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5.1 相交线物理学考精练7. 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课标内容内容要求 2.2.5 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认识牛顿第一定律。能运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例6 了解伽利略在探究与物体惯性有关问题时采用的思想实验,体会科学推理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例7 能运用惯性,解释当汽车急刹车、转弯时,车内可能发生的现象,讨论系安全带等保护措施的必要性。情境素材 介绍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的事迹,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和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说明:课标内容为节选,加“ ”的是变动内容,加“ ”的是新增内容。 自主梳理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 外力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 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 、概括得出的。我们周围的物体都要受到这个或那个力的作用,因此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用实验直接来验证。 匀速直线运动 没有受到静止惯性推理 不可能3.惯性:物体保持 的性质叫做惯性, 物体都有惯性。 4.骑自行车如果骑得太快,若突然遇到车辆,就会由于 不能及时停下来而造成事故。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一切惯性课堂训练1.(2022·深圳市期中)骑自行车下坡的过程中,其惯性( )A.不变 B.先变小后变大C.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A2.(2023·化州市期中)一个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则物体将( )A.立即停止B.运动速度越来越快C.运动速度越来越慢D.运动速度保持不变D3.(2023·广州市一模)如图所示,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摆动至B点时,此刻速度为0。若小球运动到B点瞬间,细绳突然断裂且小球受到的所有力都消失,小球将( )A.沿轨迹1运动B.沿轨迹2运动C.沿轨迹3运动D.在B点静止不动D4.(2023·湛江市期末)被誉为“经典力学奠基人”的物理学家 总结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 状态。为纪念他对物理学的贡献,物理学中用他的名字作为 的单位。 5.人坐在行驶的汽车上,当人不自觉地向前倾时,说明汽车速度在突然 ;当人不自觉地向后倾时,说明汽车速度在突然 。 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力减小 增加6.如图所示,在光滑桌面上铺有薄桌布,桌布上放置盛有水的两个杯子。当猛地将桌布从桌面沿水平方向拉走时,桌布上的杯子 (选填“会”或“不会”)随之运动,这表明杯子 。 不会 具有惯性7.把衣服抖动几下,能把粘在衣服上的尘土抖掉,这是因为抖动衣服时,尘土由于 ,还保持原来的 状态,所以尘土和衣服分离开。 惯性 静止分层训练1.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B.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C.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D.一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一定不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B2.正在曲线运动的小车,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则小车将( )A.立即停下来 B.做匀速直线运动C.仍做曲线运动 D.速度越来越慢B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D.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它将永远运动下去D4.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静止时不容易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在运动时惯性大B.物体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当物体没有受到力作用时,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所以物体不受力时才有惯性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D5.如图甲、乙所示的现象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 )A.都是在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B.都是在小车突然拉动时发生C.图甲所示的现象在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D.图乙所示的现象在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D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跳得更远B.用力将物体抛出后,物体最终会落到地面上C.百米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D.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虽然不再受到火药的推力,但仍向前运动. .B7.坐在行驶的汽车车厢内靠左侧窗口的乘客,突然感到座椅靠背向前压了自己一下,这是由于 ;当汽车刹车时,身体将向 (选填“前”或“后”)倾;当汽车向左拐弯时,身体将向 (选填“左”或“右”)倾。 前 汽车突然加速行驶右8.夏天,洒水车活跃在各个城市,它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地作业时,该洒水车 (选填“有”或“无”)惯性,洒水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将 (选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有 减小9.(2022·上海市)“天宫一号”飞船逐渐靠近空间站,空间站相对于飞船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助推器喷气使飞船的速度变快,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在运动过程中,飞船中的物品的惯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运动状态 运动不变 10.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C.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慢慢停下来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D11.氢气球用绳子系着一个重物,共同以10 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当到达某一个高度时,绳子突然断开,这个重物将( )A.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然后下落B.立即下落C.以原来的速度一直上升D.以上说法都不对A12.如图所示,飞机要在飞行中向目标处空投救灾物品,空投位置应是A、B、C中的( )A.AB.BC.CD.三个位置都可以A13.公交车上安装有拉环,可以避免乘客摔倒。如图所示是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公交车内一名乘客没有抓住拉环的示意图。如果在急刹车时,该乘客摔倒方向和拉环摆动方向的示意图应是( )A1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气泡水平仪,当水平仪突然向右运动时,水平仪内的气泡相对水平仪将( )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可能向右移动,也可能向左移动D.静止不动A15.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让小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小车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1)实验中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的 相同。 (2)分析小车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就越 (选填“快”或“慢”);由此推理: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作用,它将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3)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 (选填“能”或“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速度 匀速直线 慢 不需要 不能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汽车刹车之后 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汽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操作制动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做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叫做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做制动距离(如图所示)。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速度/(km·h-1) 40 50 60 80 100反应距离/m 7 9 11 15 19制动距离/m 8 13 20 34 54(1)汽车在正常行驶时,突然刹车后,由于 ,汽车还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2)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 s。 (3)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 。 惯性 0.66 汽车的速度 (4)为提醒司机朋友在雨雪天气里注意行车安全,在高速公路旁设置了“雨雪路滑,减速慢行”的警示牌。请简要说明这句话包含的物理道理。雨雪天的路面摩擦力比较小,使得制动距离变大,为了减小制动距离,应减速慢行。(共23张PPT)7. 4 探究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课标内容内容要求 2.2.4 了解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知道二力平衡条件。例5 分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的受力情况。 说明:课标内容为节选,加“ ”的是变动内容,加“ ”的是新增内容。 自主梳理1.二力平衡:如果两个力作用在 上,而物体保持 状态或做 ,这就是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 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 ,方向 ,并且作用在 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3.物体在 力作用下保持运动状态不变;而受 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静止 同一物体匀速直线运动同一物体 相反 相等同一平衡 非平衡课堂训练1.(2023·中山市期中)作用在某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 )A.一定是平衡力 B.可能是平衡力C.一定不是平衡力 D.无法确定C2.(2023·深圳市期末)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的是小华复习力与运动关系时构建的部分思维导图,适合放在图中①处的例子是( )A.竖直上抛至最高点的乒乓球B.缓缓进站的高铁C.从树上自动掉下的苹果D.推而未动的桌子答案:D3.(2023·佛山市期中)起重机吊着重为6×103 N的重物,当重物匀速上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 6×103 N;当重物水平向右匀速运动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 6×103 N;当重物加速上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 6×103 N。(以上三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大于等于等于4.跳伞运动员从高空下落。开始时,他下降的速度不断增大,则他受到的阻力 重力,后来运动员匀速下落,他受到的阻力 重力。(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 ,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将 。 等于小于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保持静止状态6.吊车以1.5 m/s的速度将6×104 N的重物匀速向上提起, 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 N;若吊车改为以3 m/s的速度使该重物匀速下降,则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 N,方向是 。 竖直向上6×1046×104分层训练FEN CENG XUN LIANPART FOUR目录课标内容自主梳理课堂训练分层训练1.火车减速进站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火车的运动状态在改变 B.火车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零 C.火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D.火车刹车是利用增大闸片对车轮的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 .B 2.如图所示,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C 3.天花板上吊一盏灯,吊线的重力忽略不计。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天花板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天花板的拉力B.灯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灯的拉力C.天花板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灯的拉力D.灯受到的重力和吊线对灯的拉力D4.直接用手以2 m/s的速度匀速向上拉起50 N的物体,所需拉力大小是 ;如果以 2 m/s 的速度拉着物体匀速下降,所需拉力大小是 ;如果这个物体在匀速下降过程中受到水平方向的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则运动状态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不会50 N50 N5.(2022·北京市)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由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员在匀速转弯滑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B.运动员对雪橇的压力和雪橇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运动员滑行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受到惯性D.运动员在滑行时,如果一切外力都消失了,他将立即停止运动B6.如图所示,无人机下方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悬停时,重物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细线的拉力是对平衡力 B.匀速上升时,细线对重物的拉力大于重物所受的重力 C.匀速下降时,细线对重物的拉力小于重物所受的重力 D.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时,悬挂重物的细线仍保持竖直方向D7.(2022·广州市)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对B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使A和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中分别给出了A、B的受力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与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F2与F3是一对平衡力C.F3与GB是一对平衡力D.F与f是一对相互作用力A8.(2022·惠州市)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向两吊盘中加砝码,当两盘中的砝码质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小车静止。 (2)保持两吊盘中的砝码质量相等,将小车在桌面上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会转动,直到两边的拉线 。 (3)如果将两吊盘挂在小车一端的同一挂钩上,且沿同一方向拉小车,可以发现小车不会静止,这是为了表明小车受到的二力若平衡,必须满足 这一条件而设计的一个步骤。 相等在同一直线上 方向相反(4)图乙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填字母) A.小卡片容易扭转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共23张PPT)7. 1 怎样描述运动课标内容内容要求 2.1.1 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活动建议:(1)观察生活中的机械运动现象,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2)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交会对接为例,讨论机械运动的相对性。情境素材 从星系、天体的运动,到汽车、火车的运动,再到分子的运动等都是运动的例证。说明:课标内容为节选,加“ ”的是变动内容,加“ ”的是新增内容。 自主梳理1. 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 2.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在研究机械运动时,总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 。 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的,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先要 作参照,这个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定的参照物。 运动 位置 参照物 相对 选一个物体课堂训练1.(2023·广州市期中)如图所示,不颠簸的船向前直线行驶,静坐在船上的乘客观察西塔相对于船向西运动,此时( )A.船向西运动B.船向东运动C.船有可能静止D.东塔相对于船静止B2.(2023·韶关市期中)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首次商业飞行。若认为客机在飞行过程中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B.太阳C.窗外的云朵D.客机内的座椅D3.如图所示,摄影师抓拍了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时的情景,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 的;乌鸦相对于老鹰,位置 (选填“有”或“没有”)发生改变,若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 的。 没有 运动 静止4.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如果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 的。 船 运动 5.利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可以为人类服务。航天飞机在飞行中,航天员可以用机械臂对运行的航天器进行维修,这是因为航天飞机相对于航天器是 的;航天员看见地球在转动,他是以 为参照物。 航天飞机静止分层训练1.如图所示是战斗机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这物体是( )A.战斗机B.地面上的房屋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D.战斗机里的飞行员B 2.一同学乘坐公交车去观看广州国际灯光节,在车上他发现路边树木不停地向后退去,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路边树木 B.远处高山C.公路路面 D.乘坐的公交车D 3.《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因此乌龟走得更快了,兔子走得更远了,实现了共赢。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D 4.“乌云遮住月亮,月亮钻出云层。”前一句是以 为参照物,后一句是以 为参照物。 5.小王坐上游乐园的转盘,转盘开始旋转并加速,在这过程中小王同学的速度将 ;他看见周围的人和建筑都在旋转,这是他以 为参照物得出的结论。 月亮 云层 变快 转盘 6.如图是小英在不同时刻拍摄的两张照片,通过观察甲、乙两组照片可知,能判断是大车在运动还是小车在运动的是 (选填“甲”或“乙”)图。若以小车为参照物,大车向 (选填“左”或“右”)运动。 乙 左 7.据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名飞行员在2 000 m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旁有一条“小虫”正以同样的速度飞行,他伸手抓来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是一颗子弹。此时飞机与子弹彼此间保持了相对 ,在这瞬间,以 作参照物,子弹保持不动。 静止 飞机8.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时观众所选的参照物是( )A.孙悟空 B.平台 C.飘动的白云 D.烟雾C 9.李白的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中有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描述的“轻舟”是运动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轻舟 B.山峰 C.船夫 D.船舱B 10.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破百米亚洲纪录,成为奥运决赛历史中国第一人!看电视转播时,我们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在屏幕内。运动员跑得很快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A.比赛场地背景 B.运动员本身C.看电视的人 D.电视A 11.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车一定向右运动,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C.甲车一定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D 12.一辆装有货物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向东行驶,请根据表格要求,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运动方向如何,并将结果填入表格中。物体 参照物汽车 货物 树汽车 — 货物 — 树 —静止向东运动静止向东运动向西运动向西运动(共28张PPT)7. 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课标内容内容要求 2.2.1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例1 会利用自身的尺度(如步长)估测教室的长度。例2 了解我国古代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体会古人解决问题的智慧。2.2.2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并能进行简单计算。会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活动建议:(1)查阅资料,了解我国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以及铁路交通的发展进程。(2)查阅资料,了解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实验要求 4.1.5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例5 用秒表和刻度尺,测量小球通过某段距离的速度。说明:课标内容为节选,加“ ”的是变动内容,加“ ”的是新增内容。 自主梳理1.比较运动的快慢:物体运动的快慢用 表示,符号是 。物理学中,把物体通过的路程与 的比,叫做速度,其公式是 。 2.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读作 ,符号是 。常用单位还有 。单位换算关系:1 m/s= km/h。 3.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 运动;速度大小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 运动。 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 速度v km/h 米/秒米每秒m/s3.6匀速直线 变速直线课堂训练1.(2022·深圳市开学)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乒乓球的直径约为100 mm B.九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5 dmC.初中生100 m短跑成绩约为10 s D.初中生的步行速度约为4 km/hD2.(2023·深圳市期中)北京时间2023年2月3日凌晨,瑞典哥德堡田径室内赛展开多个项目角逐,在男子60米比赛中,中国“飞人”苏炳添以6秒59夺冠,取得新赛季开门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奔跑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苏炳添是静止的B.最终评定苏炳添跑得快,是利用了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C.苏炳添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9.1 m/sD.在奔跑过程中,苏炳添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C3.(2023·深圳市期中)下列的物体运动,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在空中自由下落的石块B.运动员投出去的铅球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 D.直升机速度大小不变竖直下降D4.某飞机在5 s内匀速飞行了1 000 m,它的飞行速度是 m/s,合 km/h;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1 。 720 200m/s5.如图所示的是一物体向右直线运动过程中每间隔1 s闪频的照片,则该物体做 运动;它的运动速度是_______m/s。 匀速直线 0.01分层训练1.一名短跑运动员在5 s内跑完了50 m,摩托车的速度是54 km/h,猎豹奔跑的速度是25 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运动员、摩托车、猎豹 B.摩托车、猎豹、运动员C.猎豹、摩托车、运动员 D.运动员、猎豹、摩托车A 2.下列关于甲、乙两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体通过的路程比乙物体的短,则甲物体运动得慢B.甲物体运动的时间比乙物体的少,则甲物体运动得快C.甲物体速度比乙物体的大,则甲物体运动得快D.甲物体速度比乙物体的大,则甲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少C 3.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该段路程所用时间(如图乙所示),则小车通过的路程为 cm,小车运动的时间为 s,该段路程中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m/s。 32 64.000.024.观察图甲,可知汽车沿直线且快慢保持不变的运动叫做 直线运动;观察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如图乙,可知苹果做 直线运动。 匀速 变速5.小唐和爸爸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 ;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图乙所示,则这段时间为 h。 80 km/h 0.56.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参赛者 甲 乙 丙成绩/s 14.3 13.8 13.7根据表中成绩知道,跑得最快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快慢的方法是 。 跑完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少的速度快丙7.(2022·中山市)在校园楼梯、走道上禁止奔跑,我们在走道上行走速度合适的是( )A.1 cm/s B.1 dm/s C.1 m/s D.10 m/sC8.甲、乙、丙、丁四个物体的速度分别为10 m/s、18 km/h、450 cm/s、1 200 cm/min,则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v丁>v丙>v乙>v甲 B.v甲>v乙>v丙>v丁C.v甲>v乙>v丁>v丙 D.v乙>v甲>v丙>v丁B9.某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4 s内通过的路程是20 m,那么该物体在第2 s的速度是( )A.20 m/s B.15 m/s C.10 m/s D.5 m/sD10.(2020·广东省)某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45 s内,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前10 s轿车运动的路程为100 m。求:(1)前10 s轿车运动的平均速度。(2)轿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由图甲可得,轿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速度v2=20 m/s,时间t2=45 s-10 s=35 s,所以,通过的路程为s2=v2t2=20 m/s×35 s=700 m答:(略)11.一方有难,八方支援!2021年7月,河南多地出现内涝、洪灾,为防止大灾之后有大疫,各地派出医疗、消防人员增援河南,进行洪涝灾害后的消杀防疫救援工作。有一支队伍乘坐的专车总长为15 m,以54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如果专车上某位人员在途中通过一条隧道的时间为2 min,求:(1)该隧道的长度。(2)专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3)专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为1 200 m的大桥时,该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12.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小球每隔1s所处的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 球的运动时间更长, 球在做匀速运动, 球平均速度大。 乙甲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7-1怎样描述运动课件.ppt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7-2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课件.ppt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课件.ppt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7-4探究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