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第9章9.1 旅游发展的区域影响分析19.2 旅游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249.3 旅游信息化与智慧旅游发展39.4 旅游可持续发展9.1 旅游发展的区域影响分析9.1.1 旅游发展的经济影响1)旅游经济效应的影响因素(1)旅游消费量(2)旅游消费结构(3)旅游收入的流向(4)区域经济规模与水平(5)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关联程度9.1 旅游发展的区域影响分析9.1.1 旅游发展的经济影响2)旅游发展对经济的积极影响(1)增加经济收入,改善投资环境(2)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3)促进货币回笼,助推经济运行(4)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和谐(5)平衡区域差异,缩小城乡差别9.1 旅游发展的区域影响分析9.1.1 旅游发展的经济影响3)旅游发展对经济的消极影响(1)引起物价上涨(2)产业结构单一化(3)旅游产业依赖症9.1.2 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影响9.1 旅游发展的区域影响分析1)旅游环境影响的积极效应(1)生态环境意识唤醒效应(2)环境保护联动效应(3)生态环境建设支撑效应9.1.2 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影响9.1 旅游发展的区域影响分析2)旅游环境影响的消极效应(1)旅游对声学环境的影响(2)旅游对景观的影响(3)旅游对生态系统影响(4)旅游对水体的影响(5)旅游对大气的影响(6)旅游对植被的影响(7)旅游对土壤的影响(8)旅游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教学互动9-1】问题:怎样处理好理论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9.1.3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影响9.1 旅游发展的区域影响分析1)旅游对社会文化影响效应(1)社会发展引导效应(2)区域文化的复兴与重构效应(3)旅游者的示范效应(4)社会文化阻滞效应9.1.3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影响9.1 旅游发展的区域影响分析2)旅游发展社会文化影响的主要理论(1)涵化理论(2)旅游发展阶段理论(3)社会变迁理论(4)社会交换理论9.2.1 旅游环境容量9.2 旅游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1)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在保障旅游地的资源与环境安全和游客体验质量及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旅游地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容纳的最大游人数。9.2.1 旅游环境容量9.2 旅游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2)旅游环境容量的计算(1)旅游环境物理容量(2)旅游心理容量(3)旅游生态容量(4)旅游经济容量(5)旅游社会容量9.2.1 旅游环境容量9.2 旅游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3)旅游环境容量概念的发展——LAC和VERP理论LAC(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的管理过程包括9个步骤:①确定管理的边界和问题;②确定并表达管理的目标;③选择评价资源和社会条件的指标;④列出资源和社会条件清单;⑤确定资源和社会条件的可接受改变的标准;⑥确定可能的预景;⑦确定对每一个预景的管理行动;⑧评估并选择某一预景;⑨贯彻管理行动并监测各种条件的变化。9.2.1 旅游环境容量9.2 旅游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3)旅游环境容量概念的发展——LAC和VERP理论VERP(Visitor Experience and Resource Protection)框架也包括9个步骤:①组建跨学科的项目团队;②制定公共参与策略;③确定公园的目标、重要性和主要的解说主题,确定规划的限制条件;④分析公园的资源和游客利用状态;⑤描述游客体验和资源条件的可能区域;⑥针对公园里的特定区域划分不同的管理分区;⑦对每一个管理分区确定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并制定监测规划;⑧监测资源状况和社会指标;⑨执行管理行动。9.2.2 生态文明与旅游环境保护9.2 旅游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时代的旅游环境保护具有以下特征:(1)完整性(2)真实性(3)生态性(4)和谐性(5)全球性【深度剖析9-1】问题: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解析提示:可从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旅游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加大旅游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优化旅游空间开发格局、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鼓励公众参与旅游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理解和思考。9.3.1 旅游信息化9.3 旅游信息化与智慧旅游发展1)旅游信息化的概念据《中国旅游大辞典》,旅游信息化指利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整理、利用各类旅游信息资源,使之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生产力,成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和改善旅游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9.3.1 旅游信息化9.3 旅游信息化与智慧旅游发展2)旅游信息化的内容(1)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性(2)旅游电子政务建设(3)信息技术应用与旅游创新能力建设(4)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3)大数据与旅游业发展【同步思考9-1】问题:旅游信息化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有何关联?9.3.2 智慧旅游的发展9.3 旅游信息化与智慧旅游发展1)智慧旅游的概念智慧旅游是运用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和装备,充分准确及时感知和使用各类旅游信息,从而实现旅游服务、旅游管理、旅游营销、旅游体验的智能化的一种旅游形态。9.3.2 智慧旅游的发展9.3 旅游信息化与智慧旅游发展2)智慧旅游的核心技术(1)云计算技术(2)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3)物联网技术(4)移动位置服务(5)旅游社会容量9.3.2 智慧旅游的发展9.3 旅游信息化与智慧旅游发展3)智慧旅游发展的主要任务(1)夯实智慧旅游发展信息化基础(2)建立完善旅游信息基础数据平台(3)建立游客信息服务体系(4)建立智慧旅游管理体系(5)构建智慧旅游营销体系(6)推动智慧旅游产业发展(7)加强示范标准建设(8)加快创新融合发展(9)建立景区门票预约制度(10)推进数据开放共享9.3.2 智慧旅游的发展9.3 旅游信息化与智慧旅游发展4)智慧旅游发展的进一步推进(1)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9.3.2 智慧旅游的发展9.3 旅游信息化与智慧旅游发展(2)注重各类应用系统的集成性与共享性①纵向空间上,从城市到景区服务无缝集成②横向内容上,智慧服务、管理与营销无缝集成③发展阶段上,新旧系统之间的集成4)智慧旅游发展的进一步推进深度剖析9-2问题:游客整个游程中都有哪些需求?相应的目的地城市提供智慧旅游服务产品应该包括哪些 这些服务产品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 解析提示 : 旅游者由过去的求量型旅游方式转向求质型旅游方式,在旅游资讯获取、旅游产品选择、旅游产品购买、旅游在途服务、旅游经历分享等领域产生了更多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因此城市智慧旅游服务产品可包括城市智慧旅游行程规划系统;城市旅游景区导游服务功能;城市乡村旅游服务系统。系统与系统之间无缝集成,城市旅游行程规划系统提供面向整个城市的旅游景区介绍,旅游景区选择,景区与景区之间的餐饮、住宿和交通服务安排;一旦游客进入景区范围或者乡村旅游点,城市智慧旅游行程规划系统应智能切换到城市智慧景区导游服务系统,开启景区导游服务功能或者乡村旅游服务功能。同步案例9-2九寨沟智慧景区建设模式“智慧九寨”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有效改善九寨风景区商业运作和公共服务关系,实现九寨沟旅游资源的优化使用、生态环境的有序开发和保护、游客满意度提升、产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智慧九寨”的建设重点是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旅游旺季景区景点游客拥挤、乘车站点的拥挤、车辆调度不畅等问题,实现优化的综合实时管理调度, 并运用新一代IT技术,实现智慧营销方式。“智慧九寨”的建设模式主要表现为进行景区信息最透彻的感知、实现景区成员更全面的互联互通和构建景区管理更深入的智能化。未来,九寨沟还将推进“云九寨”建设,完善微信公共平台、手机APP等,努力实现覆盖智慧景区管理的各个环节;加大对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提高数据分析能力,为基于大数据的决策提供科学支撑;更加重视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为游客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问题:九寨沟智慧景区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该模式对其它景区智慧旅游建设有何启示?9.4.1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9.4 旅游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在于“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2)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旅游可持续发展(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指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要而不对后代人满足其旅游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9.4.1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要素9.4 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社会可持续性旅游生态可持续性旅游经济可持续性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旅游业政府部门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行框架(万幼清,2004)(1)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核心(2)旅游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标(3)旅游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保障9.4.3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9.4 旅游可持续发展(1)政策和法律保障机制(2)资金保障机制(3)技术保障(4)社会文化保障(5)宣传支持保障(6)危机管理保障(7)指标管理保障1)实施全方位保障机制单元训练□传承型训练▲ 理论题△ 简答题1)简述旅游经济效应的影响因素。2)简述旅游发展对区域经济的积极与消极影响。3)简述旅游生态环境影响的积极与消极效应。4)简述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效应。5) 简述旅游发展社会文化影响的主要理论。6)简述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类型及其发展。7)简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与系统要素。△ 讨论题1)旅游业发展如何有效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2)如何利用大数据资源和相关技术推动智慧旅游发展?3)旅游信息化与智慧旅游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单元训练▲ 实务题△ 规则复习1)怎样计算旅游环境容量?2)简述生态文明时代对旅游环境保护的要求及其特征。3)简述旅游信息化的内容。4)简述大数据时代对旅游业发展的要求。5)智慧旅游发展有哪些主要任务?6)简述智慧旅游的项目推进模式与要求。△ 业务解析1)通常运用哪些工具分析旅游经济影响?2)在预防和控制旅游的负面影响方面,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3)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是什么?案例分析:旅游开发背景下六盘村少数民族社区的边缘化背景与情境:三亚亚龙湾是我国目前国内消费档次最高、设施环境最好、高星级酒店数量最密集、国际著名酒店品牌最多的海滨度假区。1995年为了度假区开发,亚龙湾田独镇六盘村的2800多黎族村民被集体搬迁至距亚龙湾约5千米、由亚龙湾公司统一规划建设的安置区。10多年过去了,度假区内鳞次栉比的豪华酒店与安置区内日益破败的景象形成了强烈反差,社区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社区百姓的生活水平仅停留在温饱线上。旅游开发并没有按照人们原先的设想带动少数民族社区快速发展,相反,黎族村寨的原住民由于社区相对保守的就业心理和商业意识,以及落后的受教育水平,却在旅游大开发进程中日益边缘化了。同时,六盘村作为一个少数民族黎族安置区,因为本身原住民受教育水平不高,文化素质低下,远不能满足旅游景区的用人要求,从而导致六盘村中的失业人数越来越多,以至于对当地的社会道德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案例分析:旅游开发背景下六盘村少数民族社区的边缘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六盘村里有很多无所事事的待业男青年,差不多每3个人中就有1个没有稳定的工作。他们常常三五成群分成几帮,以团体的方式活动,以喝酒和上网为主。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有初中文凭,在尝试打工的过程中曾经遭遇学历门槛,又不愿意从事较重的体力工作,因此成为滞留在村中的无业青年。“我们去打工人家不要啊,现在都要高中学历了,起码也要中专。”“我一句英语也不会说,做保安现在都要求会英语了。”“那种体力活太累了,家里又不是没饭吃,我才不要去。”他们也不是完全脱离工作,“偶尔还是会打打零工的,旺季的时候招人要求没那么高,做做杂活还是可以的”;也就那几个月,赚点零花钱”。这些待业青年数量庞大,在村中待业已久,白天围聚在一起喝酒泡网吧,晚上则闹事偷窃。更有人甚至沾染毒品,已被送进派出所多次。这些正值青春年少的男青年,本应是六盘村日后最有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改变个人前途和社区命运的一群人,却终日无所事事在家待业,喝酒、抽烟、闹事、赌博、偷窃甚至吸毒。这群人注定将成为社区转型发展过程中“迷失的一代”。案例分析:旅游开发背景下六盘村少数民族社区的边缘化 问题:1)根据旅游发展社会文化影响的相关理论,分析造成六盘村现状的原因。2)你认为如何妥善解决六盘村现存的问题?此案例对旅游开发有哪些启示?善恶研判:土地伦理学说与旅游可持续发展背景与情境:阿尔多 利奥波尔德(Adlo Leopold) 被称为美国野生资源保护之父,他的土地伦理学说(又被称为“大地伦理学)为自然保护提供了系统的伦理学基础。该理论提出了“土地共同体”(earth community)的核心概念,认为人类应改变在自然中的统治地位,从土地群落的征服者变为土地群落的普通一员,将道德共同体的边界扩大至非生物的生态环境,提出了“伦理整体主义”(ethical holism) 的价值判断原则,以个体对生态系统的贡献作为伦理上善恶评价的标准, 否定“人类中心主义”所倡导的人类最高价值, 将人的价值纳入到共同体整体价值体系中去, 引导人们站在“整体主义”的视角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呼吁人们将目光从经济生产转向生态和环境, 认为完全基于经济动机的自然保护体系难于奏效, 强调了人们的伦理责任感。善恶研判:土地伦理学说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业作为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经济产业,长期以来由于受“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等观念的影响,过于强调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经济增长,导致旅游资源利用过度,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系统失调,旅游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严峻的现实表明,旅游业的无序发展已经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一问题,就会削弱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威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完全基于旅游经济动机能够有效保护自然环境和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吗?1)本案例中存在哪些伦理问题?2) 试对上述问题做出你的善恶研判。3)说明你所作善恶研判的依据。3)请对“土地伦理学说与旅游可持续发展”做出评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