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共26张PPT)-人教版必修二 (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共26张PPT)-人教版必修二 (1)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基因突变
实例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正常红细胞和镰刀型红细胞
一.基因突变
正常血红蛋白特定位置上的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
血红蛋白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缬氨酸—组氨酸 —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
缬氨酸—组氨酸 —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
1 2 3 4 5 6 7 8
(正常)
(异常)
实例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根本原因
病因:
两面凹的圆饼状
性状
谷氨酸
… …
C
T
T
G
A
A




DNA
G
A


mRNA
正常蛋白质
蛋白质
G
A


… …
缬氨酸
异常蛋白质
镰刀型
C
T
G
A




直接原因
A
U
A
T
正常
异常
碱基对的替换引起基因分子结构的改变。
实例2——皱粒豌豆的形成
圆粒
皱粒
GAG TCA ATG ATG CTT
AAG GGC GCG
成因:
碱基对的增添引起基因分子结构的改变。
DNA
mRNA
CUC AGU UAC UUC CCG CGC UAC GAA
实例3——囊性纤维病
病因:
碱基对的缺失引起基因的分子结构的改变。
ATG CTT AAG CTA AGT GGA
UAC GAA GAU UCA CCU
DNA
mRNA
一.基因突变
1.概念:基因突变是指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ATCCGTAGGC
(正常DNA)
替换
AACCGTTGGC
ATTCCGTAAGGC
A CCG
T GGC
1 2 3 4 5
缺失
增添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发射。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太空带货历史
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等。
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
生物因素:如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等。
提高突变频率
2.基因突变的原因
(1)外因
(诱发突变)
(2)内因
(自发突变)
DNA复制偶尔发生错误。
一.基因突变
一.基因突变
3. 基因突变的特点:
(1)普遍性:
基因突变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2)随机性:
发生时间: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发生部位:任何细胞任何DNA分子任何位置。
 ▲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分裂间期
A. 有丝分裂间期
B. 减Ⅰ前的间期
体细胞中
(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
(可通过受精作用遗传给后代)
生殖细胞中
一.基因突变
基 因 突变率
大肠杆菌组氨酸缺陷型基因 2×10-6
玉米的皱缩基因 1×10-6
小鼠的白化基因 1×10-5
人类色盲基因 3×10-5
自然状态,基因突变频率很低。
( 3 ) 低频性:
一.基因突变
A(红眼)
a1(白眼)
a2(血红眼)
a3(象牙眼)
a4(樱红眼)
a5(杏红眼)
a6(伊红眼)
a7(浅黄色眼)
a8(微色眼)
a9(蜜色眼)
a10(珍珠眼)
a11(珊瑚色眼)
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方向突变,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是原来基因的等位基因。
( 5 )不定向性:
一.基因突变
结论1:根据资料分析,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性。
普遍
资料1: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动植物以及人,都会由于基因突变而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例如,棉花的短果枝,水稻的矮秆,牛犊的白色皮毛,果蝇的白眼,鸡的卷羽,以及人的红绿色盲、白化病等。
一.基因突变
资料2:DNA碱基组成的改变是随机的、不确定的。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
结论2:根据资料分析,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性。
随机
一.基因突变
资料3 “肉肉”的缀化:缀化的本质属于基因突变,主要是由于多肉植物在物理和化学因子等作用下,枝干部发生不定向生长以及异常增生。缀化主要表现在外部形态上的改变,常见的类型有:扇形缀、珊瑚缀、龙头缀、孔雀缀、脑型缀、朵朵缀等。
结论3:根据资料分析,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性。
不定向
资料4:在高等生物中,大约105~108个生殖细胞中,才会有1个生殖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在适宜条件下,生长1~2d的大肠杆菌培养物的浓度约为I09个细胞每毫升。虽然DNA复制的错误率约为10-9,但是在含有109个细胞的培养物中,由于DNA复制的差错就可能发生几百万个突变。这些变异有些可能影响大肠杆菌的生存,但也有极少数可能增强大肠杆菌的生存能力,如获得对某些抗生素的抗性。
一.基因突变
低频性
结论4:根据资料分析,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一.基因突变
白化病患者
白化玉米苗
畸形的雏鸭
人类的多指
资料5:多害少利性
植物的抗病性突变、耐旱性突变、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
一.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
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形成新性状
4. 基因突变的意义:
产生新基因
1. 基因突变是由于DNA片段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  )
2. 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但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  )
辨一辨
3. 若没有外界因素的影响,基因就不会发生突变 ( )
4. 基因突变的利害性主要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在某一环境中可能是有利的,而在另一个环境中可能是有害的 ( )
5. 生殖细胞突变—可传给后代,产生新性状出现死胎、畸形胎等先天性疾病均有可能 (  )
×

×


短毛折耳猫 长毛立耳猫
长毛折耳猫
二.基因重组
1.概念: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
①自由组合型:
②交叉互换型:
减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减Ⅰ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体发生局部互换。
二. 基因重组
二.基因重组
自由组合1
汉水丑生侯伟作品
自由组合2
二.基因重组
交叉互换
二.基因重组
1.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请你根据自由组合定律计算,一位父亲可能产生多少种染色体组成不同的精子,一位母亲可能产生多少种染色体组成不同的卵细胞?
2.即使不考虑基因突变,如果要保证子女中有两个所有基因完全相同的个体,子女的数量至少应该是多少?
3.你能从基因重组的角度解释人群中个体性状的多种多样吗?
223种精子;223种卵细胞
246+1 个
生殖细胞类型多样→受精卵类型多样→个体性状多样
二.基因重组
3.结果:产生___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出现。
新的基因型
重组性状
未产生新基因
不是新性状
4.意义:
(1)基因重组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2)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比较
比较项目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定义
时期
类型
结果
意义
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分裂间期
减Ι前期、减Ι后期
自发突变、诱发突变
自由组合、交叉互换
产生新基因
产生新的基因型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