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3 重力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备课组 八物 备课组长 主备教师 备课时间课 题 7.3 重力 课 型 新授课参与教师 八年级物理组全体成员 课时划分 2课标分解 一、课标摘录: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对本课要求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 验了解重力。 二、课标分解: 1. 学生学什么?.什么是重力,重力产生的原因。 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作用点以及铅垂线的应用。 学到什么程度? 知道什么是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知道重力的方向、作用点以及铅垂线的应用。 3.学生怎么学? 通过实验和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了解重力。通过实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探究物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作用点以及铅垂线的应用。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3.知道重力的方向、作用点以及铅垂线的应用。教学重点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教学难点 重力方向的理解与应用教 具 教材 PPt 弹簧测力计教学手段 与方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讲授法教学过程 执教修订一、导入新课 以生活中常见的熟了的苹果向地面下落、衣服上的水落到地面上、人跳起后落向地面等现象,引发学生思考:苹果、水 、人等为什么不往天上掉呢?难道地球的引力吸引着它?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二、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三、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P9页,完成以下问题: 1、重力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力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没有重力,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一练 假如失去重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河水不流动 B.物体没有质量 C.人一跳起来可以离开地球 D.茶杯中的水倒不进嘴里 四、合作探究:重力的大小 演示: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1.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2.实验原理:把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钩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 3.实验器材有哪些? 答:质量已知的钩码、弹簧测力计. 4.设计实验: 钩码的质量是已知的,实验中可以选取钩码为被测物体.如图所示,把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钩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 5.进行实验 (1)逐次增挂钩码,分别测出它们所受的重力. 把质量均为50 g的3个钩码,逐个增加,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记下示数如下表所示. 次数123质量m/kg0.050.10.15重力G/N0.490.981.47即/(N·kg-1)9.89.89.8(2)在G-m图象中,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连接这些点. 6.由以上能够得到什么实验结论? 答:大量实验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这个比值约是9.8 N/kg,用字母g表示,其物理意义是在地面附近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 N,为计算方便,在粗略计算时g可以取10 N/kg.物体的质量m、重力G、常数g之间的关系是G=mg或g=、m=. 五、拓展延伸 例1 质量为0.25 kg的木块,受到的重力是多少N?一个人所受的重力为450 N,那么,他的质量是多少kg?(g取10 N/kg) 解答 由G=mg可知,木块受到的重力G木=m木 g=0.25 kg×10 N/kg=2.5 N.由G=mg可得m=,因此人的质量m人===45 kg. 例2 研究表明: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大约是在地球上重力的六分之一 ,一个物体在地球上的质量60kg,它的重力为_____N,若把它放在月球上,它的重力是_____N,质量是_____kg。(g=10N/kg) 六、总结运用: (一)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呢?我们来练习一下吧 (二)课堂检测: 基础性监测: 假如失去重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河水不流动 B.物体没有质量 C.人一跳起来可以离开地球 D.茶杯中的水倒不进嘴里 2、 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重力跟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成正比 B.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增大几倍,因此物质的质量和重力是一回事 C.1t棉花和1t铁相比,铁块受到的重力较大 D.质量是9.8kg的物体,所受力是1N 提升性检测: 1.假如失去重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河水不流动 B.物体没有质量 C.人一跳起来可以离开地球 D.茶杯中的水倒不进嘴里 2、甲乙两同学质量比为6 :5,乙同学重490N,则甲同学的质量和体重各是多少? 七、布置作业 必做题:课本14页第1、2题 选做题:课本14页第3、4、5题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二、学习目标 知道重力的方向、作用点以及铅垂线的应用 三、自主探究 (一)阅读课本P11,完成以下问题: 1.重力的方向是_____的. 2.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常利用________来确定竖直的方向,以此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 (二)阅读课本P12,完成以下问题: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________,球的重心在________;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________上. (三)阅读课本P12,完成以下问题: 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尘埃,都存在________,这就是万有引力. 四、合作探究: 重力的方向 1.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砌砖时,常常利用如图所示的方式,其工作原理是什么? 2.我们站在地面上,脚朝下,站得很稳.但地球是球形的,在我们脚“下”的南美洲居民,好像是脚朝“上”的(如图所示),他们为什么也站得很稳呢,那么,我们通常所说的“下”,到底是指的什么方向? 练一练: 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B.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C.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几何中心必然与重心重合 D.重心只能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之外 五、拓展延伸 1、如何确定质量不均匀、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2、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的奥妙是( ) A.重力太小,可以忽略 B.重心较低,不易倾倒 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六、总结运用 1.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呢?我们来练习一下吧 2.课堂检测 基础性检测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如图所示,这个表示对吗? 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斜面上向下滚动的小球所受的重力方向仍是竖直向下的 B.一投出的篮球上升过程中受重力,下落过程中也受重力作用 C.地面附近的物体在失去支持时要向地面降落,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 D.物体的重心一定是在物体上 提升性检测 1、下列物理量估算不合理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0N B.人步行速度约10m/s C.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 D.人体平均密度约1g/cm3 2、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篮球中装满水,在篮球的底部开一个小孔,随着水的不断漏出,说明篮球(包括水)的重心位置的变化情况? 七作业布置 必做题:完成相应的练习册 选做题:课本12页想想做做板书 设计 第三节 重力 一、重力的大小 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G=mg 重力的方向: 总是竖直向下 重心 重力的由来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