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件-(共37页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件-(共37页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资源简介

第2章 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内容标准细化
核心素养
1.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它们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2.举例说出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3.说出核酸的种类及其在细胞中的分布。
4.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5.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生命观念
能运用物质和能量观,分析糖类和脂质等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提供能量的物质。通过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科学思维
能归纳不同物质的结构与功能上的区别与联系。通过DNA和RNA的比较,形成比较与分类的科学思维方法。通过对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与遗传信息的关系及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作为基本骨架的学习,形成归纳与概括的科学思维方法。
社会责任
关注糖类、脂质等物质的过量摄入对健康的影响,在改进自己膳食行为的同时,向他人宣传有关的营养保健知识。
目标要求
2
问题探讨
讨论:
1.对于培养的细胞来说,葡萄糖可能起什么作用?
2.在培养脂肪细胞时,即便没有向培养基中添加脂肪,新形成的脂肪细胞中也会出现油滴。这说明什么?
提供能量
糖类和脂类可以相互转化(这说明细胞可将葡萄糖转化为脂肪)
在科学研究和制药等领域,经常要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时,需要为细胞分裂和生长提供营养。绝大多数情况下,培养基中都会有葡萄糖。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如何去缓解低血糖症状呢?
最快速、最有效的缓解低血糖的方法是什么呢?
低血糖的表现:
脸色苍白、颤抖、出汗、饥饿、疲劳、易怒或焦虑、难以集中注意力、头晕或头重脚轻;甚至可能包括:意识混乱、言语不清、视力模糊或视野狭窄
功能:
你能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糖类?
思考:糖都是甜的吗?甜的物质一定是糖类吗?
资料1:阿斯巴甜不是糖类,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是C14H18N2 O5 ,是一种人工甜味剂。它比食糖甜200倍
白砂糖(蔗糖)
冰糖(蔗糖)
葡萄糖
一、细胞中的糖类
大米淀粉)
竹笋(纤维素)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糖类(列举)
分子式
核糖
C5H10O5
脱氧核糖
C5H10O4
葡萄糖
C6H12O6
果糖
C6H12O6
半乳糖
C6H12O6
鼠李糖
C6H12O5
麦芽糖
C12H22O11
蔗糖
C12H22O11
乳糖
C12H22O11
淀粉
(C6H10O5)n
几丁质
(C8H13O5N)n
一、细胞中的糖类
根据表格信息,总结糖类元素特征
元素组成:
糖类分子一般由C、H、O三种元素构成
多数糖分子中H原子和O原子之比是2:1
H原子和O原子之比为2:1的不一定是糖类,例如:甲醛(CH2O)
一、细胞中的糖类
阅读教材23-25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细胞中的糖类可以分为几种?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什么是单糖,其分布和功能是什么?
二糖主要有几类,主要分布在哪儿?
课本中展示了哪几种多糖?有什么共同特征,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按照根据能否水解及水解产物分子数进行分类,分为单糖、二糖、多糖
一、细胞中的糖类
Q1:细胞中的糖类分为哪几类?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单糖
不能水解的糖
二糖
水解后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多糖
水解后生成多个单糖的糖
单糖+单糖
二糖+????????????
?
水解:物质与水发生的导致物质发生分解的反应
水解
脱水缩合
一、细胞中的糖类——单糖
Q2:什么是单糖,其功能分别是什么?
单糖:
不能水解,可被细胞直接吸收(P23)
葡萄糖
C6H12O6
半乳糖
C6H12O6
果糖
C6H12O6
脱氧核糖
C5H10O4
核糖
C5H10O5
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为细胞供能
构成核酸的成分
六碳糖
五碳糖
葡萄糖
果 糖
葡萄糖
半乳糖
麦芽糖
葡萄糖
葡萄糖
乳糖
蔗糖
二糖(C12H22O11):
一、细胞中的糖类——二糖
Q3:二糖主要有几类,主要分布在哪儿?
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糖,一般要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水解为单糖后供能
水解为单糖后供能
水解为单糖后供能
多糖:
由多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
一、细胞中的糖类——多糖
Q4:课本中展示了哪几种多糖?有什么共同特征,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纤维素、淀粉、糖原都是由葡萄糖构成的。
葡萄糖的连接方式不同,分子结构不同
一、细胞中的糖类——多糖
思考①:为什么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功能却大不相同?
思考②:食物中的淀粉是如何成为人体细胞中的糖?
淀粉
葡萄糖
消化
水解
吸收
血液中葡萄糖
肝糖原
肌糖原
合成
合成
水解
一、细胞中的糖类——多糖
糖尿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的限制,受限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都需定量摄取。为什么?
除淀粉外的复杂糖类,如纤维素、果胶等,被称为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大量存在于蔬菜、水果、海藻和粮食(特别是粗粮)等植物性食物中;它们既不能被肠道消化、吸收,也不能产生能量,最终排出体外。但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
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排便会通畅,减少
患大肠癌的机会;降低过高的血脂和血糖等,有利于维
护心脑血管的健康、预防糖尿病、维持正常体重等。
由于膳食纤维具有如此重要的保健作用,因此一些科
学家把它称作人类的“第七类营养素”。
一.细胞中的糖类——多糖
思考③:人类很难消化纤维素, 为什么一些科学家还将纤维素等其他糖类称为人类的“第七类营养素”呢?
一、细胞中的糖类——多糖
拓展:
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
糖类既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又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
几丁质(壳多糖)
1
一、细胞中的糖类
糖类类型
分布
功能
单糖
葡萄糖
动植物
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果糖
常见于植物
能源物质
半乳糖
常见于动物
能源物质
核糖
动植物
构成 RNA(核糖核酸)
脱氧核糖
动植物
构成 DNA(脱氧核糖核酸)
小结:
细胞中糖的功能
(1)作为生物体的结构成分
纤维素、果胶 植物细胞壁
肽聚糖 细菌细胞壁
几丁质 昆虫和甲壳类动物外骨骼及真菌细胞壁
核糖(脱氧核糖) RNA(DNA)
(2)作为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
(3)在生物体内转变为其他物质
有些糖类为合成氨基酸、核苷酸、脂肪酸等提供碳骨架。
(4)作为细胞识别的信息分子,糖蛋白中的糖链可能起着信息分子的作用。细胞识别、免疫、代谢调控、受精作用、个体发育、癌变、衰老、器官移植等,都与糖蛋白的糖链有关。
1
构成
构成
构成
构成
一、细胞中的糖类
糖类类型
分布
功能
二糖
蔗糖
植物
水解为单糖供能
麦芽糖
植物
水解为单糖供能
乳糖
常见于动物
水解为单糖供能
多糖
淀粉
植物
储能物质
糖原
动物
储能物质
纤维素
植物
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几丁质
甲壳类动物
和昆虫
生物体外骨骼、真菌细胞壁的
重要成分
小结:
思考:肥胖主要由脂肪引起,为什么吃多了糖就会胖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给出的控糖建议是: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能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肥胖、高血压、某些糖尿病等都直接或间接与长期糖摄入超标有关;甚至有研究发现:长期糖摄入超标或增加患机体癌风险。
资料一:
糖类易转化为脂肪,脂肪不易转化为糖类
糖类和脂肪之间的转化程度具有明显差异;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的转化为脂肪;但是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功能不足时,才会分解功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葡萄糖
吸收
血液中葡萄糖
联系生活:为什么人增肥容易减肥难?
合成糖原储存
多余
转变成脂肪和氨基酸
富余
供细胞利用
鸭生好难!!明明每天就只吃谷类和青菜,为什么还会胖啊?
二、细胞中的脂质——脂肪
相同点:都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不同点:脂肪中O的含量远低于糖类,而H的含量更高
脂肪与糖类在元素上组成有何异同?
果糖结构式
二、细胞中的脂质——脂肪
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即三酰甘油(又称甘油三酯)
动物脂肪富含饱和脂肪酸,室温下呈固态
植物脂肪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室温下呈液态
二、细胞中的脂质——脂肪
棕熊在冬季前会大量进食,食物中的糖类大量转化为脂肪储存在棕熊体中,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冬眠期间,棕熊都依靠“燃烧”脂肪供能!
1g糖原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约17KJ,而1g油脂氧化分解可以释放出约39KJ的能量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资料二:
材料三:
北极地区的气温最低可达-50℃以下,而生活在北极地区的海豹却能保持在36~37℃,这与其近60mm厚的皮下脂肪密切相关!
分布在皮下、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的脂肪组织柔软且富有弹性,能够通过变形来分散和吸收压力,从而减少外界对周围组织的冲击和损伤!
脂肪具有保温的作用
脂肪具有缓冲减压作用
资料四:
资料五:
二、细胞中的脂质
{BC89EF96-8CEA-46FF-86C4-4CE0E7609802} 分类
组成
组成元素
生理功能
脂肪
(甘油三酯)
一分子甘油、
三分子脂肪酸

①细胞内良好的___________;
②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有______
___________;
③具有_______________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






磷脂
甘油、脂肪酸、
磷酸及其他衍生物
C H O P (N)
构成细胞膜、细胞器膜等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固醇
胆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D
C H O
①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②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储能物质
隔热
保温的作用
缓冲和减压的
C H O
磷脂
二、细胞中的脂质
磷脂分子结构式
磷脂分子
模型
磷脂分子示意图
1、组成元素:
C 、H、O、P、甚至N
2、作用:
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3、分布:
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以及大豆种子中含量丰富
二、细胞中的脂质
固醇(C、H、O)
胆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D
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持第二性征
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第二性征
联系与应用:胆固醇是不是吃的越多越好?
一.细胞中的脂质
胆固醇在血液中以脂蛋白胆固醇的形式存在;脂蛋白可以分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造成血管堵塞,引发高血压和心脏病;甚至危及生命。
健康人体的冠状动脉横切面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冠状动脉横切面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好胆固醇”,能够防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沉积血管壁,抗动脉粥样硬化,修复损伤的血管内膜,还可以将血液中和血管内沉积的“血液垃圾”清除,并携带到肝脏进行分解代谢,最终排出体外。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俗称“血管清道夫”。
2.医生建议缺钙的婴幼儿在服用钙片的同时,还要服用少量的鱼肝油。服用鱼肝油有助于钙的吸收。请查阅相关资料,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
鱼肝油主要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细胞吸收和储存钙和磷,所以当婴幼儿服用钙片时,医生会建议同时服用鱼肝油来促进钙的吸收。当维生素D缺乏时,婴幼儿容易患佝偻病、软骨病等。
联系与应用:
在理解能源物质的时候,易混淆的有关“最常见的”或“主要的”之类的问题,总结如下:
(1)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2)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3)生物体内被誉为“生命的燃料”的物质
(4)生物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
(5)最常见的单糖
(6)最常见的多糖
糖类、脂肪、蛋白质
糖类
葡萄糖
脂肪
葡萄糖
纤维素、淀粉、糖原
基础巩固
1.海藻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非还原性二糖。《自然》杂志曾指出:“对许多生命体而言,海藻糖的有与无意味着生存或者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海藻糖与斐林试剂混合后,反应体系呈蓝色
B.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有葡萄糖和麦芽糖
C.海藻糖可被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D.组成海藻糖、纤维素和磷脂的化学元素相同
A
2.下列物质中,与性激素的元素组成最不相似的一组是(  )。
A.磷脂、肝糖原 B.维生素D、纤维素
C.淀粉、脂肪 D.麦芽糖、胆固醇
A
3。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营养健康问题,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脂质都会使人发胖,最好不要摄入
B.因为无糖八宝粥不添加蔗糖而添加木糖醇,所以其不含糖类
C. 肌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所以增肌只需要多摄入蛋白质
D.超标摄入的糖分会在人体内转化为脂肪,因此肥胖患者应该控糖
D
基础巩固
基础巩固
4.如图,1分子脂肪是由1份子甘油和3分子脂肪酸链脱水缩合而成的,下列相关脂肪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肪水解可以为糖类分子
B.脂肪水解能产生合成磷脂的物质
C.构成脂肪的脂肪酸的种类和分子长短一定相同
D.脂肪仅存在于动物细胞当中
B
5.淀粉是小麦种子中重要的储能物质,在萌发过程中,种子的干重会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已知淀粉一般不会直接氧化分解提供能量。请分析出现该变化趋势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适当施加硝酸盐可以提高产量的原因之一是硝酸盐中的氮元素是组成蛋白质、核酸的必需元素,这体现了无机盐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基础巩固
巩固训练
7、下图为细胞中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某些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元素C、H、O
物质A
B
C
能源物质
良好的储能物质
缩合
酯化
(1)若A是单糖,则A在核酸中的种类有_______和___________。除上述两种外,单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若B是由2分子物质A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则B称为________。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人和动物乳汁中含量最丰富的是________。
(3)若B是由大量物质A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则B称为________,在人和动物的肝脏中是指________,在马铃薯块茎中,主要指________和能形成高等植物细胞壁的________。
(4)物质C是________,构成C的物质A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分子。C在动物体内除图示功能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纤维素
核糖
脱氧核糖
葡萄糖
果糖
半乳糖
二糖
蔗糖
麦芽糖
乳糖
肝糖原
淀粉
脂肪
甘油
脂肪酸
隔热保温、缓冲减压
多糖
巩固训练
1、糖类和脂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糖类和脂质的化学元素相同,均为C、H、O
B.由于脂肪中C、H 所占比例比糖类高,所以同等质量下脂肪较糖类所含能量多 
C.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相同,均为CO2和H2O
D.脂肪能够大量转化成糖类,而糖类不能大量转化成脂肪
B
巩固训练
2、麦芽糖→麦芽糖→葡萄糖→糖原” 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
②上述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
③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含有淀粉和麦芽糖
④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
A.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胆固醇摄入过多,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
B.淀粉、几丁质、糖原均属于动物多糖
C.糖尿病病人需定量摄取米饭和馒头等主食
D.蔗糖溶液可以口服,但不能静脉注射
B
B
巩固训练
4、下图为脂肪和糖类中C、O含量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与糖类相比同质量的脂肪中氢的含量相对较高
B.与糖类相比同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少
C.脂肪和糖类都是动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D.两者最终氧化分解的产物不同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