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基本站式 课件(共21张PPT)《形体礼仪》(上海交大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基本站式 课件(共21张PPT)《形体礼仪》(上海交大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形体礼仪
做完美的自己
下 篇
窈窕淑女 谦谦君子
中国古典舞身韵
学 习 目 标
明确气息在舞蹈中的作用,掌握气息的运用。
训练肢体动作的协调能力,以及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
提高自信心,感受学习舞蹈的愉悦心情,并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提高审美能力,追求真、善、美。
第七章
基本站式
01
一、小八字步垂手站
这是人体最自然、最松弛的一种姿态。如图7-1所示。
【要求】 身体直立,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头对正前方,双目松弛平视,双脚成自然状小八字。
图7-1
二、小八字步背手站
小八字步背手站时双臂自然地背于身后胯下,也是一种基本的站式。如图7-2所示。
【要求】 基本要求同小八字步垂手站,但双臂背于身后,双肘微向内旋,双手手背贴于胯下。
图7-2
三、丁字步垂手站
丁字步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古典舞最典型、最基本的站式,因为它的身体方向和头部方向配合成一种有特定古典韵味的造型,俗称“子午式”,如图7-3所示。
【要求】 脚站丁字步,头和前脚尖对8点,身体向2点,小腹收紧,气息上提,双目平视凝神,双臂自然下垂。
图7-3
四、丁字步叉腰站
【要求】基本要求同丁字步垂手站,但双手用虎口虚叉于腰、胯之间,双肘微向前扣,不可往反拉肘,身体重心微向前。如图7-4所示。
图7-4
五、踏步站(后交叉步)
【要求】 在丁字步基础上,后脚自然虚踏于后,身体重心微微向前,其他要求同丁字步垂手站。手的位置可自然下垂,也可叉腰。如图7-5所示。
图7-5
六、旁点步站
【要求】在小八字步的基础上,一脚虚点于旁,双手背于身后,其他同小八字步站位,如图7-6所示。
图7-6
七、前点步站
【要求】 在丁字步基础上,前脚虚点于前,重心在后脚上身体微微横拧。头和脚尖方向相反。双手可自然下垂,也可背于后。如图7-7所示。
图7-5
脚 位
02
一、正步
双脚并立,脚尖朝向身体的正前方。重心分布在两脚上。
二、点步
在正步基础上,一脚分别向前、旁、后擦出后点地。重心在主力腿上。
前点步:一脚脚尖向正前擦出,髋关节处无内、外旋动作。如图7-8(a)所示。
旁点步:一脚脚尖向旁擦出,大拇指外侧点地,膝盖对正前方,另一脚的踝关节稍向外旋。如图7-8(b)所示。
后点步:一脚脚尖向后擦出,大脚趾与二脚趾点地,膝关节处无内、外旋动作。如图7-8(c)所示。
图7-8
(a)前点步 (b)旁点步 (c)后点步
三、前交叉步(“别步”)
前交叉步要求双腿膝盖前后重叠。以左脚为例,左脚交叉于右脚之前,用脚掌作为支撑,两脚距离约一拳,脚尖在同一平行线上。
四、八字步
小八字步:两脚脚跟靠拢,脚尖向两侧分开约一脚(大约120°)的距离。髋关节外旋,重心在两脚上。如图7-9(a)所示。
大八字步:两脚脚跟一字分开与肩同宽或超过肩宽,具体要求可根据动作的大小来规定,髋关节外旋,重心在两腿之间。如图7-9(b)所示。
图7-9
(a)小八字步 (b)大八字步
五、踏步
以右脚为例,右脚在左脚后侧用脚掌踏地,也可绷脚,用脚尖点地。如图7-10所示。
图7-10
六、丁字步
丁字步有左右之分。左脚在前为左丁字步,右脚在前为右丁字步。一只脚踝关节外旋,一脚脚跟靠在另一脚的足弓处,形同“丁”字,重心在后面的脚上。
七、弓箭步
弓箭步是丁字步的扩大与发展,以右脚为例,右脚沿脚尖方向伸出后,膝盖弯曲成90°,左腿绷直伸长,脚尖对正前方,身体也对正前方;重心垂直于两腿之间,不要偏于一腿,要求前腿大腿平,小腿垂;开胯,膝盖对脚尖,形成前弓后绷,立腰拔背的姿态;手的姿态不做要求,可背、可按、可托,可作山膀状,但肩部一定要下垂,头微偏,双目平视。如图7-11所示。
图7-11
八、扑步
扑步是脚的位置中幅度最大的一种,其主力腿屈膝深蹲,大腿与小腿相贴,臀部接近小腿,全脚着地,脚尖和膝关节微微向外打开,动力腿绷直拉长,全脚着地,重心在用力腿上。要求挺胸收腹,塌腰沉髋,双手分别在一位和二位上,伸直后展。如图7-12所示。
图7-12
九、掖步
掖步是在丁字步基础上,撤后腿形成的。要顺着后腿足跟的方向撤,前腿弯曲,大腿交叉,重心在前腿。上身可直立,也可前倾。腰部微横拧。头向上方翻视,手的配合可自由变化。如图7-13所示。
图7-13
以上脚的位置与上身、头的关系一般是:正步、八字步时,上身与头对正前;丁字步、弓箭步、扑步、掖步时,上下身交错。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