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2《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依据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二框。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2.内容解析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生活难免有挫折。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挫折。分析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反应,懂得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本目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其一,挫折的含义。其二,如何正确对待挫折。第二目:发掘生命的力量。通过探究与分享等活动,引导学生懂得生命是有韧性的,我们需要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进而知道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其一,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拥有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其二,挖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其三,发掘自身的力量可以向他人寻求帮助。学情分析:对于处在初中阶段的未成年人来说,他们正处在青春发育关键期,心理情绪变化不定。尽管他们尚不具备独立的生活能力,但急于摆脱成年人的束缚,会有意无意的表现出一些叛逆倾向,并格外倾心于用比较极端的方式释放压力。这种极端方式,既可以是指向外部的暴力行为,也可能是指向自身的行为,如自残或自杀等。现实生活中,不少青少年遇到成长中的挫折,不是勇敢的去面对,而是逃避或绕开,有时用伤害生命的方式来应对,意志薄弱,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强。近年来未成年人承受不住一时的挫折而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身身体的事情时有发生。基于以上学生实际情况,旨在教育学生能够正确对待生命成长中的挫折,培养面对困难、挫折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健全人格.○体会挫折面前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科学精神:○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学生应对挫折,解决挫折的能力,能够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3.法制意识:○了解生活难免有挫折,要正确认识挫折。○懂得及时调整自己,勇于面对挫折。○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积极战胜挫折教学重点: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教学难点: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教学过程:一、导入:游戏体验,感受挫折游戏规则:1、大家的起始级别为“婴儿”,每人随意寻找对象,通过剪刀、石头、布与另外一个“婴儿”PK;2、PK胜利者,可升级为“少年”,输家仍然为“婴儿”;3、“少年”寻找另外的“少年”进行 PK,赢家升级为“青年”,输家降级沦为“婴儿”;4、“青年”寻找其他“青年”PK,赢者可升级为“成人”,输者沦为“婴儿”;5、长大成人者即为成功者学生按照规则做游戏谈感受。教师归纳:我们从游戏中体验到,人的一生,总是难免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人生难免有挫折,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对待挫折,找到战胜挫折的方法,增强生命的韧性。二、正课讲授(一)生活难免有挫折过渡:生活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就意味着生命的停息!生活难免有挫折!1、什么是挫折说一说:①、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不愉快”的事件?②、造成这些“不愉快”的原因是什么呢?你的态度怎样?生答:略总结:以上列举的“不愉快”,就是挫折。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2、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情景演练:我是小明,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下降了。面对挫折我很有压力,感觉自己的生活都没有色彩我是小亮,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下降了。面对挫折让我更有动力了,我一定能战胜。可见,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就是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小的时候,我们不小心摔了一跤,并会嚎啕大哭,现在的我们,面对如此挫折,便不会这样反应了。那么,产生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首先要弄清楚构成挫折的三要素,一是挫折情境,是指人们对有动机、目的的活动造成的内障碍或干扰的情境状态或条件,构成挫折情境的可能是人或物,也可能是各种自然、社会环境;二是挫折认知,是指对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三是挫折反应,是指个体在挫折情境下所产生的烦恼、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交织而成的心理感受,即挫折感。3、调整挫折感受(1)左手写字“自强不息”多试几次。谈一谈:左手写字的感受?生答:略(2)观看视频《假如上帝还我一双手----和志刚》从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教师总结:和志刚认为挫折中有收获,挫折中孕育着成功,他能够正确地看待挫折。他是在经历过失败后转而取得成功的,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积极乐观的挫折态度,同时明白成功的前提之一就是不断吸取教训,在一次次失败的体验中成就成功的道路。总结:挫折的影响消极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积极影响: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4、正确对待挫折过渡:挫折对人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那么,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就很有必要来探究一下。让我们走进:辩论赛辩一辩:挫折是人生的灾难,挫折是人生的财富,要求:前四个小组为正方,后四个小组为反方。学生正方:挫折是人生的财富,磨砺意志,经历,才干,智慧学生反方:挫折是人生的灾难,忧愁,茫然,恐惧,消沉小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①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②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③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师总结:羚羊如果没有豺狼的威胁怎会变得健壮善跑?河蚌如果没有砂砾的侵害怎会产生璀璨的珍珠?学会感恩挫折,是我们必修的一门功课。(二)发掘生命的力量:我是小小书法家过渡:挫折是上帝掉下来的礼物:失败的人在每次挫折中只找到借口,成功的人在每次挫折中都看到机会。让我们发掘生命的力量,让生命中的挫折转变成你的助力!经过上面知识的学习,我们再度用左手书写“自强不息”,克服困难,战胜挫折。通过前后两次成果展示可以发现:第二次写的更好,更认真,小组讨论总结一下战胜挫折的经验:总结: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①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②我们可以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意志。③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我们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④借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欣赏、培养幽默感;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等。教师活动:人的一生将面临很多的挫折,下面请看残奥会前方记者发回的报道。下面进入小小播报员。找学生上台播报新闻,并欣赏夺冠瞬间。并引导学生分享观看感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一谈今后如何认识和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学生活动:上台发言(我是小小演说家)三、课堂总结人生旅途难免会有阻碍、失利和失败,面对挫折,你可以伤心、可以悔恨、但终不能丧失面对挫折的勇气,首先要有勇气战胜自己,然后才能有勇气战胜困难。只要我们掌握了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就可以将挫折转化为成长的垫脚石。四、课堂练习1、(单选)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朵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朵漂浮的白云。通过这首小诗,我们领悟到(C)A、有的人会遇到挫折,有的人则不会遇到挫折B、人生不是坦途,挫折是无法战胜的C、我们要有正确的挫折,从容面对困难,战胜挫折D、挫折让人消沉,做出不恰当的行为2、(单选)羚羊如果没有豺狼的威胁怎会变得健壮善跑?河蚌如果没有砂砾的侵害怎会产生璀璨的珍珠?学会感恩挫折,是我们必修的一门功课。我们之所以要学会感恩挫折,是因为(D)①挫折就是阻碍、失利乃至失败②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但人们对挫折产生的反应是相同的,都会产生负面情绪③挫折是生命成长的一部分,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会丰富我们的生活经验④面对挫折,及时调整自己,就可能将挫折变为我们生命成长的机会和动力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多选)摆脱挫折的困扰,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下列方法正确的是(ABC)A、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找到战胜挫折的途径和方法B、挖掘自身的生命力量,发现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C、向老师、父母寻求帮助,学习别人经验,战胜挫折D、挫折是生命成长的一部分,挫折越多越好四、小结教师活动:展示小结模板: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_________,因此,我们应该__________。以模板为引导,对本节课进并对学生回答做判定、总结。学生活动:以模板为引导,进行小结陈述五、板书设计六、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1、梳理本节课基本知识点。(预计时长 3分钟)2、在生活中有很多直面挫折的小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更有许多在逆境之中拼搏进取的感人故事,你知道哪些?从中收获了什么?和同学一起分享。(预计时长 5分钟)《增强生命的韧性》评测练习解忧杂货铺------心灵诉说一、单项选择1()、“如果生活中只有晴空丽日,而没有阴雨笼罩,只有幸福而没有悲哀,只有欢乐而没有痛苦,那么这样的生活根本就不是生活,至少不是人的生活。”这说明:A 挫折就是人生成长的障碍;B 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与人生相伴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 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2()、爱迪生研制电灯泡时,失败了很多次。他的助手劝他放弃,爱迪生却说:“到现在我的收获还不错,起码我发现有 1000 多种材料不能做灯丝。”爱迪生的故事启示我们:①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②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③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蕴含着一定的承受力;④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心灵诉说——面对挫折1. 请写出在你的学习生活中经历过的一次挫折2. 我应该怎么正确认识这次挫折?3. 今后如何战胜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增强生命的韧性》课后反思1、本节课以《解忧杂货铺》为主题,创新课堂形式。以残奥会和翟志刚故事为明线,以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为暗线,采用虚实结合的办法,比较好的把学生的认识、情感引导统一起来,把教材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将理论生活化,更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身潜能。2、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践行,注重让学生“感受体验”,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明确道理,落实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的理念;同时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还注重传统文化的的融入,这样不仅会使上课形式多样化,而且培养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兴趣,加深了他们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拓展了他们知识面,实现了“感性——理性——升华” ,充分挖掘学科德育的功能,做到了将“以德化人”的情怀贯穿始终,最终让情怀落地。3、恰当有效地地运用了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变“枯燥的强制灌输、空洞说教”为“春风化雨、德育无痕” 。围绕着残奥会运动员和翟志刚在挫折面前的态度、做法,以及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以谈话交流的方式循循善诱,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体,调动学生广泛、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感悟、体会,然后教师顺势点拨提升,让学生在交流中感悟中体会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以及战胜挫折的正确方法。4、教师在展示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能够满怀深情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开展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注重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时间把控合理。5、教师在对学生的点评技巧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教师对学生生成的预测不够,对学情及教材的挖掘和把控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