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南方地区 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 粤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南方地区 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 粤教版

资源简介

6.2 南方地区
学习目标
1.了解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主要地形区、人口、民族等基本情况。
2.重点:知道南方地区各种资源的分布和农业生产的情况。
【预习导学】
知识点一:概况
  南方地区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 、 高原以东,面积约占全国的 ,人口约占全国的 。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河湖众多,水网密布,如 平原、东南丘陵等。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分布有 盆地、 高原等地形区。气候以 气候为主,夏季 , 。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地区, 广布。农作物 ,是我国重要的 、茶叶、甘蔗、 、蚕桑、柑橘、鲜花等产地,也是我国重要的 产区。
知识点二:长江中下游平原
1.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由 平原、 平原、 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组成,这里地势 ,气候 ,土壤 ,河湖 ,粮、棉、水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还是我国最大的 产区。
2.长江自西向东穿过的地形区为 ( )
①云贵高原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 ③四川盆地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知识点三:东南丘陵
1.东南丘陵地形以 、 为主,地处 带,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是我国 (土壤类型)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该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十分适宜 的生长,是我国最大的 产区。此外,东南丘陵还是我国农、林、矿产等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很大的地区。
2.东南丘陵的树木比辽东丘陵的树木生长快,主要是因为 ( )
A.土壤肥力高 B.地势海拔高
C.土层深厚 D.热量高、降水多
3.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区的旅游景点有 ( )
A.苏州园林和杭州西湖
B.张家界和黄山
C.桂林山水和日月潭
D.九寨沟和峨眉山
知识点四:云贵高原
1.云贵高原地表 ,是世界上 地貌最典型的地区之一。云贵高原地处 纬度,受 气候的影响,四季温差 , 分明。横断山区海拔高,地形复杂,植被分布 变化显著,形成了“ ”的气候特征。经济林木、药材、 丰富。
2.南方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基础好, 和 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东部是我国城市 、人口最 、经济最活跃、 业最发达、对外联系最广泛的地区。
【合作探究】
1.阅读P19“知识之窗”和P13图6.3,比较东南丘陵的土壤与东北平原的土壤的差异。
2.“南船北马”是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地域特色,试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3.南方地区中西部的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具备较为理想的水电开发条件。目前已建成了长江三峡、葛洲坝、二滩和龙滩等特大型水电站。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1)想一想,为什么南方地区中西部的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2)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修建水电站有什么影响
4.缺林!缺水!缺土!缺粮!缺钱!1000多万广西石漠化地区的群众面临着共同的生存挑战。广西有石山面积8.33万平方千米,占该省区面积的35.3%,比台湾和海南两省国土面积总和还多。其中,已经石漠化的土地达3500多万亩、潜在石漠化土地2700多万亩。
(1)广西是我国石漠化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试结合区域自然特征分析该区产生石漠化的原因。
(2)石漠化对地区生态、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危害
(3)结合对荒漠化问题的理解,你认为应如何遏制广西地区石漠化的蔓延
参考答案
预习导学
知识点一
南 青藏 25% 55% 长江中下游 四川
云贵 热带、亚热带季风 高温多雨 雨热同
期 红壤 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 油菜 淡
水鱼
知识点二
1. 江汉 洞庭湖 鄱阳湖 平坦 温和 肥沃
密布 油菜
2. A
知识点三
1. 丘陵 山地 亚热 红壤 茶叶 茶叶
2. D 3. B
知识点四
1. 崎岖 岩溶 低 季风 小 干湿季节
垂直 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 矿产资源
2. 有色金属 水力 密集 多 制造
合作探究
1. 东南丘陵的土壤是红色的 , 叫红壤 。东北平
原的土壤是黑色的 ,叫黑土。
2. 南方地区降水多 ,河湖众多 ,地形主要以山地 和丘陵为主 ,传统的交通工具是船 ;而北方地
区降水量少 ,平原多 ,出行主要靠骑马。
3. (1) 因为南方地区的中西部地区位于我国阶 梯过渡地带 ,地势落差大 ,河流水量丰富 ,水
能资源丰富。
(2) 水能发电不污染环境 , 是一 种清洁的能源 ,有利于保护环境 ;水电站的修建可以人为 控制下游水量 ,防止洪涝灾害 ;修建水电站可
能会影响所在流域的生态环境。
4. (1) 自然原因 :本区岩溶地貌发育 ,石山面积 广大 ,成土速度缓慢 ,植被覆盖率低 ;属亚热
带季风气候区 ,降水集中 ,多暴雨。
人为原因 :石山区人口不断增多 ,毁林开垦、 过度樵采、烧山、放牧、乱采石矿等人为破坏 严重 ,致使有限的石山森林遭受破坏 ,水土流
失严重 ,出现严重的石山荒漠化。
(2) ①石漠化导致生态恶化 ,生存条件逐渐丧 失 ,不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②导致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威胁石山区人民群众的 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 ; ③石漠化引起的 生态恶化加剧了贫困 , 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 展 ;④石漠化带来的泥沙淤积 ,成为红水河梯级电站的重大忧患。
(3) ①利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大力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 ②采取综合措施 ,多 途径解决石山区的能源问题 ; ③控制人口增 长与生态移民相结合 ; ④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6.3 西北地区
学习目标
1.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
2.重点: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预习导学】
知识点一:概况
1.西北地区主要指我国大兴安岭以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 ,包括 高原、 盆地、 盆地等主要地形区域,面积约占全国的 ,人口约占全国的 。该区人口多沿 分布。这里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和最长的内流河,是我国最 的地区。
2.天山位于新疆境内,是我国主要的牧场之一,这里是 牧场,林带以上为 季牧场,林带以下为 季牧场。
3.对照P20图6.17,在图6.23中标出新疆主要山脉和盆地的名称,并概括新疆的地形结构特征: 。
4.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所在的盆地是 ( )
A.准噶尔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四川盆地
知识点二:深居内陆
1.西北地区地形以 、 为主,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到达,降水 ,气候 , 广布。地面植被由东向西为 、荒漠草原、 。但一些山地的迎风坡和山麓地带由于水分条件较好,分布着大片的天然草场,适于 ,成为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在一些河流沿岸及有水源灌溉的地方,则出现草美羊肥、林茂粮丰的 。
2.吐鲁番的葡萄为什么这么甜
3.西北地区农业灌溉的水源主要来自 等方面。
知识点三:资源丰富
1.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种类 ,储量 。煤炭、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的储量均居全国前列。煤主要分布在 和 , 、 主要分布在新疆的两大盆地中。
2.近年来,本地区大力发展与 相关的产业,交通运输条件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这里 比较脆弱, 短缺、 沙漠化、 退化等是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因此,在资源开发中必须十分注意 的保护。
3.读P24图6.27,说出西北地区主要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有哪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主要的铁路干线。
【合作探究】
1.阅读P25图6.30“知识之窗”并搜集资料,了解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我们开发西北地区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2.说说西北地区的其他生产、生活特点和环境问题。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海水西调,引渤入新”事业的基本思路是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1200米高度,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再顺42° N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出狼山向西进入居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进入新疆。
  材料二 海水西调入疆构想图。
(1)进行海水西调工程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图中调水线路依次经过我国哪些地形区
(3)图中A、B、C三地所属自然带有哪些变化 有什么规律 此规律产生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4)该工程建设可能对沿线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
预习导学
知识点一
1. 西 北 内蒙古 塔里木 准噶尔 30%
4% 河流或山麓水源地 干旱
2. 垂直 夏 冬
3. 三山夹两盆
4. C
知识点二
1. 高原 盆地 稀少 干燥 荒漠 草原
荒漠 放牧 平原或绿洲
2. 这里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果实糖分
的积累。
3. 高山冰雪融水、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河水
知识点三
1. 多 大 内蒙古 新疆 石油 天然气
2. 资源 生态环境 水资源 土地 草原 生
态环境
3. (1)西北地区包括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等
省区。
(2)矿产有煤、铁、石油、天然气、稀土、金等 。 (3) 主要铁路线有京包铁路、包兰铁路、兰新
铁路、北疆铁路、南疆铁路等。
合作探究
1. 由于气候变干、人口增加、用水量增大等原 因 ,流经楼兰的河流消失 ,没有了水源 ,楼兰 古城就被废弃了 。开发西北地区时要注意保 护生态环境 ,控制人口数量 ,节约用水 ,建设
节水型社会。
2. 西北地区农业生产依靠灌溉 ,光照充足 ,绿洲 瓜果特别甜 ; 草场资源丰富 , 畜牧业比较发 达 ,土地辽阔 ,牧民擅长骑马射箭 ,性格豪爽 , 能歌善舞 ;能源矿产丰富 ,可充分利用资源发 展煤炭、石油、石化、化学等工业 ; 降水量少 , 气候干旱 ,对人们生活影响较大 ; 干旱缺水 ,
土地沙漠化、草原退化是主要的环境问题。
3. (1)西北地区干旱少雨 ,沙漠面积广大。
(2) 主要经过了我国的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和塔里木盆地。
(3)沿途植被由森林过渡到草原 ,再过渡到荒 漠草原和戈壁草原 。植被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主导因素是海陆位置。
(4)生态环境破坏、土壤盐碱化等。
6.4 青藏地区
学习目标
1.知道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等自然环境,能说出该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并简单分析原因。
2.重点:掌握本地区在特殊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独特生产生活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握国家为发展该地区经济,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以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
【预习导学】
知识点一:概况
1.青藏地区北起 、阿尔金山脉、 ,南至 ,包括 高原、 盆地等主要地形区域。青藏高原是世界平均海拔 的高原,被称为“ ”。青藏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 ,人口约占全国的1%,地广人稀。这里 脆弱,维持其 和 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2.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 ( )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三峡库区
3.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势高,气候寒冷
B.冰川众多,湿地广大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知识点二:独特的自然环境
1.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独特。与纬度相当的我国东部地区相比,这里气温 , 广布, 众多,是亚洲多条重要河流的发源地。青藏高原海拔 ,空气 ,太阳辐射 ,是我国 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拉萨有“ ”之称;本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柴达木盆地是青藏地区的“ ”。
2.青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 资源和 资源,还有独特的藏族文化景观,由于长期交通不便,尚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开发。 为青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3.青藏高原上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它是 ( )
A.青海湖 B.鄱阳湖
C.纳木错 D.洞庭湖
4.下列河流中,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是 ( )
A.黄河、海河 B.长江、黄河
C.辽河、淮河 D.珠江、钱塘江
知识点三:高寒地区农牧业
1.青藏地区有面积广阔、适于放牧的 、 ,也有海拔较低、适合农耕的 。 业一直是该地区的重要生产部门,主要畜种有 、藏绵羊、藏山羊等。河谷地带种植的农作物,以 、小麦、豌豆、马铃薯为主。 谷地、 谷地、 谷地是高原上的重要农业区。
2.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畜种是 ( )
A.蒙古马  B.骆驼  C.驴  D.牦牛
【合作探究】
1.填下表,归纳和比较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特征。
地区 位置、范围 地形 气候 主要自然植被
温度带 干湿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2.根据所学知识,说出青藏高原的地势对该地区气候特征、河流及流向、地表形态、植被、生产和生活方式等产生了什么影响。
3.中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来到哈尔滨的冰雕公园,就像走进了神话中的水晶宫。哈尔滨的冰雕在露天里能够保存比较长的时间,这与当地的气候有什么关系
(2)在云贵高原,无论干农活,还是去赶集,背篓是农民常备的用具。当地人使用背篓的习惯,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3)蒙古包是蒙古族等草原牧民居住的帐篷,它易于拆卸、搬运和安装。这种传统民居与牧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有什么关系
(4)藏族同胞穿外衣时,喜欢只穿左边的衣袖而把右臂露在外面。这样的穿着习惯与青藏高原上的气温变化特点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预习导学
知识点一
1. 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青藏
柴达木 最高 世界屋脊 25% 生态环
境 生态平衡 可持续发展
2. B 3. A
知识点二
1. 低 冰川 湖泊 高 稀薄 强 太阳能
日光城 聚宝盆
2. 矿产 水能 旅游 西部大开发
3. A 4. B
知识点三
1. 高寒草甸 草原 河谷地带 畜牧 牦牛
青稞 雅鲁藏布江 湟水 黄河
2. D
合作探究
1. 秦岭—淮河以北 平原 冬季 0 ℃以下 半 湿润区 针叶林、落叶阔叶林 秦岭—淮河
以南 平原、丘陵 冬季 0 ℃以上 湿润区
常绿阔叶林 大兴安岭以西 ,长城以北
高原、盆地 冬季 0 ℃以下 干旱、半干旱区 草原、荒漠 昆仑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
高原 高寒气候 高寒草甸、草原
2.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地势很 高 ,使得这里气温较低 ,尤其夏季是全国的低 温中心 ;水汽难以到达 , 比较干旱 ,形成特有
的高寒气候。
由于海拔高 ,大气稀薄 ,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
减弱 ,太阳辐射最强。
海拔高 ,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 ,河流多向东、
向南流。
海拔高 ,气温低 ,高原上冰川广布。
海拔 高 , 气 温 低 , 植 被 为 高 山 草 甸 或 高 山
草原。
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生产期短、耐寒的青稞 ,种 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谷地 ,其他地区
以畜牧业为主。
人们喜食肉类、酥油 ,穿保暖的藏袍。
3. (1) 哈尔滨是我国黑龙江的行政中心 ,这里纬 度高 ,冬季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冬季时间长 ,
冰雕展览是这里的旅游资源。
(2) 云贵高原地区地形崎岖 , 当地人背背篓便
于行走。
(3)蒙古族生活的地区降水较少 , 多风 ,地形 平坦 ,草原广布 ,牧区居民逐水草而居 , 流动
性很强 ,蒙古包易于拆卸、搬运和安装。
(4)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很大 ,藏袍可以根据气 温的变化 , 而采用不同的穿着方式 , 便于保
暖、放牧、干活、耕作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