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学案 课件(39张幻灯片) 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学案 课件(39张幻灯片) 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第一课 青春的邀约
第2课时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1.通过带领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部分人的言行,让学生理解独立思考的含义。
2.通过展示杰出人物的成就和经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批判性思维的表现、意义和要求。
3.通过带领学生了解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注重开发创造潜力,不断提升自我。
素养目标
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具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掌握批判性思维的表现及要求。
澄清对独立思考的误解,培养创造性思维。
本课时主要内容有学会独立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开发创造潜力。本课时通过列举生活现象,讨论其是否属于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提高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介绍质疑权威的背景材料,理解批判性思维的可贵;通过借助各种发明创造的事迹或者展示班级小发明,启示我们要积极培养创造性思维。
《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我们常常简单地把其作者司马迁定义为天才,似乎因为他是天才,所以很自然地就写出了《史记》。实际上,就是天才如他,也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思考。司马迁遍寻名山大川,广征野老遗闻,不断筛选,不停比对,精心构思,勤奋增删,穷究天人之际、古今之变,多年呕心沥血后才写出了《史记》。其思维的发达、勤奋、独立、缜密,都是人类罕见的。
思考问题:(1)你认为司马迁在写《史记》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思考方式
(2)生活中,我们应如何提高思考能力
教师导入:纵观古今中外,凡有所成就者,必具有强大的思考能力。人类文明的创造与延续的重要源泉就是人的思维。进入青春期的我们,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更应该接受系统的思维训练。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第一课第2课时。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8~13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在课本上做标记并完成“重点梳理”部分的题目。(时间:5分钟)
1.学会独立思考的原因及做法是什么
2.培养批判精神的原因及做法是什么
3.开发创造潜力的原因及做法是什么
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学会独立思考→培养批判精神→开发创造潜力→社会实践
学会独立思考 ★理解 独立思考 不等同于一味追求   ,而是表现为不人云亦云,有自己   见解,同时能   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培养批判精神 表现 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   挑战
独到的
接纳
权威
独特
提出问题
培养批判精神 ★意义 ①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   ,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②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   ,改进现状
★要求 ①要有质疑的   ,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   。
②要考虑他人的   
解决问题
勇气
能力
感受
开发创造潜力 ★要求 ①在遵守   的前提下,要敢于
   ,追求创新与生活的丰富多彩,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②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③创造离不开实践
法律和道德规范
打破常规
怎样学会独立思考
我们的身边有一些既偏执又矛盾的年轻人,看到好人好事,会嘲讽地说“没准是为了追名逐利”;看见有人成功,就要揣测一番是否走了“捷径”……他们总在怀疑,怀疑每个事件背后的动机和成因。
“他们总在怀疑,怀疑每个事件背后的动机和成因”是独立思考的表现吗 为什么
不是。因为独立思考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表现为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教材P9探究与分享)下列同学们关于独立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
A.笑笑——独立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不需要去理会别人的想法
B.玲玲——独立就是盲目从众、人云亦云,别人做什么事情跟着做就好
C.依依——独立就是不光提出自己的观点,还要倾听、理解别人的观点
D.南南——独立就是一味地追求个性独特,如穿奇装异服、留奇怪发型等
为什么要培养批判精神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期的研究中,偶然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由此灵感一现,萌生了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然而,袁隆平的设想与传统的经典遗传学相悖。许多权威学者认为他是蚍蜉撼树,根本不可能成功。但是,他下定决心要将自己的想法坚持到底。袁隆平费尽千辛万苦,历经6年,终于从14000多株稻穗中找到了6株不育株,通过人工授粉的方法繁殖出下一代,证明了“无性杂交”学说是错误的。
①“学贵有疑”,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②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③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为什么说“怀疑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方式”
    
议学提示:教师可通过展示生活现象,澄清学生对批判性思维的认识,引导学生学会理性分析、思考问题,理性看待社会现象。
上海一中学生发现《中国历史地图册》引用的古钱币照片有问题,立刻查阅相关资料并向专家求证自己的想法。最终,该教材的编辑承认该照片不妥并决定修改。这说明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 ( )
C
①勤于观察思考,敢于批判质疑 
②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相互取长补短 
③敢于否定一切,坚持自我判断 
④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积极探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怎样开发创造潜力
2023年7月13日,2023年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北方赛区选拔赛在泰安市盛大开幕,来自九省市的1214支参赛队伍、2342名选手相聚于泰山脚下,参与竞技角逐。在各个赛项中,青少年创意无限,在现场的“浩瀚星空”场景中尽情绽放智慧火花。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
请小组内交流一下,你在学校或者是生活中,是如何培养自己的创造潜力的
示例:在学校里,有时会参与学校组织的小创造活动;在家里,会和父母一起做开发创造力的小游戏。
青春的创造有无限可能。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①我们在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创新与生活的丰富多彩,开创前人未走之路;②我们要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③创造离不开实践,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议学提示:教师可通过展示2023年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北方赛区选拔赛的相关资料,让学生知道青春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认识到青春的创造是多姿多彩的,要努力开发创造潜力。
唯有核心科技在手,方能铸成国之重器。“自主创新”在新时代北斗精神中居于首位,北斗系统全面实施自主可控原则,卫星单机产品及元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堪称我国自主创新的典范。
向北斗人学习,我们要 ( )
①开发创造潜力,展现青春风采 
②学会独立思考,一味追求独特 
③敢于质疑,拒绝接受任何意见 
④多参加小制作、小发明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1“停滞的青春是死水,我们不要;单调的青春是萎靡,我们不要;偏激的青春是敌人,我们不要。”那么,你想要的青春是 ( )
①学会独立思考的青春 ②培养批判精神的青春 ③开发创造潜力的青春 ④享受自由自在的青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2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有 ( )
①要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②学贵有疑,要敢于向权威挑战 
③要勤奋学习,积极探索
④要接纳他人的一切建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3新时代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要激发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在中华民族复兴赛道上跑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好成绩。为此,青少年要 ( )
A.开发创造潜力,展现青春风采
B.学会独立思考,一味追求独特
C.培养批判精神,少与他人交流想法
D.树立科技梦,立志成为科学家
A
4(原创)2023年6月15日,在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上,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带来自己的科创作品——防扎手工字钉。一次,顽皮的男同学把工字钉撒了一地,她和班级的女生们将其一一拾起来时不小心扎伤了手指,这让她下决心去发明一种防扎手的工字钉。
这告诉我们 ( )
A.只要树立科技梦想,就定能成功
B.要独立思考,少与他人交流想法
C.要勤于思考,在生活中多思多想
D.要大胆尝试,可以突破法律底线
C
5小智在初中时就参加了学校的“智拉社团”,学校的青年创客空间更是他最爱去的地方。他和同学们的很多想法,就是在这里从“异想天开”变成了触手可及的作品。他们设计的“火星基地矿物采集自动化识别及分拣系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和神经网络训练,输入一张矿石的图片就能分辨出矿石的种类。小智的经历是我国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一个缩影。
让更多的青少年仰望星空。请结合材料,说说我们要如何开发创造潜力。
①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创新与生活的丰富多彩,开创前人未走之路;②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③要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6(2023·株洲中考)妈妈发现小刚的穿着有些另类,便对他说:“你是一个学生,这样穿可不太好。”小刚不以为意地说:“你知道什么!好些同学都这么穿,这才叫‘酷’,我已经长大了,不要你管。”
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 )
①批判性思维就是敢于向权威挑战,不听取任何意见 
②独立思考不是人云亦云,而是有自己的见解 
③独立思考要能接纳他人合理的、正确的意见 
④“酷”就要穿奇装异服,追求与众不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