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血液(第2课时)课件(共13张PPT)-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9.1血液(第2课时)课件(共13张PPT)-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事件分析:
2011年7月23日晚20时27分,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行驶至温州路段时,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追尾,造成D301次列车4节车厢从高架桥上掉落。
赵、钱、孙、李4位乘客在事故中失血过多,急需救治。作为医护人员,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
明确伤员的血型和需血量
思考:
人体内的血量正常值为多少,一次性失血多少才会危及生命?
第9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1节 血液(第2课时)
输血和血型
学习目标
1.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2.模拟血型鉴定,根据结果判断血型
3.正确看待公民义务献血。
一、血量
1.约占体重7%-8%
(如体重为60 kg的人,体内总血量平均值为4500 mL。)
2.血量相对稳定,有利于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①一次失血小于400毫升
②一次失血800~1000毫升
③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
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
头晕、心跳加快、眼发黑、出冷汗
危及生命
思考:
人体内的血量正常值为多少,一次性失血多少才会危及生命?
原来红细胞上有两种特异的结构—抗原(凝集原),在血清中有与这种特异性结构相结合的抗体(凝集素),如果它与红细胞上的特异结构相遇,就会产生凝集反应,给人输血时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会发生危险。
血型的鉴定
(抗A凝集素)
(抗B凝集素)
再用70-75%的酒精擦洗消毒刚用针扎的部位,然后再取一滴血液于抗B和A上。
(抗A)
(抗B)
(抗A)
(抗B)
赵 钱 孙 李
A型血清 (抗B凝集素) - + + -
B型血清 (抗A凝集素) + - + -
结果
注:用“+”表示发生凝集反应(产生沉淀),
用“-”表示不发生凝集反应(不产生沉淀)。
判断赵、钱、孙、李分别是什么血型。
A
B
AB
O
输血应注意什么呢?
三、输血
1.意义:抢救失血病人的有效措施。
2.原则:输同型血。
若需异性输血时,应注意:血型要搭、输血要少、要慢
3.什么是成分输血?
①大面积烧伤病人应输? ②严重贫血患者应输?
③免疫力低下的人应输? ④某些出血性疾病患者应输?
万能受血者
万能献血者
赵、钱、孙、李4位乘客在事故中失血过多,急需救治。作为医护人员,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
赵 钱 孙 李
A型血清 (抗B凝集素) - + + -
B型血清 (抗A凝集素) + - + -
结果 A B AB O
四、献血
(1)18~55岁健康成年人,200~300毫升;
(2)体重:男性≥50公斤,女性≥45公斤;
(3)1998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偿献血法》。
(4)“世界献血者日”是用最早发现血型的
奥地利医学家兰德斯坦纳的生日6月14日来确定的。
你知道哪些因输血而引起的疾病?想一想采取哪些措施才能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输血引起的疾病有出血热、疟疾、流行性脑炎、艾滋病、乙肝和一些炎症等疾病;
输血前必须做到输血器械的彻底消毒或用一次性输血器械,所以血液必须检测,保证所输的血液是健康的、卫生的。
拓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