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中考科学 核心考点复习 专题 16 生命活动的调节(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新中考科学 核心考点复习 专题 16 生命活动的调节(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中考 核心考点复习 16 生命活动的调节
模块一 神经与激素
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
① 向性运动:植物感受到某种刺激后,植物体上的某些器官发生移动,且移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的现象,如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等
② 感性运动: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但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无关,如含羞草受到触碰引起叶子的运动
(2)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3)生长素
① 合成部位:幼嫩的茎、叶和发育的种子
② 生理作用:加快植物细胞的生长速率,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③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向背光一侧转移,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长得快,所以植物的茎会向有光照的一侧弯曲
2. 人体的激素调节
(1)内分泌腺和激素: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它们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生长发育、物质和能量转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与功能
内分泌腺 分泌的激素 激素的功能
胰岛 胰岛素 促进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内,加快血糖的分解
垂体 生长激素 控制人体的生长发育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促进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肾上腺 肾上腺素 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入肌肉的血管
卵巢 雌性激素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
睾丸 雄性激素
(3)激素分泌异常
激素名称 异常情况 疾病 主要症状
生长激素 幼年不足 侏儒症 发育迟缓,身材异常矮小,但智力正常
幼年过多 巨人症 人体各部位过度生长,四肢长度更为突出,寿命往往不长
成年过多 肢端肥大症 手大、脚大、指粗、鼻高等
甲状腺激素 幼年不足 呆小症 反应迟钝,智力低下,身材矮小
分泌过多 甲亢 情绪易激动,精神紧张,失眠,心跳过快
胰岛素 过多 低血糖 血糖过低
过少 糖尿病 血糖过高,导致高血糖
(4)胰岛素与血糖调节
3. 人体的神经调节
(1)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可以接受信息和传导信息
① 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个部分,突起可分为轴突和树突
② 神经元的功能:获取并传导信息,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为树突→细胞体→轴突
(2)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3)脑的结构与功能
(4)反射和反射弧
①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② 反射弧: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③ 反射的类型
项目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获得途径 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 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
参与反射的中枢 脑干和脊髓 大脑皮层
时效性 永久的、固定的 暂时的、易变的
举例 缩手反射,膝跳反射,吃到杏分泌唾液 看到杏分泌唾液,谈到杏分泌唾液
(5)动物的行为
① 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② 后天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4. 人体的体温调节
(1)产热与散热的平衡: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与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
① 产热:安静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内脏,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精神活动和进食活动也影响产热
② 散热:人体散热的器官主要是皮肤,散热的方式有皮肤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两种
(2)体温调节的过程
① 人在寒冷环境中:皮肤冷觉感受器感受刺激→传入神经→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战栗、皮肤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回到正常体温
② 人在炎热环境中:皮肤热觉感受器感受刺激→传入神经→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腺分泌汗液增加、皮肤血管舒张(产热减少、散热增加)→回到正常体温
下列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  )
A.菊花在秋天开花
B.某植物叶表面的气孔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
C.含羞草的小叶受到振动后合拢
D.横倒在地上的番茄茎背地生长
小科在做植物茎的向性实验时,原来放置在暗箱中的直立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的弯曲生长情况。判断该暗箱当初放置时最有可能接触水平地面的一侧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将燕麦幼苗分别种在两盆受单侧光照射的暗箱盆中。甲幼苗尖端套上不透明的帽,结果直立生长;乙幼苗不套小帽,结果弯向光源生长。此实验是为了证明(  )
A.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B.尖端是感光部位
C.向光性与尖端无关 D.尖端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
某人身材异常矮小,但智力正常。引起此病征的激素和分泌该激素的内分泌腺分别是(  )
A.甲状腺激素、垂体 B.生长激素、垂体
C.甲状腺激素、甲状腺 D.生长激素、甲状腺
激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由激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的疾病是(  )
①脚气病 ②糖尿病 ③巨人症 ④呆小症 ⑤白化病 ⑥夜盲症
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⑥ D.②⑤⑥
糖尿病患者可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是蛋白质,通常情况下必须进行注射不能口服。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胰岛素是胰岛分泌的
B.胰岛素可以消化多种营养物质
C.胰岛素口服会被消化成氨基酸失去疗效
D.糖尿病患者的典型表现是多尿多饮多食
如图所示是人进食后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进食后,血糖升高,是由于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
B.a表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含量变化
C.糖尿病人血糖高,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
D.正常人进食1小时后,血糖含量降低是因为胃排空了
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脊髓既具有反射功能,又具有传导功能
C.神经系统是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成的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如图为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相关标号代表的结构名称错误的是(  )
A.①细胞核 B.②细胞体 C.③突起 D.④神经
小华在街上看到久违的好朋友,兴奋地立即挥手打招呼。下列与上述过程相关的神经系统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立即挥手是属于简单反射 B.此过程的感受器在手部肌肉
C.兴奋的感觉是由传入神经产生 D.挥手的命令是由传出神经传递
如图是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关系示意图,下列反射与其反射弧组成部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反射 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A 手被针刺立刻缩回 ①是手臂肌内
B 司机看到红灯刹车 ②是视神经
C 谈虎色变 ③位于脊髓
D 膝跳反射 ⑤是膝盖下方韧带
关于人体体温调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炎热的天气下为增加散热,人体的皮肤血管会收缩,汗液分泌增加
B.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段体温是会有波动的,并不是保持37℃不变
C.人体体温的调节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调节
D.在寒冷时,人会不由自主地战栗,是因为骨骼肌收缩可以增加产热
不论春夏秋冬,人体的温度基本能保持稳定,这得益于人体体温调控机制。
(1)急促、飞奔进入考场的小金产热的主要器官是   ,慢慢地平静下来思考作答
时,主要产热器官是   。
(2)感冒发烧,也是人体体温自动调控的。小刚某天体温维持在39摄氏度不退,此时产
热   散热(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3)正常环境中皮肤血管如图所示,当人剧烈运动后,人体皮肤血管的口径更类似于
ABC中的   ,能让体温保持恒定。
模块二 三大系统
1. 消化系统
(1)消化系统的组成
①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② 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和肠腺
(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① 消化:人体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I.物理消化:食物会逐渐被软化和细化,如食物在口腔中被牙切割、研磨成小碎块,胃肠的蠕动等
II.化学消化: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经各种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成能被机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
② 吸收:当食物消化后,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管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3)七大类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① 不需经过消化即可被消化道直接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
② 必须经消化才能被吸收:蛋白质、糖类、脂肪
③ 不能被消化吸收:膳食纤维
(4)蛋白质、淀粉、脂肪的消化过程



(5)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① 概念:由生物的体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是一种生物催化剂
② 特点:专一性、 高效性、 多样性,酶的活性易受到温度、酸碱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③ 与人体有关的消化酶
消化腺 流入的部位 消化液 所含消化酶
唾液腺 口腔 唾液 唾液淀粉酶
胃腺 胃 胃液 胃蛋白酶
胰腺 小肠 胰液 多种消化酶
肠腺 小肠 肠液 多种消化酶
肝脏 小肠 胆汁 不含消化酶
2. 血液循环系统
(1)血液循环的定义:血液在由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封闭管道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
(2)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系统包括血液、血管和心脏
(3)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要流经心脏两次,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① 体循环途径与血液变化: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② 肺循环途径与血液变化: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3. 泌尿系统
(1)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主要器官是肾脏
(2)肾单位: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构成,其中肾小球和肾小囊合称肾小体
(3)尿液的形成
①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的其它物质均通过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
②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经过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全部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进入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重新回到血液中,而原尿中的其余成分如水、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最终形成尿液
(4)尿液异常分析
① 尿液中发现有葡萄糖: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
② 尿液中含有血细胞或蛋白质:可能是肾小球发生病变
③ 排尿量增加排尿频繁: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
(5)尿液的排出:尿液→集合管→肾盂→输尿管→膀胱(暂时贮存)→尿道→排出体外
如图为与人体消化有关的模式图,X代表物质,Y代表结构,Z代表X在Y结构中被分解后所形成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X代表麦芽糖,Y代表小肠,则Z代表葡萄糖
B.若X代表蛋白质,Y代表胃或小肠,则Z代表氨基酸
C.若X代表淀粉,Y代表口腔或小肠,则Z代表葡萄糖
D.若X代表脂肪,Y代表胆囊或肝脏,则Z代表甘油和脂肪酸
下列有关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B.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C.并不是所有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 D.并不是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
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2、3、4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体循环的路径是:左心室→4→毛细血管乙→3→右心房
B.当血液流经甲时,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血管2比血管1的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
D.当血液流经乙后,血液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
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中的血流情况模式图,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B为小肠,与A相比,C中的氧气含量减少
B.若B为肾小球,则A、C均为动脉
C.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D.若B为身体下部毛细血管网,则C最终可能为上腔静脉
人体的尿液是通过泌尿系统形成与排出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滤过和重吸收等过程
B.在入球小动脉处发生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C.肾小管只能重吸收小部分水和全部葡萄糖
D.膀胱暂时贮存的尿液要经输尿管排出体外
如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表为取自图示结构的不同部位的液体成分说明。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成分 液体甲 (g/100mL) 液体乙 (g/100mL) 液体丙 (g/100mL)
蛋白质 7.20 0.00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40
尿素 0.03 0.03 1.80
A.液体甲经过④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液体乙 B.液体乙是含有葡萄糖的原尿
C.结构②中流动的是含氧少的静脉血 D.液体丙取自图示结构的③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之间协调配合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生理活动示意图,据图回答:
(1)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   组成,图中①生理过程叫   。
(2)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   结合,
血液变成   血。
(3)图中心脏的A与B之间、C与D之间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   ,若从手臂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   (用图中字母表示)。
(4)图中标号②③中的血液,含尿素较少的是标号   。
(5)肺泡壁、小肠绒毛壁及毛细血管壁的共同特点是:壁很薄,只由   构成,
这样的结构特点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模块三 三大作用
1. 呼吸作用
(1)概念: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或其它产物,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① 有氧呼吸:细胞在有氧气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并释放出较多的能量
② 无氧呼吸: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释放出一些能量
人体细胞的无氧呼吸:
高等植物细胞的无氧呼吸:
(2)意义: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了能量
(3)影响呼吸作用的环境因素:温度、氧气浓度、水分等
2. 光合作用
(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2)反应式:
(3)意义
① 把简单的无机物转化成复杂的有机物,实现了物质的转化
② 把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实现了能量转化
③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还为其它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4)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
3. 蒸腾作用
(1)概念: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气体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意义: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的重要动力来源,能够促进植物对无机盐的运输,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叶片温度
(3)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大气的温度、湿度和气流速度等
(4)水分从吸收到蒸腾散失的途径:土壤→根毛→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柄中导管→叶肉细胞→叶肉细胞的间隙→气孔→植物体外
如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错误的是(  )
A.0时附近,植物仍在进行呼吸作用
B.a、c点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均相等
C.该植株一昼夜内在b点时有机物总量最多
D.12时附近,光合作用强度有所下降
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某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入足量的含有同位素14C的14CO2,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素14C(如图甲,黑色部分表示检测到同位素14C的部位)。据此回答:
(1)14CO2主要是通过图乙中   结构,进入到叶片中。
(2)写出14CO2在叶肉细胞中被合成有机物的文字表达式   。
(3)叶片中的14C主要是通过茎中的   送到该植物的根部。
(4)一段时间后,研究小组在容器A外的空气中发现了14CO2,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
一现象:  。
将两株生长状况相似的新鲜绿萝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水培装置,同时用透明塑料袋密封,如图所示。立即将甲装置放在阳光下,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下,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都放置4小时。
(1)实验后发现,两塑料袋内壁都有小水珠,装置内液面都下降,这主要是植物的   
作用引起的。
(2)实验后,用仪器测定两塑料袋内的气体含量,发现氧气含量较高的是   (填
“甲”或“乙”)装置。
(3)与实验前相比,乙装置中绿萝的有机物总量会   。(填“增加”“减少”或
“不变”)
例1.D
解:A、菊花在秋天开花,是受光照的制约,与植物的向性无关,A不符合题意;
B、某植物叶表面的气孔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是为了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与植物的向性无关,B不符合题意;
C、含羞草的小叶受到振动后合拢,是感性运动,C不符合题意;
D、横倒在地上的番茄茎背地生长,属于向性运动,D符合题意。
故选:D。
练1.1.B
解:由图示可知,暗箱里的幼苗没有受到单侧光的影响,但是植物的茎具有背向地性,而乙是朝着丁生长的,所以乙是接触地面的一侧,才会导致向着丁生长,所以该暗箱当初放置时最有可能接触水平地面的一侧是乙。
故选:B。
练1.2.B
解:A、乙幼苗不罩小帽,结果弯向光生长,该实验可以说明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但是甲乙对照实验说明的重点不是该结论,A错误;
B、甲幼苗尖端套上不透明的帽,结果直立生长;乙幼苗不套小帽,结果弯向光源生长。实验证明尖端是感光部位,B正确;
C、甲乙可视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自变量为“幼苗尖端是否罩小帽”,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弯向光生长与尖端是否受光刺激有关,即向光性与尖端有关,C错误;
D、实验不能证明幼苗的什么部位能够产生生长素,D错误。
故选:B。
例2.B
解: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到了成年,有的身高才只有70cm,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这叫侏儒症。
故选:B。
练2.1.B
解:①脚气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
②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③巨人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
④当幼年时期缺少甲状腺激素易患呆小症,患者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生殖器官发育不全。
⑤白化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遗传病
⑥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
故选:B。
例3.B
解:A、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能够调节糖代谢,促进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A正确;
B、胰岛素是一类激素,能够调节糖代谢;不是消化液,不能消化多种营养物质。B错误;
C、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口服会被人体的消化道消化成氨基酸而失去药效。C正确;
D、糖尿病患者的典型表现是“三多”,即多尿、多饮、多食。D正确。
故选:B。
练3.1.D
解:图示中,是人进食后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b的血糖含量在短暂升高后即恢复正常,而a的血糖浓度一直保持较高浓度,可见b为正常人,a可能患有糖尿病;口服葡萄糖1﹣﹣2小时血糖浓度下降,是由于胰岛素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而造成的;图中曲线a显示血糖含量最高峰是1小时后,血糖含量降低是因为胃排空了,由于一部分血糖随尿排出体外,形成了糖尿。
故选:D。
例4.C
解:A、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A正确;
B、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位于椎管里面,上端连接延髓,两旁发出成对的神经,分布到四肢、体壁和内脏;脊髓里有许多简单反射的中枢;脊髓的结构包括位于中央部的灰质和位于周围部的白质;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与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脊髓既有反射,又有传导作用,B正确。
C、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神经组成的,C错误;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正确。
故选:C。
练4.1.D
例5.D
解:A、小湘在街上看到久违的好朋友,兴奋地立即挥手打招呼。这是由大脑参与的复杂反射,错误;
B、看到久违的好朋友,挥手打招呼这个过程,感受器在眼球的视网膜,手部肌肉属于效应器,错误;
C、兴奋的感觉是由躯体感觉中枢产生的,错误;
D、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所以,挥手的命令是由传出神经传递给效应器的,正确。
故选:D。
练5.1.B
解:A、手被针刺立刻缩回,①感受器位于皮肤真皮内,A错误;
B、司机看到红灯刹车,①感受器是视网膜,②传入神经是视神经,B正确;
C、谈虎色变的神经中枢是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错误;
D、膝跳反射的①感受器是膝盖下方韧带,⑤效应器是大腿股四头肌,D错误。
故选:B。
例6.A
解:A、在炎热的天气下,人体皮肤血管会舒张,汗腺分泌增加,增加散热,A错误。
B、年龄、性别不相同的人,体温不同;同一个人在一天内体温是会有波动的,并不是保持37℃不变,B正确;
C、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体温的调节是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
D、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寒颤(或战栗),主要原因是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量,D正确。
故选:A。
练6.1.(1)骨骼肌;内脏;(2)等于(3)C
解:(1)人体在安静下,产热量最多的是内脏,因为安静状态下,人体的内脏器官也是时刻在工作的;人的运动需要能量,能量来自于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人体在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同时会有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要剧烈的收缩和舒张,牵引骨骼做运动,需要的能量多,因此人体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2)病人的体温在39℃左右波动。说明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
(3)当人剧烈运动后,人体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汗液分泌增多,散失更多的热量,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排汗方式进行。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图C。
故答案为:(1)骨骼肌;内脏
(2)等于
(3)C
例7.A
解:A、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若X代表麦芽糖,Y代表小肠,则Z代表葡萄糖,A正确;
B、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胃能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成多肽,在小肠内彻底消化成氨基酸,B不正确;
C、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C不正确;
D、脂肪在胆汁的乳化下,在小肠的胰液和肠液下,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D不正确。
故选:A。
练7.1.C
解:A、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正确。
B、在消化道内,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的吸收;小肠内含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可以对多种物质进行消化。所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正确。
C、消化腺分为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包括肝脏、胰腺和唾液腺,肝脏分泌胆汁,胰腺分泌胰液,唾液腺分泌唾液;小腺体有肠腺和胃腺,肠腺能分泌肠液,胃腺能分泌胃液。错误。
D、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里面不含消化酶,只是对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将大的脂肪颗粒乳化成比较小的脂肪微粒,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正确。
故选:C。
例8.D
练8.1.D
解:A、若B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量减少,养料增多,A正确;
B、肾小球的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一端是出球小动脉,所以若B为肾小球,则A、C均为动脉,B正确;
C、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所以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为心脏,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C正确;
D、若B为身体下部毛细血管网,则C可能为下腔静脉,最终流回右心房,D错误。
故选:D。
例9.A
练9.1.B
解:A、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所以液体甲经过肾小球和⑤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液体乙,A错误;
B、原尿的成分是: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尿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液体乙中有葡萄糖但没有蛋白质,是原尿,B正确;
C、②肾小球内流动的是动脉血,C错误;
D、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丙是尿液,取自图示中的④肾小管,D错误。
故选:B。
例10. (1)消化腺;吸收;
(2)血红蛋白;动脉;
(3)房室瓣;C→D→A→B;
(4)③;
(5)一层上皮细胞
例11.C
练11.1. (1)气孔;(2)
(3)筛管;(4)该植物中含有的14C
同位素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被氧化
分解为含有14C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气
孔散失到周围的空气中
解:(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所以14CO2是通过气孔进入叶片内的。
(2)光合作用公式:
(3)叶片制造的有机物(14C)通过韧皮部中筛管输送。
(4)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该植物中含有的14C同位素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被氧化分解为含有14C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气孔散失到周围的空气中。
故答案为:(1)气孔;(2);(3)筛管;(4)该植物中含有的14C同位素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被氧化分解为含有14C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气孔散失到周围的空气中。
练11.2.(1)蒸腾;(2)甲;(3)减少
解:(1)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在白天,植物除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外还进行蒸腾作用;因此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蒸气会在塑料袋的内壁上凝结成小水珠。这些水分是植物通过根吸收的、由木质部中的导管自下往上运输来的;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将乙装置放在黑暗处,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塑料袋内的氧气,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实验后,用仪器测定两塑料袋内的气体含量,发现氧气含量较高的是甲装置;
(3)将乙装置放在黑暗处,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要消耗有机物,与实验前相比,乙装置中绿萝的有机物总量会减少。
故答案为:
(1)蒸腾;
(2)甲;
(3)减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