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案【教学目标】1.唯物史观:通过文本学习,分析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理念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2.时空观念:通过地图分析和表格归纳史实,了解15世纪末到18世纪全球航路开辟的主要国家、开辟者、航线,特别是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的航行路线。3.史料实证:通过研读史料,能够分析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全球航路的特点以及全球航路开辟的影响。4.历史解释: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如“学习聚焦”、“史料阅读”和“学思之窗”,增强学生对全球航路开辟推动世界走向整体的理解。5.家国情怀:体会航海家勇于开拓、不畏艰险的精神,能认识全球航路的开辟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全球性联系,初步形成了全球交通网络,迈出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重要一步,促进人类的交往、交流。【教学重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主要航路(时间、国家、开辟者、航线)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教学方法】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3.利用多媒体展示新航路开辟的图片,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本课重难点知识。【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左)和《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右)两幅图片。思考:大多数史学家认为“真正的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一分史料说一分话,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共识呢?接下来进入新课学习,一起来揭秘。新课讲授:一、东方诱惑——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什么是旧航路 (1)从中国或印度出发,到中亚沿里海和黑海沿岸到达小亚细亚转往欧洲。(2)从印度出发,由海路到波斯湾,然后经两河流域抵达地中海东岸。(3)从中国出发,由海路进红海,然后陆路穿越苏伊士地带前往埃及转往欧洲。什么是新航路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这一时期被称为大航海时代。在这过程中,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不知道的地方,所以也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3)其他原因①东方诱惑(寻金)材料一 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马可·波罗行纪》材料二 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金银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金银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促使欧洲人开始海外冒险事业的动机很多,为上帝服务和寻求黄金可能是其中最强烈的动机。达·伽马抵达卡利库达时,曾向当地惊讶不己的印度人解释说,他来这里是为了寻找基督教徒和香料。同样,征服者伯纳尔·迪亚斯在回忆录中写道,他和他的同伴去美洲大陆,“是为了像所有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和发财致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②精神动力(传教)材料一 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皇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他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通行路,而走向西的海路。——《中世纪晚期的西欧》材料二 基督教自称是普世教会,凡有人类的地方就该有基督教。…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传播基督教成了探险家们强大的精神来源之一。——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材料三 促使欧洲人开始海外冒险事业的动机很多,为上帝服务和寻求黄金可能是其中最强烈的动机。达·伽马抵达卡利库达时,曾向当地惊讶不己的印度人解释说,他来这里是为了寻找基督教徒和香料。同样,征服者伯纳尔·迪亚斯在回忆录中写道,他和他的同伴去美洲大陆,“是为了像所有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和发财致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③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动(思想解放)材料一 人文主义还激起欧洲人对更大世界的兴趣。...15世纪初由古希腊学者托勒密于公元2世纪在马其顿写下的著作,引起了人们关于地理、世界地图和勘探规定的热烈思考。古希腊有个地理学家斯特雷波,...他在公元前1世纪的著述,这时也促使人们去思考在海洋中找寻以前不为人知的大陆的问题,人文主义者对语言史的迷恋则使人们加强了对“原始”人的找寻,因为这些“原始”人可能有助于破解语言起源之谜。——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材料二 14-17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人文主义提倡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以造福人生。——徐蓝 《世界近代现代史(1500-2007)》④王室支持(西、葡两国完成中央集权)材料一 在伊比利亚半岛,历时8个世纪之久的再征服运动到15世纪逐渐结束。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完成了政治统一进程,建立起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具有相当雄厚的物质力量和必要的组织能力。封建国家为了扩大贸易,增加财源,进而发动海外掠夺,对开辟新航路予以必要的支持,提供了重要条件。——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材料二 航海发现是首先在葡萄牙作为国家计划的,是一个全国计划,是一个由一个王子主持的计划。这使得葡萄牙的航海大发现不像那些商人为贸易所进行的孤立探险,而是一个两百年来有规划,有系统组织的任务和策略。——《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 中世纪后期朝强大的民族君主政体发展的政治趋势......从而大大促进了西欧的扩张......最先的伊比利亚人的海外冒险事业就是王室鼓励和资助的直接结果。正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朝廷为哥伦布和达.伽马取得较大成就,提供了必须的支持。——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小结: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1.动因:(1)根本原因: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发展)。(2)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商路(商路危机)。(3)其他原因①东方诱惑(寻金)②精神动力(传教)③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动(思想解放)④王室支持(西、葡两国完成中央集权)2.条件:(1)航海经验丰富(2)地理知识进步(3)造船技术提高(4)火炮技术发展(5)指南针的应用二、探寻东方——新航路的开辟1.早期航海线:自从阿拉伯商人控制东地中海商路后,西欧人就多次进入大西洋,并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水手们因患败血症而虚弱,只有一点淡水可喝,少量劣质腐烂的饼干可吃。他们渴望能抓着些老鼠,啃牛皮和吞食锯末以暂时平息饥饿的阵阵剧痛。” 这只船队回到西班牙时5条船只剩下1条,265名水手只有18人生还,连麦哲伦本人也死在异乡。—麦哲伦航海为什么是哥伦布、麦哲伦等人成为那个时代的宠儿?我们能从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壮举中学到什么?英雄与凡人的分野;伟大与平庸的界限西班牙、葡萄牙凭借优势抢占先机,垄断了欧洲至亚洲、美洲最有力的通商航线,那么西欧其它国家如何应对呢?走向联合——其他航路的开辟1.其他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了欧洲至亚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航路。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2.卡伯特父子发现新岛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纽芬兰岛。3.卡蒂埃发现拉布拉多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4.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16世纪,荷兰航海家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5.哈得逊探索北冰洋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6.德雷克、塔斯曼南半球探索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1642—1643年,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世界地图:以航海家名字命名的地方:1.麦哲伦海峡2.德雷克海峡3.哈得孙海峡4.哈得孙湾5.塔斯曼海6.塔斯马尼亚岛......尽管人类及其祖先已在地球上生存了二百多万年。 但是真正的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始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世界文明基本上是以大陆为中心,海上联系相对来说并不重要。如果把1500年作为划分世界历史新时期的标志,就是因为从那时起各大陆之间建立了直接的海上联系,从此各地区都被整合到全球体系中来。——《泰晤士世界历史》课堂小结: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促进资本的原始积累以及全世界物种的交流与传播,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同时殖民国在亚非拉地区掠夺资源、屠杀与奴役当地居民、贩卖奴隶等暴行造成了如今亚非拉地区总体落后的局面。地理大发现时代结束于17世纪末。在15世纪中叶,人类知识总和中已知的陆地面积只占全体陆地的2/5,航海区域亦只有全部海域的1/10;但到了17世纪末,人类知识总和中已知陆地和海域都已在到全体的9/10。地理大发现对全世界,尤其是欧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它让地中海沿洋的经济活动进入了数千年来最活跃幼时期。19世纪,北欧的法、英、荷三国开始活跃,他们主导了大西洋的经济活动,其中一部分国家的影响力延续至今......对于如今的“一带一路”建设仍有现实意义。课堂练习:见配套课件。【板书设计】一、东方的诱惑——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二、探寻东方—— 新航路开辟三、走向联合——其他航路的开辟【课后作业】见配套作业【课后反思】在讲本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结合地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