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旅游地理学理论与方法 课件(共36张PPT)- 《旅游地理学》同步教学(东北财经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章 旅游地理学理论与方法 课件(共36张PPT)- 《旅游地理学》同步教学(东北财经版)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旅 游 地 理 学
(第二版)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第3章 旅游地理学理论与方法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及其在旅游地理学中的意义;了解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3.1 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01
02
03
旅游主体
(旅游者)
旅游媒体
(设施和服务)
旅游客体
(资源和环境
什么是旅游地理学的理论主线呢?我们认为,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媒体(设施和服务)、旅游客体(资源和环境)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在空间上的体现以及三者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规律(简称“三体规律”)是旅游地理学所探讨的主要规律,也是学科的基础理论。
3.2 旅游地理学基础理论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3.2.1 旅游空间结构理论
旅游地域综合体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系统,包括地域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市场需求结构、部门结构、企业内部结构等,而旅游地理学所关注的是其中的空间结构。
所谓空间结构理论就是研究区域空间结构五大要素(即流、通道(线或轴)、网络、节点和等级体系)在地域上的组合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的理论,它是关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理论。
其研究问题的目标和着跟点不是要求得出各种单个社会经济事物和现象的最佳区位,而是各种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
由于空间结构理论着眼于区域客体间的相互关联性,而这种相互关联性又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区域客体在空间上的位置关系、规模等级关系及空间功能关系等空间组织结构状况;
二是区域客体间的空间相互作用。
01
02
区位最初的含义是某地的地理位置,其确切的汉语意义应为“分布的地区或地点”,具有位置、布局、分布、交通等方面的意义,并有被设计的内涵。
区位理论,是研究一定的经济活动为什么会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进行,以及一家的经济设施为什么会建立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科学。
1)旅游区位论
01
空间性
02
结构性
03
环境性
04
文化性
(1)旅游区位的特点
客源型
(市场型)
01
02
03
混合型
资源型
(2)旅游区位指向性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3.2.1 旅游空间结构理论
2)旅游中心地理论
由于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及城镇空间结构模式存在相互作用与紧密依存关系,这些集散中心大多是区域内各种类型的城镇, 即传统定义上的区域中心。
同时由于旅游者集散、住宿接待服务、旅游管理、旅游信息服务等与旅游相关的对外服务功能日益增加,这些区域中心城镇逐步转化为旅游中心,其中一些城镇的旅游服务功能上升为城镇的主要功能,旅游中心的特点更为显著。
并且,随着区域旅游业的更进一步发展,这些旅游服务中心城镇在区域内会形成规模、职能、空间上的分化与分工,在组织旅游活动、形成区域空间结构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3.2.1 旅游空间结构理论
2)旅游中心地理论
(1)旅游中心地的概念
旅游中心地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中心地存在于一定的区域范围之中,规模不同的中心地俯视大小不同的服务区域,并构成中心地等级系列,中心地体系的具体空间排列服从于中心地的功能性质;这些规律对于区域旅游规划有指导意义。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3.2.1 旅游空间结构理论
2)旅游中心地理论
(2)旅游中心地的界定
① 旅游中心地职能分析法
即从分析一个城镇在区域旅游发展中所承担的基本功能出发来定性地分析与界定其是否为旅游中心地。
一是旅游交通服务功能
二是旅游接待服务功能
三是旅游信息服务功能
四是旅游管理服务功能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3.2.1 旅游空间结构理论
2)旅游中心地理论
(2)旅游中心地的界定
② 旅游中心性指数法
城镇的旅游中心性受一系列因素影响,如城市发展状况、交通能力、旅游服务接待能力、所服务的旅游吸引物等。可以根据旅游中心地理论及实际规划区域特点,挑选重要的因素,对其代表性变量进行量化,加权综合得到旅游中心性指数,由此来判断其是否为旅游中心地。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3.2.1 旅游空间结构理论
2)旅游中心地理论
(2)旅游中心地的界定
③ 旅游连通度综合指数法
在旅游业空间体系中, 旅游中心地不仅承担着旅游者进出和在各旅游景区间流动的控制节点和集散中心的功能,更以其强大的接待服务基础设施为旅游者提供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一些旅游中心地因其本身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同样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并且,由于旅游中心地往往通过交通线路与旅游景区相联系,从而使得旅游中心地成为区域旅游管理的中心节点。因此, 可以侧重对外旅游服务功能来界定旅游中心地的等级。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3.2.1 旅游空间结构理论
2)旅游中心地理论
(3)旅游中心地的特点和作用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3.2.1 旅游空间结构理论
2)旅游中心地理论
(4)旅游中心地的类型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1)社会引力模型的发展
3.2.2 旅游地引力模型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2)旅游地引力模型
3.2.2 旅游地引力模型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2)旅游地引力模型
3.2.2 旅游地引力模型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3.2.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1)旅游地的生命周期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描述旅游地发展过程及规律的理论。
巴特勒(R.Butler)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总结前人诸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S”型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模型。该模型认为,旅游地生命周期一般经历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阶段或复苏阶段六个阶段(图3-1),每个阶段均有其标志性特征(表3-1)。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3.2.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1)旅游地的生命周期
阶 段 特 征
探索阶段 1.少量游客,旅游设施十分简单;
2.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基本保持原样;
3.游客多是被自然资源所吸引而来。
参与阶段 1.基础设施条件和交通条件逐步改善;
2.开始出现确定的客源市场范围;
3.旅游季节性开始形成,广告也开始出现。
发展阶段 1.外来投资大大增加;
2.旅游设施趋于规模化、现代化,促销力度加大;
3.成熟的客源市场已经形成;
4.自然、社会环境受旅游影响而发生巨大改变。
巩固阶段 1.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2.游客总量持续增加,但增长速率开始下降;
3.功能分区逐渐形成;
4.更多的广告宣传;
5.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日益凸显,引起当地居民的不满和反感。
停滞阶段 1.旅游者数量达到顶峰,旅游容量接近饱和甚至被超过;
2.旅游地形象已定型并广为人知;
3.人造景观越来越多;
4.旅游设施的供应逐渐减少,但仍出现过剩。
衰落阶段 或复苏阶段 1.旅游者被吸引至新的旅游地;
2.本地居民开始以很低的价格购买旅游设施,旅游设施逐渐被非旅游设施所取代,房地产转卖程度很高;
3.旅游地要么变成了“旅游贫民窟”,要么经过一系列的改造和调整,出现不同程度的复苏。
表3-1 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3.2.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1)旅游地的生命周期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3.2.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影响因素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3.2.4 旅游需求的时空分布
1)旅游需求的时间分布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3.2.4 旅游需求的时空分布
2)旅游需求的空间分布
3.3 旅游地理学研究方法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3.3.1 实地调查法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3.3.2 统计分析法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3.3.3 图表法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3.3.4 分类对比法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3.3.5 现代科技手段与方法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3.3.6 个案分析法
本章小结
1.旅游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包括行为理论、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地域分异理论等,这些理论都在旅游地理学中有重要的意义。系统性的研究思路、方法在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中都有体现。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在旅游地理区划中有重要的作用。区位论对旅游规划有指导意义。
2.旅游地理学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图表法;分类对比法;现代科技手段与方法;个案分析法。
关键概念
Thank You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