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旅 游 地 理 学(第二版)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第2章 旅游地理学简史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外旅游地理学研究简史;掌握我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历程及主要特点,了解当前旅游地理学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2.1 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史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2.1 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史2.1.1 旅游地信息描述与研究方法探讨阶段(20世纪20年代—二战期间)旅游地理研究侧重于对某些旅游胜地、地区旅游开发以及国内外旅游流等的描述。研究的重要特点表现为不是纯粹的学术研究,而是和政策的制定有关,着眼于小尺度的空间范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还没有真正开始对旅游地理学基本理论的探索。也有学者将这一阶段称为积累信息和探讨旅游活动地理研究方法的阶段。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2.1 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史2.1.2 资源评价与旅游地规划开发起步阶段(二战后—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那些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英国和联邦德国,更为注重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如旅游用地的购买、旅游土地利用的有效性、在自发市场条件下的旅游业竞争能力等。这一时期,旅游活动的进一步发展,要求人们对其实行有计划的调节管理,注重旅游活动实践过程中一些问题的解决。此时地理学者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对旅游业和旅游活动的实际报告和分析,具备一定的旅游用地专业化和初步的旅游区划的思想,实质是可以看作现代旅游地理学有关旅游经济地域结构最佳化的问题研究。反映这一特征的研究成果以对自然资源的评价和旅游地的土地利用与开发最为突出。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2.1 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史2.1.3 研究方法专业化和内容多样化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社会发展也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世界旅游业也进入了快速稳定的发展时期。旅游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在这个阶段真正引起地理学家的充分重视,这一时期地理学者所做的大量旅游研究工作,为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阶段,各国出现了大量的旅游地理文献。这一时期,旅游地理学研究发展、壮大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各种旅游地理学研究组织开始成立。这一阶段,旅游地理研究的显著特征表现为地理学者开始重视对旅游地理学理论方法的研究,标志着旅游地理研究方法开始步入专业化阶段,为旅游地理学的科学化奠定了基础。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2.1 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史2.1.4 实证研究深入发展和方法性增强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1976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2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上,第一次把旅游地理列为一个专业组,标志着旅游地理这门新学科得到了地理学家的承认,从此,旅游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被确立了下来。伴随旅游地理专业组织的构建和学科地位得到认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大量的旅游地理学著作涌现。80年代以后,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各种旅游地理学专著更是层出不穷。旅游地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成果仍占据很大部分,除一般理论、方法的探讨和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分析外,主要集中在旅游业的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旅游者行为以及旅游地演化与规划等领域,突出重视实证研究的特征;其次,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旅游者行为研究、旅游市场研究、旅游预测研究等也是主要研究领域。再者,国外研究具有较强方法性,并且这种趋势不断强化。2.2 国内旅游地理学发展史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2.2.1 古代朴素的旅游地理学思想《山海经》是我国最早载有各地山川风物与古迹的典籍,书中还指出山有“游乐之山”和“游戏之山”的区别。《穆天子传》又名《周穆王游行记》,是一部记录周穆王西巡史事的著作,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旅行探险活动,对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水经注》是北魏学者郦道元游历名山大川,对我国境内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实地勘察所著。《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具有世界意义的旅游地理文献。除此之外,《籁禹贡》、二十四史中的《地理志》、《西域风土记》、《吴时外国传》、《石游记》、《梦溪笔谈》等都是与旅游地理学有关的著作。20世纪30、40年代以来,我国的一些地理学家开始对自然风景区的成因机制等问题进行研究,如张其昀(1934)的《浙江风景区之比较观》、任美锷(1940)的《自然风景与地质构造》等是我国改革开放前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地理研究成果。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2.2.2 现代旅游地理学的诞生与发展2.3 旅游地理学发展趋势与热点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2.3.1 旅游地理学发展趋势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2.3.2 旅游地理学研究热点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2.3.2 旅游地理学研究热点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2.3.2 旅游地理学研究热点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2.3.2 旅游地理学研究热点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2.3.2 旅游地理学研究热点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2.3.2 旅游地理学研究热点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2.3.2 旅游地理学研究热点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细软的沙滩,嶙峋的岛屿,千姿百态的礁石与海蚀岩,在碧海蓝天下夺目耀眼——这里正是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海岸线之一的南澳东西涌海岸线。随着其美名远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驴友前来探奇观光,与此同时,相伴而来的是严重的旅游垃圾污染。■ 现状沙湾仔:因岸边海水里藏有暗礁,游艇到此难以靠岸。此沙滩靠山,山脚下有茂盛丛林,树根处成了大片垃圾的藏身之地。金门滩:一些游客为掩人耳目,将塑料瓶罐等垃圾塞入岸边礁石缝隙中。狂忙(音)滩:三步一瓶,五步一罐。更有甚者,将塑料袋、饮料瓶等埋在沙滩下。裸露礁石斜面上,散布的人造垃圾范围近百平方米。“蚊子岩”礁石洞,此处人迹罕至,但50米外望去,上百平方米的白色垃圾令人触目惊心。■ 原因700余平方米的东涌主沙滩有3名保洁员定时清理垃圾,能保证卫生,但其它海岸线地带则因政策、地域等原因,成了“管理真空地带”。有些沙滩上的垃圾还未来得及捡拾,便被涌上的海浪卷走。而有些素质低的游客,则直接在游艇上将垃圾丢至海面上。■ 后果如果遇到刮东风,再加上下大雨,海面深处漂浮的垃圾会“报复性”回潮,将塑胶袋、饮料瓶等旅游垃圾,伴随着树枝、树叶冲到海岸沙滩上,一天能打上十几车垃圾。除了卫生污染,还存在安全隐患。■ 对策2010年5月,一场主题为“我们守护最美海岸线”的环保活动在这里展开。50多名义工不到1天就捡了60多麻袋垃圾。然而,改善被污染现状单凭此义举是不够的。作为民间组织,10万驴友拟签“环保承诺1+1”,只要前来穿越东西涌海岸线,必须做到自带一个垃圾袋装垃圾,走时用另一垃圾袋再捡走一袋垃圾。南澳街道办也曾向城管局请示欲保护。市城管局表示公园管理处已派专职护林队伍每日沿线巡逻,并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委托专业清洁公司专人驻点,长期开展卫生保洁。(资料来源 刘延春:《最美海岸线被毁容:上百平方米垃圾触目惊心》,载《南都周刊(广州)》,2010-06-16)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来,国家明确提出要将旅游业作为优势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为中部旅游业带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2004年9月,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河南5省签订了“赤壁宣言”旅游合作协议,宣布携手合作,共同打造中部旅游经济共同体,拉开了中部六省旅游合作的帷幕。2006年3月,参加中部六省旅游协作年会的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山西六省旅游局官员签署了“中部旅游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部六省区域旅游合作即将进入实质性阶段。2007年9月,中部旅游投资暨旅行商洽谈会,为中部地区旅游业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将为中外旅游投资者、旅行商带来无限商机。2009年4月26日下午,第四届中博会重大项目签约暨授牌仪式上,中部六省旅游局相关领导签署了《中部六省旅游合作协定》。协议主要内容包括共建合作机制、联手宣传促销、搭建合作平台、制定优惠政策、共享信息资源和维护市场秩序。(资料来源中部六省旅游局签署《旅游合作框架协议》,载《河南旅游资讯网》http://www.,2009-4-27)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旅游业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扩大内需的优势产业。旅游业具有抗冲击、易恢复的产业韧性,对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扩大内需具有特殊作用。2008年,我国旅游业遭受了南方雨雪冰冻、四川汶川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由于实施了“乡村旅游倍增计划”、“旅游促进就业行动计划”,引导有关城市发放旅游消费券等,到2009年上半年,除入境游有所下降外,实现国内旅游10亿人次,增长10%,出境游也持续增长。旅游消费对相关产业产生了直接的拉动作用,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40%。(资料来源 邵琪伟:《发展旅游业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重要一翼》,载《求是》,2009(16))本章小结旅游地理学是伴随着现代旅游业大规模发展而兴起的地理学分支学科。本章主要结合国内外旅游地理研究在不同阶段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特征等方全面,回顾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发展历程,结合知识经济和信息化背景总结分析了旅游地理学的研究趋势,并重点列举了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前沿与热点。关键概念Thank You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