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件(共38张PPT)-人教版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件(共38张PPT)-人教版必修一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如何使用高倍去观察细胞呢?
问题探讨
看看右图中四张照片,是否似曾相识?这些细胞都是你在初中生物实验课上观察过的
1.图中共有几种细胞?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1
显微镜的主要构造
目镜
目镜规格:
放大物像
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反目”)
1
显微镜的主要构造
转换器
转换物镜
注意:更换物镜时,直接转动转换器即可,不需要上升镜筒
1
显微镜的主要构造
物镜规格:
物镜
放大物像
物镜:物镜具有螺纹,物镜需要通过螺纹旋上去。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亮度越暗,视野范围越窄,看到的细胞越大,细胞数目越少。
1
显微镜的主要构造
载物台
放玻片
通光孔
光线通过
1
显微镜的主要构造
遮光器
光圈
调节光线强弱
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
当大光圈对准通光孔时通过的光线多,当小光圈对准通光孔时通过的光线少。
1
显微镜的主要构造
物镜
目镜
反光镜
反射光线,使光线进入镜筒
平面镜
凹面镜
光线
光线
光线太亮(要把视野调暗),用平面镜;
光线太暗(要把视野调亮),用凹面镜。
1
显微镜的主要构造
物镜规格: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调焦距,大幅升降镜筒,先找到物像(无→有)
调焦距,小幅升降镜筒,后调更清晰(模糊→清晰)
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放大的倍数,而不是面积和体积。
2.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视野直径的
视野直径的
放大2倍

8个
64个
细胞单行排列
细胞均匀分布
2个
4个
放大倍数增大4倍后
①单行排列:
放大后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原细胞数目÷放大倍数
放大后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原细胞数目÷(放大倍数)
②均匀充满: 
数目计算:


2.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放大倒立的虚像放大显微镜下观察一个顺时针转动的物体,看到的物像仍然是顺时针转动。特别提醒我我放大把纸张旋转180°,即可得到视野中未放大的图像简便方法4.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先用低倍镜观察


玻片的移动与物像的移动看到物像在什么方向,玻片就向什么方向移动即可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方法技巧我我?思考: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4.高倍显微镜的使用低
先用低倍镜观察


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4.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转动转换器我(低倍镜)(高倍镜)调节反光镜和光圈(遮光器)使视野明亮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4.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我4.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先用低倍镜观察
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光圈(反光镜)
注意:
①先低后高
②高倍镜只能“调细”不能“动粗”
一、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物象
把要放大观察的物象移动到视野中央
直接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调节光圈或反光镜增强视野亮度;仅用细准焦螺旋调焦,使物象清晰




5.污点位置判断污点可能存在的位置:装片、物镜、目镜移动装片转动目镜污点不动污点不动在物镜上转换物镜看污点是否消失在装片上污点动在目镜上污点动拓展:电子显微镜
显微镜的分辨率是指能够分辨的相邻两个点之间的最小距离。现今常用的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可达0.2微米,可以清晰地看到动、植物细胞。如果需要观测细胞内大部分细胞器及更小的结构,只能借助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按照结构和功能不同,电镜可以分为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
根尖细胞
肾小管立方上皮细胞
大肠杆菌
霉菌
普通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显微结构)
(亚显微结构)
2015年9月15日,美国科学家在《自然·通讯》报道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即利用超声波开启蠕虫的神经元。该技术的亮点是可以利用超声波控制蠕虫的爬行方向。现已知观察蠕虫的爬行需要利用显微镜,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蠕虫逆时针旋转,则实际上蠕虫的旋转方向为(  )
A. 逆时针 B.在左侧是逆时针,在右侧是顺时针
C. 顺时针 D. 在左侧是顺时针,在右侧是逆时针
巩固训练
A
A. 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使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
如图1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图2是在图1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图2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640倍观察,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B. 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C. 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
D. 物镜换成高倍镜时,为了方便操作,可以将镜筒升高
E. 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左侧较暗,右侧较亮,则应调节光圈
C
巩固训练
巩固训练
1、如下图所示,图甲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镜头,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图乙和图丙分别表示不同放大倍数下观察到的细胞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放大倍数 ( )
B.由图乙转到图丙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
C.将视野中的标本从图乙转到图丙时,应选用③,且调小光圈
D.若图乙视野中被相连的128个细胞所充满,更换镜头后放大倍数变大4倍,则视野中可观察到32个细胞
A
A.若要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则图甲中应当选择的组合为②③⑤
1.细胞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
自然界中的细胞种类极其繁多,形态结构、体积、功能和生活环境的差异巨大
神经细胞
直径<1mm; 长度可超过1m
人类卵细胞
直径可达0.2mm,肉眼可见
嗜热菌
部分嗜热菌的最适生长温度>80℃
保卫细胞
半月形,细胞壁薄厚不均
细胞的多样性
1.细胞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
①细胞的多样性是怎样产生的?
细胞的多样性是在进化过程中,由于自然选择等原因,细胞出现结构分化、分别承担不同功能而产生的
神经细胞
保卫细胞
卵细胞
噬热菌
1.细胞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
②这些形态各异的细胞有无共同的结构?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
神经细胞
保卫细胞
卵细胞
噬热菌
细胞的统一性
③细胞为什么具有统一性?
新细胞是从老细胞通过分裂而形成的,所有细胞都来自一类共同的祖先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无成形细胞核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有成形细胞核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最主要的区别: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真、原核生物的类群有哪些?
真、原核细胞的结构有什么异同点?
为什么蓝细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细菌的营养方式有哪些?
阅读教材P10-11内容,小组合作讨论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常见真核生物
动物、植物(藻类、蕨类、裸子、被子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幽门螺旋菌
霍乱弧菌
乳酸杆菌
大多数细菌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P11)
凡是“菌”前面有“杆”“球”“弧”“螺旋”的都是细菌
细菌名称中常带有表示形状的“杆、球、螺旋、弧”等文字,但也有像乳酸菌、醋酸菌、根瘤菌这样将“杆”字省略的命名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带“菌”字的生物不一定是细菌,如酵母菌、霉菌等是真核生物。
2、常见原核生物
2.1 细菌
放线菌
沙眼衣原体
立克次氏体
2.2 其他原核生物
支原体


基本
结构
特殊
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质基质
核糖体(唯一细胞器)
拟核
:鞭毛、纤毛、荚膜等
:由肽聚糖构成
:储存DNA的部位,含裸露的环状DNA
无染色体/染色质
核糖体:
蛋白质合成位点
包涵体:
储存的营养物质供以后使用
中间体:
细胞膜向内折叠,增加细胞膜面积
菌毛:
毛发状的,有助于细菌粘在物体表面
接合菌毛:
用于将DNA转移到其他细菌细胞
拟核:
DNA储存部位
细胞膜:
细胞的边界,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壁:
支持、塑造和保护细胞的覆盖物
荚膜:
起黏附和保护作用
鞭毛:
与细菌的运动有关
2、常见原核生物
细胞壁
拟核
细胞膜
细胞质
核糖体
光合片层
(肽聚糖)
蓝细菌模式图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是一种由小分子物质聚合而成的网状大分子结构。医学上使用的不少抗生素,都是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达到抗菌作用的。
主要包括色球蓝细菌、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发菜等。2、常见原核生物蓝细菌:无叶绿体,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P11)1.原核细胞的最主要特点:
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原核细胞的结构: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④拟核——环状DNA分子存在的区域,且不存在染色体 
主要类群: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
(巧记:细线立克支毛衣)
2、原核生物——总结
①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支原体无细胞壁)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比较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本质区别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为1-10um) 较大(一般为10-100um)
细胞壁
细胞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
生物类群
统一性
除支原体外都有
植物和真菌有,动物没有
只有核糖体1种细胞器
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真菌、植物、动物等
无成形细胞核,但有拟核
有成形细胞核
请你根据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结构特点,推测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在进化上的联系
①都具有细胞膜和细胞质(核糖体)
②都有与遗传密切相关的DNA
1、带“菌”字的都是原核生物( )
2、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原核细胞均无细胞核( )
3、所有的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
4、所有的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 )
5、所有的原核生物都有细胞壁( )
6、蓝细菌含有叶绿体,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
7、黑藻、绿藻、蓝藻(蓝细菌)都是原核生物( )
8、细菌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和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 )
9、人体细胞和新冠病毒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人体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新冠病毒没有( )
判断对错(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错的说明原因或举出反例

×
×
×
×
×
×
×

巩固训练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蓝细菌无细胞核,其叶绿体内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B.硝化细菌等原核生物的细胞内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在电子显微镜下,放线菌和霉菌中都能观察到的结构是核糖体和细胞膜,后者还可看到细胞核    
D.没有核膜和染色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C
3、(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细菌和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均没有染色体
B.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可用于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C.原核细胞和植物细胞均有细胞壁
D.硝化细菌和蓝细菌都属于自养需氧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充当生产者
AD
巩固训练
4、支原体是目前发现最小、最简单的细胞,研究发现支原体的环状双螺旋DNA较均匀地散布在细胞内,没有像细菌一样的核区。下列关于支原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支原体可以看作是生命系统,其边界是细胞壁
B.支原体的大小可能只满足细胞基本的生命活动
C.支原体既不是原核细胞,也不是真核细胞
D.必须用含活细胞的培养基来培养支原体
B
巩固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