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2 长江流域第1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长江流域的位置、范围,了解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明确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的综合开发及意义。2.重点:能结合长江流域相关经济数据解释长江流域为何被称为中国的“黄金腰带”。【预习导学】知识点一:优越的自然条件 1.长江流经 高原、 盆地和 平原等地形区,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 2.长江的干支流都有很好的航运条件,是我国通航里程 、运输能力 的河流,自古就有“ ”之称。长江的干支流都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流域范围内有多种多样的 资源。 3.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 )A.上游 B.中游C.下游 D.入海口4.长江流域大部分位于 ( )A.暖温带、湿润区B.亚热带、湿润区C.暖温带、半湿润区D.亚热带、半湿润区知识点二:中国的“黄金腰带” 1.长江流域是我国的“ ”,因为这里 、 、 。 2.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位于 区, 充足、 丰沛、 肥沃、 密布、灌溉便利、物产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3.长江沿江地带 ,工业门类 , 工业都比较发达,是我国最具活力的 产业开发带,尤其是位于长江出海口的长江三角洲,临江濒海,集“ ”和“ ”的位置优势于一体,成为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是长江流域的经济龙头,带动了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其辐射影响遍及全国。 4.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C.京津唐 D.辽中南5.位于长江流域的钢铁工业基地是 ( )A.重庆、上海 B.京津唐C.包头、太原 D.鞍山、本溪6.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指的是 ( )A.重庆 B.长沙C.南京 D.上海7.下列有关长江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家住在江西,这里有“鱼米之乡”之称,是重工业基地B.我家住在武汉,这里有钢铁、纺织工业C.我家住在上海,靠近香港和东南亚,自然资源丰富D.我家住在重庆,这里以轻工业为主【合作探究】1.读P42图7.20,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长江为什么被誉为“黄金水道”。2.读P44图7.25,说一说三峡水利枢纽的受益区涉及哪些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其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 3.读P46图7.29和图7.30,搜集资料,综合分析下列问题。(1)长江流域的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 这些地区进行粮食生产有哪些有利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2)为什么长江流域淡水产品的产量丰富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特色。 4.搜集资料,概括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参考答案预习导学知识点一1. 青藏 四川 长江中下游 18%2. 最长 最强 黄金水道 水能 矿产3. A 4. B知识点二1. 黄金腰带 自然条件优越 资源丰富 水运便利2. 亚热带湿润 热量 降水 土壤 河湖3. 工业基础雄厚 齐全 轻重 高新技术 黄金海岸 黄金水道4. B 5. A 6. D 7. B合作探究1. (1)长江长度长 ,干流横贯我国东西 , 由内陆直通海洋。(2) 支流众多 , 沟通南北 , 有水道与黄河、淮河、珠江等水域相连。(3)全年无结冰期 ,水量大且稳定 ,通航里程长 ,运输能力大。2. 最长 最强 黄金水道 水能 矿产3. A 4. B知识点二1. 黄金腰带 自然条件优越 资源丰富 水运便利2. 亚热带湿润 热量 降水 土壤 河湖3. 工业基础雄厚 齐全 轻重 高新技术 黄金海岸 黄金水道4. B 5. A 6. D 7. B合作探究1. (1)长江长度长 ,干流横贯我国东西 , 由内陆直通海洋。(2) 支流众多 , 沟通南北 , 有水道与黄河、淮河、珠江等水域相连。(3)全年无结冰期 ,水量大且稳定 ,通航里程长 ,运输能力大。(4)经济腹地广阔 ,流经我国最发达的经济区域 ,工农业发达 ,人口众多 ,城市密布。2. 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四川、上海等省级行政区域。发电、防洪、航运、灌溉、水产养殖、旅游、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减少大气污染等。3. (1)长江流域的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区等。自然条件 :平原多、地势平坦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土壤肥沃 ,河湖密布、灌溉便利。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水陆交通便利 ,工业发达。(2)河湖众多、水网密布。(3)鱼米之乡。4. 优越的地理位置 :位于长江入海口和南北海运的中点。地形、气候和农业 :地势低平 ,水网密布 ,气候温暖湿润 ,雨热同期 ,农业发达。交通通信与投资环境 :水陆交通便利 ,通信发达 ,政策优惠 ,投资环境好。市场 :人口稠密 ,工农业发达 ,腹地广阔 ,对外贸易便利。劳动力 :资源丰富 ,素质较高。资金与技术 :资金雄厚 ,技术先进。7.2 长江流域第2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长江流域四大城市群和上海在长江流域的“龙头”地位。2.分析长江流域上下游地区城市密度、人口分布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原因。3.重点:了解长江流域的旅游资源。【预习导学】知识点:沿江分布的人口和城市 1.长江流域地区 便利、 丰富、 密集,形成了沿 分布的、以 、 、 和 为中心城市的城市群。这些中心城市都是本区域的 中心和 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2.长江三角洲的 市,是我国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它位于长江“黄金水道”的出海口,我国 的中点, 、 铁路交会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3.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 和 中心, 是上海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馆”。 4.下列对上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上海地处珠江三角洲前沿B.京九铁路与京沪铁路在这里相会C.这里是世界著名的海港D.是仅次于北京的第二大工业城市5.下列旅游景点不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明孝陵 B.秦始皇陵兵马俑C.苏州园林 D.周庄6.阅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变化图,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工农业基础、交通条件等方面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的有利条件。 【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P49图7.34、图7.35和图7.36,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长江干流沿岸的主要城市,说明为什么长江流域的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2)比较长江下、中、上游地区城市人口的比例和城市密度差异,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3)设计长江某一段的旅游线路。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其旅游发展趋势和特征对我国旅游业具有重要的先导和示范效应。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经济地区主要旅游城市分布图。(1)简述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至少说出两点) (2)长江三角洲旅游资源国际化运作的前景“不可限量”,近年来海外游客平均每年可达250万人次,这将对该地区社会经济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至少答出三点) 参考答案预习导学知识点1. 航运 资源 城镇 江 重庆 武汉 南京上海 经济文化 交通2. 上海 沿海航运 京沪 沪杭3. 商业 金融 外滩4. C 5. B6. (1)地理位置 : 中纬度地区 ,滨海地带。(2) 自然条件 : 地势平坦 , 气候适宜 , 淡水充沛 ,劳动力资源充足 ,雨热同期 ,降水适中。(3) 工 农 业 基 础 : 工 业 基 础 雄 厚 , 农 业 历史悠久。(4) 交通条件 : 长江出海口 , 临近上海港 , 河运、海运、陆运、空运便利。合作探究1. (1)上海、南京、九江、武汉、重庆、攀枝花等 。 河流沿岸用水方便 ,交通便利 ,有利于生产、 生活商品的交换和人们的交往 ,故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2)长江下、中、上游地区城市人口的比例和 城市密度的大小均为下游>中游>上游 。产 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下游地势低平 ,气候温 暖湿润 ,交通便利 ,故人口和城市密度大 , 中游次之 ,上游地形崎岖 ,气候差异大 ,青藏高原气候恶劣 , 故城市人口比例和城 市 密 度较小。(3)从重庆出发 ,在嘉陵江与长江交汇的朝天 门码头乘船前往武汉 ,途中可以欣赏三峡美 景 ,世界上最大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登江南三大名楼的岳阳楼和黄鹤楼。2. (1)旅游资源丰富 ,游览价值高 ;本地区经济 发达 ,各类市场距离短 ;交通便利 ,各景点的 交通通达性好 ;基础设施完善 ,地区接待能力强 ,旅游环境容量不断扩大。(2)带动区域相关行业发展 ,促进经济增长 ; 提供就业机会和岗位 ,扩大就业 ;增加外汇收入 ;促进社会文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7.3 四川盆地第1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读图,知道四川盆地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2.知道四川盆地独特的文化和主要的风景名胜。3.重点:分析四川盆地优越的自然条件。【预习导学】知识点一:巴山蜀水 1.四川盆地地处我国 部,位于 省和 市境内,西临 高原,东有 山脉,北有 山和 山脉,盆地内部 起伏。 2.四川盆地属 气候,气候 ,降水 。盆地以北的秦岭、大巴山等山脉阻挡了 风南下,冬季很少受到 影响,少 ,使得盆地内部冬季温度较纬度相当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这里全年多 、少 、多 。得天独厚的湿热条件,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部分地区可 。 3.为什么称四川盆地为“巴山蜀水”呢 4.四川盆地属于 ( )A.季风区、外流区B.季风区、内流区C.非季风区、内流区D.非季风区、外流区5.在我国四大盆地中,四川盆地是 ( )A.面积最大的盆地B.海拔最高的盆地C.纬度最低的盆地D.沙漠分布最广的盆地知识点二:天府之国 1.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 平原,地势 、土地 、农业 、物产 ,自 水利工程建成以后,更被誉为“ ”,是我国重要的粮食、 、 的生产基地。 2.四川盆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深厚的、多姿多彩的 文化,留下了丰富的 遗产,成为四川盆地旅游文化资源的主要源泉,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目前,四川盆地内已有 、峨眉山—乐山、 、 等风景名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合作探究】1.读教材P50图7.37,回答下列问题。(1)找出流经四川盆地的主要河流。 (2)观察河流流向,河流流向反映了四川盆地怎样的地势 (3)古语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请从地形角度分析古代四川盆地交通艰难的原因。 2.试分析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的原因。 3.中国“十大新天府”评选中,“伊犁河谷”以独特的魅力名列第三。读新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图(单位:mm)(图一)及伊犁河谷地区山河分布示意图(图二),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一中甲所在地形区的名称,并分析其降水量稀少的原因。 (2)从形态、地势和分布格局等方面描述伊犁河谷地区(图二)的地形特征。 (3)结合图一简要分析伊犁河谷地成为“西域湿岛”的原因。 (4)简要说明地形对伊犁河谷地冬季气温的影响。 (5)简述伊犁河谷地种植冬小麦的自然优势。 参考答案预习导学知识点一1. 西南 四川 重庆 青藏 巫山 大巴 秦岭 低山丘陵2. 亚热带季风 温暖 丰富 冬季 寒潮霜雪 高 云雾 日照 夜雨 一年三熟3. 巴山指的是重庆和川东一带的山区 ,丘陵较 多 ;蜀水指的是川西一带的成都平原地区 ,江 河纵横 ,河道密集 。两种文化长期交融贯通 ,因此被称为“巴山蜀水”。4. A 5. C知识点二1. 成都 低平 肥沃 发达 丰富 都江堰 天府之国 油料 生猪2. 巴蜀 历史文化 九寨沟 大熊猫栖息地重庆大足石刻合作探究1. (1)岷江、嘉陵江、乌江等。(2) 由四周高地流向盆地中心 ,说明四川盆地的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3) 因为四川盆地四周都是高山 ,悬崖峭壁太 多 ,行走很困难 ,所以会有“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这样的说法。2. 地形平坦 ,水资源丰富 ,热量充足(冬季受北 部秦岭的阻挡 ,冬季风影响较弱 , 同时盆地地 形不利于散热) , 雨热同期(亚 热 带 季 风 气候) ,土壤肥沃(紫色土) 。3. (1) 准噶尔盆地 , 该盆地深居内陆(远离海 洋) ,地形闭塞 , 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 因而降水少。(2)西部宽 ,东部窄 ;西低东高 ,为向西敞开的 三角形区域 ;东西走向的天山山脉又将其分割成山脉、河谷(盆地)相间分布的格局。(3)伊犁河谷虽远离海洋 ,但其向西敞开的地 形 ,有利于接纳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 ,形成地形雨 ,从而成为西北干旱地区的湿岛。(4)地处谷地 ,冬季天山阻挡和削弱了南下的北方冷空气 ,使得气温较周边地区高。(5)冬暖利于小麦安全越冬 ,较丰富的降水和 地表水为小麦生长提供了较充足的水源 ,谷地(盆地)地形平坦开阔 ,土壤肥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