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学案课件(38张幻灯片) 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学案课件(38张幻灯片) 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2课时 我们与法律同行
1.通过分享“法治进校园”系列活动,让学生理解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性,知道作为青少年应怎样参与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
2.通过分享网友面对自我权益受侵害时的态度,让学生学会依法办事,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树立法治意识。
素养目标
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掌握依法办事的要求。 
明确增强法治意识的原因。
本课时主要内容有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通过介绍尊法守法典型人物、学习“法治进校园”活动等,启示学生增强法治意识,养成尊法守法的习惯;通过列举非法维权或者面对侵权一味忍让的案例,警示学生学会依法办事。
古有廷尉罚金的故事,一直被作为信仰法律的典范传颂。有人惊扰了皇帝的车驾,皇帝命廷尉严加处罚。廷尉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处以罚金,皇帝闻言大怒。廷尉却不卑不亢,答道:“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在法律面前,皇帝和平民都是平等的,依照法律规定的处罚,才能显示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治社会所需要遵循的最基本原则。
法律是红线,不能有丝毫触碰。依法办事是底线,是坚守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闸门。
思考问题:廷尉罚金的故事给我们增强法治意识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教师导入:行动上的敬畏,源于思想上的崇敬,人人守法首先要人人信法,依法办事首先要信仰法律。接下来让我们共同学习第十课第2课时,增强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100~103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在课本上做标记并完成“重点梳理”部分的题目。(时间:5分钟)
1.什么是法治意识
2.我们为什么要增强法治意识
3.怎样做到依法办事 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建设法治中国→树立法治意识→成为参与者、推动者→遵守法律、法规→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树立法治 意识 什么是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    、遵守和  
为什么要增强法治意识 ①当法律真正铭刻在   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②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③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   
崇尚
服从
我们的内心
依法治国
基本要求
法律、法规
学会 依法 办事 怎样 做到 依法 办事 ①要遵守各种   。
②要养成   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为贯彻落实中央“法治中国建设”指示精神,2023年3月,曲靖市三宝派出所联合其他部门开展“法治进校园”系列活动,在三宝某中学开展了“知法明理 平安成长”法治培训会暨“普法强基 法护青春”宣讲活动。
活动中,民警向全校师生讲解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和安全防范常识。此次“法治进校园”主题教育,唤起了同学们的守法意识,使同学们认识到遵法守法是日常生活的重要规则。今后,三宝派出所将继续开展“法治进校园”系列活动,积极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努力维护和谐平安的校园环境,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建设法治中国,需要公民树立法治意识。请你谈谈树立法治意识的意义。
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②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③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青少年能够为法治中国建设做些什么
①增强法治意识,自觉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②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通过合法途径表达利益诉求。③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努力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易错点提示·
观点 当人们的法治意识增强了,法治国家也就建成了。
点拨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①人们法治意识的增强,有助于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但这不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唯一因素,更不是决定性因素。②建设法治国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个国家、社会、人民共同推进。③建设法治中国需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
法治意识的树立不是盲从,不是迷信。法律信仰是蕴藏在条文之内的精神内核,法律信仰的养成需要有合理的批判和有效的反思。这段话说明,树立法治意识就要 ( )
①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服从法律 ②提高道德水平,增强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③时刻牢记法律条文,以备不时之需 ④在生活中,自觉遵守和捍卫法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怎样做到依法办事
下面是一些网友面对权益受侵害的态度。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遇到校园暴力时,虽然也想过狠狠地打回去,但如果把人打伤了,父母还要赔钱,就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忍就算了。——“青年墨白”
那时候作为一个孩子,真的不知道除了忍还有什么别的办法。——“杜子若”
如果没有提前接受教育,小孩子可能会选择沉默,所以提前告诉孩子应对伤害的方法很重要。——“木浩楠”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合法权益受侵害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及时寻求老师或家长的帮助,用合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你认为上述忍让的做法可取吗 正确的应对方法应该是 什么
不可取,生活中遭遇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面对侵权问题,一味忍让或以暴制暴都是错误的做法,都是缺乏法治意识的表现,没有做到依法办事。
正确的应对方法: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办事,学会依法 维权。
议学提示:教师通过采访活动,了解学生对侵权问题的看法及对待侵权的态度,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疏导;在讲解依法办事这一内容时,也可以列举违法讨薪等案例,加深学生对依法办事的理解。
·易错点提示·
观点 学会依法办事,就是要让法律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唯一准则。
点拨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②在社会生活中,要解决矛盾和纠纷,除了法律手段之外还包括道德、纪律等手段,这些都能为我们顺利解决遇到的问题提供指引和帮助。
下面的漫画警示我们 ( )
A.遵守交通法规就能保平安
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法律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D.要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办事
D
1“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心里。”这句古语强调 ( )
①只有公民懂得法律,法律才能对其发挥作用
②法律无须成文,在公民心中留下痕迹即可
③法律的权威来自公民内心对法律的拥护
④心中有法,才能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B
2“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这句谚语启示我们 ( )
A.爱护河流,保护河流
B.远离闹市,品味生活
C.学习他人,崇拜他人
D.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D
3广场舞喧闹、机动车轰鸣“炸街”、室内装修噪声扰民·····这些噪声污染一直是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守护公众的“安静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对噪声排放标准、噪声污染源头预防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将噪声污染治理落到实处,公民应当 ( )
①树立法治意识,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加强对社区的管理,取缔各类噪声污染源 
③同噪声扰民行为作斗争,依法维护自身“安静权”
④提高道德修养,强化责任意识和公共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4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
材料二 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一辆越野车越过中间护栏驶入逆向车道,撞上了正常行驶的小刚爸爸的车,夺走了小刚爸爸的生命。法院一审宣判,肇事司机被判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小刚妈妈看了判决书后说:“现在这样的判决我不太接受,但我尊重法官的想法,不上诉。”
材料三 小东和爸爸妈妈以及社区邻居10余人报名了A旅行社组织的“某景区5日游”,签了合同,并按约定付清了钱款。在前往景区的途中,旅游车两次出现机械故障,拖延了时间,导致随后游览的一个景点因关门而无法参观。小东爸爸的情绪十分激动,拒绝继续随团参加游览活动,并带领其他人开始“自行活动”,自行包车游览、自行联系就餐、自行入住一家更高标准的宾馆,最后又自行购买火车票回家。回家之后,小东爸爸与旅行社交涉,要求旅行社退还全部钱款并且报销全部花费。
(1)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中,哪部分内容最触动你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
 
“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最触动我。这句话体现了当今社会是法治社会,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依法办事。(开放性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从法治意识的角度,点评材料二中小刚妈妈的选择和材料三中小东爸爸的行为。
 
树立法治意识,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小刚妈妈选择不上诉是尊崇和信赖法律的体现;小东爸爸没有做到依法维权,没有按照法定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在今后的生活中,你打算怎样依法办事
 
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②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5(2023·武汉中考)下面是某校八年级(2)班开展的“与法同行”主题教育活动摘要:
☆“远离毒品危害”——设计禁毒宣传黑板报
☆“慧眼识诈”——制作反电信诈骗宝典
☆“筑牢信息防护墙”——收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妙招
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在于( )
A.学会独立思考,排除外界影响
B.增强法治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C.完善自我认知,学会调控情绪
D.锻炼意志品质,提高抗挫折能力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