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件(共50张PPT)-人教版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件(共50张PPT)-人教版必修一

资源简介

(共50张PPT)
温故
1、病毒依赖谁才能生活?
2、病毒是不是生命系统?为什么?
3、多细胞生物体生长发育依赖于细胞的什么变化?
5、最小的和最大的生命系统分别是谁?
4、一片草原中所有的草是一个种群还是一个群落?
活细胞
不是,因为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细胞、生物圈
既不是一个种群,也不是一个群落
§1.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光学显微镜
1、构成
① 目镜:放大倍数高的镜筒___
物镜:放大倍数高的镜筒___ 放大倍数高时,视野范围_______
②粗/细准焦螺旋: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光镜、光圈(遮光器):调节_____
2、物像
①放大倍数=__________,指放大物体的____
②________像 物 “  ” 像“______”
把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装片应往______移动
3、使用
②高倍镜的使用
______下观察清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观察
③装片的制作
知新
载玻片
盖玻片
标本,平展开
溶 植物:_____
液 动物: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
:显微结构
电子显微镜:亚显微结构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
光学部分(保证成象)
机械部分(用以装置光学部分)
镜座、镜柱、镜臂、镜筒、转换器、载物台、粗、细准焦螺旋
成像系统:物镜、目镜,照明系统:反光镜、遮光器。
放大用装置:
目镜
物镜
放大倍数高,镜筒就短
放大倍数高,镜筒就长
放大倍数越高,视野?
目短物长
越小、越暗
都是凸透镜
低倍镜时 高倍镜时
镜头与装片的距离
所看到细胞的数目
所看到细胞的大小
视野亮度
视野范围
低倍镜观察与高倍镜观察(清晰时)的比较
远 近
多 少
小 大
亮 暗
大 小
例题:如图6-4中①、②表示物镜长度,③、④表示目镜长度,⑤、⑥表示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获得最大物像时正确的组合为(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D
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调节装片和物镜距离
(清晰度)
反光镜、光圈(遮光器)
反光镜
聚光作用
平面
凹面
光圈(遮光器)
调节亮度
注意: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适当调亮,反之适当调暗。
放大倍数
=目镜×物镜
目镜:10×、12.5×、16×
物镜:10×、40×
最小100倍,最大640倍
放大100倍是指物体的什么指标放大100倍?
边长?面积?还是体积?
边长放大100倍
面积放大1002倍!
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
2、放大倍数:放大的是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
10×40
10×80
放大2倍
放大2的平方倍
8
4
16
4
不充满
充满
例题:若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组合由10×10换为10×40,根据下列情况求结果:
A.假设开始看到视野的一条直径上连续排列64个细胞,求转换后能看到多少细胞?
B.假设开始视野中充满64个细胞,求转换后视野中有多少细胞?
答案:64÷4=16(个)
答案:64÷42=4(个)
所成物像
为倒立的虚像
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
物体

物像

上下倒立、左右倒立
把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装片应往哪里移?
右下方
移动规律:
视野中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与实际
相同
显微镜的使用(低倍)
1、取镜 安放
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偏左。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用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摘下眼镜)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通过目镜,将看到白、亮、圆形视野。
3、放装片
把要观察的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对通光孔的中心。
4、低倍镜观察(先下后上、先粗后细)
⑴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地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⑵用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地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高倍镜的使用
1、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先低后高)
为什么?
低倍镜下视野范围大,易找到目标,
且低倍镜与装片距离大,易操作,不易损坏装片。
2、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为什么?
3、
转动转换器,转换为高倍
高倍镜的镜筒比低倍镜长,即与装片间的距离短,那么在转动转换器之前,要不要升高镜筒,以免镜头与装片亲密接触?
不用,因为每一台显微镜都是设计好的,在前面操作正确的情况下,转换高倍不会导致亲密接触,而是咫尺天涯。
直接
4、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如有必要,也可以调节反光镜、光圈以改变亮度。
能否调节粗准焦螺旋?
不能,高倍镜和装片的距离太短,大范围调节的粗准焦螺旋易导致亲密接触。
低倍找→移中央→换高倍→调细焦、光线
装片的制作
载玻片
盖玻片
植物:
动物:
溶液
清水
生理盐水:0.9%NaCl
视野模糊原因分析
1.整个视野模糊——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
2.视野一半清晰一般模糊——观察材料有重叠,厚薄不均匀
3.有异物存在
污点位置判断
(1)污点可能存在的位置:
物镜、目镜、装片
(2)判断方法:
移动装片
污物移动
污物不动
转动目镜
污物移动
污物不动
在目镜上
在物镜上
在装片上
例1 ①~⑤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图1-2-1中1、2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番茄果肉细胞。欲将图1转化为图2,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换用较小的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 ①→②→③→④→⑤ B.④→②→③→⑤
C.⑤→④→② D.⑤→④→③→②                 
C
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A.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可选用凹面反光镜和调大光圈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像的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C.若要换用高倍物镜观察,需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D.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轻轻的转动物镜使高倍镜到位
练习: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一、光学显微镜
1、构成
① 目镜:放大倍数高的镜筒___
物镜:放大倍数高的镜筒___ 放大倍数高时,视野范围_______
②粗/细准焦螺旋: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光镜、光圈(遮光器):调节_____
2、物像
①放大倍数=__________,指放大物体的____
②________像 物 “  ” 像“______”
把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装片应往______移动
3、使用
②高倍镜的使用
______下观察清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观察
③装片的制作
笔记
载玻片
盖玻片
标本,平展开
溶 植物:_____
液 动物:_________


小、暗
装片与物镜的间距(清晰度)
亮度
目镜×物镜
边长
倒立的虚
右下方
低倍镜
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直接转动转换器,
转换为高倍
细准焦螺旋、反光镜、光圈


清水
生理盐水
看书预习
二、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
1、细胞的多样性
①原核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____核,有_____、_____、______(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原核:___核,是________________存在的区域,____(是、不是)细胞核
②原核 ____(如___________):是能进行_____作用的___养生物
生物 ____(如___________):绝大多数是营__________生活的__养生物
支原体、放线菌、衣原体
自养: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如植物、蓝藻、硝化细菌、绿硫细菌
异养:不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如动物、真菌、病毒、绝大多数细菌
③真核 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 _____:有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
2、细胞的统一性 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以______为遗传物质
3、细胞学说:由_____________等人建立,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动物和植物细胞
相同点:
不同点: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基本结构)
植物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而动物没有
不同细胞结构上的相同点反映了细胞具有统一性
细胞之间的差异反映了细胞具有多样性
是不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不是,所有细胞都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但有些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科学家依据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成两大类:
(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有核膜:真核细胞--构成真核生物
无核膜:原核细胞--构成原核生物
真核细胞
: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细胞核
核膜
核仁
染色体(质)
原核细胞
细菌
蓝细菌
没有核膜,没有核仁,
也没有染色体
一个环状DNA分子,位于细胞特定区域
该区域称拟核
拟核是不是细胞核?
不是!
拟核
拟核
真核生物
植物
: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有中心体
动物
真菌
酵母菌
霉菌
大型真菌
酵母菌
青霉菌
灵芝
蘑菇
有细胞壁,无叶绿体
原核生物
细菌
(蓝细菌)
放线菌:链霉菌
支原体
衣原体
蓝 细 线 立刻 织(毛)衣
衣原体
支原体
立克次氏体
放线菌
细菌
蓝细菌
放线菌
最小的细胞
无细胞壁
衣原体
蓝细菌
颤蓝细菌
发菜
念珠蓝细菌
色球蓝细菌
常以群体形式存在 
水体富营养化
淡水:水华—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
海洋:赤潮—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
发菜
过度采挖导致发菜迅速减少,同时又破坏了生态,导致草原退化速度加快。
现已列入保护生物。
蓝藻没有叶绿体,为什么能进行光合作用?
因为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这一点和藻类相同。
自养: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比如光合作用过程。
生物:植物、蓝藻、硝化细菌、绿硫细菌等
异养:不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而是采用捕食、
寄生、腐生等方式获取现成的有机物,再用之
合成为自身的有机物。
生物:动物、真菌、病毒、绝大多数细菌等
腐生:分解生物的遗体、粪便或脱落物来获得营养。
寄生:从活生物身上夺取营养来养活自己。
细菌
大肠杆菌
乳酸(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双球菌
霍乱弧菌
通常在细菌前都有描述形态的字(词):杆菌、球菌、
弧菌、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
生活方式:
绝大多数营寄生、腐生生活(异养)
细胞统一性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有区别,真核中的动物、植物、真菌不一样,原核中的细菌、蓝细菌也不一样,这充分说明了细胞的多样性。但统一性在哪呢?
1、都有细胞膜、细胞质
2、都有核糖体
3、都以DNA为遗传物质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不 同 点 本质区别
细胞大小
细胞器
细胞壁
DNA存在形式
生物群落
相同点 较小(0.5-10微米)
只有核糖体
主要是肽聚糖
裸露的环状DNA
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有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较大(10-100微米)
有核糖体,还有其他细胞器
真菌:主要是几丁质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
DNA和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
真菌、植物、动物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只有拟核
较小(0.5-10微米)
生物
非细胞生物:病毒
细胞生物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蓝藻:蓝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
细菌:球、杆、螺旋、弧菌
放线菌:如链霉菌
支原体:最小细胞、无细胞壁
衣原体:
立克次氏体:
真菌:如酵母菌、霉菌(青霉菌)蘑菇
动物:
原生动物:变形虫、草履虫、疟原虫
多细胞动物:
植物:
低等植物:藻类(蓝藻以外带藻字的)
高等植物:
生物分类
【课后拓展习题及讲解】
【例1】下列有关蓝细菌和绿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属于自养生物
B.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都有核糖体这种细胞器
D.都具有生物膜结构
B
【课后拓展习题及讲解】
【例2】下列是有关细胞所属类型的说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具有细胞壁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
B.具有染色体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
C.不具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
D.不具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B
【课后拓展习题及讲解】
【例3】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到清晰的物像,然后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为观察到清晰明亮的物像,除调节细准焦螺旋外,还需调节反光镜和光圈。正确的操作是( )
A.使用平面镜,放大光圈 B.使用平面镜,缩小光圈
C.使用凹面镜、放大光圈 D.使用凹面镜,缩小光圈
C
【课后拓展习题及讲解】
【例4】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B.换用高倍物镜后,若视野模糊,调节细准焦螺旋
C.标本颜色较深,应选用凹面镜或大光圈
D.若要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要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装片
D
【课后拓展习题及讲解】
【例5】下列有关蓝藻和绿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属于自养生物
B.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都有核糖体这种细胞器
D.都具有生物膜结构
B
1. 基于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理解,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真菌和细菌是原核生物。 ( )
(2) 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 )
(3)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既有单细胞生物也有多细胞生物。 ( )
P12练习与应用——概念检测
×


2. 草履虫、衣藻、变形虫和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尽管它们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相似的结构,即都具有 ( )
A.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染色体
D.细胞膜、细胞质、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
D
P12练习与应用——概念检测
3.根瘤菌(属于细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在对根瘤菌进行分离时,如何根据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来区分根瘤菌细胞与植物细胞
根瘤菌是细菌,属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植物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
P12练习与应用——概念检测
1.细胞虽然形态多种多样,但是基本结构具有高度的统一性。细胞为什么会有统一性 细胞的多样性又是怎样产生的
细胞之所以会有统一性,是因为细胞来源于细胞,即新细胞是从老细胞通过分裂而形成的,所有细胞都来自一类共同的祖先,所以具有统一性。细胞的多样性是在进化过程中,由于自然选择等原因,细胞出现结构分化、分别承担不同功能而产生的。
P12练习与应用——拓展应用
二、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
1、细胞的多样性
①原核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____核,有_____、_____、______(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原核:___核,是________________存在的区域,____(是、不是)细胞核
②原核 ____(如___________):是能进行_____作用的___养生物
生物 ____(如___________):绝大多数是营__________生活的__养生物
支原体、放线菌、衣原体
自养: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如植物、蓝藻、硝化细菌、绿硫细菌
异养:不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如动物、真菌、病毒、绝大多数细菌
③真核 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 _____:有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
2、细胞的统一性 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以______为遗传物质
3、细胞学说:由_____________等人建立,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
笔记
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细胞
核膜
核仁
染色体
DNA和蛋白质

一个环状DNA分子
不是
蓝藻
颤藻、发菜
光合

细菌
球菌、杆菌
腐生、寄生

植物
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动物
中心体
真菌(酵母菌、霉菌、蘑菇)
细胞壁,无叶绿体
细胞膜
细胞质
核糖体
DNA
施莱登、施旺
细胞统一性和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