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文言文集训6《枯梧树》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枯梧树,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阀之,邻父因请而以为薪。其人不说曰:“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此有所宥也,夫请以为薪与弗请,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河间游僧》纪昀河间有游僧①,卖药于市,先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驻药丸,佛作引手②取物状。有买者,先祷③于佛,而捧盘近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④信之。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⑤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验之信然⑥,其术乃败。【注释】①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②引手:伸手。③祷:祈祷。④举国:全城。⑤研:碾细,磨碎。⑥信然:确实这样。信,确实。《陶公性检厉》刘义庆陶公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又云,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阶用之。【注释】陶公:陶侃的敬称。检厉:认真,严肃。勤:勤勉。荆州:荆州刺史。敕:命令咸:都。正会:农历正月初一集会。值:正赶上,正遇上。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除:台阶。都无所妨:行人上下完全没有妨碍。录:收集。厚头:近根部的竹头。桓宣武:即 桓温。发:征用。仍:因而,于是。当足:用竹篼当作竹嵩的铁足。超:超过。两阶:两个等级 (阶:官级。)悉:全部。正会:正月初一集会。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除:台阶。尝:曾经。《何陋轩记》王守仁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其好言恶詈,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④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 “何陋”,以信孔子之言。嗟夫!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梁王嗜果》刘基梁王嗜果,使使者求诸吴①。吴人予之桔,王食之美。他日又求焉。予之柑,王食之尤美。则意其犹有美者,未予也②,惎(jì)使者聘于吴而密访焉。御儿之鄙人,有植枸橼(yuán)于庭者④,其实大如瓜。使者见而怪之,曰:“美哉!煌煌乎⑤柑不如矣。”求之,弗予。归言于梁王。梁王曰:“吾固知吴人之靳也⑥。” ,使者以币请之⑦。朝而进之,荐而后尝之⑧。未毕一瓣,王舌缩而不能咽,齿柔而不能咀,颦蹙以让使者⑩。使者以诮吴人。吴人曰:“吾国果之美者桔与柑也;既皆以应王求,无以予矣。而王之求弗止,使者又不询而观其外美,宜乎所得之不称所求也。夫木产于土,有土斯有木,于是乎果实生焉。果之所产不惟吴,王不遍索,而独求之吴,吾恐枸橼之日至,而终无适王口者也”!选自刘基《郁离子》【原文翻译】有一位老者与人为邻,有一棵枯死的梧树,那老者说那棵死梧树不吉利,邻居就马上把树砍了,老者就请求给他当柴火。那邻居很不高兴说了:“做邻居的这么阴险,怎么能做邻居啊!”这是太过狭隘了,要和不要枯树当柴火,这一点不能怀疑枯梧树吉利还是不吉利。【原文翻译】河间县有一个四处游走的和尚,在集市上卖药.先在桌子上放一尊铜佛,旁边盘子里盛着药丸,那铜佛伸手像是要拿东西的样子.来买药的,先要向铜佛祈祷,然手双手捧着药盘靠近铜佛.如果病可治,盘中药丸就会跳到佛手里;如果病难治好,盘中药丸就不动.全城的人都非常相信他.后有人在和尚住宿的庙里看见他关上房门偷偷地研磨铁屑,这才明白和尚盘千里的药丸一定有一半混有铁屑,有一半没有混铁屑;那佛手一定是用磁石做的,只不过在外面镀一层金(以掩人耳目).经过检验,确实是这样,那和尚骗人的花招也就败露了。【原文翻译】陶公(侃)办事认真严格,日常工作非常勤勉。做荆州刺史时,命令造船官收集锯木屑,有多少收多少。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后来正月初一集会,正遇上久雪初晴,厅堂前的台阶下雪之后一片泥泞。于是用锯木屑铺在上面,人来人往,丝毫不受阻碍。凡公家用竹,(陶侃)都命令把锯下的竹头收集起来,堆积如山。后来桓宣武(温)征伐四川,修造船只时,用来做竹钉。又听说陶公曾经就地征用竹篙,有一个官吏把竹子连根拔出,用根部来代替镶嵌的铁箍。他就让这个官吏连升两级,加以重用【原文翻译】当初,孔子想搬到九夷(边远之地)去住,别人都认为那里简陋落后。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王守仁因罪被贬龙场,龙场在上古蔡国属地以外的边远地区。人们都以为我来自京城,一定会嫌弃这里简陋,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住了十个月,却很安乐。夷人好骂人,说粗话但性情率真,淳朴。我刚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居住。住 在丛棘之中,则非常阴滞;迁到东峰,就着石洞住下,却又阴暗潮湿。我曾在丛棘的右边开园种菜,夷民纷纷砍伐木材,就着那块地搭建起一座轩房让我居住。我于是种上桧柏竹子,又栽上芍药等花卉,(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焦增多了。在此之后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远夷之地。于是给轩取名为“何陋轩”。哎呀,现在夷人的风俗,崇尚巫术,敬奉鬼神,轻慢礼仪,放任性情,然而这对他们淳朴的本质并没有损害。果真有君子住到这里来,开导教化他们大概很容易吧。可是我不是那种能担此重任的君子,因此写下这篇“记”,用以等待将来的人。【原文翻译】梁王喜欢吃水果,派使者到吴国去寻求,吴人给了他一些桔子,梁王吃后感到味道很美。过些时,又派使者向吴国寻求别的水果,吴人给了他一些柑子,梁王吃后感到味道更美。梁王疑心吴国还有更美的水果不愿意给,于是教使者到吴国行聘礼,暗地进行察访。吴国御儿的一个农人,院中栽种的枸橼,果实有瓜那么大,使者一看,大为惊奇,称赞道:“真好啊,金灿灿的柑子也不如它。”向这个农人要,这个农人不给。” 使者将情况报告给梁王。梁王道:“我早知道吴国人是吝啬的。”命令使者带上礼物再去请求。使者把枸橼带回来,在朝廷进献给梁王。梁王先用它祭祀了先王,然后才品尝,一瓣还没吃完,就酸得舌头伸不直,牙齿也不能咀嚼,唏嘘鼻子,紧皱眉头,连声责备使者。使者去责问吴国人,吴国人说:“我国水果中最美的,就是桔子和柑子。为满足梁王的要求,这些都已送去,此外没有更好的了。但是梁王的要求没有个完,你也不问清情况,只是看到枸橼又大又香,就要了去,那自然难以满足梁王的要求了。树木生长于土地,有什么样的土地,就有什么样的树木,于是,各种水果就在各地生长出来。产水果的地方,不只是吴国,梁王不广泛地寻找,而只是向吴国求找,这样的话,我恐怕枸橼一类的水果会天天送到梁王那里,却没有合乎他的口味的”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