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1 力 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总课时:2备 课 组 八物 备课组长 主备教师 备课时间课 题 7.1力 课 型 新授课参与教师 八年级物理组 课时划分 2课时课标分解 一、课标摘录: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对本课要求是:2.3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 验,认识力和力的作用效果。 二、课标分解: 1. 学生学什么?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学到什么程度? 知道力的概念,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学生怎么学? 通过实验,认识力和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实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教学目标 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通过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 知道力的概念和单位,能用示意图表示力。教学重点 知道力的两种作用效果、知道力的三要素。教学难点 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对力的示意图的画法。教 具 教材 PPt教学手段 与方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讲授法教学过程 执教修订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自己列出生活中哪些地方提到了力,用PPT展示几幅图片,进而提出什么是力 二、学习目标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三、自主探究 活动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2页各小组展示几个力,并请仿照例子完成下面各题。 手搬桌子,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 手拿书本,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脚踢球,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起重机吊重物,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手拉弹簧,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 活动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2页各小组展示几个力,并请仿照例子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我的结论: 力是 。 力的常用符号是 ,单位是 ,单位符号是 。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 . 四、合作探究 (一)、力的作用效果 1. 活动二,阅读课本第3页,各小组展示几个力,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举例手拉弹簧弹簧的长度变长123我的结论:力可以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简称形变) 2.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叫做 发生了改变。 活动三,请同学阅读演示实验,解读课本图片7-1-22. 我们的结论:力也可以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 小组讨论再次举例说明 小结:力可以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简称形变),力也可以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 五、拓展延伸: 例1:下列运动风格的学习吧场景中,对力的作用效果的描述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 A 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 B跳水运动员压弯跳板 C 篮球碰到篮板改变运动方向 D百米短跑运动员加速冲过终点 例2:如图,在跳水比赛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跳板也对运动员施了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前者改变了跳板的 ;后者改变运动员的 ________ 。 六、总结应用: (一)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基础性检测: (1)伸开手掌用力击桌子, 是施力物体, 是受力物,同时手掌也会痛, 是施力物体, 是受力物体。因此施力物同时也是受力物。 (2) 用手按压皮球的过程中,皮球发生了________形变,施力物体是________。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提升性检测: 1、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力可以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C.只有一个物体不可能产生力 D.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2、下列情境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用力把皮球压扁 B.用力把静止的足球踢飞 C.坐在皮沙发上,沙发会向下凹 D.熊猫把竹子拉弯 (三)作业布置 必做题:课本第5页第1 题 选做题:课本第4页想想做一做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导出本节内容。 二、学习目标 1、通过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以及力的相互作用。 2、知道力的概念和单位,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三、自主探究 1. 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钩码规格相同),通过钢片受力而发生形变来研究问题。如图所示是小华设计的实验的主要步骤。 四、合作探究 1、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①沿水平方向向右拉物体A的拉力。 ②沿竖直向上拉物体B的力。 ③水平地面上的物体C受到水平向左20 N的拉力和水平向右25 N的拉力。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面-第5面 活动二,请同学们用手拍桌子,双手互拍,同伴间推手 我的结论: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_______物体对________物体也施了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五、拓展延伸 两车相撞,一交警前来处理,他自信地说:“我一定要找出是哪辆车先撞上另一辆的”。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他 (填能或不能)找出来,因为力的相互作用是 的。 两个弹簧测力计A和B连在一起,用手拉弹簧测力计A,A同时拉B,拉力F的大小可从B弹簧测力计上读出,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对A也有一个拉力F',其大小可从A弹簧测力计上读出。改变手拉弹簧测力计的力,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随着改变,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1、根据实验得到:两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 ,方向 并在同一直线上。 2、以卵击石,石头安然无恙,而鸡蛋破了,这一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 六、总结应用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基础性检测: 1、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力的相互作用原理的是( ) A.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用力蹬地; B.火箭因向后喷气,而获得向前的反冲力; C.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D.用手提水桶,感到水桶向下拉手; 2、伸开手掌用力击桌子, 是施力物体, 是受力物,同时手掌也会痛, 是施力物体, 是受力物体。因此施力物同时也是受力物。 提升性检测: 4、(多选)下列现象中,属于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 ) A.紧急刹车时,车迅速停下来 B.骑自行车加速前进 C.做直线运动的足球碰到球员后,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D.双手用力扳竹条,使其弯曲 作业布置 必做题:课本第5页第2、3题 选做题:课本第5想想做一做板书 设计 7.1力(1) 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单位:牛顿(N) 3 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其发生形变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这是研究力学的基础。 5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6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