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学案课件(33张幻灯片) 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学案课件(33张幻灯片) 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第九课 珍视生命
第2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
1.引导学生了解挫折的含义,意识到生活难免有挫折,正确的态度对于战胜挫折有重要意义。
2.通过展示蒲松龄的故事,引导学生意识到生命是有韧性的,激励学生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掌握发掘生命的力量的方法。
素养目标
具备应对挫折的积极心理品质。
正确认识挫折的两面性及对待挫折的态度。
学会挖掘生命的力量,激发生命的潜能。
本课时主要内容:生活难免有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教师通过介绍虽遭遇不幸仍追逐梦想的人物事迹,特别是“新时代好少年”或者让人感动的网络红人的事迹,让学生从中感受挫折的两面性及发掘生命力量带来的启示。
播放“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陆鸿的视频。
2023年3月,陆鸿获评“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因幼时高烧导致的小脑神经受损,身体残疾的他中专毕业后却到处找不到工作。父亲病重逝世、家庭的困顿,使得他下定决心自主创业。经历了无数底层职业的摸爬滚打,他靠着自强拼搏,将生意从开照相馆、做电子相册加工,逐渐拓展到纸质影集生产,又从6人的家庭小作坊,发展到目前拥有35名员工的实体相册加工厂。
他不但用自己残疾的身躯挑起了养家的重担,还为21名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在陆鸿的带领下,2022年,相册工厂的营业额达到了1400万,比前几年翻了整整一倍。现如今,陆鸿的工厂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
问题1:陆鸿是如何对待所遭遇的挫折的
问题2: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向陆鸿学习
教师导入: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在挫折面前,有的人沉沦,有的人奋起,前者就此一蹶不振,人生暗淡,而后者则演绎出不一样的精彩人生,就像视频中的陆鸿一样。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向陆鸿学习,活出自己的人生,创造不一样的精彩。接下来,让我们共同学习第九课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的内容。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105~110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在课本上做标记并完成“重点梳理”部分的题目。(时间:5分钟)
1.如何正确认识挫折
2.如何增强生命的韧性
挫折的含义→正确对待挫折→挫折的两面性→发掘生命力量→培养坚强意志→学会借助外力
生活难免 有挫折 ★挫折是把双刃剑 ①消极影响: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感受,但如果一味沉浸其中,就容易消沉,甚至作出    的行为。②积极影响: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   ,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生活难免 有挫折 ★挫折是把双刃剑 ①消极影响: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感受,但如果一味沉浸其中,就容易消沉,甚至作出 不恰当  的行为。②积极影响: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得意时 ,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 失意时 ,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发掘生命的 力量 ★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 ①提高生命的  、   和   的能力。②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   和   。③借助外力
发掘生命的 力量 ★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 ①提高生命的 承受力 、 自我调节 和 自我修复 的能力。②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 勇气 和 坚强的意志 。③借助外力
生活难免有挫折
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我们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
请同学们回忆并分享在生活中所遭遇的挫折及当时的情绪感受。
这些挫折对你今后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2问均为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提示:每个同学都会遇到挫折,挫折可能大也可能小。但无论挫折大小,我们都不能回避,应直面挫折,不畏不惧,这才是正确的态度。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挫折的两面性,从而更好地接受挫折,充分发挥挫折的积极作用。
教师总结:人生难免有挫折,面对挫折我们不能意志消沉,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当一味沉浸在挫折带来的负面情绪之中时,我们应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同时要认识到,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我们应接受挫折,充分发挥挫折的积极意义,促进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如何增强生命的韧性
蒲松龄(1640~1715),清代著名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他幼年有轶才,少年得意,十九岁科考得县、府、道第一。自此,他专心攻读,希望能博取功名,一酬壮志。后终老他未得意于科场,屡试不第,七十一岁方援为贡生。他长期穷困潦倒,多次接受朋友的救济,后以教书为业。
他一生著作很多,尤其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达到古代文言小说创作高峰,为后世所称道。蒲松龄聪明颖慧,才智过人,青年时期热衷举业,却“年年文战垂翅归,岁岁科场遭铩羽”。为了激励自己不断发奋读书和创作,他在压纸用的铜尺上刻下了对联。
蒲松龄的故事启示我们应如何化挫折为财富
①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②发现、发掘生命的力量,提高我们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③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④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教师:同学们,通过对以上各个议题的学习,我们对本课时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下面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学习效果吧,请同学完成当堂检测。
1.(教材P107探究与分享)爱迪生研制电灯时,失败了很多次。当他用了一千多种材料做灯丝的时候,助手对他说:“你已经失败一千多次了,成功已经变得渺茫,你还是放弃吧!”爱迪生却说:“到现在我的收获还不错,起码我发现有一千多种材料不能做灯丝。”
最后,经过几千次的实验,他终于成功了。这说明 ( )
①人生难免要遇到挫折 ②挫折只会给人带来痛苦,人生应该避免挫折 ③同样的挫折对不同的人都会产生相同的影响 ④意志坚强的人更能战胜挫折,走向成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2.(教材P109方法与技能)励志演讲家尼克·胡哲天生无四肢,却学会了打字、刷牙、打高尔夫、冲浪与跳水。他在西北工业大学励志演讲中说,生活中很多没法改变的障碍,要学会积极地看待,没有朋友,去找朋友,没有奇迹,去创造奇迹……面对挫折,增强生命的韧性,我们要 ( )
①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 ②培养某方面的兴趣 ③排斥借助外力 ④不畏挫折,不考虑后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1.(2022·河南月考)“向日葵女孩”何平是湖南科技大学的一名学生,父母双双患有残疾,她兼职7份工作,带着患病的弟弟一起坚持上学。她说,虽然辛苦,但要像向日葵一样迎着太阳生活。何平的事迹的感人之处在于她 ( )
①身处逆境,坚持求学 ②面对挫折,乐观生活 ③敢于担当,自强不息 ④屡遭不幸,生活艰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2.面对考试失利,有些同学垂头丧气,有些同学则暗下决心要迎头赶上。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的主要原因是 ( )
A.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是不同的
B.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C.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D.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D
3(原创)王跃虽然失去光明,可是她自己就是最大的发光体。作为一名视障运动员,她训练的困难程度常人难以想象。哭过、煎熬过,训练的过程特别枯燥、特别累,但她从未想过放弃,总是在自己的领域默默努力。最终,她在北京冬残奥会为中国队再添一枚铜牌。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有 ( )
①要笑对挫折,不断迸发自己的能量 ②只有在残奥会上获得奖牌,才算实现了自身价值 ③要砥砺奋进,不断增强生命的韧性 ④我们要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B
4.(2022·河南期末)“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之一“躺平”是指人在面对压力时,内心再无波澜,主动放弃,不做任何反抗。这更像是年轻人的一种解压和调整方式,是改变不了环境便改变心态的自我解脱。短暂“躺平”是为了积聚能量,更好地重新出发。积聚能量,重新出发,我们青少年应该 ( )
A.增强生命的韧性 B.遇到挫折快放弃
C.甘于贫乏不反抗 D.冷漠待人无波澜
A
5.学习《增强生命的韧性》这一课时,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小伟和小莆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1)小伟的这种思想会带来什么影响
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产生负面情绪。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作出不恰当的行为。
(2)要做到愈挫愈勇,你认为小莆会怎么做
①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②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自身的生命力量。
6.(原创)某班开展以“挫折”为话题的主题班会。下列同学的观点中,你认可的有 ( )
①挫折只会让人一蹶不振,失去对生活的希望
②挫折是人生的“营养剂”,要正确看待挫折
③经历了挫折,人生就一定会走向辉煌 ④要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7.下列对漫画理解正确的有 ( )
①不同的人对待命运的态度不同 ②生命的时光是一去不复返的 ③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无法改变的 ④面对挫折,我们要增强生命的韧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