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写作指导:联想和想象一、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1、联想是指由某人或某一事物而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的思维活动。2、想象是指在头脑中创造出没有经历过的,甚至是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新的具体形象或情景的思维活动。二、联想的基本类型1、相似联想:如由伞想到蘑菇。2、相关联想:如由伞想到卖伞的人。3、因果联想:如由伞想到不被日晒雨淋。4、反向联想:如由伞想到伞阻碍人们与雨水阳光亲近。三、想象的基本类型1、有意想象: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想象。如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猪八戒等形象。2、无意想象:有特殊目的,不由自主地想象。最典型的就是梦和幻觉。四、联想与想象的联系示例: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由街灯到明星,再由明星到街灯,这是联想。空中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珍奇,这是想象。联想是“实”的,由此物到彼物,想到的是客观实际。想象是“虚”的,是由人脑主观创造出来的。写作中一般要综合运用。五、运用联想和想象的原则:1、要符合生活逻辑 2、要符合事物特征 3、要写有意义的内容 4、所写的内容力求新颖独特六、达标训练1、运用联想,最多使用三个词把它们有机联系起来示例:天空—茶明确:天空—土地—水—茶(1)钢笔—月亮(2)枯枝—大雁参考答案:(1)钢笔—写信—思乡—月亮(2)枯枝—落叶—秋天—大雁2、连词成段示例:蒲公英 清风 舞蹈明确:被风吹上天的蒲公英,就像一个个美丽的仙子,在空中跳起了一支支优美的舞蹈,和清风融为了一体,仿佛是乐曲里的音符。(1)棉花糖 白云 草地(2)田野 波浪 风筝参考答案:(1)几朵棉花糖一样的白云,飘荡在碧蓝的晴空。它掠过平原,掠过草地,消逝在丛林深处。(2)我们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越飞越高,似乎要窜到波浪般的云彩里。3、运用想象的手法,仿写下面这首小诗。我想变变成一棵茂密的大树开心时开花不开心时落叶......我想变变成一朵流动的云彩开心时飘荡不开心时落泪【佳作欣赏】人生的句号奶奶说:“人生是一本书,上面每一个字都是你的脚印,它是一本永远没有句号的书,只有不断追寻这个句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我开始学会微笑。对父母笑,对邻居笑,对老师笑,对同学笑,对陌生人笑。树林里回荡着我的笑声,池塘里也倒映着我的笑脸。可奶奶说:“孩子,你见到的还只是人生书本里的序言。”我又慢慢地开始学讲礼貌。爸爸递给我一杯牛奶,我会高兴地说:“爸爸辛苦了!”老师上完课,我会感激地递上一杯热水,见到新朋友,我会热情地说:“认识你很荣幸!”奶奶知道了我的变化,笑眯眯地说:“孩子,你翻开了人生崭新的篇章,可是,这还只是人生的一个顿号。”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篇关于雷锋的文章。我想,人生的句号,就是助人为乐了吧?于是,我给生病的同学补课,主动擦拭社区宣传栏,去养老院看望老人,把倒下的树苗扶起。奶奶看到我的变化,拍着我的肩膀说:“你终于找到了人生的逗号。”进入中学以后,我认识了更多的朋友。我用诚的心去建筑友谊的桥梁,我们互相分享对方的快乐,默默分担对方的忧愁,去理解每个人的苦衷。慢慢地,我发现理解别人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可奶奶平静地说:“这依旧是个逗号。”渐渐地,我迷惑了,甚至有些灰心。或许人生的任何美德都不能使人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吧。但我不甘心,我学会了宽以待人,学会了勇敢地挑战自我,学会了向着真善美进发。我理直气壮地对奶奶说:“我已经找到人生的句号了吧?”奶奶说:“孩子,其实人生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需要你顽强探索,不断追求,你虽然没有获得句号,但你赢得了可敬的感叹号!”如何进行环境描写(方法指导+佳作展示)直接描写型【经典呈现】一刻钟过去;太阳下山了,但树林里还很明亮;空气洁净而透明。鸟雀唧唧啾啾地鸣啭着;幼嫩的青草闪耀着绿宝石一样的怡人光彩……您就等待着。树林里渐渐昏暗下来;晚霞的红光慢慢从树根、树干向上移去,越升越高,从几乎还是光秃秃的低处的枝干升到纹丝不动、还在沉睡的梢头……不久,就连最高处的树梢也失去了光彩;嫣红的天空逐渐变成蓝色。树林的气息越来越浓,微微流动着一股暖暖的潮气;吹进来的微风在您身边静息了。鸟儿渐渐睡去——它们不是一下子一起睡着,而是由于种类的不同而有先有后:最初安静下来的是燕雀,过一会儿是知更鸟,然后是黄鵐。树林里越来越暗。树木渐渐融合在一起,变成一团越来越黑的庞然大物;湛蓝的天空上害羞似的闪烁着最初的星星。鸟儿都睡着了,只有红尾鴝和啄木鸟还偶尔睡眼惺忪地鸣叫几声……现在连它们也沉寂下来了。——选自屠格涅夫《猎人笔记》【技法赏析】《猎人笔记》中这段文字描写的是黄昏时候的景色。作者抓住黄昏时刻的景色特征,细致而具体地加以描写。先从太阳下山写去,点明时间已是黄昏。接着选取了鸟雀、青草、晚霞等景物来描写。特别对树林的变化做了详细描绘——由原先的洁净透明到逐渐变成蓝色,再到越来越暗,直到天空出现星星。作者用景物的变化来暗示时间的变化,一层层地加以渲染。为了写出黄昏的景色特征,作者抓住了鸟雀的变化来写,从鸟儿开始的“唧唧啾啾地鸣啭着”,再写到“鸟儿渐渐睡去”,写鸟儿睡去,又有层次感,先安静下来的是燕雀,接着是知更鸟,然后是黄鵐。描写中还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有具体形象,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传神性。譬如写“青草闪耀着绿宝石一样的怡表现出一种优美宁静的意境美。情景交融型环境描写时,“写风就不能只写风”,举个例子:“你要写悲伤,就不能只写悲伤。要写雨疏风骤,落红残阳,写秋风萧瑟吹入空荡的长廊。写雨雪纷纷,写天际苍茫,写夕阳西下,天涯人断肠。”写萧瑟和清冷,就不只写萧瑟和清冷。写屋里的两把椅子和破烂不堪的漆布面沙发,写窗外吹进的一阵凉爽的微风,写冰冷冷的霜花、闪烁烁的余晖。《西游记》中同样是写山,神仙与妖怪住的山各不相同。神仙住的山,如黄风岭:“高的是山,峻的是岭;陡的是崖,深的是壑;响的是泉,鲜的是花。”有神仙的山有花有泉,让人轻松。妖怪住的山,如白虎岭: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豝钻簇簇,满山孤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有妖怪的山不是虎狼、獐豝、狐兔、蟒等代表凶残、狡诈与邪恶的动物,就是荆棘藤蔓之类,布满了毒刺的植物,让人惊恐。再比如:半轮斜挂着的下弦月完全是惨白的,在天空中显出没有气力的神情,并且像是衰弱得不能走动,只在天空待着,它也是受到拘束的,被天空和肃杀之气麻木了的向人间散布一种枯涩暗淡的光,它那种每次月望以后散给我们的了无生气的灰色微光。——选自莫泊桑《爱情》选文中景色的肃杀、暗淡、惨白、衰微与人的失落、悲伤、低沉的感情水乳交融,景为情设,情因景显。月是“惨白的,在天空中显示出没有力气的神情”,明显是把月当作人来写,赋予月以人的性格特征。【经典呈现】六月十五日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的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滴也沒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路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选自老舍《骆驼祥子》选文中,作者写柳树“像病了似的”,“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写出了柳树在烈日下的情态。作者写景,也不纯粹写景,对烈日的描写,更是为了表现祥子烈日下拉车的艰辛和生活的悲苦。【经典呈现2】1雾霭消散了,银色的月光好象一身自得耀眼的寡妇的丧服,覆盖着广阔的沙滩。河面没有一条船只,甚至看不见一丝微波,河心河岸,到处是一片宁静,这宁静有如死亡带给受尽苦难的病患者的一种无休止的安宁。 ——泰戈尔《沉船》“寡妇”、“丧服”...这里对月光的描写无一不透露出一股阴冷的气息,结合后文中的“无休止的安宁”,给人一种强烈的不祥感——主人公的船发生事故沉船后,除了他以外的其他人全部遇难了,而这段景物描写,就是他睁开眼后看到的场景。所以,景物描写要与想表达的情绪相结合,营造出合适的氛围.三、【技法梳理】一、写景要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如何才能抓住景物特征?第一步是确立好观察点。在一个固定的观察点上,要学会变换观察角度,或远观、或近看、或仰视、或俯瞰,就像一个摄影师,把镜头一会儿拉远,一会儿拉近,一会儿俯拍,一会儿仰拍,这样观察景物才全面。其次就是抓住景物的特征。只有抓住景物的特征,才能与别的事物区别开来。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写春雨,“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罩着一层薄烟。”这就是抓住春雨的细密多亮等特点来写。二、描写景物要讲究顺序,一般可以采用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的安排有两种情况:一是选取固定观察点,按视线移动的顺序,依次描写各位置上的景物;二是不取固定观察点,采用游览顺序,其优势是层次清晰,犹如摄影、绘画。采用时间顺序的优势在于能描绘出景物的变化。再是描写景物要富有层次感,选文第一个就是这样,写出了黄昏景色的层次,渐渐变化的层次。再如《荷塘月色》描写月色下的荷花时,从视觉上看到了“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从嗅觉上“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一句还运用了“通感”的修辞,让这个句子有着独特的韵味。三、写景时要做到动静结合。以静来凸显动的活力与灵动,以动来衬托静的柔婉与淡雅,正所谓“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这样你写出的景色才会传神动人。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四、写景还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白描与细描是常用的写景方法,还要注意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此外,还可以用拟人、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来写景。如鲁迅《故乡》的开头:“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气。”寥寥数语,几笔勾勒,不但将故乡深冬阴晦天色笼罩的原野,尽收笔底,而且字里行间,表露了蕴含在作者内心深处的深沉的悲凉。景物描写的误区:景物描写不是用来“炫耀”语言技巧的工具,它最重要的作用是对氛围的渲染,与文章想表达的内容是紧密连接的,语言只是锦上添花。与文章整体脱节,毫无意义的景物描写是累赘。四、名著积累景物描写——月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篁在月光下变成了一片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象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沈从文《边城》他靠纱窗望出去。满天的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上热闹。一梳月亮象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见人已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刻露,渐渐可烘衬夜景。小园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地在夜谈。不知哪里的蛙群齐心协力地干号,象声浪给火煮得发沸。几星萤火优游来去,不象飞行,象在厚密的空气里漂浮,月光不到的阴黑处,一点萤火忽明,象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睛。——钱钟书《围城》3月亮快要出来了。月亮还远着呢,可是在地平线后边,人们觉得它从黑暗的深渊上升。一道微弱的光,给围绕在高坡上的树顶镶了一条花边,好象高脚杯的边缘,这些反映在微光中的树峰的侧影,一分钟比一分钟显得更为深黑。——罗曼·罗兰:《母与子》4、月亮的银光好似一条无头蛇,遍体明鳞,盘来盘去,一直盘到河底;又好似一枝其大无比的蜡烛台,点点滴滴,流下不可胜计的金刚石颗粒。——福楼拜《包法利夫人》景物描写——雾隔断了众人与我的是漫天的雾。任是高屋崇楼,如水的车辆,拥挤的行人;一切都不复存在,连自己行走时摇荡出去的手臂也消失在迷茫之中了。——靳以《雾》2、屋子外面,原是浓厚得对面不见人影的晨雾,这时已经消退,变淡了。慢慢得势的阳光里,白蒙蒙的雾点子,一阵一阵地翻腾,飘散,好像沙沙有声。 ——王西彦《春回地暖》白云悠悠的日子,天空格外的湛蓝,大地异常的空寂。疾风过处,绿草上跃动着一颗充满活力的心。一颗心,再配一双脚,便勾勒出了我去远方放牧青春的风景线。2黄龙洞的水,或漫不经心地凝聚,或丝帘般地垂落,或琴弦般地涌流。点点成趣,丝丝流情。正是这秀色可餐的水,千回百次地浇注、滴落,使得黄龙洞内参差错落的钟乳石千奇百怪,像玉笋顶埂,像利剑,像猛兽,像飞禽。有的如少女沉思,有的如佛祖落尘。3已是深秋了,岸上,金黄的落叶仿佛是枯干的蝴蝶,无力地在风中打着卷儿,怅然地被卷入江水,江水载着满满一河的叶,如同载着愁思,滔滔地向着漫漫长夜进军。夜,静谧极了,幽幽的江水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太阳已经接近山顶,满山满坡白晃晃的阳光渐渐变成微黄的颜色,但空气还是热烘烘的,夹杂着稻谷、干草和泥土的气息,像一条毛茸茸的大毛巾将人裹住,不痛快不舒服。【佳作欣赏】那令人心碎的一幕那年冬天,我住在乡下。大雪下了整整一天一夜,天地间一片银白。那雪,白得逼人眼眸。和往常一样,清晨,我穿好衣服就到外面玩耍。下雪后,整个世界好像安静了,天地间人鸟声俱绝。我仿佛天地中的一个点儿,在白色的大海上漂移。正当百无聊赖之际,忽然间仿佛听到了“叽叽”的叫声。虽然是极其微小的声响,但还是被我敏锐的耳朵捕捉到了。我顺着声音走去,终于靠近了那个发出声音的黑点。可能是见有人来,声音停止了。但我已经惊喜地发现:这是一只从树枝上跌落的鸟巢,两只小麻雀,被积雪压断的树枝也在一旁,看样子还是刚断不久。我高兴地捧起那两只小麻雀。口中一边喃喃自语:“不虚此行啊!”一边仔细地打量起这两只小麻雀来:羽翼未丰的两个小家伙显然受到了惊吓,乌溜溜的眼睛中流露出恐惧,口中不不住地发出“叽叽”的声音,不知道是因为恐惧,还是因为饥饿。我欢欢喜喜地摘下帽子,将两个小家伙放在里面,将帽子揽在怀里,准备回去。这时,又听见“叽——”的一声,声音中带着些许凄厉。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一只老麻雀。她抖着羽毛,愤怒的拍打着翅膀,好像要冲我飞来。我心里暗笑:你这只扁毛家伙,能与我对抗吗?想着,便团起一个雪球,向她扔去。她振翅一闪,雪团结结实实地砸在树枝上,枝上的积雪纷纷而落,在我眼前成了一道白色的幕墙。见这情形,她悻悻地飞走了。我高兴地捧着两个小家伙回了家。黄昏时候,老麻雀又出现了,在院子里飞来飞去,不时地还想撞进屋子里来,边飞边“叽叽”地叫个不停。我恼羞成怒,抓起平时玩耍的竹杆向空中挥舞。她一见我挥动竹竿,便在树上栖息一会儿,我一停下来,她便又在院子里边飞边叫,倒是把我累得筋疲力尽。我在院门边喘着粗气,那时,我才发现,藏在厨房边柴草堆里的两个小麻雀也在朝着天空鸣叫。麻雀的鸣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我气得把竹竿一扔,端起帽子,将小鸟带到了我的卧室里。再出来时,那只鸟已经飞到屋檐上,正探着小小的脑袋朝屋里张望,见我出来,一振翅又飞出院子。入夜,天地间一片静寂,又簌簌地下起了雪。第二天起身后,拉开窗帘,发现有一个白色的小雪球,在覆雪后略显臃肿的窗棂上,突兀而醒目。早饭后又看到窗棂上那个小白球,便提起竹竿扫过去。那白球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积雪也散落在空中,像一根根银色的丝线,悠悠地飘落下来。积雪飘散后,却是个灰色的小东西,落在不远处的积雪中,砸出一个小小的雪坑。我惊讶极了,走上去一看:是那只老麻雀!她的羽毛依然有光泽,两只红红的小脚仿佛紧紧地抓住什么,尖尖的喙却张开,一如呼喊的样子。我震撼了。这时,屋里的鸟儿又一声声地叫起来,声音凄楚哀婉。刹那间,我仿佛听到心碎的声音,来自灵魂的“咔嚓”声中,我的心化作了无数的碎片。尽管我一再精心照料,三天后,那两只小鸟还是死了。面对着洁白的大米、金黄的稻谷,她们不肯进食,但我更觉得她们是因为哀啼气尽而死。我将她们娘仨合葬在院子外的大树下,那里曾是她们温暖的家。其时,树枝上滑落的雪,纷纷扬扬地在天地间飞舞。陪葬的,还有我儿时的无知与心碎。残阳如血,橘红色的夕阳与白雪覆盖的大地,织成一幅凄美的画!画里,一个孤独的男孩立在残垣的小坟头忏悔不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