?
(1)坚定文化自信,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要与时俱进,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要注重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4)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5)自觉保护文化遗产,同一切破坏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作斗争。
2024年中考命题设计
素材二:2023年11月13日,我国三项农业文化遗产系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截至目前,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2项,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三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别为: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安徽铜陵白姜种植系统和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
【命题设问】
1.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2项,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说明了什么?
(1)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2)我国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保护。
(3)公民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有所提高。
(4)逐步形成了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
(5)不仅是中华儿女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宝。我国通过保护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推进世界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2024年中考命题设计
【命题设问】
2.我国为什么高度重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中华文化地位: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意义:①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②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有利于中华文化创造性发展。
④结合材料,如:有利于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貌……
2024年中考命题设计
素材三:2023年9月12日,又一场对外文化交流活动——“2023外交官中国文化论坛”在长沙举办,八国外宾以及知名文化学者齐聚一堂,就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进行探讨。“文化交流是连接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重要纽带,它不仅能够增进相互了解,更能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军表示。
素材四:2023 年 12 月,农历新年被正式定为联合国法定假日,外网上不但有各种讲解中国生肖的视频,大谈特谈龙年的风俗习惯,还有很多以中国龙年为主题的艺术绘画、妆容衍生、龙形装饰。
【命题设问】
1.中华文化越来越多的走向世界,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说明了什么?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是中华儿女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宝。
②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2024年中考命题设计
【命题设问】
2.中外文化交流的开展对中国和世界有什么影响?
中国:(1)有利于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有利于中华文化不断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3)有利于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世界: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与中国深度互动;有利于外国人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有利于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理慰藉。
2024年中考命题设计
【命题设问】
3.我们应该如何做文明互鉴的促进者和人民友好的传承者?
①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②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③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2023年中考真题训练
04
2023年中考真题训练
1.2023年5月10日,有着103万粉丝,名为“看老照片”的博主去世。知情者透露,这位博主竟是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的孙女。她的微博从未提及李大钊,而是分享展现中国近现代真实影像的历史照片。评论区中,最让人感动于她的品质的是( )
A.很遗憾以这样的方式认识您,一路走好
B.您不以祖辈的功勋索名求利,值得我们学习
C.如果碰到您的爷爷,记得告诉他,如今的盛世中国如他所愿
D.要继承先辈的遗志和风骨,用脚踏实地的奋斗实现伟大复兴
2023年中考真题训练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凝聚价值追求。
D:这位博主的微博分享展现中国近现代真实影像的历史照片,表明她具有爱国主义情感,用自己的行动表现生活的美好,她继承先辈的遗志和风骨,用脚踏实地的奋斗实现伟大复兴,D正确;
AC:没有体现她的优秀品质,AC不符合题意;
B:并不是她的优秀品质的主要内容,B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023年中考真题训练
2.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下列语句中,属于对待文化多样性正确态度的是( )
①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②和而不同,兼收并蓄
③交流互鉴,消除差别 ④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3年中考真题训练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对待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②④: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面对多样的文化,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故②④说法正确;
①:这是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的原因,而不是态度,①与题意不符;
③:我们应该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差异,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2023年中考真题训练
3.金虎辞旧岁,瑞兔迎新春。在柏林2023年“欢乐春节”系列庆祝活动中,中德两国音乐家共同演奏了14首脍炙人口的东西方音乐作品,现场听众沉浸其中。这体现了( )
A.中国文化深受喜爱,是最优秀的文化 B.开放包容,对中国文化全盘吸收
C.相互平等交流,消除文化差异 D.多样的文化,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023年中考真题训练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
D:题文中中德两国音乐家共同演奏了14首脍炙人口的东西方音乐作品,现场听众沉浸其中。这体现了多样的文化,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D说法正确;
ABC:“最优秀、全盘吸收、消除文化差异”说法太绝对,ABC错误;
故本题选D。
2023年中考真题训练
4.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除夕之夜,中国、印尼、希腊等十个国家的十首与花有关、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在春晚舞台上汇聚,唱响《一带繁花一路歌》,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
③应全盘吸收外来文化 ④不同民族文化可以相互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年中考真题训练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①②④:题干表述了中国、印尼、希腊等十个国家的十首与花有关、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在春晚舞台上汇聚,唱响《一带繁花一路歌》,可见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民族文化可以相互交流。故①②④符合题意;
③:对于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全盘吸收”的说法过于绝对了,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023年中考真题训练
5.【守护根脉铸辉煌】
历时三年建成的国家版本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批准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
中国国家版本馆,是保藏、展示国家版本资源的场馆。国家版本馆重点典藏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各类出版物版本、印刷版本、特殊版本、数字版本等,将古今中外载有中华文明印记的十大类版本资源纳入保藏范围。从陶石兽骨到金属竹木,从实物的纸张到虚拟的数字化储存,版本的载体变化多样,承载着知识与思想,延续着古老的文明,让更多创造留传后世。
阅读材料,运用“文明与家园”相关知识,分析国家保藏和展示版本资源的价值所在。
2023年中考真题训练
【答案】①有利于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②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③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④有利于增强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