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我与社会 课件(共29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我与社会 课件(共29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1课时 我与社会
1.通过描述生活场景,感受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增强参与社会生活、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2.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不同角色,明确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引导学生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人的身份的确定及不同的社会关系。
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独立完成重点梳理。
2.合作完成议题探究,当堂完成变式训练及当堂检测。
3.课后完成分层作业。
全国政协委员王亚平,既是我们所熟知的“摘星星的妈妈”,同时也是我国首位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和首位“太空教师”。王亚平执行飞行任务、开展太空授课、参加航天科普活动,还作为党代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2023年,她将履职重点聚焦在加强青少年的科普教育上。
思考:王亚平拥有哪些身份?从中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教师导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身份,这些身份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新课,学习《我与社会》,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师:我们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之中,在每一种关系中,我们都具有一定的身份,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6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同时完成“重点梳理”部分题目。(时间:5分钟)
1.参与社会生活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3.请列举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走进多彩社会→感受丰富生活→认识社会关系→明确不同身份
我与 社会 感受社会生活 (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方式 走进农村、来到工厂、步入商场、参观博物馆等
收获 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我与 社会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个人与社会 (1)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我们都是社会的 一员  ,个人是社会的 有机组成部分  
个人身份与社会关系 (1)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 社会关
系 。
(2)人的身份是在 社会关系 中确定的。
(3)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关心国家发展
2023年1月15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院2022级2班的同学们集体云参观“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带来的美好生活。整个云参观采用虚拟3D建模模式,观众能够360度无死角环顾展厅,视角甚至略优于线下参观。同学们为高科技满满的展品直呼精彩的同时,也能够更深入、更生动地了解中国在党的带领下改善人民生活、在强国路上大步前进的经历。
请列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重大发展成就。
如: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等等。
除了云参观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的变化
①到农村、工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②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③阅读报纸,收看电视新闻;④上网查询;等等。
看到国家发展成就和社会变化,你有哪些感悟
①感受到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②感受到国家正在发生巨大变化;③为国家发展成就感到自豪和骄傲;④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并积极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等等。
暑假里,小华经历了很多事,以下是他的日记节选。
7月16日,我来到科技馆的儿童乐园当志愿者,引导和照顾来玩耍的小朋友,一天下来虽然累得筋疲力尽,却很有成就感!
7月25日,在外婆家,我和表弟一起在菜园里除草、采摘蔬菜,既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也感受到了劳动的乐趣。
这些经历会让小华 ( )
①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②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③从此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走向自立人生 ④热爱劳动,培养起自己的劳动习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C
社会中的我
材料一 每个人都不止一种身份。即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不止一种身份。他(她)除了是一个家庭的新成员外,还是一个国家的新公民。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份还会逐渐增加。
材料二 社会关系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称。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源于人,因为有了人类,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各种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就统称为社会关系。
结合材料一,说说人的身份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并举例说明。
原因: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举例: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等等。
根据材料二,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哪几类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在社会上,我们会有很多不同的身份:在城市,我们是市民;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社区,我们是居民;在家庭,我们是父母的孩子。这直接说明了 ( )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C.投身社会的过程是成熟的过程
D.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
我与社会
1 如果我们生活的城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可以 ( A )
①关注社区环境治理 ②提高各科学习成绩
③参加社区志愿服务 ④打击、制裁违法犯罪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 俗语说:“远亲不如近邻。”这里的邻居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属于 ( )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亲戚关系
B
3 小军是某中学八年级(1)班的体育委员。课间操时,他准时到达操场,引导大家站好队、做好广播体操;在回家的公交车上,他礼让他人,是一名文明有礼的乘客;在社区,他是好邻居,常打扫公共场所卫生;回家后,他是好儿子,常帮父母做家务。
小军一天的行动说明了 ( )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相同的身份 ③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关系影响不大 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D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大舞台。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们去探究、参与。作为青少年,我们该如何了解社会呢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三例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
示例:走进农村,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来到工厂,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道德与法治老师对同学们说:“身处的环境不同,我们所处的社会群体自然就不同。在家里,我们是子女,面对的是父母;在学校,我们是学生,面对的是老师和同学;在路上,我们是行人,面对的是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约束。我们都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身在其中。所以,我们与社会零距离。”
(2)请你用一句话说明“我与社会”有着怎样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在生活中,我们是怎样与社会零距离的。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我们要主动地融入社会,使自己更好地与社会零距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