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教案【教学目标】1.时空观念:通过绘制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表格,创设情境,将其放到特定的时空中分析,认识战后新兴国家独立的统一性与特殊性。2.史料实证:能够运用可信的史料重现各国独立的真实镜像,形成对历史正确的、客观的认识。3.历史解释:能够利用史料对战后亚非拉国家独立与发展做出客观解释和评价,能够从殖民体系瓦解和新兴国家的发展的历程中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历程。4.唯物史观:通过战后各国民族独立的历史现象,认识殖民体系瓦解的必然性。能够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上理解新兴国家独立后取得经济发展成就和面临的挑战。5.家国情怀:能够从各国独立领导人的英雄事迹中,感悟革命领导者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振兴中华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进程及其原因难点:亚非拉国家独立后所面临的困境及其正确对策【教学方法】根据本课特点,使用情境创设、合作探究、表格归纳、史料研读、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等教学方法。【教学流程】新课导入:(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先对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大致过程进行回顾,明白资本主义发展与扩张的罪恶,为本课学习做好铺垫。新课讲授:通过材料分析这一时期殖民体系走向崩溃的原因:材料一:二战使英国损失1500亿美元,德国损失3000亿美元。学者瓦德奈伊说:“大战降低了英国和西欧各国的影响,并且削弱了他们统治世界的能力,因此,这就为日益成长壮大的非殖民主义运动铺平了道路。”总之,无论战败国还是战胜国,都元气大伤,赤裸裸地武力掠夺已经失效。材料二:二战后,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地位下降,后起殖民势力如美国试图建立新的殖民统治,以瓦解老牌殖民国家的殖民体系。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展开了新一轮的关于殖民地的较量,这也为殖民地解放运动提供了条件。材料三:二战后,成立了联合国。联合国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和宣言,谴责殖民主义政策,坚持民族自治、民族独立原则,强调立即无条件给予殖民地领土独立,被称为“非殖民化宣言”。很多国家就是在联合国托管理事会的直接帮助下获得独立的。材料四:西方国家全球殖民的过程,也是主权国家的概念由欧洲向全球扩散的过程。欧洲列强通过发现、占有和建立殖民地,强化其主权意识和主权地位,这个过程同时也唤醒了亚非拉被掠夺和被剥削地区人民的主权和民族国家意识。二战作为一场席卷全球的世界性反法西斯战争,增强了这种意识。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得出结论。接着,以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自的代表性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为例,分析这一时期民族民主运动的大致经过及特点。通过印巴分治、非洲年、卡斯特罗改革等史实,明白这一时期民族民主运动的新特点:①具有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空前的广泛性,亚非拉各国互相支持、互相援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②民族解放运动的主流已经转向在巩固政治独立的同时,着重发展本民族经济,并争取改变旧的国际经济秩序;③亚非拉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逐渐增强;等等。进而理解这些运动的深远意义:实现了亚非拉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挑战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或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召开,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形成。接下来继续列举史实,如新加坡、韩国等新兴工业经济体抓住西方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度增长;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出现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非洲国家独立后,经济一度发展较快;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展陷入困境;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增长;拉丁美洲大力发展民族工业,促进国家间经济合作;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取得喜人成果的同时,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教师设置新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决定了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由于东南亚国家产业结构相近且均依赖于外资,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国也先后受到波及;新加坡作为东南亚金融中心,受到外资撤退的显著影响,也卷入金融风暴;韩国、俄罗斯在危机蔓延叠加资本外流的压力下,主权货币也大幅贬值。”“在20世纪即将结束时,撒哈拉以南6亿人口中有一半生活在每天消费不到1美元的贫苦状态。整个大陆的债务负担达到了2000亿美元。世界上较早的传染病仍在非洲流行。”从中引导学生得出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如依然面临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影响,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经济波动风险增加,殖民时代的历史遗留问题依然存在,发展中国家也有自身问题,等等。(三)发展中国家应对措施教师结合材料:2010年10月9日,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访问华盛顿时说“世界经济还没有进入稳步增长的良性循环,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仍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中国赞赏世行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危机提供1000多亿美元大规模资金支持,充分肯定世行在保护贫困人口、巩固经济复苏基础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但也应看到,尽管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危机中表现出一定的抵御能力,但经济发展的基础还很薄弱,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最贫困国家要逐步摆脱危机影响,实现减贫和可持续发展仍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大量的外部资金支持。”来设置启发性问题:“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之路艰辛曲折,任重道远。为应对挑战,你有何好的建议呢?”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力量的社会责任感。课堂练习: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出现民族独立运动的新高潮。英国政府改变殖民政策,推行“分而治之”方针,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印度独立前后,亚洲的其他一些国家也先后宣告独立。1948年,犹太人建立了以色列国;英国宣布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结束。上述材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C )A.非洲掀起了民族独立浪潮 B.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C.亚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D.东欧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2.20世纪四、五十年代,拉美地区的国有化运动还只限于少数几个国家;到六、七十年代,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加入到国有化运动的行列中来。据统计,1960—1976年,拉美国家将200多家外国企业收归国有,掀起了国有化浪潮。这一运动在当时( B )A.推动了拉美国家迅速现代化B.减少了拉美国家对西方大国的依附性C.迥异于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课堂小结: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1课,包含“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发展中国家的成就”、“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三个子目,旨在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发生的各种新变化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本课所涉内容时空跨度非常大,上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下启“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因此通过对本课核心历史概念、关键历史问题的理解和学习,可以进一步带动两个专题的探讨和认识。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亚非拉各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地缘政治战略地位,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集体影响力,也对我国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了解亚非拉国家发展变化的历程,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未来世界发展趋势,正确选择发展模式,推动中国现代化事业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对于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业布置】见配套练习【板书设计】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1.背景2.概况3.影响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1.概况:2.发展任务: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1.面临的问题2.共同的挑战3.应对的方法【课后反思】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亚非拉部分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初步认识了民族解放运动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历史人物;但对战后亚非拉等国纷纷取得独立的原因、独立后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问题了解甚少,因此本课应注重在初中学习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