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学案(含答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1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学案(含答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第一框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 导学案
【课标解读】
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发散思维的含义和特征,区分发散思维的技法。正确认识聚合思维的含义、方法和功能。
公共参与:正确运用发散思维的技法,恰当进行思维发散;运用聚合思维的方法,正确进行聚合思维。
【预习自测】
1、大型计算机太笨重,携带不方便,人们发明了微型计算机;野外探险考察,为携带方便,人们发明了压缩饼干;南方外出旅游,因天多雨而带伞不方便,人们发明了折叠伞。这是( )
①运用思维发散中的检核表法,寻找新的突破口、新的思路
②运用引入法找到的新突破口
③检核表法中的缩小方式
④列举法的运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是发散思维中下列哪种技法的形象说法( )
A.列举法 B.信息交合法 C.检核表法 D.头脑风暴法
3、天气炎热时,有人发明了带微型电扇的太阳帽;为了方便出行,人们发明了印有火车时刻表的一次性纸杯。这是(  )
①运用思维发散中的检核表法,寻找新突破口、新思路 
②用的是引入法找到的新突破口 
③运用组合法找到的新突破口 
④运用思维发散中的头脑风暴法,寻找新的突破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核心知识点】
发散思维的方法
1、发散思维的客观基础及必要性
(1)客观基础:事物具有多种多样的性质和关系,不同的性质和关系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人们已经认识的事物性质和关系、功能和作用,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2)必要性:为了揭示事物可能存在的其他性质和关系,寻求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功能和作用,需要运用发散思维。
2、发散思维的含义
发散思维是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
3、发散思维的特点
过程具有流畅性、思路具有变通性、结果具有独特性。
4、发散思维的技法
(1)检核表法
①含义:主要是通过对所设想问题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检查,从看似“毫无问题”的事物中找到思维创新的突破口,以求产生创新的思路。
②内容:这一技法主要从他用、借用、改变、扩大、缩小、代替、调整、颠倒、组合等九个方面进行思维发散。
(2)信息交合法
①含义:是利用已有的或引进的事物信息,通过列举的方法,将不同信息有目的地进行组合,以产生新的思路。
②作用:在常规情况下,很多想法会被人们认为“荒诞不经”而不予考虑。其中有的想法看似荒诞,但实际上可能具有解决问题的价值。通过信息交合法,可以将事物可能具有的组合“一网打尽”,供人们筛选。
(3)头脑风暴法
①地位:是一种集思广益的群体思维发散技法。
②特点:以会议的形式开展,要求有人主持会议,会议有讨论的主题。在会议进入自由畅想阶段,不宜过早地评判他人的设想,以利于其他设想能够顺利地产生。
③原则:“延迟评判”“以量求质”。
5、发散思维的优点和不足
(1)优点:发散思维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发现新问题,而且能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众多新设想。
(2)缺点:思维发散技法有助于人们进行思维发散,但仅仅依靠几种思维发散技法,难以产生理想的结果。
6、如何正确运用发散思维
(1)在思维发散的过程中,还需要其他思维因素的积极参与。
(2)思维发散的效果,与人们的知识和经验的多少、实践能力的高低等密切相关。
二、聚合思维的方法与功能
1、聚合思维的必要性(客观基础)
不同事物之间,不论其差异有多大,总会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具有可通约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为了揭示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握事物的整体发展,需要运用聚合思维。
2、聚合思维的含义
聚合思维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以便得出合乎逻辑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3、聚合思维的特点
过程具有严谨性、思路具有归一性、结论具有可论证性。
4、聚合思维的方法及作用
(1)方法
在思维聚合的过程中,需要多次运用比较、分析、抽象、归纳、演绎、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
(2)功能
聚合思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切思维活动都围绕这个轴心来进行。它在众多零散的知识之间建立起内在联系,从而把看似互不相关的知识贯穿起来,聚焦所要解决的问题。
5、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1)客观基础:事物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2)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认识对象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在思维活动中的体现。
(3)解决复杂问题,往往需要人们的思维结合实际情况,反复地“发散-聚合-发散-聚合”。
(4)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两翼;只有在两翼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下,事情才能办好,科学才能进步,真理才能发展。
【体系构建】
【习题演练】
1、聚合思维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以便得出合乎逻辑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下列属于聚合思维的是(  )
A.司马光看到小朋友落入水缸,当“让人离开水”行不通时,果断地砸破水缸,“让水离开人”,救了小朋友的命
B.根据“草莓比香蕉贵,香蕉比苹果贵,苹果比橘子贵”,得出“草莓比橘子贵”
C.研究员从收集到的资料中发现给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动物喂食霉变花生后,它们都患了癌症,由此得出霉变花生是致癌物
D.画家在艺术创作的时候,将自己想要呈现的主体、构图和色彩在脑海中进行安排,呈现出一幅草图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全篇不见“秋”“思”二字,却字字道尽“秋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成功,在于( )
①综合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从多方面把握事物的共同性质
②巧妙找到了秋思与枯藤、老树、昏鸦、瘦马、夕阳、天涯等的关联
③将对“秋思”形成的感性具体上升为了多样性统一的思维抽象
④在思维中形成了藤、树等事物不同外在形态的纯然构想并进行了提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3+1”聚合跃变思维模式是一种解决疑难问题的有效思维工具,它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具体有效的系统思考新方法,其五步导维图步骤如下:第一步,寻找事物如真本质;第二步,跨越时空超级链接;第三步,分析元素锁定关键;第四步,元素重组聚合创新;第五步,分析利弊寻找最适。这一事例说明( )
A.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互作用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B.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
C.对复杂事物的认识要反复地“发散—聚合—发散—聚合”
D.只有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才能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4、“决策听证制度”是当前进行科学决策一个重要制度。通过听证制度,会议可以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且集思广益,充分发挥群策群力的作用,集中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这种听证制度,实际上体现了一种科学思维方法。它体现的思维方法是(  )
A. 逆向思维方法 B. 辩证思维方法
C. 发散思维方法 D.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结合的方法
答案:C D B C A C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