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6. 4 探究滑动摩擦力课标内容内容要求 2.2.3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探究并了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要求 4.2.2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新增探究类学生必做实验)例2 用弹簧测力计、平板、细绳、长方体物块、棉布、毛巾等,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说明:课标内容为节选,加“ ”的是变动内容,加“ ”的是新增内容。自主梳理1.滑动摩擦中 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 大小有关,还跟 有关。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 ,滑动摩擦力越大。阻碍粗糙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3.(1)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 ;② 。(2)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① ;② ;③ ;④ 。压力不变,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增大压力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压力不变,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减小压力分离接触面课堂训练1.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其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B.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C.给车轴加润滑油D.刹车时用力捏闸柄,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C2.(2023·肇庆市期中)属于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A.行李箱安装滚动的轮子 B.自行车轴承处加润滑油C.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 D.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D3.沿斜面下滑的小车滑动到平面后会慢慢停下来,这是由于小车受的作用,此力的施力物体是 。4.轮胎表面的花纹是为了增大 ,从而增大 。5.汽车满载时比空载时对路面的 要大,在行驶过程中对路面的摩擦力也比空载时 。摩擦力斜面接触面粗糙程度摩擦力压力大6.工人在搬动大的油桶时,通常把油桶横放推动,这是用 代替 的方法,能减小 。7.上课时,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笔头与黑板产生的摩擦属于摩擦;人推儿童车带着小孩行进,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属于摩擦。滑动滚动摩擦力滑动滚动8.如图所示是人在步行前进时的情景。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是向(选填“前”或“后”),所以对人前进来说,摩擦力是 (选填“动”或“阻”)力。鞋底面制成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采用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动前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分层训练1.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收音机旋钮上所刻的花纹说明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小B.汽车刹车过程中,地面对汽车的摩擦是有益的C.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所受的摩擦力越小D.接触面的面积越大,所受的摩擦力越大B2.(2022·佛山市)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卫生间地面铺防滑瓷砖 B.下雪天给汽车轮胎加装防滑链C.给行李箱底部安装滚轮 D.下雪天教学楼门口铺防滑垫C3.图中可以增大摩擦的是( )B4.如图所示,早在几千年前,人类的祖先就曾用滚木移动巨石。下列实例中,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A.鞋底的槽纹 B.自行车的刹车装置C.将车轮装在战车上 D.气垫船C5.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C.捏住刹车把后,没有推动水平地面上的自行车,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D.在转轴上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A6.如图是足球比赛时的场景。下列关于足球比赛中涉及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A.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B.踢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C.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人与地面间的摩擦力D.运动员用脚踢球,球飞出去,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C7.下列各种摩擦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属于有益摩擦的是。(以上两空均选填序号)①机器运转时,各部件之间的摩擦;②拔河比赛时,手与绳之间的摩擦;③汽车行驶时与空气之间的摩擦;④吃饭时,筷子与食物之间的摩擦。①③②④8.(2022·深圳市)如图所示,一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请作出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答案图9.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1)实验中,小华把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拉力。(2)小华在实验时,利用图甲、丙中弹簧测力计显示的两个数据比较得出结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答: ,理由是 。等于不对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3)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小华通过在木块上增加砝码的质量来改变木板上压力的大小。经过多次实验测量F压、F拉,记录了如下表实验数据。根据表中测量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之间的定量关系是f= F压。实验次数 1 2 3 4 5F压/N 2 4 6 8 10F拉/N 1.2 2.4 3.6 4.8 6.00.6(4)爱动脑的小华在实验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后来他改用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就能解决上述问题,因为该实验装置的好处是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木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便于 。不需要读数(或记录数据)(共21张PPT)6. 1 怎样认识力课标内容内容要求 2.2.3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例3 通过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4 通过实验,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情境素材 利用气球演示力的作用效果。说明:课标内容为节选,加“ ”的是变动内容,加“ ”的是新增内容。自主梳理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2.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3.力的国际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4.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 和 有关,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作用相互形状运动状态牛顿牛N方向大小作用点课堂训练1.点火后,推动火箭离开发射底座向上运动的施力物体是( )A.喷出的燃气 B.火箭C.地球 D.底座A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C.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可能有力的作用. . .D3.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为 N;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所蕴含的物理道理是 。4.用脚踢足球,球飞走了,脚感到疼。“球飞走了”是由于 对施力的结果;“脚感到疼”是 对 施力的结果。这一现象说明 。5.秋天,稻子“笑弯了腰”,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跳高场上,运动员“腾空而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脚足球足球脚形状运动状态6.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时,按通常经验,沿顺时针方向可使螺母拧紧,沿逆时针方向可使螺母拧松,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若用同样大的力拧螺母,则图 所示的位置更容易将螺母拧紧或拧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乙方向作用点分层训练1.“足球运动员在发任意球时,能使足球由静止绕过人墙钻入球门。”该现象说明(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以上说法都不对C2.坐在船上的人用桨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是( )A.人手作用在桨上的力 B.水作用于桨上的力C.水作用于船体上的力 D.桨作用于水上的力B3.(2022·福建省)如图,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在不同位置按图示方向开门,最容易开门的是( )C4.(2022·深圳市)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成语“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B.“卵与石斗,麋碎无疑”说明只有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不受力C.“隔山打牛”说明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能发生力的作用D.“风吹草低见牛羊”,风对草的力改变了草的形状及运动状态B5.如图所示,甲、乙表示力的两个不同作用效果,其中图甲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图乙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形变运动状态6.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B.只有力的大小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C.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D.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D7.(2022·佛山市)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短道速滑是我国的优势项目。如图所示,运动员在起跑时,冰刀用力向后蹬冰面,运动员向前跑出,这是因为 ,冰刀所受力的施力物体是 ,运动员加速跑出表明作用力改变了运动员的 。冰面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状态8.在学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时,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具有一定速度的钢球在水平面上能沿直线AB运动;如果在它的运动路径旁放一磁铁,钢球的运动路径变成曲线AC。(1)实验中磁铁的作用是 。(2)此实验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 。(3)更换磁性较低的磁铁再次做实验,小球的落点在B、C之间,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给钢球施力方向力的大小9.(2022·珠海市)小余在做“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步骤如图所示,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规格相同的钩码。(1)实验时通过 (选填“钩码的数量”或“钢片的弯曲程度”)来反映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物理研究方法叫 。此实验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2)比较甲、丁两图,可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3)比较 两图,可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4)比较乙、丙两图,小余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你认为该结论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原因是。转换法钢片的弯曲程度形状方向甲、乙没有控制力的作用点相同不可靠(共30张PPT)6. 3 重力课标内容说明:课标内容为节选,加“ ”的是变动内容,加“ ”的是新增内容。自主梳理1.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 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符号表示。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建筑工人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时,常利用的 就是根据这个性质制成的;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 上。物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 成正比,它们的比值为g≈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为 。地球吸引G质量地球竖直向下铅垂线重心几何中心9.8 N/kgG=mg课堂训练1.(2023·揭阳市期末)500 N可能是下列哪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 )A.一辆轿车 B.一位中学生C.一本课本 D.一支铅笔B2.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与地面接触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B.物体在上升过程中不受重力的作用C.只有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D.地面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D3.右图中物体A重为 N。1.24.小亮同学的质量为50 kg,则他受到的重力为 N,方向为;小艺同学的体重为588 N,则她的质量为 kg。5.一盏电灯悬挂在电线下面,则电灯受到 力和 力,施力物体分别是 和 。6.正在空中运动的物体,除了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外,它还受到力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若该物体的质量是1 kg,则这个力的大小为 。490竖直向下60地球重拉电线地球重9.8 N分层训练1.关于重力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静止悬挂在空中的电灯不受重力的作用C.石头在空中下落得越快,它受到的重力就越大D.向上抛出的物体能在空中向上运动,是因为物体在空中受到向上的力,而不受重力A2.如图所示,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所受重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D3.如图所示,红外测温仪的质量约等于一个苹果的质量,则该红外测温仪所受重力约为( )A.0.17 N B.1.7 NC.17 N D.170 NB4.若不考虑空气的阻力,扔出手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 )A.重力 B.不受任何力C.手对铅球的推力 D.重力和手对铅球的推力A5.下列关于公式G=mg中的常数g=9.8 N/kg的物理含义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g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质量的比值,即1 kg=9.8 NB.g=9.8 N/kg表示9.8 N=1 kgC.g=9.8 N/kg表示质量为1 kg的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受到的重力是9.8 ND.g是常数,表示在任何地方,g为定值C6.重力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力。下列关于重力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抛出去的篮球,在空中不受重力作用B.在地球附近,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C.物体的重心一定都在物体的身上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B7.图中所示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和质量的关系的是( )A8.(2022·福建省)下列健身方式中你认为能在空间站选用的有( )A.拉拉力器 B.举哑铃 C.跳远 D.吊环A9.用纸折叠成的小鸟,将指尖支在鸟嘴上能够平衡,但稍有转动便会掉下来。而用两个回形针别在小鸟两个翅膀上适当位置(如图所示),重复上述操作,就会成“不倒翁小鸟”。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别上回形针后升高了小鸟的重心B.“不倒翁小鸟”重心在指尖的正下方C.小鸟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上D.“不倒翁小鸟”的鸟嘴上一定有胶水B10.(1)如图甲所示,绕圆心运动的石块重10 N。请画出石块所受重力的示意图。答案图(2)如图乙所示,请画出在斜面上的木块所受重力的示意图。答案图(3)(2022·上海市)如图丙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重力G为6 N,请在图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该物体所受的重力。答案图(4)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请在图丁中画出此时不倒翁所受重力的示意图(黑点表示不倒翁的重心)。答案图(5)如图戊所示,一质量是3 kg的铅球抛出后在空中飞行。请画出铅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答案图11.有一个铜块,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得其重力为3.92 N,能否用量程是0~500 g的天平测量它的质量?解:500 g=0.5 kgG=mg=0.5 kg×9.8 N/kg=4.9 N>3.92 N答:能用称量范围是500 g的天平测量。12.在一般情况下g为定值,但经过科学家的精确测量,g值仍有差异。下表为不同城市的g值大小,观察分析表中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地点 赤道 广州 武汉 上海 北京 纽约 莫斯科 北极g值大小 9.780 9.788 9.794 9.794 9.801 9.803 9.816 9.830地球纬度 0° 23° 30° 31° 39° 40° 55° 90°(1)g值相同的城市是 。(2)g值相差最大的两地是 。(3)试猜想g值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武汉和上海北极和赤道与地球的纬度有关13.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1)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器材有: 和 。(2)测量物体重力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外,还应将弹簧测力计在 方向调零。(3)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 状态,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大小)就等于物体的重力。(4)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了不同质量钩码所受重力的多组数据,其中一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 N。弹簧测力计天平竖直静止1.8(5)实验小组的小虹同学提出:“还可以测量钩码以外其他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将这些数据与钩码的数据放到一起来寻找规律。”而同组的小宇同学不赞同,他认为“必须全部用钩码的重力与质量的数据来寻找规律”。你认为 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小虹(6)图乙四个图象中,关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D(共30张PPT)6. 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课标内容内容要求 2.2.6 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要求 4.2.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例5 用杠杆、铁架台、钩码和弹簧测力计,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与阻力、阻力臂之间的定量关系。情境素材 ①利用撬棒、剪刀等分析杠杆的特点。②观察和体验人在活动或劳动过程中的杠杆模型,从具体事例分析省力杠杆和省距离杠杆,尝试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说明:课标内容为节选,加“ ”的是变动内容,加“ ”的是新增内容。自主梳理1.杠杆是指 ,表示杠杆的特征有 要素,即 、 、 、 和 。2.经过力的 沿力的方向画带箭头的 叫做力的作用线,从到 的距离叫做力臂。3.杠杆平衡,是指杠杆在 和 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也就是研究 、 、 和 之间的关系。阻力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五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臂支点作用点线段力的作用线动力臂动力阻力动力阻力阻力臂4.调节杠杆两端的 ,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的优点是可以直接通过杠杆上的刻度,测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得出 。螺母力臂的大小课堂训练1.杠杆静止不动时的状态叫做杠杆的 ,在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时,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后,首先要调节 ,使杠杆处在 位置并保持平衡。2.人的前臂是一种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是属于 的杠杆,当曲肘举起重物时,虽费了 ,但省了 。杠杆两端的螺母平衡状态水平力费力距离3.杠杆的平衡条件: × = × ,或 ÷ = ÷ 。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杠杆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科学家 发现的杠杆原理。阿基米德F1L1F2L2F1F2L2L1几分之一4.下表是某同学在实验中记录的杠杆平衡的部分数据,请在表中空格处填上所缺的数据。实验次数 F1 /N L1 /cm F1L1 /(N·cm) F2 /N L2 /cm F2L2 /(N·cm)1 0.98 5 10 2 1.96 30 2.94 4.90.494.958.82058.85.如图所示的常用工具中,它们的物理模型都是 。在这些工具中,省力的是 (选填字母,下同),省距离的是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是 。BCEG杠杆AFD分层训练1.下列属于省力杠杆的应用是( )A.用剪刀剪头发 B.汽水瓶起盖器的作用C.用筷子夹菜 D.用大扫把扫地B2.关于力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叫做动力臂B.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动力臂C.力臂一定在杠杆上D.力臂的大小不可能为零B3.如图所示,在使用相同的钩码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要使调好的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A处悬挂钩码的个数是( )A. 1个 B. 2个 C. 3个 D. 6个B4.如图所示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F1、F2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它们的作用点同时向支点O移动相同的距离,则( )A.杠杆仍平衡 B.A端下倾 C.B端下倾 D.无法确定B5.重为600 N的一根匀质钢管放在水平地面上,抬起它的一端需要的力至少为( )A.1 200 N B.600 N C.300 N D.200 NC6.如图所示,杠杆上每一小格距离相同、每个钩码质量相同,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采取的措施是( )A.在支点O左边离支点两小格处挂四个相同钩码B.在最左端挂一个相同的钩码C.在左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D.在右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D7.为了拔除外来入侵物种“一枝黄花”,农业专家自制轻质拔草器,如图所示,将拔草器左下端的叉子插入植株根部,用手对拔草器施力,可将植株连根拔起。若拔同一植株,手施力最小的是( )C8.如图所示,用方向不变的力F,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保持不变B.逐渐变小C.逐渐变大D.无法判定A9.(1)(2020·广东省)如图甲所示,用一根硬棒通过支点O撬起石头,画出石头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以及力F的力臂l。答案图(2)如图乙所示,杠杆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平衡,在图中作出力F2的示意图,以及力F1的力臂L1。答案图10.如图所示,漂流者所用的船桨是一个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的杠杆,为了使划桨更轻松一点,划桨的手应(选填“靠近”或“远离”)支点。费力远离11.停车场入口常用横杆来控制车辆的进出,如图甲所示,我们可以把该装置简化成如图乙所示的杠杆,该杠杆为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若横杆AB粗细相同、质量分布均匀,其重力G=120 N,AB=2.8 m,AO=0.3 m,该杠杆的阻力臂为 m。要使横杆AB保持水平平衡,需在A端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 N。1.1费力44012.下列常见的杠杆中:①钢丝钳;②钓鱼竿;③开酒瓶用的瓶盖起子;④天平;⑤筷子。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费力杠杆的是 ,等臂杠杆的是 。(以上三空均选填序号)②⑤①③④13.如图所示,将质量为10 kg的铁球放在木板OB(不计重力)上的A处,木板左端O处可自由转动,在B处用力F1竖直向上抬着木板,使其保持水平。已知木板长1 m,AB长32 cm,求铁球受到的重力大小及向上抬的力F1的大小。(g取10 N/kg)解:铁球受到的重力G=mg=10 kg×10 N/kg=100 N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因为L2=0.68 m,L1=1 m,F2= G= 100 N所以F1×1 m=100 N×0.68 m则F1=68 N答:(略)14.(1)(2022·北京市)在图甲中,O是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答案图(2)如图乙所示,测力计示数为1 N,把一个0.5 N的钩码挂在轻质杠杆上(每格等距),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请把钩码(用“□”表示)挂在杠杆的适当位置。答案图(3)在图丙中,画出拔钉子时在A处施加的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和它的动力臂L。答案图(共22张PPT)6. 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课标内容内容要求 2.2.4 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实验要求 4.1.6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例6 用手拉动弹簧测力计体验1 N、2 N、4 N力的大小,测量一本物理教科书所受的重力。情境素材 利用弹簧测力计感受和测量力。说明:课标内容为节选,加“ ”的是变动内容,加“ ”的是新增内容。自主梳理1.弹力:物体由于 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2.测量 的工具叫测力计。在物理实验室经常使用的是 ,它的核心部分是 ,它是利用这个道理制成的。弹性形变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就被拉得越长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弹簧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必须注意如下问题:使用前,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到零刻度线处;使用时,要观察弹簧测力计的 及 ,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拉力不能超过其 ;并且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的伸长方向 ;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板面 。4.力的三要素可用力的 来表示。一致量程分度值最大测量值垂直示意图课堂训练1.(2023·深圳市开学)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具有弹性的物体就一定有弹力B.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C.只有橡皮筋才能产生弹力D.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D2.如图所示,用手向上给弹簧6 N的拉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手对弹簧的拉力是由于弹簧发生形变而产生的B.弹簧对手的拉力是由于弹簧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弹簧对手的拉力也是6 ND.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 .A3.某一弹簧不挂物体时长度为12 cm。受2 N的拉力时,长度为14 cm,此时弹簧伸长了 ;若受6 N的拉力时(形变仍在弹性范围内),弹簧伸长 ,此时弹簧长度为 。6 cm2 cm18 cm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量程为 N,面板上每一小格(分度值)表示 N;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若使用的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指针不在零刻度线位置,则应该。0.20~53.4 N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到零刻度线处分层训练1.下列器材中可以用来直接测量力的是( )A.弹簧测力计、天平 B.弹簧测力计、磅秤C.天平 D.弹簧测力计D2.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弹簧越长,所受的拉力一定越大B.只要弹簧不断,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任何大小的力C.弹簧测力计可以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D.在量程范围内,弹簧伸长越多,表示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D3.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如果没有校零,指针指在零点的上方,则测量值比真实值( )A.偏大 B.不变 C.偏小 D.无法确定C4.如图是甲、乙两个力的图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1F2C.F1=F2 D.无法判断F1、F2的大小关系D5.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 ,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弹簧这个特性制成的。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此时的示数是为 N。越长0~5 N0.2 N2.66.某同学在实验时,将一物体挂在竖直悬挂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如图甲所示),测出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2.5 N,然后把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又将同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吊环上(如图乙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A.一定大于2.5 N B.一定等于2.5 NC.一定小于2.5 N D.一定等于5.0 NA7.如图甲所示,用水平拉力F1=20 N拉弹簧,弹簧伸长了2 cm。现在两端同时用F2的力沿水平方向拉弹簧,如图乙所示,要使弹簧伸长3 cm(仍在弹性限度内),则每个力F2为( )A.20 N B.30 N C.10 N D.40 NB8.在学习了弹力及弹簧测力计的相关知识后,小红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她想探究“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于是她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甲所示的铁架台,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已知每个钩码重0.5 N)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刻度尺(2)通过实验,小红同学收集了弹簧受到大小不同的拉力F以及所对应的弹簧长度L的数据,并在坐标纸上绘制了图乙所示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①该弹簧的原长L0为 cm,当弹簧受到2 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量ΔL为 cm;②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③若用该弹簧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其量程是 N。24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ΔL与它所受到的拉力F成正比0~2.5(共32张PPT)6. 6 探究滑轮的作用课标内容内容要求 2.2.6 知道简单机械。说明:课标内容为节选,加“ ”的是变动内容,加“ ”的是新增内容。自主梳理1.如图所示,定滑轮实质上是 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 ,但能改变 。 力 等臂力的方向2.如图所示,动滑轮实质上是个动力臂是阻力臂 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能省 ,但不能改变 。 力 两力的方向 方向 滑轮组力几分之一课堂训练1.用同一个滑轮匀速提起同一重物M,不计滑轮重力和摩擦,下图中用力最小的是( )B2.(2023·惠州市模拟)分析比较图中F1、F2、F3的大小( )A.F1>F2>F3B.F1C.F1=F2=F3D.无法判断C3.(2023·佛山市期末)学校国旗的旗杆下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对该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B.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C.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D.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A4.下列各设备中都使用了简单机械,请分别填入所用简单机械的名称。起重机钢索下面吊钩上的铁轮是 ,旗杆顶端的轮是 ,自行车的飞轮与后轮是 。 5.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起重物时,如果所用的拉力是200 N。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用这个滑轮组最多能提起 N的重物。 定滑轮 动滑轮轮轴6006.古代劳动人民利用智慧创造了如图所示的绞车和滑轮组合的简单机械来提升巨石,图中A滑轮是 滑轮,B滑轮是 滑轮,使用A滑轮是为了 。 改变力的方向定定7.在使用滑轮过程中,根据滑轮是否随物体一起移动,滑轮可分为 和 。其中省力、不改变动力方向的是 (选填“定”或“动”)滑轮。 动滑轮 定滑轮动8.如图甲和乙所示的A、B、C、D四个滑轮中,动滑轮是 和 两个滑轮,定滑轮是 和 两个滑轮。 B ADC 9.如图所示,物重10 N,该滑轮是定滑轮,手拉弹簧测力计在A位置时示数为 N;若手拉弹簧测力计在A、B、C三个不同位置时,拉力FA、FB、FC的大小关系是 。 10 FA=FB=FC10.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滑轮组,当承担物体重量的细绳是3段时,拉力为物重的 ;当承担物体重量的细绳是2段时,拉力为物重的 。(不计动滑轮重及摩擦) 分层训练1.如图所示,分别用不同的方式在水平地面上匀速拉动同一物体,物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均相等,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其中最省力的是( )C2.如图所示,物体A在拉力F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 N,那么拉力F为 N,物体A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 N;若拉力F端移动了2 m,则物体A移动了 m。 5 1043.(2022·上海市)用如图所示的滑轮沿竖直方向提起一重为20 N的物体A,滑轮处于静止状态,相当于一个 杠杆,力F的大小为 N。(不计滑轮重) 省力 104.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大小为10 N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A上升速度为0.2 m/s,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的重力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D5.(1)(2022·深圳市)画出如图1所示滑轮组最省力且站在地面向下拉绳的绕法。图1答案图(2)如图2所示,重为60 N的重物,绳子最大只能承受30 N的拉力。为了将重物顺利地提升,请画出绳子在滑轮上的正确绕法。图2答案图图3答案图6.同学们共同研究滑轮的特点,如图所示。(1)他们研究定滑轮特点时,做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据此可证明: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 。他们通过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使用定滑轮时,相当于一个 杠杆。 力的方向 等臂 (2)他们研究动滑轮特点时,用不同的动滑轮匀速缓慢竖直提升4 N的重物,如图乙所示,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 滑轮重力/ N 弹簧测力计示数/ N1 1 2.52 2 3.03 3 3.5①通过观察和比较测量结果,可得初步结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 ;用动滑轮匀速竖直提起同一重物时,不考虑绳重、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提升重力的 。 ②若还想继续研究用动滑轮匀速缓慢提起物体时,拉力方向对拉力的影响,则需要选择 滑轮与 重力的物体来进行实验对比。(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力的方向 一半相同相同(3)他们组装了滑轮组,进行的实验如图丙所示。他们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若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被几段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 。 几分之一7.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起120 kg的物体,动滑轮的重力为300 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g取10 N/kg)(1)物体的重力。解:(1)物体的重力G=mg=120 kg×10 N/kg=1 200 N(2)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3)若绳子的最大拉力为800 N,则用此滑轮组最多能匀速提升多重的物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力和机械6-1怎样认识力课件.ppt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力和机械6-2怎样测量和表示力课件.ppt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力和机械6-3重力课件.ppt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力和机械6-4探究滑动摩擦力课件.ppt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力和机械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课件.ppt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力和机械6-6探究滑轮的作用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