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模型复习专题12 质量和密度 讲义(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模型复习专题12 质量和密度 讲义(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专题12 质量和密度
一、质量 质量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含有物质多的,我们说这个物体的质量大,含有物质少的,我们说它的质量小。质量用字母m表示。单位及其换算(1)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kg。常用的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微克(μg)和吨(t)。 (2)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t=1000kg,1kg=1000g,1g=1000mg,1mg=1000μg。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改变而改变。你玩过橡皮泥吧,一块橡皮泥不论被捏成什么形状,它的质量是不会改变的。冰化成水,虽然由固态变成了液态,状态改变了,其质量也是不变的。把一本书由北京带到上海,虽然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但其质量是不改变的。因此,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质量(1)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2)一根大头钉的质量约为80mg (3)一个硬币的质量约为6g (4)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g (5)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250g(6)一个婴儿的质量大约为4kg (7)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8)一个大象的质量约为5t (9)一个鲸的质量约为150t (10)太阳的质量约为2.0×1030kg
二、天平 天平的使用(1)观:称量前,要观察天平的量程和分度值。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测量值和最小测量值。 (2)放: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3)调: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此时横梁平衡。 (4)称: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横梁平衡。 (5)读: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6)收:测量完毕,先将物体取下,然后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砝码盒内,再把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注意事项(1)事先把游码移至0刻度线,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左右平衡。 (2)天平调节平衡后,不要调换托盘的位置,不要移动天平的位置。 (3)右放砝码,左放物体。 (4)天平应保持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物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里。 (5)添加砝码的原则:由大到小,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拿,使用时要轻放轻拿。在使用天平时游码也不能用手移动。 (6)过冷过热的物体不可放在天平上称量。应先在干燥器内放置至室温后再称。 (7)放入最小砝码后天平横梁仍不平衡时,应移动游码使天平横梁平衡。
三、密度 密度概念(1)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2)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3)密度是表示物质本身特性(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的物理量。 (4)表达式:;绝不能认为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单位及其换算(1)在国际单位中,质量单位是kg,长度单位是m,体积单位就是m3。 (2)根据密度计算公式可知密度单位是kg/m3。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其读法是:1.0×103千克每立方米。意义是:1 m3的水,质量是1.0×103 kg。 (3)在常用单位中,质量单位经常取g,体积单位经常取cm3(即mL),因此常用密度单位是g/cm3。它与国际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 g/cm3=103kg/m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不随物质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同一种物质的密度是一个确定的值,不同物质的密度通常是不同的,因此可用来鉴别物质,如水的密度为ρ水=1.0×103kg/m3。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利用公式ρ=m/V及它的变形公式V =m /ρ,m=ρV,可以解决一些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1.根据公式ρ=m/V来鉴别物质: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运用公式ρ=m/V求出物质的密度,然后对照密度表就可以知道该物质的种类。 2.利用公式V =m /ρ计算不便测量的物体的体积:测出物体的质量,利用密度表查出该种物质的密度,利用公式V =m /ρ就可以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3.利用m=ρV计算不便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测出物体的体积,利用密度表查出该种物质的密度,利用公式m=ρV就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质量。 4.空、实心的判断:通过对物体的密度、质量、体积的比较,可判断物体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当ρ物=ρ为实心,ρ物<ρ为空心;m物=m为实心,m物<m为空心;V物=V为实心,V物>V为空心。
四、温度与密度 温度与密度的关系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在我们常见的物质中,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显著,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风的形成由密度公式ρ=m/V可知,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于是形成了风,即空气流动形成风。水的反常膨胀在大气压一定的情况下,一般来说物质的密度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但是水的密度在4℃时密度最大,即水温从低于4℃上升到4℃时密度最大而后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水还随着温度的降低变成固态冰时密度反而会减小,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
五、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根据密度公式测出体积及质量求出密度,再查密度表鉴别物质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1)农业上,利用盐水选种; (2)商业上,鉴别牛奶、酒的浓度; (3)产品包装中,采用价格低廉密度小的泡沫塑料作填充物,可防震、便于运输。 (4)大型机床底座需要用坚固、密度大的材料制作。新材料(1)交通运输、航天器材中,选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材料、玻璃钢等新材料。 (2)气凝胶是当今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这种材料隔热、耐高温。
六、测量固体的密度 (1)有天平无砝码测石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量筒、烧杯2个、天平、细线、石块、水、滴管实验步骤(1)将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左、右盘上; (2)在左盘的烧杯中放入石块,在右盘的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后,用滴管缓缓增加水的质量,知道天平横梁重新平衡,则左盘中石块的质量等于右盘中水的质量,即m石=m水; (3)将右盘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V水,则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水,所以石块的质量m石=m水=ρ水V水; (4)把左盘烧杯中的石块用细线系好轻轻放入刚刚已倒入水的量筒中,测出此时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1。表达式
(2)有天平无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水、空瓶、石块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1; (2)瓶中装满水,测出其质量m2; (3)将石块放入瓶中,溢出一部分水后,测出瓶、石块及剩余水的质量m3。推导过程及表达式m排水=m1+m2-m3,,。
(3)有量筒无天平测石块的密度(曹冲称象法) 实验器材水槽、烧杯、量筒、足够多的水、细线、石块和笔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将石块放入烧杯内,然后将烧杯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用笔在烧杯上标记出此时水槽内液面的位置; (2)去除烧杯内的石块,往烧杯里缓慢倒水,直到水槽内的液面达到标记的高度; (3)将烧杯内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的体积为V1,则石块的质量为V1ρ水; (4)在量筒内装入适量的水,示数为V2,然后用细线系住石块,将石块浸没在水中,此时的示数为V3,则石块的体积为V3-V2。推导过程及表达式。
1.比较质量和密度的内涵 2.天平的使用可以用以下口诀记忆 测质量,用天平,先放平,再调平; 游码左移零,螺母来调平; 左物右码要记清,先大后小镊取码,平衡质量加游码。 3.无论天平两盘的放置如何,一定记住: 左盘物体的质量=右盘物体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1)操作正确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2)若不小心按“左码右物”的方式放置,那么被测物体的质量应等于砝码质量之和减去游码在标尺上的示数值。
模型1 质量和密度的概念
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学后,将物理书从学校背回家,质量增大
B.1kg的棉花比1kg的铁块轻
C.同种物质,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D.粉笔用去一半后,剩余部分密度不变
【答案】D
【分析】(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质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解答】解:A、将物理书从学校背回家是位置变了,但其质量不变,故A错误;B、1kg的棉花比1kg的铁块质量相等,轻重相同,故B错误;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无关,故C错误;D、粉笔用去一半后,剩余部分质量减半,体积减半,密度不变,故D正确。故选:D。
名师点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物体密度一般是不同的。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而改变。
【变式练1】(2022 桂林)小桂带了一瓶水进入中考考场,在考试过程中,小桂喝掉一部分水后,瓶中水的质量    、密度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减小;不变。
【分析】质量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只有所含物质的多少变化,质量才会变化;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物质的质量、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它受物质种类、状态和温度的影响。
【解答】解:小桂喝掉一部分水后,瓶中水所含物质减少,所以质量减小;水的温度、状态不变,所以密度不变。
【点评】物体的质量是否变化,就看组成它的物质的多少是否变化;密度是受物质种类、状态、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变式练2】(2022 徐州)太空授课时,王亚平用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做演示,冰墩墩从地面被带到太空,它的质量(  )
A.比在地面时大 B.和在地面时相同
C.比在地面时小 D.变为零
【答案】B
【分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空间位置、形状、状态和温度无关。
【解答】解:冰墩墩从地面被带到太空后,其质量将不变,因为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与位置改变无关,故B正确,AC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质量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牢记住质量的物理属性及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练3】(2022 威海)密度对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很多水生生物的密度与水的密度接近
B.化学实验中,利用向下排空气法可以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D.大江大河奔腾到海的过程中,泥沙因密度比水大不断沉降形成冲积平原
【答案】C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质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同一种物质的密度是一个确定的值,不同物质的密度通常是不同的,但也有不同物质密度相同,如酒精和煤油。
【解答】解:A、水生生物密度与水的密度接近,可以更好的让自己在水中自由浮沉,更好的适应生存环境,故A正确。B、化学实验中,利用向下排空气法可让空气下沉,因为空气密度较大,从而收集比空气密度更小的气体,故B正确。C、不同的物质也有密度相同的,如酒精和煤油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但它们密度相同,故C错误。D、大江大河奔腾到海的过程中,泥沙因密度比水大不断沉降形成冲积平原,故D正确。故选:C。
模型2 质量的估测
(2023 德阳)我们学习物理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下列对身边物理量估测的数据,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
A.一只公鸡的质量大约20kg
B.运动员百米赛跑时间大约5s
C.夏季德阳气温有时会达到40℃
D.我们教室里课桌的高度大约2m
【答案】C
【分析】(1)公鸡的质量大约为2kg;
(2)顶级运动员的百米成绩约为10s;
(3)德阳地处四川,在夏季最高气温可达40℃;
(4)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
【解答】解:A、一只公鸡的质量约为2kg,故A错误;B、世界上最顶级的运动员百米成绩约为10s,故B错误;C、德阳地处四川盆地,在夏季气温可能达到40℃,故C正确;D、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即约为0.8m,故D错误。故选:C。
名师点拨: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变式练1】(2023 沈阳)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教室内学生课桌的高度约75cm
B.课间眼保健操的时间约45s
C.夏天上课时教室内的气温约60℃
D.一名初中生的质量约500kg
【答案】A
【分析】根据生活常识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解:A、教室内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中学生身高的一般,约为75cm,故A正确;B、课间眼保健操的时间约5min,故B错误;C、夏天上课时教室内的气温约30℃,故C错误;D、一名初中生的质量约50kg,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我们的估算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对身边事物有一定的了解。
【变式练2】(2023 呼和浩特)我们常以生活中的某些常识为“尺”进行估测,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三学生平均身高约为1m
B.一颗鸡蛋的质量约为1g
C.人对50m外的高山喊一声,从发声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约为1s
D.初三学生大拇指指甲的面积约为1cm2
【答案】D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初三学生平均身高约为1.6m,故A不合实际;B、一颗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B不合实际;C、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声音从发出到听到回声传播的距离为:s=2×50m=100m,则人对50m外的高山喊一声,从发声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约为:t0.29s,故C不合实际;D、学生的大拇指指甲的面积约为1cm2,故D符合实际。
【点评】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值,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应用日常知识积累解答此题。
【变式练3】(2022 滨州)下列估测中,符合实际的是(  )
A.核酸检测用的口咽拭子长度约为60cm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2℃
C.亚洲飞人苏炳添百米速度可达10m/s以上
D.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kg
【答案】C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确定不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A、中学生“一拃”的长度约15cm,口咽拭子长度与此差不多,在15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不符合实际;C、苏炳添百米成绩略小于10s,所以其平均速度略大于10m/s,故C符合实际;D、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在300g=0.3k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点评】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模型3 天平的使用
(2022 河北)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应放在标尺的最大刻度线处
B.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应使用镊子
C.被测物体的质量总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
D.称粉状物体质量时,可以将其直接放在盘中
【答案】B
【分析】(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应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测量物体质量时,应该用镊子夹取砝码;
(3)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
(4)称粉状物体以及容易回潮的物体、潮湿的化学药品的质量时,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盘上。
【解答】解:A、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应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故A错误;
B、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应使用镊子,而不能直接用手拿砝码,故B正确;
C、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故C错误;
D、称粉状物体质量时,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盘上,故D错误。
故选:B。
名师点拨:该题考查了天平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属于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变式练1】(2023 牡丹江)下列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正确的是(  )
A.称量前,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B.称量时,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C.称量时,若横梁不平衡,应调节平衡螺母
D.读数时,被测物体的质量与砝码的质量一定相等
【答案】A
【分析】在使用天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天平使用前,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然后把游码拨到零刻度处,再调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且测量完一次后再使用要重新测量;(2)向右盘中添加砝码时,要用镊子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添加;(3)向右盘中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如果天平右端下沉,应取下最小砝码,把游码向右移动;(4)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标尺游码对应的刻度。
【解答】解:A、称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故A正确;B、在使用天平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即称量时,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故B错误;C、在称量时,通过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进行,而不能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故C错误;D、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示数,被测物体的质量与砝码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天平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属于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变式练2】(2023 凉山州)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   cm;图乙中天平横梁平衡,木块的质量是    g。
【答案】6.00;157.8。
【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先要明确标尺的分度值,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对刻度值之和。
【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铅笔的左端与刻度尺的0刻度线对齐,铅笔的右端位于刻度尺的6.00cm刻度线处,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可知该铅笔的长度为6.00cm;
(2)由图乙可知,天平的砝码质量为m0=100g+50g+5g=155g,天平游码的分度值为0.2g,故天平游码的读数为m1=2.8g,故木块的质量为m=m0+m1=155g+2.8g=157.8g。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刻度尺和天平读数方法的掌握,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测量工具,应熟练掌握。  
【变式练3】(2023 江西)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放在水平台上的托盘天平。他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的    ,再将   侧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    指在分度盘的中央红线处,此时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答案】“0”刻度处;右;右;指针
【分析】用天平称量物质前要通过调节横梁两端的螺母使横梁平衡,分度盘指针偏向哪边多一些,这应向相反方向调节平衡螺母。
【解答】解: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处。
由图可知,游码未“归零”时,指针向左偏,说明天平左盘质量偏大,即使游码“归零”后也是指针向左偏,因此平衡螺母应向右调节,由于图3中左侧的平衡螺母已经移到最右端,所以只能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此时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模型4 测量物体的质量
(2022 成都)在教材安排的“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1)实验方案要求:先估测物体质量,再进行实测。这样安排的好处是    。
(2)测量时,要用镊子而不能用手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原因是    。
(3)对同一物体的质量要进行三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目的是    。
(4)如果你和小周同学共用一套实验器材,合作完成该实验,当小周同学在进行实验操作时,你应该   。
【答案】(1)避免被测物体的质量超出天平的测量范围;(2)为了保护砝码和游码;(3)减小误差;(4)观察现象、记录数据。
【分析】(1)为了选择合适量程的测量工具,测量之前估测被测物体的物理量;
(2)取用砝码要用镊子,用手取用砝码会使砝码生锈,造成以后称量不准确;
(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4)小组实验时,要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以提高实验的速度和准确程度。
【解答】解:(1)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之前,先估测物体质量,可以避免被测物体的质量超出天平的测量范围,同时在测量过程中添加砝码可以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以减小试加砝码的次数,另外还能锻炼自己的估测能力;
(2)砝码和游码都是金属制成的,我们是手上有汗渍,能使砝码生锈,造成称量不准确。故为了保护砝码和游码,取、放砝码以及调节游码时,都要用镊子,不能用手直接拿或拨;
(3)对同一物体的质量要进行三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4)合作完成该实验,当小周同学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同组同学可以协助小周同学,如:观察现象、记录数据等等。
名师点拨:本题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考查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和减小误差的方法,在合作完成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相互协助,以提高实验的速度和准确程度。 
【变式练1】(2022 江西)某同学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   工作台面上,将    移至标尺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如图所示,是测量过程中的某一场景,接下来的操作是:取下10g砝码,   ,直至天平平衡,读出物体的质量。
【答案】水平;游码;添加5g的砝码,再移动游码。
【分析】(1)天平使用前调平衡: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按“左偏右调”的原则),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2)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游码放在天平的右盘,通过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平衡。
【解答】解: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将10g的砝码放入托盘天平的右盘后,指针偏向右侧,说明砝码的总质量较大,接下来的操作是:取下10g的砝码,换用5g的砝码,再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点评】本题考查了天平的使用方法,是我们需要熟练掌握的实验技能之一,属基本能力的考查。
【变式练2】(2022 哈尔滨)小明用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测量过程中,当横梁恢复平衡时,砝码使用情况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   g。
【答案】右;74.4。
【分析】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按照“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向右调节平衡螺母,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右侧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的原则调节;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之和。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此时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由图可知,天平的分度值为0.2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为4.4g,砝码的质量为70g,所以物体的质量为70g+4.4g=74.4g。
【点评】本题考查质量的测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变式练3】在“使用天平测量液体质量”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置于水平台面上,将游码拨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分度盘指针如图1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   ;
(2)正确调节后,将空烧杯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当把砝码盒里最小的砝码放在右盘,发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右侧,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是:取下最小砝码,并  ,直到天平再次平衡,测得空烧杯质量为;
(3)测量结束后,小丽发现使用了沾有污渍的砝码,则所测烧杯质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改正后,测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如图2所示为  ,则杯中液体的质量为  。
【答案】(1)右;中线处;(2)向右移动游码;(3)偏小;(4);34。
【解答】解:(1)调节天平平衡时,天平的指针向左偏,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直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2)天平测量过程中,如果试加了最小砝码后,向右侧偏,应取下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3)由于砝码沾满了污渍,砝码的质量会比砝码所标的质量大,这样测出来的值会比真实值偏小;
(4)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示数,因此总质量为:,杯中液体的质量:。
模型5 密度公式的应用
(2023 青海)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为了粗测湖水密度,某兴趣小组取体积为200cm3的湖水,测得其质量为206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密度与体积有关
B.密度与质量有关
C.湖水密度为1.03×103kg/m3
D.湖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答案】C
【分析】(1)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不变)密度相同,与质量、体积大小无关;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2)根据湖水密度的计算公式ρ,代入数据计算出湖水的密度。
【解答】解:A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不变)的密度相同,与质量、体积大小无关,也与质量、体积不成比例关系,故AB错误;CD、湖水的密度为ρ1.03g/cm3=1.03×103kg/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则湖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C正确,D错误。
名师点拨: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密度公式的含义,物理公式和数学公式是不一样的,并不能完全像数学公式一样来分析成正比反比,因为物理公式有其特定的物理意义,分析物理公式时要结合具体物理量来进行。
【变式练1】(2022 河池)某品牌盒装酸奶净含量250g,酸奶的体积约200mL,可估算酸奶的密度为   g/cm3;如果从酸奶盒中倒出一半酸奶后,剩余酸奶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25;不变。
【分析】(1)知道酸奶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其密度;(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解答】解:已知酸奶的质量m=250g,体积约为V=200mL=200cm3,则其密度为:ρ1.25g/cm3;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若倒出一半,剩余部分密度将不变。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密度物理意义及计算公式的掌握和应用,是一道基础题,难度不大,解答过程中注意单位要配套。 
【变式练2】(2023 新疆)我国生产的世界上最薄的不锈钢箔带—手撕钢的厚度只有0.015mm,则面积为1m2的手撕钢的质量约为(  )
A.120g B.12g C.1.2g D.0.12g
【答案】A
【分析】首先求出手撕钢的体积,再根据ρ求出积为1m2的手撕钢的质量。
【解答】解:手撕钢的厚度只有0.015mm,则面积为1m2,故手撕钢的体积为:
V=Sh=1m2×0.015×10﹣3m=1.5×10﹣5m3,根据ρ可得,面积为1m2的手撕钢的质量约为:m=ρV=7.9×103kg/m3×1.5×10﹣5m3=0.1185kg≈120g,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考查了的是密度计算公式的应用,难度不大。
【变式练3】(2023 海南)今年海南荔枝大丰收。小海想知道荔枝的密度,他把一个质量为2.2g的荔枝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2g,如图所示。该荔枝的体积为   cm3,密度为   kg/m3(ρ水=1.0×103kg/m3,取g=10N/kg)。
【答案】2;1.1×103。
【分析】已知溢出水的质量为2g,溢出水的体积等于荔枝的体积,根据ρ变形可求该荔枝的体积和密度。
【解答】解:已知溢出水的质量为2g,溢出水的体积等于荔枝的体积,根据ρ变形可得该荔枝的体积:V=V水2cm3;荔枝的密度:ρ1.1g/cm3=1.1×103kg/m3。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计算时注意单位统一,知道荔枝的体积等于溢出水的体积是本题的关键。
模型6 m-V图像
(2023 自贡)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和水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水=1×103kg/m3)(  )
A.ρ丙>ρ乙>ρ甲且ρ甲>ρ水 B.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C.ρ甲>ρ乙>ρ丙且ρ乙=ρ水 D.ρ乙>ρ丙>ρ甲且ρ甲<ρ水
【答案】C
【分析】由图像可知,三种物质的体积相同时的质量关系,根据ρ比较甲、乙、丙的密度关系;然后从图像中读出乙的一组质量和体积值求出其密度,然后与水的密度相比较确定答案。
【解答】解:由图像可知,当甲、乙、丙三种物质的体积相等时,它们的质量关系为m甲>m乙>m丙,由ρ可知它们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故AD错误;当m乙=10g时,V乙=10cm3,则ρ乙1.0g/cm3=1×103kg/m3=ρ水,所以,ρ丙<ρ水,故B错误,C正确。
名师点拨: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和密度的计算,密度大小的比较可采用相同体积来比较质量、质量大的密度大,也可以采用相同质量来比较体积、体积小的密度大。
【变式练1】(2022 绥化)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测得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空烧杯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
A.158g,0.75g/cm3 B.90g,0.9g/cm3
C.140g,0.9g/cm3 D.248g,1.4g/cm3
【答案】C
【分析】空烧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1=158g;当液体体积为V2=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2=248g,根据“液体的质量+空烧杯的质量=总质量”列方程求出液体密度和空烧杯质量。
【解答】解:设空烧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由可得变形式m=ρV,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1=m1+m杯=158g,可得:ρ×20cm3+m杯=158g﹣﹣﹣①
当液体体积为V2=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2=m2+m杯=248g
可得:ρ×120cm3+m杯=248g﹣﹣﹣②
②﹣①得液体的密度:ρ=0.9g/cm3=0.9×103kg/m3。
代入①得:m杯=140g。故选:C。
【点评】读取图象获取信息,进一步进行分析和计算,是本题的一大特点,形式较为新颖,即考查了密度的相关计算,同时更考查了对图象的认识,值得我们关注,这也是我们应该锻炼的实验能力。
【变式练2】(2022 兰州)如图所示为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
A.甲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D.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答案】C
【分析】(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和体积无关;(2)根据图像可知若甲、乙体积相等时,甲、乙的质量大小关系;(3)根据图中的数据利用密度公式可求出甲、乙的密度,进而可得出甲、乙的密度之比;(4)根据图像可知若甲、乙质量相等时,甲、乙的体积大小关系。
【解答】解: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无关,故A错误;B、由图可知,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大,故B错误;C、由图可知,乙的密度为:ρ乙0.5g/cm3,甲的密度为:ρ甲2g/cm3,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ρ甲:ρ乙=2g/cm3:0.5g/cm3=4:1,故C正确;D、由图可知,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乙的体积较大,故D错误。故选:C。
模型7 密度与温度
发生火灾时,为避免吸入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主要原因是有毒气体(  )
A.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上方
B.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下方
C.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下方
D.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上方
【答案】A
【分析】密度大小的影响因素:物质的种类、温度、气压、状态。一般情况下,物质不同,密度不同。在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0~4℃的水除外)。
【解答】解:发生火灾时,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上浮,会分布在房间上方,所以为了避免吸入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应该贴近地面爬行。故A正确。
名师点拨:气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温度越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温度越低,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变式练1】如图所示的温度计里面的液体是煤油,用此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在温度计示数变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计中的煤油质量变大
B.温度计中的煤油质量变小
C.温度计中的煤油密度不变
D.温度计中的煤油密度变小
【答案】D
【分析】(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一定质量的物质,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密度相应改变。
【解答】解:AB、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温度计中的煤油质量不变,故AB错误;CD、根据,一定质量的物质,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所以密度变小,故D正确,C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密度与温度的关系等知识,属于基础性题目。
【变式练2】如图甲是0~10℃范围内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是用玻璃瓶、水和细管制作的一个“水温度计”。用此“水温度计”测量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水的密度为0.9999g/cm3时,其温度一定为1℃
B.温度为4℃时“水温度计”中水的体积最大
C.温度从0℃上升至10℃过程中,“水温度计”中水的质量先变大后变小
D.温度从0℃上升至10℃过程中,“水温度计”细管中的水柱先降低后升高
【答案】D
【分析】从图中信息可知,温度从0℃到4℃,密度越来越大,从4℃到10℃,密度越来越小。根据图像判断各选项对错。
【解答】解:A、当水的密度为0.9999g/cm3时,其温度不一定为1℃,故A错误。B、温度为4℃时“水温度计”中水的密度最大,体积最小,故B错误。C、温度从0℃上升至10℃过程中,“水温度计”中水的质量不变,故C错误。
D、温度从0℃上升至10℃过程中,水的密度先变大,然后变小,故“水温度计”细管中的水柱先降低后升高,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变式练3】(2022 上海)某同学发现冬天水管会“爆裂”,他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以下信息:
(1)物体膨胀时如果遇到障碍,会产生很大的力;
(2)金属会热胀冷缩;
(3)水和冰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如表所示:
形态 水 冰
温度(℃) 4 3 2 1 0 0
密度(克/厘米3) 0.9998 0.9996 0.9994 0.9991 0.9990 0.9101
①根据表格中温度和密度的数据,得出结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当0~4摄氏度时,  。
②指出水管“爆裂”的原因,并写出分析过程   。
【答案】①温度越低,水的密度越小;②冬天温度降低,水会结成冰,体积增大;加上金属(水管)热胀冷缩,体积变小,管内的冰(水)膨胀时,遇到障碍,产生很大的力,撑爆水管。
【分析】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分析出温度和水的关系;水变成冰,体积变大,金属受冷会收缩,从而产生比较大的力。
【解答】解:①由表格可知,当0~4摄氏度时,温度降低,密度在变小;
②冬天温度降低,水会结成冰,体积增大;加上金属(水管)热胀冷缩,体积变小,管内的冰(水)膨胀时,遇到障碍,产生很大的力,撑爆水管。
模型8 密度与社会生活
(2022 广东)一枚实心纪念币的质量为16g,体积为2cm3,纪念币的密度是    g/cm3。可见,这枚纪念币    (选填“是”或“不是”)纯金制成。若宇航员将这枚纪念币带到太空,其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ρ金=19.3×103kg/m3)
【答案】8;不是;不变。
【分析】知道纪念币的质量和体积,根据ρ求出纪念币的密度,然后与金的密度相比较判断该纪念币是不是用纯金制成的;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物体的质量不会受到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解答】解:纪念币的密度:ρ8g/cm3=8×103kg/m3,由ρ<ρ金=19.3×103kg/m3可知,该纪念币不是用纯金制成的。若宇航员将这枚纪念币带到太空,位置发生了变化,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变化而变化,故其质量不变。
名师点拨:本题考查了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要明确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可以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变式练1】(2022 齐齐哈尔)近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坐底深度10909米,到达海底后,它携带的一颗备用螺丝钉的质量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歼﹣20”战机机身是用强度较高、密度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新型合成材料制成的。
【答案】不变;较小。
【分析】物体质量的大小与外界条件无关,只取决于物体本身所含物质的多少;战机机身材料需要有高强度、低密度的性能特点。
【解答】解: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到达海底后,它携带的一颗备用螺丝钉的质量不变;战机机身材料需要有高强度、低密度的性能特点。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的性质和密度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变式练2】(2022 自贡)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1kg的水和1kg的冰的密度相同
B.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为减轻质量,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D.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常采取弯腰甚至爬行的姿势撤离,是因为含有有害物质的空气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
【答案】D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它不随质量和体积而变化,制作不同的物体选用密度不同的材料,主要是根据物体的用途来决定的。密度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解答】解:A、水的密度比冰的密度大,故A错误;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但也有个别的不同物质具有相同的密度,故B错误;C、航空器材的体积一定,由m=ρV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航空器材的质量越小,所以航空器材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故C错误;D、发生火灾时,温度较高,室内有毒气体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所以,为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要学会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变式练3】(2023 常德)一实心铁球质量为15.8g,则该实心铁球的体积为    cm3;为使铁球能悬浮于水中,我们将实心铁球制成空心铁球,则空心部分体积为   cm3(ρ铁=7.9×103kg/m3)。
【答案】2;13.8。
【分析】(1)根据密度公式变形V求出实心铁球的体积;(2)根据悬浮的条件确定空心球的密度,计算总体积,减去实心体积的空心体积。
【解答】解:一实心铁球质量为15.8g,ρ铁=7.9×103kg/m3=7.9g/cm3,则该实心铁球的体积为V2cm3,根据物体悬浮于水中时,物体的平均密度等于水的密度,则空心铁球的总体积V'15.8cm3,则空心体积V空=V'﹣V=15.8cm3﹣2cm3=13.8cm3。 
模型9 测量物质的密度
(2023 镇江)镇江焦山碑林全国闻名。小林为测量其中一块碑石的密度,他找来一块与其材料相同的石块,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1,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2)小林用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
①图2是小林测量时的一个场景,他操作上的错误是:   。
②小林将50g砝码加入托盘后,发现还需添加砝码,便又将5g的砝码加入托盘,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3。他发现砝码盒中最小砝码只有5g,小林接下来的操作是:先    ,然后    ,直到天平平衡,小林最终测得石块质量为54g。
(3)图4是小林测量石块体积的场景,石块的体积为   cm3,密度为    g/cm3。
【答案】(1)右;(2)①用手拿砝码;(或没有用镊子取砝码);②取出 5g 砝码;移动游码; (3)20;2.7。
【分析】(1)天平使用前的调节:若指针左偏,向右调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2)称量时,物体放在左偏,砝码放在右盘,用镊子夹取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添加砝码时由大到小,如果添加了最小砝码偏大,取下最小砝码,调节游码使得天平平衡;
(3)根据量筒读数计算体积,根据ρ计算密度。
【解答】解;(1)由图1所示可知,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为使天平平衡,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由丙图可知,他操作上的错误是用手直接拿砝码;
小林将50g砝码加入托盘后,发现还需添加砝码,便又将5g的砝码加入托盘,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3,指针偏右,说明砝码的质量偏大接下来的操作是:先取下5g砝码,然后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小林最终测得石块质量为54g。
(3)石块的体积:V=46mL﹣26mL=20mL=20cm3,
石块的密度:ρ2.7g/cm3。
名师点拨:本题考查固体密度的测量实验,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变式练1】(2023 邵阳)晶晶同学旅游时捡到一颗漂亮的鹅卵石。他从学校物理实验室借来天平(含砝码)、量筒测量这颗鹅卵石的密度,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将鹅卵石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往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再次平衡。所放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鹅卵石的质量为  g。
(3)如图乙,使用量筒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选填①或②或③),晶晶同学测出鹅卵石的体积为10cm3。
(4)计算出该鹅卵石的密度为   g/cm3。
【答案】(2)27.2;(3)②;(4)2.72。
【分析】(2)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刻度值的和;
(3)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或俯视液面都造成量取的液体体积不准确;
(4)利用鹅卵石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密度。
【解答】解:(2)根据图可知,此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故此时鹅卵石的质量是:m=20g+5g+2.2g=27.2g;
(3)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所以②读数方法正确;
(4)该鹅卵石的密度是:ρ2.72g/cm3。
【点评】本题考查了天平的正确使用、量筒的正确使用、密度的计算,难度不大。
【变式练2】(2023 云南)妈妈制作了一杯奶茶,小明想知道奶茶的密度,他将奶茶带到实验室进行了测量。
(1)将托盘天平放在   工作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    处,当横梁静止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到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2)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适量奶茶倒入烧杯中,用托盘天平测出奶茶和烧杯的质量m1=188.2g;
②将烧杯中的部分奶茶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测出奶茶的体积V=  mL;
③用托盘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奶茶的质量,如图丙所示,m2=   g。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奶茶的密度ρ=   g/cm3。
(4)在步骤②中,有少量的奶茶附着在量筒液面上方的内壁上,测得的奶茶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大”或“小”),烧杯中剩余奶茶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水平;零刻度线;右;(2)②80;③104.2;(3)1.05;(4)大;不变。
【分析】(1)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在天平的调平过程中,指针左偏,说明左盘低,右盘高。哪端的盘较高,平衡力螺母便向哪端调节;
(2)根据量筒液面位置、砝码和游码的位置读出体积和质量;
(3)求出量筒内奶茶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奶茶的密度;
(4)在步骤②中,有少量的奶茶附着在量筒液面上方的内壁上,导致测量奶茶的体积偏小,质量准确,利用ρ可分析密度偏大还是偏小;
密度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解答】解:(1)如图,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向左偏,说明左端下沉,右端上翘,所以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②如图乙,量筒中奶茶的体积V=80mL=80cm3;③如图丙,杯中剩余奶茶和杯子的质量为m2=100g+4.2g=104.2g。
(3)量筒内奶茶的质量m=m1﹣m2=188.2g﹣104.2g=84g,奶茶的密度:ρ1.05g/cm3;
(4)在步骤②中,有少量的奶茶附着在量筒液面上方的内壁上,导致测量奶茶的体积偏小,质量准确,由ρ可知测得的密度偏大;密度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倒出一部分奶茶后,剩余奶茶的密度将不变。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天平的调节和读数、量筒的读数、密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题目。
【变式练3】(2023 广安)化学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配制了可用于消毒的次氯酸钠溶液。小明对该溶液的密度很感兴趣,他利用托盘天平、量筒和烧杯对其进行测量。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次氯酸钠溶液,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得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m1,如图乙所示,m1=   g。再把烧杯中部分溶液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读出量筒中溶液的体积V。
(3)测出烧杯和剩余溶液的总质量m2为94.2g,则该溶液的密度ρ=  kg/m3。
(4)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为大家直播演示了很多有趣的实验,如果请航天员在天宫做此实验,她  (选填“能”或“不能”)成功完成。
【答案】(1)左;(2)136.2;(3)1.05×103;(4)不能。
【分析】(1)用天平称量物质前要通过调节横梁两端的螺母使横梁平衡。天平调平衡时遵循的原则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2)烧杯和溶液的总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弄清量筒的分度值,根据液面对应的刻度读出量筒中溶液的体积;
(3)知道溶液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溶液的密度;
(4)天宫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对它的引力提供向心力,天宫和它里面的物体处于完全的失重状态,与重力有关的测量不能进行,如天平;与重力无关的测量可以继续进行,如刻度尺、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等。
【解答】解:(1)根据天平调平衡时遵循的原则: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先快后慢。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2)由图乙所示可知,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m1=100g+20g+10g+5g+1.2g=136.2g,由图丙所示量筒可知,食用油的体积:V=40mL=40cm3,
(3)量筒中溶液的质量:m=m1﹣m2=136.2g﹣94.2g=42g,溶液的密度:ρ1.05g/cm3=1.05×103kg/m3;
(4)因为天宫和它里面的物体处于完全的失重状态,天平是在重力作用下才能平衡的,故在天宫不能正常使用天平,所以在天宫做此实验,不能成功完成。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天平的调节和读数、量筒的读数、密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