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 2.4 自由落体运动 课件(共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 2.4 自由落体运动 课件(共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自 由 落 体 运 动
演示实验1:硬币和纸片的落体运动比较
重的物体下落快
演示实验2:大纸片和小纸团落体运动比较
轻的物体下落快
与空气阻力有关
探究过程一——自由落体运动


亚里士多德
观察与思考
Aristotle
实验加数学
伽利略
Galileo
1564~1642
前384~前322
开创了近代物理研究的新方法
比萨斜塔
世界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证明
重的铁球和轻的铁球下落快慢相同
1590年
在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上,伽利略做了著名的两个球同时落体的实验:两个轻重不同的小球同时落地。伽利略开创了实验和科学推理之先河,将近代物理以致近代科学推上了历史的舞台。
【重温】传说中的比萨斜塔实验
演示实验3:硬币和纸团的落体运动比较
两者运动快慢基本相同(空气阻力较小)
演示实验4:牛顿管实验
羽毛和铜片同时到达管底
思考问题:无空气影响时,物体下落的快慢?
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 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做自由落体的不同物体,在同一地点,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
(在有空气的空间里,如物体重力远远大于所受空气阻力,此阻力可忽略不计,则物体下落的运动也可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发现问题→
提出假设
→实验检验
→得出结论
探究过程二——运动性质
轨迹—
运动特征——变加速
匀加速
直线
S3=4.51cm-3.17cm=1.34cm

S=
S2-S1=
S3-S2=
S4-S3
1
5
0
2
3
4
6
1.30cm
2.10cm
3.17cm
4.51cm
6.12cm
S1
S2
S3
S4
S1=2.10cm-1.30cm=0.80cm
S2=3.17cm-2.10cm=1.07cm
S4=6.12cm-4.51cm=1.61cm
=1.07cm-0.80cm
=1.34cm-1.07cm
=1.61cm-1.34cm
=0.27cm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伽利略的研究方法:
巧妙的推理
提出假说
数学推理
实验验证
合理外推
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表示
S3=4.51cm-3.17cm=1.34cm

S=
S2-S1=
S3-S2=
S4-S3
S1=2.10cm-1.30cm=0.80cm
S2=3.17cm-2.10cm=1.07cm
S4=6.17cm-4.51cm=1.61cm
=1.07cm-0.80cm
=1.34cm-1.07cm
=1.61cm-1.34cm
=0.27cm
△S=

aT
2
T=1/60

解得;a=△S/T
2
=9.8m/s
2
0
2
3
4
5
6
1.30cm
2.10cm
3.17cm
4.51cm
6.12cm
S1
S2
S3
S4
地 点 纬 度 重力加速(m·s-2) 特 点
赤道 0° 9.780 最小
广州 23°06′ 9.788
武汉 30°33′ 9.794
上海 31°12′ 9.794
东京 35°43′ 9.798
北京 39°56′ 9.801
纽约 40°40′ 9.803
莫斯科 55°45′ 9.816
北极 90° 9.832 最大
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表示
g通常取9.8m/s2,方向竖直向下
正是:物体从空自由下,轻重没有快慢差。
你我一个加速度,共同享受九点八。
g值的大小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赤道处g值较小,极地处g值较大
自由落体运动— 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Vt=Vo+at
S=Vot+at
Vt =Vo +2aS
S=h
Vt=gt
h=gt
Vt =2gh
Vo=0 a=g
自由落体运动的应用(一)
测反应时间
用一长米尺,记录下落位移,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和已知的g值来计算反应时间t
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
自由落体运动的应用(二)
如何测量悬崖、峡谷的高度
测高度

2、自由落体加速度—重力加速度“g”
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Vt=gt h= gt Vt =2gh
特点:Vo=0 a=g
g=9.8m/s
作业:1、书P38练习八(1)(2)(3)(4)
2、看阅读材料《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1、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 Vo=0,只受重力)
小 结
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