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1.2 机械运动-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知识点对应练(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1.2 机械运动-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知识点对应练(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目录
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1
一、 机械运动和参照物 1
二、 速度 3
三、 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5
四、 平均速度 8
五、 【中考真题小练】 11
机械运动和参照物
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参照物
1.定义: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要先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这个标准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这个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择是根据需求而确定的,具有任意性,如判断路边的树是否运动时,既可以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也可以选择飞驰的汽车作为参照物,不同的参照物最终结果也不完全相同;不能将研究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
3.物体运动或静止的判断方法:首先根据研究角度来选择确定的参照物,再观察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则为运动的,若没有发生变化,则为静止的。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2.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知识点对应练】
【例题1-1】(23赣州期末)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神州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如图所示是神州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对接前的画面,在它们相互靠近时,若以神州十七号载人飞船为参照物,则飞船内的宇航员是______的,天和核心舱是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答案】静止 运动
【解析】[1]以神州十七号载人飞船为参照物,则飞船内的宇航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飞船内的宇航员是静止的。
[2]以神州十七号载人飞船为参照物,则天和核心舱在缓慢靠近,位置发生了变化,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
【例题1-2】(23江西期中)自然界中的物体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运动,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随______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
【答案】位置 时间
【解析】[1][2]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是宇宙中的一种普遍运动形式,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
【例题1-3】(23洛阳阶段)南北朝傅翕的绝句:“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其中“步行骑水牛”一句,人骑在牛背上,以牛为参照物,人是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桥流水不流”一句,桥流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
【答案】静止 水
【解析】[1]人骑在牛背上,以牛为参照物,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人是静止的。
[2]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桥动水不动,研究对象是桥,以水为参照物,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桥相对于水是运动的。
【例题1-4】(23抚州期中)小明在乘坐305路公交车上学的过程中,当公交车向前行驶时他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______(选填“座位”或“地面”)。当他看向车外的树时,树相对小明而言是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答案】座位 运动
【解析】[1]小明坐在正在行驶的公交车上,相对于座位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以座位为参照物时,小明是静止的。
[2]当他看向车外的树时,树相对于小明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树相对小明而言是运动的。
速度
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和时间之比叫作速度。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得越快,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慢,速度越小。
公式:
速度的单位:
基本单位m/s或m·s-1;其他常用单位km/h。
换算关系:。
常见速度估测
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1.1m/s 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
百米赛跑时运动员的速度约为9m/s 小轿车在高速的限速为120km/h
标志牌:左图中,表示各类汽车的最高限速;右图表示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即路程。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常用方法
1.路程相同,比较时间
2.时间相同,比较路程
【知识点对应练】
【例题2-1】(23赣州期中)百米赛跑时,甲、乙运动员从同一起跑线同时起跑,其时刻位置如图所示,可知运动较快的是______,你这样判断所使用的方法是______(选填“相同时间比路程”或“相同路程比时间”)
【答案】乙 相同时间比路程
【解析】[1][2]由图可知,甲、乙两人同时从起点出发,在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距离比甲长,所以乙的速度快,采用的方法是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长的跑的快。
【例题2-2】(23泉州期末)北京时间2023年2月3日凌晨,瑞典哥德堡田径室内赛展开多个项目角逐,在男子60比赛中,中国“飞人”苏炳添以6秒59夺冠,取得新赛季开门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奔跑过程中,以看台上的观众为参照物,苏炳添是静止的
最终评定苏炳添跑得快,是通过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
苏炳添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9.1m/s
在奔跑过程中,苏炳添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解析】
奔跑过程中,以看台上的观众为参照物,苏炳添的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A错误;
裁判员是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时间来判断运动的快慢,故B错误;
苏炳添的速度约为
故C正确,
苏炳添在比赛过程中运动速度的大小是在不断变化的,故D错误。
故选C。
【例题2-3】(23常德期末)足球比赛罚点球时,点球的位置距球门9.15m,球速可达到108km/h,即______m/s,则点球飞到球门需要约______s。
【答案】30 0.305
【解析】[1]由换算关系:可知
[2]由可知,点球飞到球门需要约
【例题2-4】(23吉林期末)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中学生质量约为5kg
中学生的正常体温为42℃
中学生身高约为1.60dm
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1.1m/s
【答案】D
【解析】
中学生质量约为50kg,故A不符合题意;
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B不符合题意;
中学生身高约为1.60m,故C不符合题意;
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4km/h,合1.1m/s,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1.运动的路径是直线;
2.运动的快慢保持不变,任意时刻的速度都相同;
3.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两种图象(注意坐标轴所对应的物理量)
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发生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1.运动的快慢发生变化,任意时刻的速度不一定相同;
2.路程与时间不成正比。
表示变速直线运动的两种图象(注意坐标轴所对应的物理量)
【知识点对应练】
【例题3-1】(23永州期中)下图为物体运动的s-t、v-t图象,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答案】B
【解析】
图示为s-t图象,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的路程没有发生变化,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图示为v-t图象,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大小不变,方向不变,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
图示为v-t图象,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的速度不断变小,物体做减速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图示为v-t图象,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的速度不断变大,物体做加速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例题3-2】(23秦皇岛期中)(多选)如图是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该物体在0~5s内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物体在3s~5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3s~5s内通过的路程与0~1s内通过路程相等
物体在5s内的平均速度为0.67m/s
物体在5s内运动的路程为2m
【答案】ABD
【解析】
由图象可知,物体在3s~5s内的运动距离和时间成正比,故此时间段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由图象可知,物体在3s~5s内通过的路程为1m,在0~1s内通过的路程也为1m,二者相等,故B正确;
由图象可知,物体在5s内运动路程为2m,故物体在5s内的平均速度为
故C错误;
由图象可知,物体在5s内运动路程为2m,故D正确。
故选ABD
【例题3-3】(23保定期末)下列物体的运动最接近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从树上掉下的苹果
正在百米赛跑的运动员
正在进站的列车
正在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
【答案】D
从树上掉下的苹果,下落的速度越来越快,是变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速度不断发生变化,是变速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正在进站的列车,速度逐渐减小,是变速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速度不变,运动的路线是直线,属于匀速直线运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例题3-4】(23南宁期末)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相隔相同时间所在的不同位置,由图可知,______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时间间隔为0.02s,则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速度为______m/s。
【答案】甲 0.75m/s
【解析】[1]由图可知,甲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相等,乙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不相等,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变速直线运动。
[2]由图可知,甲物体在0.08s内通过的路程为6cm,故它的速度为
平均速度
定义:平均速度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路程上或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它等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计算公式:
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其所代表的物理意义不同。
平均速度与其路程和时间需要一一对应。
【知识点对应练】
【例题4-1】(23梧州期末)小红参加了学习组织的远足活动,全程6km,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km/h,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4km/h,则她通过全程所用的时间是______h,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km/h
【答案】1.25 4.8
【解析】[1]前一半路程的时间
后一半路程的时间
全程所用的时间
[2]全程的平均速度
【例题4-2】(23潍坊阶段)甲、乙两辆汽车在某段公路上行驶,它们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0-10min,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
10-20min,甲车平均速度等于乙车平均速度
20-30min,甲车平均速度是9m/s
0-30min,甲车平均速度等于乙车平均速度
【答案】D
【解析】
由图可知,0-10min,甲车行驶的路程小于乙车行驶的路程,在相同时间内,运动路程大的,速度打,所以甲车平均速度小于乙车平均速度,故A错误;
10-20min,乙车的路程没有变化,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而甲车的路程发生变化,所以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故B错误;
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为30km=3×104m,时间为30min=1800s,故速度大小为
故C错误;
0-30min,甲、乙两车行驶的路程相等,时间也相等,所以甲车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车的平均速度,D正确。
故选D。
【例题4-3】(23咸宁期末)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8s内,小华跑得路程较远
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答案】D
【解析】
AB.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
由图象可知,8s内,小明和小华通过的路程都为4m,所以小明和小华通过的路程一样,故C错误;
由图象可知,两人在8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为4m,运动时间和运动路程均相等,所以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例题4-4】(23平顶山期中)一辆轿车从某地开往邢台方向匀速直线行驶,8时20分到达A地,8时50分到达B地,请问
(1)从A地到B地,轿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大?
(2)轿车到达B地时接到通知,需提前12min到达邢台参加会议,请问该车应该提速多少才能准时到达目的地?(假设提速后仍然匀速行驶,且忽略加速时间)
【答案】(1)80km/h (2)20km/h
【解析】解:(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
轿车行驶的路程
轿车的速度
(2)由图可知,从B处到达邢台的距离为80km,由可知,到达邢台的时间为
需要提前12分钟,故所需时间为
则该车的速度应为
则车应该提速
答:(1)从A地到B地,轿车的行驶速度为80km/h;
(2)该车应该提速20km/h才能准时到达目的地。
【中考真题小练】
(23鞍山)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适宜淋浴的水温约为40℃
学生书桌的高度约为1.7m
一张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50g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9m/s
【答案】A
【解析】
人体体温约为37℃,适宜淋浴的水温约为40℃,故A符合题意;
学生书桌的高度约为0.8m,故B不符合题意;
一张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5g,故C不符合题意;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3绵阳)小绵同学在校运会100m比赛中成绩优异。他在比赛中经历了加速起跑,匀速途中跑,和略有降速的冲刺三个阶段。下列速度-时间图象能够正确反映比赛过程的是( )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他在比赛中先加速起跑,后匀速途中跑,最后略有降速。故他的速度先增大,后不变,最后变小一些,则该同学的速度-时间图象与A选项吻合,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3十堰)(多选)车辆通过某平直高速路段时,驾驶员看到了如图所示的标志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是运动的
车辆不能超过最高限速,是因为车辆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驾驶员刹车减速过程中,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以相同速度行驶的不同车辆,车辆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答案】ACD
【解析】
行驶过程中,以车辆为参照物,标志牌与汽车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故标志牌是运动的,故A正确;
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汽车的质量越大,惯性也就越大,越不容易刹车,与物体的速度无关,故B错误;
驾驶员刹车减速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正确;
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以相同速度行驶的不同车辆,车辆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故D正确。
故选ACD。
(22菏泽)甲、乙两位同学分别骑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自西向东行驶,他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甲同学骑行的速度为______m/s;以甲为参照物,乙运动的方向为______(选填“向东”或“向西”)。
【答案】4 向西
【解析】[1]由图象可知,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15s内甲同学运动的路程为60m,故甲同学的速度为
[2]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故甲的运动速度大于乙的运动速度,甲、乙两位同学分别骑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自西向东行驶,以速度较大的甲作为参照物,乙与甲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增大,以甲为参照物,乙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即乙运动的方向是向西。
(23巴中)巴中至成都高铁即将全线通车,其中巴中至南充段全长约为150km,设计时速为250km/h;南充至成都段全程约210km,设计时速为350km/h。若列车按设计时速行驶,从巴中到南充需要______h,从巴中到成都的平均速度为______km/h。(不考虑中途停靠时间)
【答案】0.6 300
【解析】[1]由可知,从巴中到南充需要的时间为
[2]从南充到成都需要的时间为
故从巴中到成都的平均速度为
(23凉山州)小明乘坐C43次动车,11∶58从甘洛南站发车,13∶48到达德昌西站,已知甘洛南到德昌西的路程约272km,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___km/h(结果保留整数);在西昌西站上下乘客时,小明看到相邻站台上的另一辆动车正向北行驶,以那辆动车为参照物,C43次动车是向___________运动的(选填“南”或“北”),在行驶途中桌上的苹果突然向前滚动,此时动车正在做_________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
【答案】148 南 减速。
【解析】[1]由题意可知,这段路程的距离为s=272km,这段路程的行驶时间为
故由
可得,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2]以站台为参照物,另一辆动车相对于站台向北运动,而以那辆动车为参照物,C43次动车向南运动。
[3]在行驶途中桌上的苹果突然向前滚动,是由于动车正在做减速运动,而苹果由于惯性仍然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故此时苹果会向前突然滚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