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教案【学习目标】1.唯物史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古代世界帝国崛起的条件,以及他们对外扩张所带来的影响,能够分析文明之间交流的意义。2.时空观念:能够运用历史地图明确波斯帝国、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的疆域,以及扩张的路线范围,以及在历史上存在的先后顺序。3.史料实证:通过历史文献、历史图片、历史实物等实证材料,分析帝国扩张的影响,以及古代文明交流的方式、影响。4.历史解释: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加深对历史概念、历史判断、历史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家国情怀:各地区文明的发展、是世界文明发展的组成部分,各地区文明的交流,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理解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的多元性,在交流过程的包容性、平等性。通过古代世界帝国崛起、壮大、走向衰亡的历史,培养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教学重难点】重点:古代文明扩展与交流的条件、概况、难点:分析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与区别;认识和平交流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教学方法】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提前完成导学案。3.利用多媒体展示人类早期文明的图片,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本课重难点知识。【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你知道扑克牌里的“梅花K”和“方块K”上的人物都是谁吗?新课讲授:一、古代文明的扩展(一)农业文明1.古代北非文明约公元前3100年:埃及初步实现统一约公元前1550年:埃及新王国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扩张方式:武力征服。扩张方向:东北方向的西亚地区(巴勒斯坦、叙利亚乃至两河流域,并与西亚大国争霸。)2.古代西亚文明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公元前8世纪:亚述帝国,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建立了历史上空前的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扩张方式:武力征服扩张方向: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农业文明扩张特点:特点:以自身领土为基础,呈面状扩展。(二)海洋文明1.古代希腊文明公元前2千纪:古希腊文明兴起公元前8世纪:城邦逐渐发展起来公元前6世纪:建立众多城邦国家公元前4世纪后期:亚历山大帝国方式:移民(殖民)区域: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本子目知识点总结:1.古代文明扩展的条件:(1)农耕文明的优势:农耕文明区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使其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2)海洋文明的特色:工商业较发达,多优良港口,航海技术和武器先进;环海,山多地少,为了生存。2.古代文明扩展的主要方式:(1)农耕文明:多以武力扩张与征服的方式向周边扩展;(2)海洋文明:多以对外移民、商贸往来、建立城邦国家的方式扩大影响。二、古代世界的帝国1.古代埃及埃及帝国的完成者是著名的图特摩斯三世(公元前1504-前1450年在位),他一生征战,击溃了由米坦尼支持的、以卡迭什为首的叙利亚联军,进而打败了米坦尼王国,使其不再与埃及为敌,转而成为埃及的盟友,从而巩固了埃及在叙利亚的统治。——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编》2.亚述帝国:地处两河流域北部,公元前3千纪末已建立国家,到公元前10世纪开始大规模扩张,先后征服两河流域、伊朗高原西南部、小亚细亚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形成一个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亚述人创立了行省制度,公元前7世纪末,帝国灭亡。但它的制度被后起的国家尤其是波斯帝国继承。3.赫梯帝国赫梯王国是公元前19世纪到前8世纪小亚细亚地区的奴隶制国家。在公元前16-前15世纪,赫梯先后击败古巴比伦王国和米坦尼王国,成为地区霸主。公元前14世纪,赫梯为夺取叙利亚地区,与埃及展开争霸战争。赫梯和埃及势均力敌,加之亚述崛起,威胁自身安全。最终在卡迭什战役后,双方缔结和约。公元前13世纪末,赫梯遭到腓尼基侵扰,王国被肢解。公元前8世纪,残存的赫梯王国被亚述征服。什么叫帝国?意为统治区域、统治权力,特别是一个民族通过武装征服统治其他部落或族群建立的范围比较广大的国家。(一)波斯帝国(1)时间:BC6世纪中—BC4世纪末(2)征服区域: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3)地位:是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4)灭亡:公元前4 世纪晚期,波斯帝国因马其顿亚历山大入侵而灭亡(二)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1)时间:BC336年~BC323年(2)兴起:公元前4世纪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灭亡波斯帝国(3)疆域:包括小亚细亚、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并扩张至印度河流域,地跨亚非欧三洲(4)统治方式:①政治:继承波斯制度,君权神授,君主专制,地方实行行省制。②文化: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要职,推广希腊文化(5)灭亡: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逝世,帝国走向分裂(三)罗马帝国2世纪初的罗马帝国(1)时间:前27年~476年(2)兴起: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邦,先后征服了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把整个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海。(3)统治:①实行君主制,大力发展奴隶制,地方实行行省制;②以罗马法维系统治;③4世纪基督教成为国教。(4)灭亡:476年,日耳曼人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梅花K”和“方块K”“梅花K”:亚历山大大帝,马其顿王国国王,腓力二世之子,20岁继承王位,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非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一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方块K”:凯撒大帝,罗马共和国终生执政官,出身贵族,历任财务官、祭司长、大法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职。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头同盟。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前44年,恺撒遭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是法律。——德国法学家耶林格知识拓展:罗马法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法也是。习惯法:BC6世纪,法律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贵族可以随意解释法律。成文法:BC5世纪,诞生的标志是《十二铜表法》。公民法:BC509-BC27年罗马产生的法律,即适用于罗马共和国时期。万民法:AD3世纪,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民。民法大全:AD6世纪,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相同点:版图范围: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建立途径:武力扩张,军事征服。政权特点:君主集权;依靠军队、官僚体系维持。衰亡原因: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之间冲突。三、文明交流为什么字母文字会广泛流行?(1)字母文字符号少、便于记忆、书写简便、有固定读音等。(2)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有大量符号需要记忆。(向西)(向东)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罗马帝国与汉朝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2世纪,已经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汉朝中国与罗马帝国之间缺乏官方的直接往来,但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课堂练习:见配套课件课堂小结:古代文明的扩展是潜能,古代世界的帝国是表现,文明的交流是结果。古代帝国一个重要特点:都依靠军事征服建立,并依靠军队和官僚体系维持,最高统治者都是君主专制,因此帝国的维系很大程度取决于君主个人的能力以及制度运行的效率。帝国范围的广大和因此产生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之间的冲突,最终埋葬了这些帝国。作业布置:见配套作业。【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多展示地图,建立时空观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