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第四单元 复习课法律保障生活典型考题 命题角度 备考指导2023·长沙中考T2 结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考查法律的作用 1.热考背景:依法惩治违法犯罪、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国家关于法治建设的要求等。2.命题角度:法律与生活的关系、法律的特征、法治的重要性。3.主考题型:选择题、材料分析题2023·龙东中考T15 通过我国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开展“天网行动”,抓捕外逃贪官,考查法律的特征2023·金华中考T4 结合现实生活中部分人对法律的看法,考查法律的作用【真题详析】(2023·金华中考)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切事情都可以通过法律来解决。对此,你的观点是( ) A.赞成,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B.赞成,我们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C.不赞成,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D.不赞成,只要不违法犯罪,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C【解题思路】【答案】 C步骤 方法审题目 题干中的观点是“现代社会中的一切事情都可以通过法律来解决”看选项 题干中的观点是错误的,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除了法律之外,道德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主义道德补充、支持、促进着我国的法律;道德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法律去规范;法律管不到的范围,必须由道德去规范,故C判断正确,符合题意;A、B本身的判断就是错误的;D判断正确,但理由错误,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联教材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2023·长沙中考)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该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要求电信企业、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企业等在反诈工作中要承担风险防控责任。该法施行有利于 ( )①规范社会成员行为 ②杜绝电信网络诈骗③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C典型考题 命题角度 备考指导2023·赤峰中考T5 结合人民法院的法官定期到对口小学开展“蒲公英普法小课堂”宣传活动,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1.热考背景:漫画、普法宣传活动、新修订的关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法规以及社会不同主体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措施等。2.命题角度:加强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原因、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意义、对“六大保护”的辨别等。3.主考题型: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典型考题 命题角度 备考指导2023·龙东 中考T20 借助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减轻青少年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1.热考背景:漫画、普法宣传活动、新修订的关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法规以及社会不同主体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措施等。2.命题角度:加强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原因、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意义、对“六大保护”的辨别等。3.主考题型: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典型考题 命题角度 备考指导2023·丽水 中考T6 借助“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聚焦网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考查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1.热考背景:漫画、普法宣传活动、新修订的关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法规以及社会不同主体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措施等。2.命题角度:加强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原因、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意义、对“六大保护”的辨别等。3.主考题型: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真题详析】(2023·阜新中考)某市人民法院成立少年法庭办公室,它主要负责统筹未成年人审判指导、案件审判管理和协调开展未成年人案件巡回审判等工作。这属于对未成年人的( )A.学校保护 B.家庭保护C.司法保护 D.网络保护C【解题思路】【答案】 C步骤 方法审题目 题中某市人民法院成立少年法庭办公室,主要负责统筹未成年人审判指导、案件审判管理和协调开展未成年人案件巡回审判等工作,体现了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人的专门保护看选项 分析可知,人民法院成立少年法庭办公室,主要负责统筹未成年人审判指导、案件审判管理和协调开展未成年人案件巡回审判等工作,这种行为属于司法保护,C正确;A、B、D排除联教材 对未成年人的六大保护【方法指导】对应类选择题1.审题目:把握材料关键信息,特别是具有倾向性的信息。2.审设问:明确设问,把握选择方向。3.看选项:选项与材料主题具有一一对应性。4.联教材: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正确选项。(2023·龙东中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有利于减轻青少年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属于对未成年人的 ( ) A.家庭保护 B.政府保护C.学校保护 D.司法保护B1“法律用处大,处处需要它。国家兴法治,兴旺又发达。权益受伤害,维权要靠法。守法又护法,利民利国又利家。”下列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任何问题都必须用法律来解决B.法律维护社会稳定C.法律保障人民的幸福生活D.法律指引、教育人向善A2下面是同学们自主学习时搜集的新闻资料,其中体现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的是 ( )A.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B.某市市委书记朱某涉嫌严重违法违纪,目前正在接受纪委纪律审查和监委监察调查CC.张某因在机动车道上骑行且未戴头盔,被罚款20元D.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各地行政机关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宪法宣传活动3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后简称妇女权益保障法),该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充分考虑了妇女面临的现实问题,回应了社会关切。由此可知 ( )A.全国人大代表行使国家立法权B.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C.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D.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随意修改B4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公民树立法治观念,就要 ( )A.崇尚法律,任性而为B.制定法律,认可法律C.严格执法,惩恶扬善D.严格守法,依法维权D5张某在商场里买到了劣质商品,与商场协商未果,便向消费者协会进行了投诉。经消费者协会依法调解,张某获得了赔偿。这个事例启示我们 ( )①要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②遇到问题应通过合法的途径解决 ③我国法律规定了公民的义务 ④要善于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C6漫画表明了 ( )A.未成年人享有法律特权B.保护未成年人只是家庭的责任C.国家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D.《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唯一法律C7“不得让8岁孩子单独与保姆居住生活,至少每周联系学校老师一次,多关注孩子生活状况。如违反裁定,法院将视情节轻重,予以训诫、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生效后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裁定的全国首份家庭教育令。这体现了法律最主要特征是 ( )A.保障人民幸福生活B.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由国家制定或认可D.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B8下面的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学会调节负面情绪B.学会抵制不良诱惑C.促进个人全面发展D.护航未成年人成长D9每天早上到校,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学校领导和老师在校门口迎接同学们,组织大家有序进校门;交通志愿者也早早到位,维持校门口的交通秩序。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 A.学校保护、司法保护B.社会保护、司法保护C.学校保护、社会保护D.学校保护、政府保护C10【与法同行 护航成长】材料一 2023年2月,最高检发布《检察机关以司法保护助推“六大保护”融通发力纪实》,指明了开展有关“六大保护”的具体工作。(1)阅读材料一,完成表格内容。具体工作 保护机制由共青团铜仁市委主办的青少年禁毒宣传主题教育走进旺家社区 社会保护某法院挂牌成立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①某学校组织教师编写《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②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等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青少年网络保护论坛,合力筑牢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火墙” ③①司法保护。②学校保护。③网络保护。材料二 2023年4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发出通知,启动2023年“绿书签行动”。要求各地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倡导绿色阅读、文明上网,增强未成年人安全意识和法治素养,提升对非法有害出版物及有害信息的鉴别能力和防范意识,推动健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营造护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开展2023年“绿书签行动”的理由。 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③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材料三 在某小区旁的广场上,十几名居民在整齐划一地跳着舞,现场却听不到一点音乐声。原来,他们都佩戴了一副能够接收指定频段的耳机,通过播放器设定的频段号,所有耳机都能同步接收到同一首歌。不少居民对这种“静音模式”的广场舞表示赞赏。这是人们法治意识增强的体现,在实现自身权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3)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请以“增强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为主题拟一份倡议书。(仅需列出倡议要点即可) ①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③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11(2023·龙东中考)广场音响、邻里装修等噪声污染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于2022年6月5日起施行,回应热点问题的解决,以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谐安宁。该法的修订与施行表明 ( )A.噪声污染防治只能依靠法律B.噪声污染问题对社会生活影响不大C.国家禁止广场舞、室内装修等活动D.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D12(2023·威海中考)围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某班合作学习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了评析。内容 评析本法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 ①表明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学校必须开齐开足体育课,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 ②确保未成年人一定能健康成长国家建立体育仲裁制度,及时、公正解决体育纠纷 ③体现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国家对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参加体育活动的权利给予特别保障 ④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其中,你认同的是 ( )A.①B.②C.③D.④C13(2023·山西中考)阅读下图,请你判断该《意见》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政府保护D.司法保护C14(2023·江西中考)《江西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新修订)》规定,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内容,定期开展未成年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按照规定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设心理辅导室。该规定的实施有利于 ( )A.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地位B.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C.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D.让未成年人享有更多的特权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