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总课时:___________备课组 八物 备课组长 主备教师 备课时间课 题 第八章 运动和力 习题 课 型 练习课参与教师 八年级物理组全体成员 课时划分 1课时课标分解 一、课标摘录: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本课要求是:2.3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探究并了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4了解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知道二力平衡条件。2.5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认识牛顿第一定律。能运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二、课标分解: 1. 学生学什么? 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认识物体的平衡状态,两个力互为平衡力的条件。知道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学到什么程度?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知道惯性现象。知道两个力互为平衡力的条件。知道摩擦力是怎样产生的;增大和减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 3.学生怎么学? 通过小实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进行自主练习学习目标 1、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 2、认识物体的平衡状态,两个力互为平衡力的条件。 3、知道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重点 1、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现象。 2、知道平衡状态,两个力互为平衡力的条件。 3、知道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难点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教 具 教材 PPT教学手段 与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讲授法教学过程 执教修订一、练习目标 1.建构运动和力的知识网络。 2.加深基本概念的理解,灵活运用二力平衡原理解决相关计算问题。 二、练习1--- 牛顿第一定律 1. 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B.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近 D.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进一步推理抽象概括可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2.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铺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顶端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如图。针对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车最终在水平面上停下来,说明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 B.小车在不同材料表面运动时所受阻力相同 C.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过程中惯性越来越大 D.小车受到的重力与斜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 刘菲芳同学利用周末时间到滑冰场滑冰.她站在滑冰场内的扶栏边上用力推一下扶栏,扶栏未动,她却远离扶栏而去.她离开扶栏后,并没有用力蹬冰面,仍能滑很远.这一过程不能说明的物理现象是( )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也越大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三、练习2---- 二力平衡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篮球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汽车加速运动时,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C.受非平衡力作用的足球,一定沿着直线运动 D.受到平衡力作用的弹簧,一定不会发生形变 2.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块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沙桶相连,当沙桶与沙的总质量为m时,物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大小为mg B. 物块的重力与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继续向沙桶中加入沙子,物块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变大 3. 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 (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如果忽略空气阻力,小球一共受到 几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 (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 4.如图甲所示,是小慧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慧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 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两个拉力的方向相反,并通过改变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慧将小卡片在竖直平面内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填“能”或“不能”)平衡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慧下一步的操作是: ;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宇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慧的实验优于小宇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练习3---- 摩擦力 1.如图,水平地面O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3N的力F.物体经过M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OQ段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OQ段受到摩擦力大小等于3N B.物体在NO段的速度小于OP段的 C.物体在MO段受到的摩擦力等于3N D.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2.下列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某同学沿杆匀速向上爬升时,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B.图(乙)中筷子提米在空中静止时,筷子所受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C.图(丙)中在力F拉动B使其速度逐渐变大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也逐渐变大 D.图(丁)中的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该人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3.如甲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它先后两次沿水平木板滑动相同的距离(设木板各处粗糙程度相同),乙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一样大 B.木块第二次比第一次运动的速度大 C.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大 D.木块第二次受到的摩擦力大 4. 如图所示,是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设计的实验装置.长滑板放在紧靠竖直墙壁的水平实验桌上,弹簧测力计左端通过细绳连接金属物块P,右端固定在墙上.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将长滑板从物块P的底下水平向左抽出. 方案一:保持物块P对长滑板的压力不变,更换不同材料的长滑板,重复多次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1; 方案二:保持长滑板的材料不变,在物块P的上表面增减砝码,重复多次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2. 表1 长滑板、P材料木块﹣金属金属﹣金属皮革﹣金属橡胶﹣金属…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3.23.63.9…表2 材料橡胶﹣﹣金属物块P对长滑板的压力大小(N)13151719…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3.94.55.15.7…根据以上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弹簧测力计对物块P的拉力大小等于物块P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理由是 ; (2)表1中当使用木块与金属做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物块P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N; (3)分析表1、表2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 (4)在现实的生产与生活中,许多摩擦对我们是有用的,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试例举一个增大有用摩擦的实例,并说明是通过采取什么措施来增大摩擦的: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