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生物进化理论在不断发展(第二课时)(共22页ppt)高一生物(沪科版2020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生物进化理论在不断发展(第二课时)(共22页ppt)高一生物(沪科版2020必修2)

资源简介

第4章 生物的进化
第2节 生物进化理论在不断发展
(第2课时)
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蛾,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树干上。自然条件下桦尺蛾体色有黑色和浅色两种类型。
情境一:桦尺蛾的工业黑化现象
桦尺蛾之间能进行相互杂交,黑色的桦尺蛾杂交能产生黑色和浅色的个体,而浅色的桦尺蛾之间杂交,其后代都是浅色的。
19世纪
20世纪
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桦尺蛾的进化
现 代 进 化 理 论
祖先
变异
有利
不利
存活(有利性状得到保留)
淘汰
自然选择
遗传
后代


假设黑色这一性状是由A基因控制。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那黑色桦尺蛾如何将它体内的A基因保留下来?
思考探究一
(一)种群
1. 生活在 _________ 的 ______ 生物的 ______ 个体叫做种群.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同一区域
同种生物
全部个体
(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2)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的鱼
(3)分别在长江水系和辽河水系的中华绒螯蟹



判一判

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基因频率
????????+????
?
某种等位基因形式
占所有等位基因形式中的比例
基因型频率
????????????????+????????+????????
?
某种基因型
占所有基因型中的比例
表型频率
红花红花+白花
?
某个相对性状中某种表型
占该相对性状所有表型的比例
(一)种群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思考探究二】
在桦尺蛾种群中,决定体色为黑色的基因为A,决定体色为浅色的基因为a,从该种群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为30个、60个和10个,相关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表型频率分别是多少?
AA=30% Aa=60% aa=10%
黑色=90% 浅色=10%
解:
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 40%
A%=
×100%
2×AA+Aa
2(AA+Aa+aa)
a%=
= 60%
2×aa+Aa
2(AA+Aa+aa)
×100%
基因频率=
某基因的数目
该基因的等位基因的总数
× 100%
算一算:
某地有50只纯种的长翅果蝇(VV)和50只残翅果蝇(vv)组成一个种群,请计算亲代基因型和V、v的基因频率。如果该种群内果蝇随机交配,请计算子一代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
亲代
F1
F2
……
Fn
基因型频率
VV

Vv

vv

基因频率
V

v

25%
50%
25%
50%
50%
50%
50%
50%
50%
0
某种基因的基因频率=
某种基因的纯合体频率+1/2杂合体频率
算一算:
某地有50只纯种的长翅果蝇(VV)和50只残翅果蝇(vv)组成一个种群,请计算亲代基因型和V、v的基因频率。如果该种群内果蝇随机交配,请计算子一代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
亲代
F1
F2
……
Fn
基因型频率
VV

Vv

vv

基因频率
V

v

基因频率相对稳定,则该种群未发生进化。
25%
50%
25%
50%
50%
50%
50%
25%
50%
25%
50%
50%
25%
50%
25%
50%
50%
50%
50%
0
在不考虑基因突变、选择、迁移等事件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和表型频率都不会发生改变。
遗传平衡种群
现代进化理论
上述计算结果是在满足五个假设条件的基础上计算的,对自然界的种群来说,这五个条件都能成立吗?特别是如果第③点(基因A和a都不产生突变,即没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成立,这与前面我们所学的基因突变的哪个特点相违背?
种群中突变的特点:

算一算: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若有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约有108个个体),那么每一代出现基因突变数是多少呢?
2× 104 × 10-5
个体基因突变数
× 108
种群基因突变数
=2 ×107
突变数很大、随机、不定向
(二)可遗传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新的表型
蝴蝶翅纹饰的多种可遗传变异
现代进化理论
19世纪
20世纪
思考:
试分析从19世纪到20世纪,由于环境改变使A(黑色)和a(浅色)基因频率如何变化?主导因素?
A基因频率:
a 基因频率:
思考探究三
(三).自然选择主导进化的方向
变异是不定向的
自然选择
不利变异
不断淘汰
有利变异
积累加强
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生物进化
而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只要种群基因频率在变,就意味着生物在进化。
◇物 种:
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
产生可育后代
♀2N=64
♂2N=62
(四)隔离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由于某些地理障碍而发生的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彼此之间不能杂交/杂交不育
导致
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
阻止基因交流
现代进化理论
现代进化理论
种群
可遗传变异
有利变异保存
不利变异淘汰
基因频率改变
进化
新物种
导致
导致
导致
标志
隔离
自然选择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迁入迁出、偶然交配等
现代进化理论
总结1:“定向”与“不定向”
①不定向:变异的方向
变异是随机的,方向不受环境影响
②定向:自然选择的方向、基因频率改变的方向、进化的方向
(2)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
基因频率=纯合子频率+1/2杂合子频率
(1)通过基因型个体数量计算基因频率
基因频率=
某基因的数目
该基因的等位基因的总数
某基因的个数=纯合子个体数 X 2+杂合子个体数
种群中该对等位基因的总数=个体总数 X 2
总结2:基因频率的计算
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总结3:运用哈代-温伯格平衡定律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一对(Aa)时,设p代表A基因的频率,q代表a基因的频率,则:
(p+q)2=p2+2pq+q2=1
适用条件:种群大;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突变的发生;种群之间不存在个体的迁移或基因交流;没有自然选择。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