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5.2基本政治制度课件(34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5.2基本政治制度课件(34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道德与法治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做主
第四课 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5.2 基本政治制度
新知导入
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政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制度)
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增强制度自信和国家认同。
2.道德修养:认识基本政治制度是为了确保人民更好地当家作主。
3.法治观念: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4.责任意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要了解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教学重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学习目标
1.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哪些?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含义及地位?
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4.人民政协的性质、主题、职能?
5.政党制度有何意义?
6.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原因)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分级、自治机关、与中央的关系、意义?
8.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含义、组织形式、意义?
第一目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运用你的经验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中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中共中央这一建议,民主党派积极建言献策。例如,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针对数字经济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要统筹数字经济技术创新的发展布局;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建议加快建设一批数字经济创新平台载体;中国民主同盟中央聚焦“行业数字大脑”这一新名词,提出要加快建设行业数字大脑,畅通产业链国内大循环。
中共中央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建议,民主党派围绕这一建设积极建言献策,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多党派合作,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新知讲解
1.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哪些?
一个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个基本政治制度: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制度)
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制度)
注意区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新知讲解
2.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原因和内容(P67)
原因: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
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②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③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④拥护祖国统一和致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新知讲解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含义及地位?
(1)含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我国的政党制度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2)地位:这是我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执政党
参政党
(既非反对党,也非在野党)
相关链接
我国各民主党派概况(八大民主党派)
新知讲解
4.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执政党:中国共产党
参政党:民主党派
各民主党派不是反对党,不是在野党,只合作而非竞争,是我国政党制度不同于西方政党制度的根本特征。多党合作的必要条件和根本保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新知讲解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主题、职能是什么?
①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②主题:团结和民主。
③职能
政治协商:就国家的决策开展协商
民主监督:就国家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
参政议政:
注意: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它不能直接对国家事务进行决策,也不能直接去处理行政事务,政协的提案、建议案是没有法律约束力的。
就重要问题开展调研并提出建议案
新知讲解
6.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何意义?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③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④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拓展提升
第二目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新知讲解
内蒙古自治区1947.5.1成立
找出五大民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1955.10.1成立
西藏自治区1965.9.9成立
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3.15成立
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10.25成立
知识拓展
你知道人民币上有哪些民族的文字吗?这说明什么?
蒙古文
汉语拼音
藏文
维吾尔文
壮文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新知讲解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原因)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③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新知讲解
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P69第二段)
(2)民族关系: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P69第一段)
(3)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4)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P70)
(5)自治权: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即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6)自治机关和中央的关系: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知识拓展
民族自治权
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即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行使立法权
变通执行权
财政经济自主权
文化、语言文字自主权
组织公安部队权
少数民族干部具有任用优先权
新知讲解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P70第三段)
(1)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
(2)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
(3)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4)民族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拓展提升
第三目
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探究分享
居民委员会
镜头一:
某社区居委会进行换届选举,社区工作人员在社区开展宣传活动,要求大家推举候选人。
镜头二:
最近,某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把私家车停在社区健身场地上,引发健身居民与车主的矛盾。居委会组织双方代表协商解决办法。
镜头三:
某社区居委会主任向居民会议汇报过去一年的工作,接受居民监督。
①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结合以上三个镜头,谈谈你对居民自治的认识。
③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的监督。
新知讲解
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含义、组织形式、意义?
含义: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农村的村民委员会
(2)组织形式:
注意:村委会、居委会不是基层国家政权机关,不是国家机关。
新知讲解
居民自治的内容:
①产生: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②决策: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③监督: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
①产生: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决策: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
事业的决策与管理;
③监督: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
村民自治的内容:
新知讲解
①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②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
课堂小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目标、地位、根本组织原则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重要机构
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
我国的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
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
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的意义
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课堂练习
1.2023年3月,某城区启动“最美小区”专项评比。在居委会组织下,某社区居民通过“邻里微信群”和“美丽小区建设小组”,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居委会尽心服务,让小区更美。从“最美小区”的建设过程可以看出(  )
A.基层群众自治,能促进社会和谐
B.培养高雅情趣,能有效调节情绪
C.依照法定程序,能避免产生纠纷
D.遵守社会规则,能维护公平正义
A
课堂练习
2.(2023年辽宁省朝阳市)2023年3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政协委员们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职能,积极担当作为。人民政协的职能是( )
①民主监督 ②制定法律 ③参政议政 ④政治协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课堂练习
3.(2023年北京市)北京市着力探索社区“微治理”,形成超大城市治理“首都样板”。某社区健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的协商议事机制,完善居委会、业委会、业主、物业服务企业和社会单位共同参与的“五方共治”机制,有效协调社区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做到各类小问题、小矛盾“不出社区”。在这一探索中( )
①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②社区居委会充分发挥了参政议政的职能
③居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社区治理
④各方群策群力,共商共治解决社区难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课堂练习
4.某老旧小区在街道、社区干部建议指导下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带领居民整治小区环境、规划建设停车位……原本破旧不堪的小区环境越来越好,居民生活越来越舒心。这是我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一个缩影。该小区上述治理模式(  )
A.促使小区居民就业观念转变
B.表明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C.能够提升小区居民的幸福感
D.保障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