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案【学习目标】唯物史观: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角度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以及给社会带来的深刻的变化,培养学生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引导学生加深对工业革命的背景、影响的认识,培养从正确的角度来对工业革命这一事件进行分析与解释,提高历史解释的能力。史料实证:充分利用史料信息分析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时空观念:通过时间轴、展示时间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与发明等基本史实,从而深刻理解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的特点,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能力家国情怀:创设历史情境,思考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通过利用历史与社会现实,培养学生树立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追求与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两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条件难点:辩证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教学方法】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提前完成导学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PPT展示图片“50英镑上的瓦特和博尔顿”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说英国是不会放走“蒸汽先生”的,不只是博尔顿,而是那个时代的要求。新课讲授:一、工业革命的背景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好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恩格斯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的统治,王权逐渐虚设,成了立宪君主。“民选”的代表通过议会治理国家,并掌管财政。通过这样一个改造, 英国政府似乎成了一个公司董事会,有产者管理国家,执行自己的意志也就是说,财产权和政权相互吻合,不再脱节,一种与资本主义制度之本质相适应的政治形式被创造出来。——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1.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英国)国家权力的推波助澜,使圈地运动在18世纪达到高潮……圈地运动使英国农村土地高度集中,同时造成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农村人烟稀少,村舍为虚;与此同时,一支“自由劳动力”的大军在喧嚣的城市里形成了。——崔连《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2.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欧内斯特·曼德尔估计,从1500年到1800年,欧洲殖民掠夺的总值为10亿英镑金币,其中仅在1750年到1800年间,英国就从印度掠夺了1亿到1.5亿英镑金币。这批资本的流入即便不能说是英国新工业革命的全部资本,至少也促进了英国对新工业革命的投资,尤其在蒸汽机和纺织技术方面的投资。——【加拿大】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3.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而英国的手工工场是18世纪欧洲最先进、最发达的资本主义企业,因此,英国在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中率先迈开步伐,是不足为怪的。首先,英国高度发达的工场手工业,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精细的劳动分工,为机器的使用创造了条件。……其次,在英国的手工工场里,集中了一批技术熟练的工人和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他们是生产实践中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主力。……最后,英国工业革命前夕,手工工场的高级形式——集中的手工工场规模已经很大。——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4.英国的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分工细致,生产工具日趋专门化,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16至19世纪,英国出现了培根、牛顿、波义尔、胡克等近代科学的先驱,他们重视观察和实验,把利用新发明和新发现来改善人类生活作为科学的崇高目标。英国还于1660年成立了皇家学会,1754 年成立了“工艺制造业和商业促进会”等学术团体,这些团体在促进学术交流和技术进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王章辉《英国和法国工业革命的比较》5.17世纪中叶,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英国的生产技术进步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很多科学家关心社会对技术的需求,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技术基础:牛顿经典力学)考察工业革命时出现的第一个问题和其时间的选择有关。为什么工业革命是在18世纪后期而不是在早100年或1000年时发生?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可从海外大扩张之后欧洲惊人的经济发展中找到。这一发展如此显著,以致现在通常被称为“商业革命”。——【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6.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足需要,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必要条件)西欧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而且储藏在水路交通方便、商业中心附近和熟练工人密集的地方。煤炭储藏集中以及必要挖掘技术的具备,……为工业化打下了基础。——【美】本特利《新全球史》英国国内资源丰富,为工业化奠定基础。国家鼓励技术创新:1624年,英国颁布《垄断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国家鼓励资本创新:1694年,世界上第一个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在英国成立。1773年,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证券交易所在英国伦敦成立。二、工业革命的进程(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1.工业革命的急先锋——棉纺织业思考: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哪个行业?为什么?⑴棉纺织工业是当时新兴的工业,受旧习惯束缚比较少,采用新方法较为容易。⑵分布比较集中,不像毛织业那样分散,比较容易改变为机器化的大生产。思考:为什么飞梭的发明不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呢?⑴飞梭是工具不是机器。⑵珍妮机的出现不仅引起了纺织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创造,还带动了其他领域的发明和使用机器。2.生产组织形式近代工厂的开端: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生产方式:手工工场 机器工厂动力:由人力向水力过渡工业革命还包括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这同样也提高生产力,并且更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变革。在工业革命中,“工厂化”是一个重大的变化,没有工厂化,工业革命就不会那么彻底。——钱乘旦《英国通史》3.动力技术: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实际上,可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782年,瓦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制出“复动式蒸汽机”。1785年,经过进一步改进的瓦特蒸汽机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优点:不受时空限制,只要有原料就可以开工,效率高。4.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某一行业中的发明总是会鼓励人们进行相应的发明创造,以促进其他行业发展……新的绵纺机和蒸汽机要求增加铁、钢和煤的供应量,这一需求通过采矿和冶金术方面的一系列革新得到了满足……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求……——【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5.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蒸汽机的推广和各个部门的机械化,就更加需要数量多、精度高和规格统一的机器。刨床、镟床、汽锤、镗床等工作母机先后被发明出来。19世纪30—40年代,一个新的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诞生了。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为了向全世界炫耀自己的无比财富,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为办此博览会英国专门花了22周时间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完全由玻璃及金属建成的大厦——“水晶宫”。水晶宫本身就是财富的标志,它的造价达8万英镑,这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宫内陈列着万余种世界各地的产品,其中英国的产品超过一半。——黄光耀、刘金源6.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扩展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各国政府通过税收、立法、直接投资等方式推动工业发展。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和美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背景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2.成就3.区别1.生产力:使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给实现了工业化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①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②农业变革也在欧美地区全面展开;(2)管理方式:科学化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1914年亨利·福特首创了工人日工资5美元/8小时的标准(当时是2.34美元/9小时),通过加薪打造一个富足的产业工人阶层,越来越多的优秀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被吸收进厂。伯明翰地区就出现了第一所专为女工开设的夜校 课程有阅读、 写作、算术、缝纫等。女工们非常喜欢这样的教育 , 而且学费低廉 , 每季度为13先令 , 她们大多都付得起 。——旺德·F.内夫:《维多利亚时代的工作妇女》女性获得更多受教育的机会1816— 1838年报纸增长了33%,1836-1856年又增长了70%,而1856-1882年的增长率高达600%报纸发行量大增19世纪初,欧洲兴起的理性休闲运动的内容主要包括知识教育、艺术欣赏、户 外休闲和体育运动等方面。休闲、体育运动逐渐兴起“工人区”对面,住着高等的或中等的资产阶级……挤满了工人的“恶劣的街区”,是周期性光顾城市的一切流行病的发源地。工业革命时期的住房短缺问题、贫民窟问题、卫生设施极差等问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业发展极快、口膨胀有着密切的关系……——龚敏《论西方工业革命时期的住宅问题》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排出纯金的潮流。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社会问题工业革命也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亚非拉国家或地区在被卷入世界市场的同时,逐渐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发动的鸦片战争,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千百年不变的农耕文明,其基石在大机器的碾压下—点点发生松动。许多有识之士兴实业,中国近代化的征程开始艰难起步。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中国政治跌宕起伏,社会文化剧烈变迁,工业文明迅速改变着中国的面貌,也使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课堂小结: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启示:大国崛起呼唤工匠精神;中国制造转型中国创造;科技进步需要创新环境;社会发展勿忘人文关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课堂练习:见配套课件【作业布置】见配套练习【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教师主义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辩证的分析工业革命多重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