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芦花鞋》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芦花鞋》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芦花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改选自曹文轩先生的《青铜葵花》。本文分四个部分,本文主要记叙了为了增加家里的收入,青铜一家做了一百零一双芦花鞋,青铜冒着风雪去镇上卖鞋,最后为了满足一个顾客的需要,脱下自己穿的鞋,赤脚踏雪回家的故事。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阅读长文章的方法:边读边想,前后联系。
【作者介绍】
曹文轩:1954年出生于江苏盐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享誉世界文坛。曾荣获冰心文学奖、国际安徒生奖等多种海内外重要奖项。主要作品有《草房子》《青铜葵花》等。
【教学目标】
1.认读会认“搓、葵”等7个生字,理解词语,流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用空行标示长文章各部分的方法,继续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主要内容,探究“芦花鞋”的故事。
3.运用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阅读长文章。
【教学重点】
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探究芦花鞋的故事。
【教学难点】
运用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阅读长文章,进一步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一本好书,是一路风景,那里的世界新奇广阔;一个好故事,更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值得你一生回味。曹文轩的《青铜葵花》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
2.了解《青铜葵花》
《青铜葵花》是曹文轩创作的长篇小说,该小说曾获《中国报纸》2005年十大好书奖,第十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
3.曹文轩简介,学生初步了解。
1954年出生于江苏盐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享誉世界文坛。曾荣获冰心文学奖、国际安徒生奖等多种海内外重要奖项。主要作品有《草房子》《青铜葵花》等。
本节课我们学习的课文就选自曹文轩的《青铜葵花》,让我们一起走进《芦花鞋》。(自读课题:芦花鞋)
二、初读课文,整体布局安排。
(一)关注课文提示,了解课文学习突破点
同学们,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一起来看课前的学习提示。通过提示我们可以发现本课有两个学习要点:1、默读课文,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2、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下面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走进课文吧
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2、联系18、19、20课,发现三课在段落布局上的异同点
(三)字词学习
过渡:首先让我们来解决一下本文的生字新词。
1、出示词语。
搓进 葵花 祈求 遗憾 污迹 雪屑
2、自读词语,根据提示改正错误
3、字词游戏(收集芦苇做芦花鞋)
(四)前后比较,发现布局异同
师:解决了生字新词,让我们再来发现文章的布局安排特点。
同学们你发现20课与18、19课在段落安排的布局上的异同了吗?
完成表格
交流三课结构布局的异同点
三、梳理情节,了解故事。
师:课文用空行标示各部分的方法,把课文分为四个部分。
(一).默读课文,提炼小标题。
出示自学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根据前面学习的概括小标题的方法给每部分加小标题。
1、复习列小标题的方法
2、分步展示:
(1)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8):为了增加收入,青铜一家人编织了一百零一双芦花鞋。
第二部分(9-14):青铜在镇上卖掉了99双芦花鞋,自己穿了一双,不顾劝阻,冒雪去卖最后十双。
第三部分(15-22):雪停后,青铜的10双芦花鞋被路过的城里人买光了。
第四部分(23-30):往回走的路上,有一个人追上青铜还要买芦花鞋,青铜脱掉自己脚上的芦花鞋向那人追去。
提取关键词
编---卖--买--脱
根据关键字列小标题
采芦花编鞋
大雪天卖鞋
城里人买鞋
雪地里脱鞋
(二)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弄清了各个部分的小标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否就非常容易了呢?
预设:
(本文主要记叙了为了增加家里的收入,青铜一家做了一百零一双芦花鞋,青铜冒着风雪去镇上卖鞋,最后为了满足一个顾客的需要,脱下自己穿的鞋,赤脚踏雪回家的故事。)
小结: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小标题串联起来,就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脉络就更清晰了。
四、联系文本,赏人物之“美”。
(一).再次默读课文,思考:在卖芦花鞋的过程中,哥哥青铜给你留下的印象是否更深?请在文中相关地方做标记。画出相关语句。
(二)交流阅读感受。抓关键语句感悟人物形象。
1、课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文段,了解主要内容,重点抓住“挑、只采、笑眯眯”三个词感受青铜的勤劳纯朴。
(2)带着感悟读一读
2、课文的第10-13自然段
(1)抓关键词体会天气的恶劣
(2)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通过换角色体会,感受环境描写和语言描写衬托对人物品质的衬托作用
3、课文第22自然段
(1)自读课文
(2)抓住“没有.....还是”和“一时竟有点反应不过来”让我们感受到青铜的纯朴、实在。
4、课文27自然段
(1)关注本段特点:连续出现了两次“他的目光落在了自己脚上的那双芦花鞋上。”
(2)小小练笔
联系上下文揣摩一下青铜此刻心里在想些什么?并把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具体学习联系上下文揣摩心理的方法
首先来联系上文(课文第24自然段),抓住描写买鞋人的动作感受他的失望之情,这样能更好地体会青铜“觉得有点对不起他”的心理。
接着联系下文(课文第29自然段),通过抓住两次对青铜赤脚的痛苦的描写,更能让我们揣摩到青铜脱掉鞋子的勇气
出示揣摩内容,感受青铜的“坚强”“善良”,重点指导同学们掌握“阅读长文章时,边读边想,联系前后文的内容,就能拉近与故事中人物的距离,更全面地了解人物形象”的方法。
五、总结归纳,深化中心
1.借助板书设计,回顾上课过程,复习上课的训练重点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先来通过本单元三篇课文的比较,了解用不同标识来分部分的方法,然后通过串联小标题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最后借助“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的方法感受主人公的品质
2、通过青铜不能说话交流,却以顽强的品性面对生活苦难的精神,以及曹文轩在封底的名言,呼吁孩子“从小有面对苦难的风度,做生活的强者”
六、续写故事,阅读延伸
1、大胆想象,续写故事。
师:课文的结尾存有留白,给了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让我们续写故事结尾吧!
他赤脚踏过积雪时,溅起了一蓬蓬雪屑……
根据自己对青铜的了解,把课文的结尾,展开合理的想象,被省略的内容写出来。
2.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青铜的世界,在美的世界里与作家曹文轩有了一个美丽的约会。《青铜葵花》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像课文一样让人难忘的故事,请同学们阅读《青铜葵花》,写写阅读时的心得体会。
【课文脉络】
采芦花编鞋--勤劳、朴实
芦花鞋 大雪天卖鞋--勇敢、有责任感 美丽的芦花鞋
城里人买鞋—朴实,实在 美丽的心灵
雪地里脱鞋--坚强,善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