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总课时:___________
备 课 组 八物 备课组长 主备教师 备课时间
课 题 8.1牛顿第一定律 课 型 新授课
参与教师 八年级物理组 课时划分 2课时
课标分解 一、课标摘录: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本课要求是:2.5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认识牛顿第一定律。能运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二、课标分解: 1. 学生学什么? 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 2.学到什么程度?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知道惯性的概念,会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 3.学生怎么学? 通过实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推理过程并理解其意义;通过实际活动感受惯性。
教学目标 1、知道理想实验及主要推理过程;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重点) 3、能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知道惯性的概念,会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难点)
教学重点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利用与防治。
教学难点 力和运动的关系
教 具 教材 PPt
教学手段 与方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执教修订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提问运动的物体最终为什么会停下来?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 2.介绍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观点,引出牛顿第一定律。 问题: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呢? 二、学习目标 1、知道理想实验及推理过程;(重点)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重点) 3、能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三、自主探究 阅读P16、P17完成下列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 。 四、合作探究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 用同一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使它在两种不同的表面水平运动。 序号水平部分材料小车所受阻力的情况小车运动的路程①毛巾大短②硬纸小长③木板很小很长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结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________ 。 理想推理:假设小车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___________ 。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五、拓展延伸: 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一切”适用于所有物体。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3.“总”一直、不变。 4.“或”指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总保持静止, 原来运动的就总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 动。两种状态必有其一,不同时存在。 5.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6.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六、总结应用: (一)课堂小结: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牛顿第一定律揭示力与运动关系的本质: 3、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因为在我们周围的物体,都要受到外力的作用,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但是这个结论是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事实并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这种实验方法叫:理想实验法。 (二)当堂检测: 基础性检测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结论的得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实验直接得出;  B.是以实验为基础,经科学推理得出; C.没有实验为基础,只是理想推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B.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C.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 D.一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一定不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3.正在路上行驶的汽车,突然受到的所有的力消失,那么它会( ) A 突然停止 B 慢慢停下来 C 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加速运动 提升性检测 1、(双选)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下来 B、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D、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三)作业布置 必做题:课本第19页第1、2题。 选做题: 1、(双选)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以下说确的是( ) A.伽利略理想实验是假想的,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B.伽利略理想实验是在可靠的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抽象思维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科学推理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C.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有利地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D.现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已不再是理想实验,是可以做出的实验了 2、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规律 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是由于物体据有惯性 C.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要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的结果。 D.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那么物体的运动是怎样维持的呢?本节将揭开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 二、学习目标 使学生知道惯性的概念。(重点) 2、会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难点) 三、自主探究 实验一:将一张硬纸片放在玻璃杯上,并在上面放上鸡蛋,再将纸片弹出去的瞬间,观察现象。 实验二:用尺子迅速打出下面的棋子,上面的棋子到底会怎么样? 合作探究 惯性现象(阅读课本P18“惯性”部分,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为什么打出最下面的棋子,其他的四个棋子能够保持原来的状态? 生活现象分析: 1、静止小车突然启动,观察车上小木块情况,分析其原因。 既然这些生活现象都与惯性有关,那么什么是惯性呢? 惯性的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对惯性的理解: (1)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不论物体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惯性总是存在的。 (3)惯性与是否受力无关,与速度大小无关。 惯性与运动状态,是否受力,速度大小都没有关系,那么惯性的大小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五、拓展延伸 为什么推动一辆大卡车比推动一辆自行车要困难得多? 分析:质量越大的物体,运动状态越难改变,物体维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本领越大,即该物体的惯性越大;而质量较小的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即物体的惯性较小。 结论: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就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小,惯性就越小! 分析惯性现象的一般解题思路: 1.交待研究对象原状态 2.物理过程(突然发生的情况) 3.研究对象由于惯性要保持原状态 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呢? 解析:因为生鸡蛋里面的蛋黄和蛋白是液体,当我们转动鸡蛋后,蛋壳开始旋转,而鸡蛋里面的液体由于惯性的作用,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生鸡蛋转起来比较慢! 六、总结应用 (一)课堂小结 1.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2.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3.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其质量有关,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4.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是一种性质。而惯性定律则是一种运动规律。 (二)当堂检测 基础性检测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速度大时惯性大 B.静止时物体没有惯性 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惯性也随之改变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当汽车突然起动的时候,由于乘客具有 他会向跟车行的方向倾倒;向北行驶的汽车突然向西拐弯时,车上的乘客会向 倾倒. 3、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轰炸机,要击中地面目标,应在 投弹.(填“目标正上方”或“到达目标上方前”) 提升性检测 1、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C.物体惯性的大小与运动状态有关 D.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2、在路上跑的人被绊倒时,是向前趴着倒下;而慢走的人滑倒时,则多是向后仰着摔倒,试论述其为什么? 分析:因为跑的人被绊倒时,身体上半部分因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所以向前趴着倒下;慢走的人滑倒时,多是因为地面提供的摩擦力不够,脚向前的速度突然变大了,而头部等上半身却没有变,故多是向后仰着滑倒。 (三)作业布置 必做题:课本第19页第3、4题 选做题:课本第18想想议议第2题
板书 设计 8.1 牛顿第一定律 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二、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三、惯性: 常见惯性现象: 惯性的应用: 惯性危害的防治:
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