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物态变化1. 【温度的估算】为节能环保,相关部门建议商场等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 )A. 5 ℃ B. 10 ℃ C. 26 ℃ D. 35 ℃2. 【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 下列关于温度计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第2题图A. 图甲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部分浸入待测液体中B. 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99 ℃C. 使用图丙体温计测体温前,先用力向下甩D. 使用图丙体温计测体温前,要用沸水对其进行消毒3. 【物态变化的辨识】 北方的冬天常在菜窖里放一桶水来为蔬菜保温,这是因为水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的过程会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4. 【物态变化的辨识】 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白气”是________(选填“水蒸气”或“小液滴”),靠近壶嘴处却几乎看不到“白气”,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4题图5. 【晶体熔化特点】如图所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5题图A. 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70 ℃B.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 minC. 在第30 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 在第10 min到第25 min之间,该物质温度不变,但还要继续吸热6. 【沸腾与沸点】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水的沸点仅为84~87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压锅做饭,如图所示是一种高压锅的结构示意图,高压锅工作时放气孔被安全阀封闭,加热以后,水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水蒸气,锅内气压升高,水的沸点将________,食物就熟得快了.第6题图知识逐点过考点1 温度和温度计1. 温度定义) (表示物体①__________的物理量,热的物体温度②________,冷的物体温度③________摄氏温度 单位:④________,符号:⑤________规定:把标准大气压下⑥____________的温度定为0 ℃;⑦________的温度定为100 ℃,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 ℃常见的温度 (1)人的正常体温约为⑧______℃(2021.1D,2019.1A);(2)教室内的室温约为⑨______℃(2022.1D);(3)洗澡时合适的水温约40 ℃2. 温度计原理 液体的⑩____________[2019.12第一空]使用 估:预估待测物体的温度选:根据估计值选择量程、分度值符合要求的温度计,图1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________放: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能碰到 ________或 ________,如图2中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过程正确的是图 ________读数 读: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 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 ________,图1中读数正确的是视线 ________(2020.9第一空)记: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图1中示数为 ________注意事项:若试题中的温度计没有呈现出零刻线的位置,则温度计示数由下往上越来越大,为“零上”,反之为“零下”,如图3甲中温度计示数为 ________℃,乙中示数为 ________℃3. 体温计结构 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中间做得很细,如图所示,当离开人体时水银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内使用 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再次使用前要拿住它的上部把水银甩下去读数 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最大测量值为 ________℃,分度值为 ________℃,该体温计的示数为 ________℃考点2 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其中固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小, 如图 ________所示;液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如图 ________所示;气体中分子间的距离很大, 如图 ________所示.(2021.8)考点3物态变化的辨识及吸、放热判断物态变化 判断方法 吸、放热 举例(选取下列事例,填序号)熔化 从固态变成 ________态 ________热 ________凝固 从 ________态变成 ________态 ________热 ________汽化 从 ________态变成 ________态 ________热 ________液化 从 ________态变成 ________态 ________热 ________升华 从 ________态直接变成 ________态 ________热 ________凝华 从 ________态直接变成 ________态 ________热 ________事例易错点拨 水蒸气肉眼是看不见的,我们看到的“白气”实际上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珠考点4 晶体与非晶体及熔化、凝固特点晶体 非晶体定义 ________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________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举例 冰、海波、铁、铜等金属 石蜡、松香、玻璃图象图象解读 AB段持续吸热,温度________,为固态;BC段持续吸热, 温度________(6年4考),为__________态,熔点为______℃(2019.4D);CD段持续吸热, 温度______,为液态 DC段持续放热, 温度________,为液态;CB段持续放热, 温度________,为__________态,凝固点为______℃;BA段持续放热,温度______,为固态 整个过程持续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 整个过程持续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考点5 汽化的两种形式1. 蒸发定义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影响因素 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________,如图________;液体表面积:表面积越大,蒸发越________,如图________;表面空气流速:流速越快,蒸发越________,如图________2.沸腾定义 液体表面和液体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条件 达到沸点,持续________温度变化特点 (人教八上P60)持续________(选填“吸”或“放”)热,温度________[2020.18(3)第一空].如图所示,在纸锅中加一些水,放在火上加热(注意不要让火苗烧到水面上的纸),过一会儿水就会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是因为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且水的沸点__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纸的着火点(2020.18)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气压越大,沸点越________,如图所示,水沸腾时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________(选填“继续”或“停止”)沸腾.塞紧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烧瓶内水又重新沸腾,此过程中烧瓶内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气压减小,水的沸点________考点6 液化的两种方式液化的两种方式:(1)降低________,如雾的形成;(2)在一定温度下,________体积,如液化石油气.教材实验到新考法实验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中考考法一题通例1 如图1甲所示是实验小组“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基础设问(1)除图1甲中的实验器材外,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安装实验装置时,应先确定______(选填“A”“B”或“C”)的位置;并且此时酒精灯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例1题图1(2)(操作细节)实验时应将________(选填“碎海波”或“大块海波”)放入图1甲装置试管中,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3)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乙所示,读取示数时正确的视线是________(选填“A”“B”或“C”),示数为________ ℃.(4)根据多次测得的数据绘制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①海波是晶体,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②海波的熔点是________ ℃,加热到第6 min时处于________态;③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_______ min;④为了探究海波在熔化过程中需要持续吸热,可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提升)(5)(操作评估) 在同一实验过程中,组内同学小明每隔1 min 记录一次温度值,另一组的同学丽丽每隔2 min 记录一次温度值. 你认为________的做法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图象分析)将海波换成石蜡做同样的实验,石蜡熔化过程中所得到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2甲所示,请根据图象写出海波、石蜡熔化过程中的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 乙 丙例1题图2(7)另外两个小组采用相同的实验器材,甲组用质量为m1的海波做实验,绘制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乙中的a,乙组选用质量为m2的海波做实验(m1<m2),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2乙中的________(选填“b”“c”或“d”).(8)(操作细节)做完实验收拾仪器,若按照如图2丙所示的两种熄灭酒精灯的方法,小明应该采取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不用另一种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考法(9)(生活实践)实验结束后,小明联想到夏天,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入适量冰块,而不是直接加入与冰块质量相等的冷水,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的________更低,另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熔化成水的过程中________热量,从而使饮料的温度下降得更多.实验2 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教材实验过要点按下图安装实验器材要点1.图1 实验装置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要点2.当水温接近90 ℃时每隔0.5 min记录一次温度,并记录在表格中,请将表格补充完整.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________ 把表格中记录的各组数据分别画在图2所示的坐标系上,再将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便得到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图2根据你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要点要点1实验装置及器材安装:1.加热时,烧杯上所盖硬纸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硬纸板上留有小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2.在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地组装实验器材.3.陶土网的作用是使烧杯________,避免炸裂.要点2水沸腾的判断及现象:4.沸腾前,水中气泡的特点: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______;沸腾时水中气泡的特点: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______.中考考法一题通例2 实验小组的小明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基础设问(1)图1甲装置中存在一处错误,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实验正常进行,可以将________(选填“A向上调节”或“B向下调节”).(2)正确操作后,小明继续实验,在水温升高到90 ℃后,每隔1 min观察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直到水沸腾,如此持续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例2题图1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①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1乙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沸腾时温度________;②由此数据可以判断该环境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此时大气压________(选填“小于”或“大于”)标准大气压.(3)为了验证水沸腾时需要持续吸热,可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提升(4)(实验异常分析)同组的小红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还能继续沸腾一小会,于是她得出结论水沸腾时不需要吸热,这种判断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你认为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明观察到,水沸腾时气泡的情形如图2甲中的________(选填“A”或“B”)图.产生气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水沸腾时产生大量________进入气泡.甲 乙 丙例2题图2(6)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2乙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7)(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同组的小华利用如图2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完成实验后,移走酒精灯,水停止沸腾,用连有注射器的橡皮塞塞住烧瓶口,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烧瓶中的水重新沸腾起来,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小华发现将水加热至沸腾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注意事项)老师叮嘱小明取下盖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水沸腾时会有大量的水蒸气产生,100 ℃水蒸气比100 ℃水烫伤更严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考法(9)(实验延伸)小明做完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得到变化的图象如图3所示.如果要喝一杯奶茶(牛奶与茶水的质量之比约为1∶2),有A、B两种方案可选择: 例2题图3A. 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 min,然后加冷牛奶B. 先将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 min结合图象,你认为方案________的冷却效果好.真题演练命题点1 温度的估测1. 判断下列估测是否符合实际.(1)教室内的室温约为60 ℃( )(2)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为37 ℃( )命题点2 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2. 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直管内的水银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图中的体温计示数是________℃.第2题图拓展训练3.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________和认清它的分度值.小明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选填字母).如图乙所示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__℃.第3题图命题点3 物态变化的辨识及解释4. 小明发现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此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A. 熔化 B. 升华 C. 汽化 D. 液化5. 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其中固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小, 如图________所示;液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如图________所示;气体中分子间的距离很大, 如图________所示. 第5题图【典型试题拓展】第5题1. (进一步追问)由甲到乙的过程为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吸热;露水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选填“乙到丙”“丙到乙”或“丙到甲”).6. 炎炎夏日,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________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在嘴里过了一会儿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________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命题点4 晶体的熔化、凝固规律7. 如图所示,加热-40 ℃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态B. 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C. 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它的内能不变D. 由图可判断,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的小第7题图8. 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______℃. 图乙是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由图可知, 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内能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第8题图命题点5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9.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如图所示,其中图__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沸腾前气泡大小变化的原因是:气泡上升过程中________(多选,选填字母).A. 气泡遇冷收缩 B. 气泡遇热膨胀C. 气泡所受水的压强变小 D. 气泡内水蒸气遇冷液化第9题图10. 为了“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取0.2 kg水进行实验.第10题图(1)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根据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3)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为提高水的沸点,换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4)假如酒精灯均匀放热,且释放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忽略沸腾前水的质量变化以及热量的损耗,从第5 min起1分钟内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c水=4.2×103 J/(kg·℃)] 物态变化实验1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例1 (1)停表 A 需要 (2)碎海波 使试管内的海波受热均匀 (3)B 46 (4)①有固定的熔点 ②48固液共存 ③4 ④将装有正在熔化海波的试管从烧杯中拿出,观察海波是否继续熔化 (5)小明 若记录时间间隔过长,有可能错过晶体熔化过程中的关键过程,记录间隔时间短,更便于找到晶体熔化规律 (6)海波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石蜡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7)c (8)B 用嘴吹灭酒精灯,容易引起火灾 (9)温度 吸收实验2 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教材实验过要点 温度/ ℃实验要点 1. 减少热量损失(或缩短加热至沸腾的时间) 使烧杯内外气压相等 2. 自下而上 3. 受热均匀4. 变小 变大例2 (1)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 A向上调节 (2)①如答图所示 保持不变 ②99 小于 (3)撤去酒精灯,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错误 陶土网的温度高于水温,水还能继续吸收热量 (5)A 水蒸气 (6)不会 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 液化 (7)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选择初温较高的水(或减少水量) (8)水蒸气液化放热 (9)A例2题答图真题演练1. (1)× (2)√ 2. 热胀冷缩 不能 36.53. 量程 C -2 89 4. B5. 甲 乙 丙 【典型试题拓展】 第5题熔化 丙到乙6. 液化 汽化 熔化7. D 8. 2 不变 增加 9. 乙 AD10. (1)自下而上 (2)如答图所示 (3)99 不可行(4)1.68×103第10题答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