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雷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理化综合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雷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理化综合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下理化综合寒假作业验收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 0-16 Na-23 Cl-35.5 Ca-40 Fe-56
一. 选择题(1-27题, 每小题2分, 共54分, 1-2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26-27是双选)
1.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地铁出行,绿色环保 B.使用新材料改善环境 C.垃圾分类,节约资源 D.用氧气填充霓虹灯
2.下列有关氧气制取及性质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排水法收集氧气 C.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D.疏在氧气中燃烧
3.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浓疏酸稀释 B.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C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 D.电解水
4.对于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两个氢原子 B.②可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③④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D.⑤中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
5.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用蒸馏的方法进行硬水软化 B.用喷漆的方法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
C.用食醋除去暖水壶里的水垢 D.蚊虫叮咬后,用烧碱溶液涂抹患处以减轻痛痒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电解水:两个电极附近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约为1:2
B.铁粉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C.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逐渐变成光亮的紫红色的铜
D.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有银白色固体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7.下列各组离子在 pH=4 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a 、Ca 、Cl B. NH 、K 、CO C. Cu 、Cl 、SO D. Ba 、Al 、SO
8.“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霉变的粮食绝对不能食用,黄曲霉毒素能损害人的肝脏,诱发肝癌等疾病
B.健康人胃液的 pH 范围在7.35~7.45 之间
C.维生素有 20多种,它们在人体内都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
D.人每天需食用3~9g食盐,以满足人体的正常需要
9.下列关于反应的描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完全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分解反应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化合反应
C.高炉炼铁原理 置换反应
D.将铁片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置换反应
10.要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对下列实例和微观解释都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稀醋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溶液中都含有氢元素
B 工业上用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 氧化汞加热分解成汞和氧气 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D 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 二氧化硫分子有刺激性气味
11.化学在环境保护、资源和能源利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能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其储水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 96.5%
C.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 、CO、NO 、CO 、臭氧等
D.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可行的是( )
选项 需要区分的物质 方法
A 硝酸铵和氯化铵 加入熟石灰研磨
B 羊毛和尼龙 点燃闻气味
c 稀盐酸和稀硫酸 滴加酚酞观察
D 空气和呼出气体 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
1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B. t ℃时,甲、 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升温可转化为饱和溶液
D. t ℃时, 将 100g甲的饱和溶液蒸发10g水, 析出 10g固体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待除杂的物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铜(硫酸亚铁) 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 过滤
B 氯化钠溶液(碳酸钙)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c 氧化铜(碳) 空气中充分灼烧
D 氧化钙(石灰石) 高温煅烧
15.将某小苏打样品(杂质不发生任何变化) 加热一段时间后得 10g固体,向其中加入 5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一种中性溶液和3.6g滤渣,则原小苏打样品中的纯度是( )
A.80% B.70% C.64% D.36%
16.“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艺同学对自己家里相关物理量的估测合理的是( )
A.冬天,洗澡水的温度约 90℃ B.空调正常工作的功率约为 1000W
C.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5A D.使用用电器要注意安全,因为人体的安全电压是 36V
1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鼓面的振动带动周围空气振动,空气疏密部分的传播形成声波
B.该音叉实验观察乒乓球弹起的幅度,是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C.用相同的力度从左向右敲击瓶子,听到的声音响度接近,而音调越来越高
D.利用蝙蝠捕食昆虫时的回声定位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倒车雷达和声呐
18.2022年 11月 30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从此开启了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时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B.运载火箭的平台上大量“白气”是先液化后汽化的现象
C.火箭喷气发动机属于热机
D.火箭携带的燃料燃烧得不充分,其热值就会减小
19.下列光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正立的实像
B.拐弯处反射镜是平面镜,可以扩大视野
C.海市蜃楼的成因是由于空气疏密不均,导致光传播发生折射所致
D.水中的白云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2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装入适量的密度不同但质量相等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个烧杯中,鸡蛋在甲烧杯中处于悬浮状态,在乙烧杯中处于漂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杯中盐水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密度
B.鸡蛋在甲烧杯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乙烧杯中受到的浮力
C.放入鸡蛋后,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
D.放入鸡蛋后,甲烧杯底部受到盐水的压强等于乙烧杯底部受到盐水的压强
21.学生自主创新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的有效途径。如图所示是小榕同学用漏斗对着蜡烛吹气的情景。他发现向左边吹气,烛焰向左弯曲,下列现象中所涉及的原理与此相同的是( )
A.用吸管从汽水瓶中吸汽水 B.往两张平行下垂的纸中间吹气
C.观察水槽侧壁不同深度的水流射程 D.用注射器打药液
2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块内能为零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C.热传递的方向由内能大小决定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23.电脑工作时会发热,当升温到一定值时,温控开关S 自动闭合,风扇启动,加快散热从而保护电脑。如果断开电源总开关 S ,风扇 M 和其他工作系统同时停止工作。下列符合电脑散热控温特点的电路图是( )
24.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的连接方式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
B.图乙的方式使用螺丝刀式电笔接触火线,氖管会发光
C.图丙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家庭电路出现短路造成的
D.图丁接在该电能表上的用电器同时工作时总功率不能超过4400W
25.下列有关信息、能源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广播、电视、移动电话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B.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人类在耗用各种能源时,不可避免的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D.无线通信由4G迈向 5G,优点在于频率高的电磁波,传播速度更大
26.(多选)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丙和丁是探究过程中实验装置的侧视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蜡烛 A 距玻璃板4cm,则蜡烛 B距玻璃板 8cm才能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
B.如图乙所示,若在玻璃板与蜡烛 B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仍能通过玻璃板观察到A 的像
C.若实验时装置如图丙所示,则蜡烛 A 在坡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
D.若实验时装置如图丁所示,则蜡烛 A 不能在玻璃板中成像
27.(多选)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 P从B端移至 A 端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两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 U-I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 12V
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
C.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3.2W
D.整个电路的最大功率为 12W
二. 非选择题(28-35 题, 共40分)
28.(5 分)冬天的哈尔滨,用它独特的热情招待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化学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29.(4 分)仰望天空,我们有牵挂,更有底气! 因为空间站里有我们兢兢业业的中国航天员!占“神十三”的净重量85%以上的是---高精度铝合金材料。
(1) 铝合金材料具有许多优良性能,如 的物理性质。(填字母)
A.密度小、强度高 B. 强度高、抗腐蚀能力好
(2)冶炼金属铝的原料是铝土矿,先将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氧化铝处理成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铝高温分解得纯净的氧化铝,氧化铝通电分解制得金属铝,同时得到另一种单质。氧化铝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① ,反应前后铝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② ,电解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③ 。
30.(4 分)从宏观走进微观,探寻变化的奥秘。下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和钠与氯气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请将甲图C中缺少的粒子补充完整,使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缺少的微粒为 。(填序号)
(2)甲、乙两反应生成物从物质构成上比较,不同点是氯化氢是由① 构成的,而氯化钠是由② 构成的。
(3)写出一个与钠离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带负电的原子团: (填化学符号)。
31.(4分)分类、类比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运用分类、类比学习和研究能 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初中化学课上我们学习过很多实验,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有的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有的实验用到了定量研究法。据此,我们可以将以下四个实验中的① (填字母) 归为一类,分类依据是② 。
(2) 通过学习碱的化学性质发现有以下反应:
查阅资料得知:二氧化碳、三氧化硫都是酸性氧化物和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若某非金属氧化物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 和水,请推测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① 。该反应② (填“属于”或者“不属于”) 复分解反应。
32.(6 分)实验室现有石灰石、高锰酸钾、盐酸、过氧化氢溶液、氯酸钾、二氧化锰及下列装置:
(1) 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① ;
(2) 用固体混合物制取气体 A,若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气体选择的收集装置是① 。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② 。加热试管一段时间后,水下导管口有连续并比较均匀气泡冒出,其原因是:试管内气体温度升高,且试管内③ ,气压变大,大于外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体从导管口逸出。
(3) 要完成制备并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需要补充一种新配制的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俗称是 。
(4)实验室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可通过盛有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的F 装置除去氯化氢气体,则该F 装置的 口(填“①”或“②”)与收集装置连接。
(5) 选择 B 装置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实验结束后,向B 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氯化钙溶液显中性),从而可以确定的是,B装置内溶液中 与Cl 的个数比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 为 1:3。
33.(4 分)现有 A、B、C、D、E、F 六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其中 A 是一种黑色固体, 组成B 的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3,E是人体胃液的主要成分,A、B、D、E 是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部分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图中用两圆间的短线“一”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箭头“→”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初中范围内的所有反应及转化关系均已给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D物质的化学式: D 。
(2) 写出C转化为 F 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写出过量的 B与 E 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
(4) 上述的反应及转化关系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种;
34.(6 分)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 求解样品中发生反应的物质的质量(x)的比例式 ;
(3) 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4) 若配制实验中所用的稀盐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的质量为 。
(5)工业上欲用上述样品 100t制氯化钠,若不计损失,则最终能得到纯净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
(6) 通过海水晒盐也可以得到氯化钠,其大致过程如下,图A池是 池。
35.(7分)学习酸、碱、盐相关知识之后,同学们对氢氧化钙产生了浓厚兴趣。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氢氧化钙溶液于四支试管中,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 试管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导管口有气泡冒出,① 。
(2) 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无色溶液变红。
(3) 试管丙中出现白色沉淀。
(4)请写出试管丁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 。
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实验探究】实验结束后,小松同学先将试管丁中的溶液倒入废液缸后,再将试管丙中物质过滤,把所得滤液缓慢倒入废液缸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从而确定混合前试管丁中溶液的溶质是③ (填化学式)。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哪些离子
【进行猜想】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猜想四: ④
【讨论与交流】经过大家讨论,一致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⑤ 。
【活动与探究】为了验证猜想,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得出结论:猜想二成立。
【深入交流】小雷同学将试管丙和试管丁两废液混合时,溶液中离子的数目变化趋势的曲线绘制如图所示,其中曲线a可以表示⑥ (填离子符号)。
【总结与提升】通过上述探究可知,在对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成分做出猜想时,可以结合离子间的反应关系确定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然后再针对可能存在的离子,选择与⑦ 的试剂,验证可能存在的离子是否存在即可。
三. 非选择题(36-51 题, 共46分)
36.15m/s= km/h, 2.5kW·h= J。
37.豫剧发源于中原,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二胡(图) 是豫剧的伴奏乐器之一,二胡是利用琴弦的发声的;演员演奏时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8.2023年5月 30 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遥十六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火箭升空时选择得燃料是氢气,是因为氢气的 高。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散失的能量越少,发动机效率越 (选填“高”或“低”)。
39.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实心长方体 A、B,已知体积VA=VB,高度hASB,对地面的压强pA=pB,则密度ρA ρB,质量 mA mB(两空均选填“>”、 “=”或“<”)
40.如图所示,工人用240N的拉力,在 15s的时间内,将重 600N的建筑材料提升到 6m高的楼顶上,拉力的功率是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41.小南用红外成像测温仪拍摄桌面,拍得画面显示桌面上A、B、C位置的温度如图甲所示,接着在A位置用手快速摩擦,在B位置喷上温度为 25.5℃的酒精,再用红外成像测温仪拍摄桌面,拍得画面如图乙所示。 比较两幅图,A 处温度升高,是通过 方式使内能增加,B 处温度降低,因为酒精汽化过程要 。
4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 当S 闭合, S 、S 断开时, 电流的示数为0.3A,电源电压为 ; 当S 、S 闭合,S 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 。
43.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著名的 现象,由此,法拉第发明了 。
44.将标有甲“6V 3W”和乙“6V 9W”两盏灯串联接入电源电压可调的电路中,要使其中一盏灯正常发光,电源电压为 V,此时乙灯的实际功率为 W。(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45. 某家庭电能表如图所示。若该家庭单独让空调工作,测得 1min 内电能表转盘转了60 转,则空调消耗的电能为 kW h,空调的电功率是 W。
46.在图中,画出由点光源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过 P 的光路图。
47.小强同学学习了初中电学知识后,他想试着在家里的车库中安装一个三孔插座以及一盏照明灯。请你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插座、照明灯以及开关连入电路。
48.为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小明用“F”字样的 LED光源(如图甲)、凸透镜(焦距为 10cm)和不透明的光屏进行了如下实验:
(1)组装器材时,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除了将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还应调整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
(2)当透镜和光屏固定在图乙所示的位置时,LED光源应移到 (选填“A点左侧”“AB之间”或“B 点右侧”), 才能在光屏上看到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 的 (选填“F”“T”“E”或“ I”) 像;
(3) 小明将光源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并适当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承接到了更大的清晰的像;
(4)接着他将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光源和凸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的位置,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 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
49.小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三: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按照图中顺序用弹簧测力计吊着金属块,做了如下实验:
(1) 当金属块浸没在盐水中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
(2)分析 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3)①②③三次实验可得初步结论: 。
(4) 根据实验数据,可推知实验中所用盐水的密度是 g/cm 。
50.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做了如下两个电学实验:
(1) 测量额定电压为2.5V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实验:
①闭合开关,移动滑片 P,使电压表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为 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②在探究过程中,由于操作有误,在未断开开关的情况下,直接将小灯泡从灯座上拔出,那么拔出小灯泡后电压表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小组同学在没有电压表的情况下,利用电流表和定值电阻,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电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U额 ,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实验步骤如下:
①闭合开关S、S , 断开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示数为 时,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② 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③测得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 P额(用 U额和 表示)。
51.茶文化源远流长,如图甲是小萍家煮茶器,图乙是该煮茶器在 220V 的电压下,某次煮茶过程中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已知加热状态下(0~5min),将1kg初温 的水刚好加热到 求:
(1) 水吸收的热量;
(2) 煮茶器加热时得电流,和保温状态下的电阻;
(3) 煮茶器加热状态下的热效率。物理答案
1617181920212223242526
BBCCDB
DDDDBC
二.非选择题
36.54
9×10°
37振动音调
38.热值,高
39.>
40.288w
83.3%
41.做功吸热
42.3V
0.45A
43.电磁感应
发电机
44.8
1
45.0.02
1200
火级
格型
S

46.
47
开吴
孔座
螺城妇泡
48.同一高度
A点左侧
缩小
靠近
靠近
49.1.2
①③④无关
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1.2
50.8.3变大
1.Bo
应闭合开关5、5,断开S1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
Pa-Vala-Ve R
51解:(1)水吸收的粘且2=csm@W=4.2×10J/(kg·℃)×1kg×(100℃-45℃)=2.3引×
(2)由图像知,加热状态下的功率是880W,由P=UI得-PU得I=880W/220V=4A
保温状态下的功率是220W,由PUI和IUR得煮茶器保温状态下的电阻
R-U(220v)
=2202
P220W
(3)由图像知道,加热状态下的功率是880W,由P=W小得煮茶器消耗的电能
W=P=880Wx5×60s=264×10J
煮茶器加热状态的热效睾
-号0
=87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目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DDACCDAAABBBDC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8.(5分)
(1)天然
(2)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
(3)NO:
(4)燃烧后产物是水(5)NH.HCO,(0.5分)
促进作物茎叶生长茂盛(0.5分)》
29.(4分)
(1)A(2)①2Al20,==4A1+302个(条件:通电)②由+3价变为0③电能→化学能
30.(4分)
(1)②(2)①氯化氢分子②钠离子、氯离子(3)0H
31.(4分)
(I)BD均用到控制变量法(或AC均用到定量研究法)
(2)①S10,②不属于
32.(6分)
(1)长颈漏斗
(2)0c
②2KC10,路
=2KC1+30,个③产生氧气、气体增多
(3)熟石灰/消石灰(4)①(0.5分)(5)可能(0.5分)
33.(4分)
(1)D:AgNO,(2)
2Cu04C鱼2Cu+C0 '(或碳还原氧化铁、四氧化三铁方程式)
(3)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但不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4)3
34.(6分)
(1)Na,C0+2HCI=2NaCI+H0+C0,个(2)106/44=x/4.4g(3)10%
(4)20g
(5)105.5t
(6)蒸发
35.(7分)
①无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②Ca(OH)2+2HCl=CaCl2+2H2O③CaCl2、HCl
④Na'、C、Ca
⑥在溶液中,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能反应,不共存⑥Na
⑦与待检验离子反应产生明显现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