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清单(修订版)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第一课 青春的邀约1.1悄悄变化的我进入青春期的标志是什么?伴随着身体外形的明显变化,我们开始进人青春期。2.青春期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变化?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3.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1)积极影响: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2)消极影响: 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有时,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4. 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1)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2)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3)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5.青春期矛盾心理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与困惑。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哪些主要的表现?反抗与依赖; (2)闭锁与开放; (3)勇敢与怯懦7.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哪些影响?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8.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的烦恼)(1) 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2) 可以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3) 可以通过培养兴 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4) 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青春成长的重要信号有哪些?生理发育;(2)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什么是独立思维?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思维的批判性有哪些表现?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4.思维的批判性有什么作用?(1) 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 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2) 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5.如何进行合理的批判?(1) 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2) 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6.为什么要开发创造潜力?(1)青春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2)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7.我们该怎样开发创造的潜力?(1)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2)我们在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要敢于打破常规,开创前人未走之路。(3)我们要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4)创造离不开实践。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要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第二课 青春的心弦2.1男生女生1.青春期男生和女生的差异有哪些?到了青春期,男生和女生在生理方面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越来越多地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如何正确认识男生和女生的性别差异?男生和女生的性别差异是与生俱来的,对于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我们要平静而欣然地接受。3.正确认识性别角色有什么作用?(1)在社会中,人们对性别的认识通常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性别刻板印象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自身潜能的发挥,我们在接受自己生理性别的同时,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2)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点,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与异性相处。4.如何正确看待男女生的性别优势?(1)男生女生各自拥有自身的性别优势。欣赏对方的优势,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自己。(2)我们不仅要认识自己的优势,而且要发现对方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3)不同性别的个体虽然有差别,但是我们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而自傲,也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欠缺而自卑。(4)男生女生应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2.2 青春萌动1.青春期的心理萌动有哪些表现?在异性面前,我们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2.与异性相处的作用有哪些?(1)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能从对方身上看到和学习某些优秀品质。(2)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只要我们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这份友谊就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3.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异性情感?(1)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2)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会因为对异性的欣赏、对美好的向往而愉悦,也容易把这种欣赏和向往理解为爱情。其实,对异性的欣赏、爱慕不是真正的爱情。(3)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感,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3.1 青春飞扬1.青春的探索为什么需要自信(自信的作用有哪些) (1)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2)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2.为什么青春的探索需要自强?(1)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2)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3.自强的要求有哪些?(1)相信自己,勇敢尝试,不断进步。(2)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克服惰性、抵制诱惑,战胜自己。(3)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3.助力青春成长的力量有哪些?激荡的青春活力,自信的青春热情,自强的青春态度,会给我们飞翔的翅膀,助力青春成长。3.2 青春有格1.什么叫“行己有耻”?含义: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2.我们该怎样做到“行己有耻”?(1)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2)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3)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4)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3.怎样做到“止于至善”?(1)每个人都可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2)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3)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4)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青春最好的证明。4.榜样的作用有哪些?(1)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对个人)(2)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6.什么是慎独?慎独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第二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第四课 揭开情绪的面纱4.1 青春的情绪1.情绪的类型有哪些?(P35)(1)基本情绪:喜、怒、哀、惧 (2)复杂情绪:害羞、焦虑、厌恶和内疚等。2.情绪的成分有哪些?:内在体验、外显表情、生理激活3.影响情绪的因素有哪些?(P35)个人的生理周期、对某件事情的预期、周围的舆论氛围、自然环境、周围情况的变化。4.情绪的作用有哪些?(P35)(1)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2)它可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也可能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败而止步不前。5.青春期的情绪特点有哪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P36正文+相关链接)(1)特点:①情绪反应强烈;②情绪波动与固执;③情绪的细腻性;④情绪的闭锁性;⑤情绪的表现性。(2)产生原因:身体发育加快、生活经验不断丰富。6.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的情绪?(P37-P38)(1)青春期的情绪特点体现了青春的活力。不同的情绪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2)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烂多彩。(3)青春期的情绪也包括烦恼和担忧。学习积极面对这些负面情绪,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4.2 情绪的管理1.为什么要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P39)(1)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2)情绪的表达不仅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关乎人际交往。2.我们应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P39)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它们,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3.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感受?(不同情绪的影响)(P40)(1)正面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喜悦和快乐,让我们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2)负面情绪: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但持续地处于负面情绪状态,则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4.为什么要学会合理调节情绪?(合理调节情绪的作用)(P40-P41)(1)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2)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调节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3)可以帮助同学、家人改善情绪,使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5.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P40)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放松训练5.1 我们的情感世界1.我们为什么需要情感?(P43)(1)我们需要与人交往,渴望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2)我们通过情感来体验生命、体验生活。(3)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2.情感与情绪有什么关系?(P43-P44)(1)联系:①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②我们对某些人或者事物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某种情感。③与情绪一样,我们的情感也是复杂的。区别: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情感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3.情感的复杂性表现在哪里?(情感的类型)(P44)①基础性情感,如安全感; ②高级情感,如道德感。③正面的体验,如爱的情感; ④负面的体验,如恐惧感;⑤两方面混杂的体验,如敬畏感。4.情感有什么作用?(P44-P46)(1)在社会生活中,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2)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3)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4)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这正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5.2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1.美好情感的作用有哪些?(P47)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2.怎样获得美好的情感?(P47)(1)情由心生,它是在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自然引发的,不能强迫。(2)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3.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有哪些具体方式?(P48方法与技能)①完成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 ②帮助他人。 ③走进博物馆或大自然。 ④欣赏艺术作品。4.负面情感对我们有什么影响?(P48-P49)(1)消极影响:羞耻感、焦虑感和挫败感等会给我们带来不舒服、不愉快的负面感受。(2)积极影响:①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②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5.如何传递情感正能量?(P49)(1)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2)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们可以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6.传递情感正能量有什么意义?(P50)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周围的世界也因为我们的积极情感而多一份美好。7.怎样学会关心?(P49方法与技能)①没有偏见,以接纳的姿态认真倾听或观察。②适时运用可能被接受的方式向对方表示关心。③关注对方的态度和反应。④确认对方是否接受自己的关心,如果没有被接受,则调整方式,以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表达。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第六课 “我”和“我们”6.1 集体生活邀请我1.集体的含义和特点?(P53、P55)(1)含义: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2)特点:集体并不是成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2.集体联结度和个体的关系?(P53)一般来说,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体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3.集体的联结度与哪些因素有关?(P53相关链接)①成员间相互关联的程度 ②集体对成员的重要性 ③成员间相互交流的频率④成员对共同目标的共识程度 ⑤成员间的默契程度 ⑥集体存在的时间长短4.集体的温暖是怎样体现的?(P54)(1)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也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彼此传递关爱和温暖。(2)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5.如何正确认识集体荣誉感?(P54)(1)集体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2)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我们共同的荣誉。6.集体力量的来源?(P55)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7.个人力量与集体力量的关系?(P56)(1)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2)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3)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①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②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健康成长。6.2 集体生活成就我1.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有什么作用?(P58+P60标题)(1)个人在集体中可以涵养品格。 (2)个人在集体中可以发展个性。2.集体生活怎样涵养我们的品格?(P58-P59)(1)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2)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3.集体生活怎样发展我们的个性?(P60-P61)(1)集体生活为我们搭建起与他人、与周围世界交往的平台。在集体生活的平台上,我们展示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2)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发展和完善个性的“明镜”,也是集体生活中重要的学习资源。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有助于我们完善个性。(3)实现集体共同目标的过程,也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我们要积极参与共同活动,把握机遇,自主发展,使自己的个性不断丰富。第七课 共奏和谐乐章7.1 单音与和声1.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有什么关系?(P62-P63)(1)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集体又必须有一些共同的规则。这些规则能够保证集体的和声更动听。(2)当集体规则与我们的个人意愿一致,并且能够保障个人利益时,我们更乐于积极遵守和维护。(3)我们有时会感受到集体规则与我们的某些个性化需要之间存在矛盾甚至冲突。2.个人需要与集体规则冲突的原因是什么?(P63)可能是一方有不正当或不合理的要求,也可能是个人和集体的需要不同。3.如何处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冲突?(P64)(1)面对冲突,我们通常会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2)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4.如何让集体的和声更美?(如何让集体更和谐?)(P64-P65)(1)需要每个人尽力做好自己,遵守规则,以保持和声的和谐之美。(2)对于集体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3)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补充:书本无原话)(4)我们要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各种关系。5.怎样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P64-P65)(1)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2)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6.在集体生活中怎样处理与他人的关系?(P65)(1)当遇到矛盾和冲突时,我们要冷静考虑,慎重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2)无论个人之间有多大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都应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得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7.2 节奏与旋律1.在集体生活中,为什么会产生角色冲突?(P67)我们同时属于多个集体,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2.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的关系是怎样的?(P67)(1)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和谐时,我们就可以顺利地融入集体;(2)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不和谐时,为了保持旋律的和谐,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节奏。(3)当我们面对不同集体中的角色无法统一节奏时,角色之间的冲突就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3.如何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P68)(1)考虑自己更关注哪个集体,或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的重要性,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任务的紧迫程度等。(2)当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我们应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4.排解角色冲突有什么作用?(P68)可以让我们学习过共同生活,学习过集体生活,让自己更好地融入集体,感受集体生活带给我们成长的快乐。5.小群体是如何形成的?(P69)在集体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6.小群体有什么影响?(P69-P70)(1)积极影响:①在小群体中,彼此相互接纳,相互欣赏,找到自己的位置,体验归属感和安全感。②在小群体中,我们与同伴更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交往,在与同伴的互学共进中增长才干。③当小群体的节奏融入集体生活的旋律时,小群体成员就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美好,更愿意参与集体的建设。(2)消极影响:当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时,其成员就会与小群体之外的其他同学产生矛盾和冲突,甚至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7.解决集体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有什么意义?(P70)在集体生活中,我们面对矛盾和冲突,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我们学习过集体生活的经历,也是促进集体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过程。 第八课 美好集体有我在8.1 憧憬美好集体1.什么是集体的愿景?(P72)美好集体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前景,承担共同的使命,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这就是集体的愿景。2.集体愿景有什么作用?(P72)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共同的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 开拓进取。3.美好集体的作用有哪些?(P73)(1)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成长。(2)在美好集体中,每个人都能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拥有充实的精神生活,感受集体的关爱和吸引,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4.美好集体的良好氛围体现在哪些方面?(美好集体有哪些特征)(P73-P76)(1)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2)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3)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4)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5.集体生活的合作策略有哪些?(P75方法与技能)(1)拥有积极、开放的心态,坦诚交流,彼此信任。(2)正确认识自己,懂得欣赏他人的优点并包容他人的不足。(3)遵守规则,明确任务分工,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4)经常自我反思。 8.2 我与集体共成长1.为什么要在共建集体中尽责?(P77)(1)集体建设有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愿望和自主行动,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主管理。(2)在集体中,我们对共同愿景、共同目标的理解和认同需要时间,也需要共同经历的过程。2.怎样在共建集体中尽责?(1)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让它凝聚每个人的才华和智慧,并坚信集体的愿景和目标经过努力一定能够实现。(2)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通过民主程序选举乐于服务集体、有责任心的组织领导者。(3)需要我们的“自治”精神,主动参与集体建设,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自觉维护集体荣誉。(4)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3.为什么要在共建集体中积极承担责任?(P79-P81)(1)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2)承担责任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3)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承担责任,是自我磨砺的过程。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事,提高能力,获得他人认可和尊重,扩大自我成长的空间。(4)勇于担责可以为自己赢得信任,可以让自己被赋予更大的责任,从而拥有更多发展的机会。4.我们应该怎样在集体中承担责任?(P82)(1)为集体出力,需要每个人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2)集体荣誉是我们共同的利益和荣誉,需要我们悉心呵护。 (3)勇于担责,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于具体的事情里。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9.1 生活需要法律1.为什么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为什么法律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P85-P86)(1)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2)法律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相伴一生。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2.法律是如何产生的?(P86)(1)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3.法律的本质(P87)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4.什么是法治?(P87)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5.法治的重要性?(P87-P88)(1)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3)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P88相关链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9.2 法律保障生活1.道德、法律等行为规范的共同点(联系)是什么?(P90)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2.法律的特征有哪些?(P91-P92)(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3.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P92)(1)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2)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3)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4.法律的作用有哪些?(P92-P94)(1)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总述)(2)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规范作用)(3)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保护作用)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10.1 法律为我们护航1.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P96-P97)(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2.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P97)(1)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2)其他法律:宪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等3.保护未成年人是谁的责任?(P99)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以及其他成年人的共同责任。4.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六道防线是什么?(P99正文+相关链接)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6.未成年人应如何正确对待自己享有的特殊权利?(P100)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1.什么是法治意识?(P101)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P101)(1)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2)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3)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4)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4.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P102)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5.怎样学会依法办事?(P102-P103)(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2)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3)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