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6课 冷战【学习目标】 1.阐述冷战的定义及原因,说出冷战的表现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2.复述德国分裂的大致过程及影响。3.阐明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之间的关系。◎重点: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预习导学】课堂导入歌曲《AMANI》抒发了人们对和平长久的渴望,也警示人们必须要以自己的努力斗争来争取和平。歌名“AMANI”源于非洲语,是“和平”的意思。歌词中,“NAKUPENDA WE WE”是“我们爱你”的意思,“TUNA TAKA WE WE”是“我们需要你”的意思。在当今社会,世界依旧存在不和谐音符的根源是什么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冷战》,了解那段既缓和又紧张的历史。重点梳理知识点一 冷战的发生 含义 二战后,以 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 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背景开始 1947年, 出台 发展 1947年,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提出【答案】美、苏 非战争又非和平 杜鲁门主义知识点二 德国的分裂 1.柏林危机原因 随着 的出台,美、英、法三国与苏联在处理德国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 爆发 1948年2月,美、英、法三国计划将占领区合并,引起苏联的抗议。6月,苏联切断美、英、法占领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美、英立即对苏占区实行反封锁。“ ”爆发 结果 美、苏通过秘密谈判达成协议,双方同时解除封锁 2.德国分裂分裂 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 ”或“西德” 1949年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 ”或“东德” 影响 欧洲 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答案】1.杜鲁门主义 柏林危机2.联邦德国 民主德国 冷战知识点三 北约与华约对峙 项目 北约 华约成立 1949年,以 为首的12个国家成立了北约 1955年, 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约 影响 北约、华约两大集团全面 对峙,两极格局形成 图示归纳【答案】美国 苏联 冷战【合作探究】任务驱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探究问题。【解读材料,走进冷战】材料一 二战后,美国总统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余相信美国之政策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摘编自杜鲁门致国会咨文材料二 我们每接受一笔贷款,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法国总理皮拉尔迪材料三 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1)依据上述材料,指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目的,并列出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2)材料二表明,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企图和实质分别是什么 【画面回放,再现冷战】(3)图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有何影响 (4)图二、图三再现了北约与华约两大组织建立的场景,这两大组织的建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归纳总结,感悟历史】(5)美、苏之间的冷战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结合这些影响谈谈你的感悟。【答案】(1)目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称霸世界。表现:政治方面,出台杜鲁门主义;经济方面,提出马歇尔计划;军事方面,成立北约。(2)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以控制西欧,遏制苏联。实质: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3)历史事件:德国分裂。影响: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4)两极格局最终形成。(5)影响:严重威胁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感悟:霸权主义的存在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坚决反对霸权主义,警惕历史悲剧的重演。备选任务 探究冷战政策的背景、实质材料一 战后美国实力简表经济 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其黄金储备量占世界的3/4,工业生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的2/3军事 1945年,武装部队总人数达到1200多万,国防预算超过800亿美元;空军、海军力量世界第一;在全球有484个军事基地;垄断着原子弹等核武器技术材料二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美国总统杜鲁门 材料三 苏联以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力量雄踞欧亚大陆,堪与美国平分秋色。1949年苏联成功制造出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材料四 丘吉尔说:“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1)根据材料一、二、三,归纳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原因。(2)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冷战政策的实质。【答案】(1)二战后,欧洲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苏联的政治、军事实力大增,成为当时唯一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大国。(2) 社会制度和国家战略的对抗。归纳总结本课主要讲述了三部分内容:冷战的发生、德国的分裂、北约与华约对峙。这三部分内容联系紧密。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德国的分裂是冷战的产物;北约与华约对峙是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