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0张PPT)八年级物理下册 苏科版意想不到的作用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坦克为什么能驶过沼泽地 铁路的钢轨为什么要铺在路枕上?潜水艇在水中为什么既能下潜又能上浮?飞机为什么能在空中飞行 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吧!压 力一、压 强(第1课时)压 强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在前面我们学过力的概念,知道常见的几种力:重力、摩擦力等。请同学们回忆生活中的现象:②背着书包时,会感觉到书包对肩膀有一个作用力。①把一个铅球放在手上时,感觉铅球对手有一个作用力。铅球对手的力、书包对肩膀的力,这是哪一种力?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重重的骆驼却不会陷入沙中。这是为什么?第1节 压强导入新课2学习新课一、压力(a)画出铁锤对钉子作用力的示意图1. 观察与作图(b)画出运动员对平衡木作用力的示意图FF想一想,所画的力的示意图有何共同点?(a)作用力是由于物体形变产生的;(b)作用力都垂直作用于接触面.(c)作用点都在被压物体的表面上。一、压力1. 观察与作图一、压力2. 压力①压力:(a)定义: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叫作压力。常常用字母F 表示。(b)方向:压力的方向与物体表面垂直并指向被压物体。(c)作用点:作用在被压物体的表面上。压力F等于重力G压力F与重力G无关压力F小于重力G②压力的大小压力与重力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大小不一定相等。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的大小,有时相等,有时无关。只有当物体自由静止在水平面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才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F=G。F一、压力2. 压力重 力 压 力示意图③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产生原因 地球吸引 相互接触并挤压方向 竖直向下 垂直受力面指向被压物体作用点 重心 接触面上定义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 物体受到的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一、压力2. 压力【例题1】按照要求作图:如图所示,画出木块A静止在斜面上所受重力和木块A对斜面B的压力的示意图。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从木块A的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方向竖直向下,符号为G;在斜面上选取木块A与接触面处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从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带箭头的线段,符号为F。如图所示。一、压力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 提出问题两个人的体重差不多,对雪地的压力也是差不多,但是压力的效果为什么不同?压力的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①在茫茫的雪原上,步行的人双脚会陷得很深,滑雪的人却很轻松,几乎陷不下去。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2. 体验与猜想①体验如图(a)所示,左手掌与右手指对气球的压力大小是相同的,但右手指使气球形变程度大,增大对气球的压力,气球的形变程度变大;如图(b)所示,铅笔对两个手指的压力大小相同,但与铅笔尖接触的指腹凹陷得深,增大两个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指腹凹陷得更深.(a)(b)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2. 体验与猜想②猜想猜想1: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物体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猜想2: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猜想3: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物体的硬度有关,硬度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 实验验证现有如图所示的器材:用钉子做腿的小桌、海绵、砝码、木板、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装有沙子的容器等。试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器材:矿泉水瓶、水和海绵.步骤:(a)向矿泉水瓶灌满水后,将瓶正立于海绵上,观察海绵形变的情况(图A).(b)向瓶中灌满水后,再将瓶倒立于海绵上,观察海绵形变的情况(图B).(c)将矿泉水瓶中的水倒出一部分后,倒立在海绵上,观察海绵形变的情况(图C)。3. 实验验证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①方案一器材:装沙的容器、小桌和砝码.步骤:(a)将小桌的四条腿放在沙面上,观察小桌下陷的程度;(b)再把砝码放在小桌的桌面上,观察小桌下陷的程度;(c)把小桌翻转过来后,将它的桌面放在沙面上,加上同样的砝码,观察小桌下陷的程度。3. 实验验证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②方案二3. 实验验证①转换法: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体现。②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采用该法进行。实验器材:海绵、小桌、砝码。实验方法:③方案三(以该方案进行细讲)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设计实验①保持小桌与海绵的接触面积不变,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改变压力,比较海绵两次形变的程度,如图甲、乙所示,记入表中。②控制压力不变,改变小桌与海绵的接触面积(小桌一次桌面朝上正放,一次桌面朝下倒放),比较海绵两次形变的程度,如图乙、丙所示,记入表中。实验过程:设计实验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3. 实验验证实验序号 压 力 受力面积 压力作用效果甲乙丙注:表中“压力”与“受力面积”栏只是定性填写实际情况即可;“压力作用效果”一栏填写“明显”或“不明显”。数据记录表格: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3. 实验验证操作1:在海绵上放一个小桌,观察图甲所示海绵被压陷的深浅;操作2:在小桌子上方放一个砝码,再次观察海绵的凹陷深度,如图乙;操作3:将小桌子倒置过来,桌面和海绵接触,放上砝码,然后再次观察海绵的凹陷深度,如图丙。进行实验收集证据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3. 实验验证实验 序号 压 力 受力面积 压力作用效果甲 小桌重力 4个桌脚(小) 不明显乙 小桌+砝码重力 4个桌脚(小) 明显丙 小桌+砝码重力 桌面(大) 极不明显实验现象与记录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3. 实验验证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则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①甲、乙两次实验中,受力面积相同,乙图中压力大于甲,乙图中海绵的凹陷程度大于甲,故可以得出结论: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3. 实验验证②乙、丙两次实验中,压力大小相同,但是丙图中受力面积大,海绵的凹陷程度很小,故可以得出结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3. 实验验证分析与论证交流与讨论①实验中选择海绵而不选择木板的原因是海绵易发生形变,实验现象明显,而木板不易发生形变,实验现象不明显。实验中可以用沙子、橡皮泥等代替海绵。②实验中若压力大小、受力面积都不同,则不能探讨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某一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将物体沿着竖直方向切割成大小不等的A、B两块,每一块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都不变,这样不能得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无关的结论。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3. 实验验证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实验结论: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4. 实验结论【例题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聪在相同的平底矿泉水瓶中装水后,分别放在砖块和海绵上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B、C两图中瓶内的水是满的)。①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___________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②分析图中B、C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③我们不能通过分析图中A、B两次实验现象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理由是没有控制_______________相同。形变程度受压面的材料当压力大小相等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解析见下页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①实验中,压力使物体发生形变,故可通过观察被压物体的形变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②图中B、C两次实验,压力大小相同,受力面积不同,探究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故可得出结论:当压力大小相等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③图中A、B两次实验一个放在砖块上,一个放在海绵上,没有控制受压面的材料相同,因此,我们不能通过分析图中 A、B两次实验现象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受力面 压力F (N) 受力面积S (cm2)甲 20 2乙 30 5压力的作用效果①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②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前面的探究实验,我们找到了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方法:如表所示,甲与乙两个不同的受力面,若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相同,怎样比较?1. 压强三、压强= 10N/cm2F甲S甲受力面 压力F (N) 受力面积S (cm2)甲 20 2乙 30 5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方法:用“压力/受力面积“,即可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该比值越大,则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106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不明显分别计算甲与乙的“压力/受力面积“,可得出结果为:= 6N/cm2F乙S乙1. 压强三、压强②定义:把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作压强。①物理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强弱的物理量。③公式:压强 =压力受力面积p =FS1. 压强三、压强“1pa”的大小: 1m2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④压强的国际单位:牛/米2有一个专用名称叫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pa。1pa =1N/m2力的单位:牛(N)面积的单位为:米2(m2)压强的单位:牛/米2(N/m2),读作牛每平方米.1. 压强三、压强p =FS⑤一些物体的压强值大象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2 3×105 Pa1. 压强三、压强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5×104 Pa一张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约1Pa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铝块,放在面积为0.9m2的桌面上,受力面积是_________m2;若放在面积为10cm2的桌面上,受力面积是________m2。10-210-3⑥正确理解受力面积,记住面积单位换算关系S=10cm×10cm=100cm2= 10-2m2面积单位换算关系:1m2=102 dm21dm2 =102 cm21cm2 =102 mm2S=10cm2= 10-3m21. 压强三、压强1. 压强三、压强布莱士·帕斯卡布莱士·帕斯卡(Blaise Pascal )公元1623年6月19日出生于多姆山省奥弗涅地区的克莱蒙费朗,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散文家。人物介绍主要成就物理学家帕斯卡在1653年提出流体能传递压力的定律,即帕斯卡定律,并利用这一原理制成水压机。他继承伽利略和托里拆利的大气压实验,发现大气压随高度变化。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帕[斯卡]即以其姓氏命名。A长方体B正(立)方体①柱体的几种类型平面图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2. 柱体产生的压强圆柱体三、压强②柱体产生的压强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柱状固体,密度为,底面积为S,高度为h。求对水平面的压强。F=G=mg=ρVg = ρgShp=FS=ρgShS= ρghV=shm=ρV=ρSh这个柱体的体积:这个柱体的质量:对水平面压力:对水平面压强:圆柱体S三、压强2. 柱体产生的压强③柱体产生的压强密度,单位为千克/米3 (kg/m3)h表示高度, 单位为米(m)g=9.8N/kgp表示压强,单位为帕(Pa)圆柱体Sp=ρgh公式 p=ρgh只适用于柱形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不能用于其他形状的物体产生的压强;柱形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只与物体的密度和高度有关,与物体的底面积、重力等无关。三、压强2. 柱体产生的压强【例题3】一辆坦克的质量为20t,每条履带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m 。求该坦克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g取10N/kg).分析:由坦克的质量可算出重力,而坦克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与其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坦克有两条履带,因而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m .解:坦克的重力G=mg=20×103kg×10N/kg=2×105N根据 p,F=G可得p反思:①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对支持面的压力有什么区别?②你是怎样判断受力面积的 三、压强【例题4】某中学操场积雪深达10cm,求雪对操场的压强是多大?(=0.2×103kg/m3)。= 0.2×103kg/m3×10N/kg×0.1m=200pap =FS=ρgShS= ρgh=GS=mgS=ρVgS此题给出的已知条件比较少,直接应用P=F/S不能求出,可以推导出p= ρgh 进行计算;需注意的是 p=ρgh 是推导公式,一般情况下,计算题中不能直接运用。三、压强3课堂总结课堂总结①压 强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叫作压力.①物理意义:表示压力 强弱的物理量.②定义:物体所受的压力与 之比叫作压强.③公式:压强 =压力受力面积p =Fs④压强的国际单位: 1Pa =1N/m2⑤柱体产生的压强: ρ表示密度,h表示高度.柱形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只与物体的 和有关,与物体的底面积、体积、重力等无关。压强压力p=ρgh帕(Pa)作用效果受力面积垂直密度高度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和 有关.压力受力面积4WHAT WHY WOW课外实践与练习——WWW1. 设走钢丝演员的两只脚都站在直径为2cm的钢丝上(脚与钢丝平行).试估算他的脚对钢丝的压强.(提示:一只脚与钢丝的接触面积可用脚长乘以2cm计算)估算演员的质量为50kg,重力G=500N,受力面积为S.则S=2×0.02m×0.25m=10-2m2p课外实践与练习——WWWS尖=0.5mm2=0.5×10-6m2S尾=0.4cm2=0.4×10-4m22. 一支铅笔,笔尖的面积是0.5mm2,尾端的面积是0.4cm2,两个手指用4N的力对压铅笔的两端。求两个手指受到的压强各是多大.pp课外实践与练习——WWW3. 某沼泽地能承受的压强为2×104Pa。一位同学的体重为600N,他与沼泽地的接触面积是多大时,才不会陷入沼泽地 根据 ps5课堂练习那么定义中的“物体”在此指的是_____(选填“汽车”或“地面”),压力的方向为图中____所示(选填“①”“②”“③”或“④”),在此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的是_____(选填“汽车”或“地面”)。1. 如图所示,停在斜坡上的汽车对地面有压力作用,已知其所受重力为G,四轮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S。关于压力的定义教材表述为: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并指向表面的力叫做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并指向表面的力叫做压力;那么定义中的“物体”在此指的是地面,地面受到汽车的压力。压力垂直于支持面,并且指向支持面,因此压力的方向为图中②。地面受到汽车的压力,在此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的是地面。地面②课堂练习地面2. 新冠疫情期间,下班时,某企业要求员工利用截孔器把口罩打孔破坏后再丢弃。确保废弃口罩不会被重复使用,如图所示。双手共同作用对口罩施加竖直向下,等大的力。口罩受到钉子的压强最大的是( )A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为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由题意可知,一个钉子时受力面积最小,所以压强最大。课堂练习选项A正确。A B C D课堂练习A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核桃放在一起捏,B给A力的同时A也给B的相同大小的力;故AB错误;CD.在A、B接触处,A、B受到的压力大小相同,受力面积也相同,根据,故A受到的压强等于B受到的压强,故C错误,D正确。3.图甲,用手握住一个核桃很难将其捏破;图乙,将A、B两个核桃放在一起捏,A破了,B没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核桃放在一起容易捏破,主要是因为增大了压力B.B给A的力大于A给B的力C.A、B接触处,A受到的压强大于B受到的压强D.A、B接触处,A受到的压强等于B受到的压强D芳芳总质量大于小明的总质量,所以对雪地的压力也大;芳芳没有深陷雪地,表面芳芳对雪地的压强比小明的小,即芳芳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选项C正确。4.如图所示,水平雪地上,穿着滑雪板的芳芳总质量为70 kg,没有陷入雪地;而穿着运动鞋的小明总质量为50 kg,却深陷雪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芳芳对雪地的压力比小明的小B.芳芳对雪地的压力和小明一样C.芳芳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明的小D. 受力面积和压力都不等,无法比较谁对雪地的压强大C课堂练习5.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实心均匀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且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甲、乙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关系正确的是( )乙甲A.F甲>F乙, ρ甲>ρ乙B.F甲=F乙, ρ甲= ρ乙C.F甲<F乙, ρ甲<ρ乙D.F甲>F乙, ρ甲<ρ乙A①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P甲=P乙,即 ρ甲gh甲=ρ乙gh乙因为h甲<h乙,所以甲、乙密度的大小关系为 ρ甲>ρ乙。②甲、乙压力的大小关系:根据F=PS因为P甲=P乙,S甲>S乙, 所以F甲>F乙。课堂练习选项A正确.6. 如图所示,长木板重10N,底面积为10-2m2,现将其底面积的2/3 与水平桌面接触,木板静止时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Pa;在水平外力作用下推动木板缓慢向左运动,直至木板全部移到桌面,在这个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强_____.木板静止时对桌面的压强p =FS=10N10-2m2×2/3= 1500paGS=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推动木板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推动木板过程中,木板的受力面积变大,由P=F/S 可知木板对桌面的压强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500变小课堂练习(1)小丽的重力F= G= mg=50kg×10N/kg= 500N7. 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在北京、张家口举办,如图所示,小丽的质量为50kg,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雪地能够承受最大压强是3.0×103Pa。求:(1)小丽的重力?(2)通过计算判断小丽站立在雪地时能不能陷入雪地?(3)要完成滑雪运动,小丽所穿滑雪板的总受力面积至少多少m2?(小丽和滑雪板及装备总质量为60kg)课堂练习(2)小丽站立时对雪地的压力F= G= mg=50kg×10N/kg= 500N站立时与雪地的接触面积 S=2×0.02m2 =0.04m2小丽站立时对雪地的压强因为 >,所以小丽能陷入雪地。(3)滑雪运动时的总压力F总= G总= m总g=60kg×10N/kg= 600N由p可得,要完成滑雪运动,小丽所穿滑雪板的总受力面积至少是S课堂练习p8.为了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器材: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 ②海绵 ③砝码 ④木板 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 ⑥装有沙的容器供同学们选择.同学所选的四组器材中,不能达到探究目的是( )A.①③⑥ B.③④⑤ C.②⑤ D.②③④B课堂练习解析见下页A、若选用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③砝码、⑥装有沙的容器,可通过改变砝码的质量来改变压力,可通过改变小桌的放置方法改变受力面积,压力作用效果可通过小桌在沙中的下陷程度反映出来,故可以达到探究目的,不合题意;B、若选用③砝码、④木板、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因为木板不易发生形变,无法将压力的作用效果反映出来,故无法实现探究,B符合题意.C、若选用②海绵、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可通过改变矿泉水瓶中水的多少来改变压力,还可通过改变矿泉水瓶的倒正来改变受力面积,压力作用效果可通过海绵的形变反映出来,因此可以达到探究目的,不合题意;D、若选用②海绵、③砝码、④木板,可通过改变砝码的质量来改变压力大小,还可通过改变木板的放置方法来改变受力面积,压力作用效果可通过海绵的形变反映出来,因此可以达到探究目的,不合题意;课堂练习所以选B。9. 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用砝码、海绵和小桌做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1)甲、乙、丁实验中,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根据甲乙可得出实验结论:______;(2)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丙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丁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丁和图丙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丙的大小关系为:p丁___p丙。(选填“>”、“<”或“=”)海绵凹陷的程度 =课堂练习解析见下页受力的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1)根据转换法,甲、乙、丁实验中,根据海绵的凹陷程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图甲、乙所示实验,受力面积相同,甲中压力大,压力作用效果明显,故可得出结论:受力的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丙所示的木板上,图丁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丁,图丙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丙,因受压材料不同,故不能根据材料的凹陷程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根据 p=F/s,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均相同,故大小关系为p丁= p丙。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