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项目五家庭礼仪,幸福和谐任务一 了解亲情礼仪黄香温席引导案例在中国的古书上,有“香九龄,能温席”的记载,讲的是我国古代“黄香温席”的故事。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九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为了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夏天到了,天气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黄香为了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能早些入睡,晚饭后,他总是拿着扇子把蚊蝇扇跑,然后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黄香用自己的孝敬温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也由此传扬开来。他长大以后,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事情正 是这样,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了解亲情礼仪一、孝敬长辈(一)听从教导当长辈管教自己时,我们一要虚心听取,二要表示感激,三要知错就改。不要顶撞长辈,不要过分地夸大长辈与晚辈之间的“代沟”,更不要片面地认定长辈都是“守旧”“落伍”“老糊涂”。我们要学会从长辈的管教中取长补短、不断进步。对长辈来说,晚辈的点滴进步和成绩都是对他们最好的安慰和 回报。了解亲情礼仪一、孝敬长辈(二)学会沟通长辈对晚辈倾注了太多的关爱,非常希望能够随时和晚辈保持联系,了解晚辈近况。作为晚辈,要经常主动地和长辈沟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老人,比较 害怕孤独寂寞,作为晚辈,要经常去探望,如果不方便,也要经常打电话 问候。如果和老人共同居住,则要常常陪老人聊天,主动关心老人的身体和生活。作为子女,我们应当多与父母沟通,及时汇报自己的思想情况。家长了解我们的想法后,就不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猜疑了。了解亲情礼仪一、孝敬长辈(三)体贴爱护一般来说,对长辈的体贴关爱不仅要体现在物质给予上,更要体现在对长辈的精神帮助上。平时应多陪伴长辈。对待父母,我们应该常怀感恩之心,体谅父 母的良苦用心,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 助父母分担家务。随着年龄的增长,长辈的身体渐渐衰老,有的行动困难、百病缠身。作为晚辈,我们应多抽时间陪长辈聊天,多说一些开心的事,让长辈感受生活的阳光,保持心情舒畅。了解亲情礼仪一、孝敬长辈(四)回报关爱当长辈管教自己时,我们一要虚心听取,二要表示感激,三要知错就改。不要顶撞长辈,不要过分地夸大长辈与晚辈之间的“代沟”,更不要片面地认定长辈都是“守旧”“落伍”“老糊涂”。我们要学会从长辈的管教中取长补短、不断进步。对长辈来说,晚辈的点 滴进步和成绩都是对他们最好的安慰和 回报。了解亲情礼仪二、关爱同辈(一)相互尊重大家应注意团结和保护自己的同辈亲人,年龄较大的哥哥姐姐要保护年幼的弟弟妹妹。对于独生子女,要经常与堂(表)兄弟姐妹保持联系,与同辈亲人一起玩耍、学习,会大大缓解孤独感。与同辈相处时,有时难免会涉及物质 利益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互相谦让。同辈之间,要团结友爱,宽厚待人。了解亲情礼仪二、关爱同辈(二)彼此爱护有人会说,兄弟姐妹之间非常熟悉,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是太过随意会在不经意间伤害彼此的自尊心,给亲情带来不利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兄弟姐妹关系时也要 注意方式方法,以体现对对方最起码的尊重。兄弟姐妹之间的爱护,应该是无条件且不求任何回报的。对于哥哥姐姐给予的爱护,年幼的弟弟妹妹要领情,尤其是对哥哥姐姐出于爱护而进行的批评,要乐于接受。了解亲情礼仪三、善于沟通(一)真诚沟通“爸爸”“妈妈”,这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字眼,也是我们生命中最亲近的人。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和父母的交流 越来越少了。即使有时候我们对父母 的教诲有抵触情绪,也应尽力克服烦 躁与不安,多与父母沟通。只有通过沟通,才能消除与父母的隔阂。现阶段人们的生活压力很大,减轻压力的最好办法就是找人倾诉,而父母就是最好的倾诉对象。只要我们和家长相互理解,彼此尊重,沟通应该是一件简单而快乐的事。一天,有个女孩子将同班一名男同学带回家吃晚饭。她妈妈以为女儿找了男朋友, 不容分辩就狠狠地训了她一顿。这个女孩子很爱妈妈,理解妈妈当时的心情。她不急不恼地等妈妈说完之后,心平气和地解释说:“妈妈,您误会了,他不是我男朋友,他家住在农村,今天是星期六,学校不做晚饭,他又回不了家。再说,他家庭条件不好,没钱去饭店吃饭,只能吃昨天的剩饭。我是他的同学,您说我能看着不管吗?”妈妈觉得女儿说得有道理,于是,不但愉快地接待了那名男同学,星期日又额外招 待了他一天。由此,这个女孩子更加感受到了母亲对自己的理解。可见,用一颗爱心去 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多么地重要。礼仪故事屋了解亲情礼仪三、善于沟通(二)及时汇报父母对孩子的关切是方方面面的,作为子女应该积极与父母进行沟通,以获得父母的 理解、支持和必要的帮助。“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母即便是一时情急责备两句,也是 出于对孩子的爱。我们不可因为担心被父母责备而有意拒绝与父母沟通。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及时告知父母,请求父母帮助。了解亲情礼仪三、善于沟通(三)委婉规劝父母也是普通人,免不了有犯错的时候。作为子女,遇上父母有失误时切不可得理不 饶人,与父母大吵大闹或对其不理不睬。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深深伤害父母的心。了解亲情礼仪三、善于沟通(四)勇于道歉家庭成员共同生活,难免会发生一些冲突和摩擦。假如我们做错了事,要勇敢地向亲人道歉,承认错误,检讨自己处理问题的态度,请求亲人原谅。任务实践小东心里非常爱自己的父母,每次父母过生日,他都想送上一句祝福,但又觉得这 样太做作,平时他也不好意思和父母交流感情。等他长大以后,父母觉得他越来越不尊 重长辈,经常当面和父母大声争吵。就这样,小东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经常 因为一些小事而伤到父母的心,小东为此十分烦恼。讨论: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和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等亲人发生摩 擦和冲突,但是事后又会因为过激的言行而内疚和后悔。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讨论 一下,我们应当遵守什么样的礼仪准则来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一)案例讨论任务二 掌握家庭做客和待客礼仪温馨的待客之礼陈佳是一名老师,明天家里有客人来,但只有她一个人在家,因此便邀请她的学 生小红来家里帮忙。小红非常高兴,想通过这次机会学习一下招待客人的礼节。陈老师一早就在家里准备,首先将家里收拾整洁,然后穿上正装。当客人来到楼下,陈老师主动下去迎接,到了门口,她伸出右手请客人入内。到了客厅,陈老师请 客人上座,并沏泡茶水,双手给客人奉上。客人在交代此次来访的事情时,陈老师一直面带微笑。经过亲切的交谈,客人也达到了来访的目的,于是便要离开。陈老师再三挽留,并等客人站起来后才起身。之后,她又亲自将客人送到楼下,直到客人的汽 车离开视线才返回。虽然过程简单,但陈老师优雅细致的待客之礼让小红和客人都十分感动。掌握家庭做客和待客礼仪一、家庭做客礼仪(一)做客基本礼仪01拜访任何人都要事先约定,以便主人提早安排。 不宜选择对方较忙或吃饭时间拜访,最好按对方的意思确 定拜访时间和地点。拜访前要整理好自己的服饰,仪表必 须要整洁大方。02到达拜访对象家门口时,不要长时间按着门铃 不放;若没有门铃,敲门最多只敲三次即可。03入室前要在门垫上把鞋子蹭干净;在门口换好 拖鞋后方可进入室内;脱下的外衣应放在指定的位置。随 主人进入待客房间后,要向主人的家人礼貌地打招呼。掌握家庭做客和待客礼仪一、家庭做客礼仪04对主人的招待要致谢。在交谈过程中,要善于倾听提问,做出积极的反应。如果送礼,应在见面或道别时拿出来奉献给主人。05告辞时应向对方家人表示谢意,尤其是向长辈打招呼,还要请主人“留步”掌握家庭做客和待客礼仪一、家庭做客礼仪(二)做客注意事项未经同意不得在主人家中乱窜,也不能随意翻阅主人的私人物品;若主人请你 参观其住宅或种植的花草等,应表现得十分感兴趣并赞美。对迟到的客人,要起立迎接;其他客人走时,也要起立相送。勿随意谈论主人的失误、短处及不快之事,如果不小心谈及,应主动请求原谅。去拜访异性朋友,应以白天为宜。做客时发现主人脸色倦怠或还有其他客人,应适时告辞。若主人请自己在家中 用餐,饭后要停留一会儿再走,不要留下自己是为吃饭而来的印象。辞行时态度要坚决,不要说过几次“再见”之后,人却迟迟不动。如果有意请 主人回访,可在此时提出邀请。123456掌握家庭做客和待客礼仪二、家庭待客礼仪(一)待客准备掌握家庭做客和待客礼仪二、家庭待客礼仪(二)待客有礼善待来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常说的款待客人,这其中的“款”字,就是热情诚恳的意思。对于来访的客人,不论年长年幼,交往深浅,都应平等对待,热情欢迎。当然热情也应该有度,如果过于热情,也会令客人局促不安,感到不自在。掌握家庭做客和待客礼仪二、家庭待客礼仪对于重要的客人和初次来访的客人,主人在必要时要亲自前去迎接。迎候远道来访的客人,可到机场、车站或其下榻之处恭迎,并事先告知对方。客人一般会在约定的时间到达,作为主人,应该提前到门口去迎接。见到客人后,要热情地与其打招呼,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1.迎接问候当客人进入房间后,我们应礼貌地请其就座,为其奉茶,与其交谈。要注意的是,即便是自己不熟悉或不喜欢的来客,也不能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出来,假装自己不在家,或者对客人不闻不问,甚至抛下客 人扬长而去,这些都不符合待客之道。2.陪客交谈客人准备离开时,主人应该婉言相留。如果客人执意要走,也要等客人起身之后,主人再站起来相送,不可当客人一提出要走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站起来摆出送行的姿态。送客时,要把客人送到门口或楼下,并与客人说“再见”。不可刚和客人道别,马上就转 身进门。更不可客人后脚刚跨出门槛,就“砰”的一声把门关上。这些都是非常失礼的。对长辈和年老体弱的老人,还应视情况需要帮助其下楼、上车,再与之道别。3.热情送别任务实践小明的奶奶过生日,在家里摆筵席招待客人,其中有很多好吃的菜,小明一回到家里就抓起筷子猛吃,连招呼都不打。妈妈看见了,狠狠地把小明批评了一顿。小明非常生气,后来饭也不吃了。客人走的时候,他一个人躲在房间里,也不出来送客。妈妈觉 得他不懂礼貌很生气,奶奶觉得小明不尊重她的客人也很伤心。讨论:小明的哪些行为不符合礼仪?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一)案例讨论任务实践训练目标:掌握家庭做客和待客礼仪。情景模拟:假设班上几位同学约好周六上午 9 点,到同学小军家去参观他养殖的各类热带鱼。 小军家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训练内容: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模拟到小军家拜访和小军待客的过程。训练效果检测:学生、教师可以根据课本表 5-1 和表 5-2 的内容对训练成果进行评分。(二)礼仪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