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第二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一课时 推动和平与发展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知道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树立全球观念、强忧患意识 道德修养: 认识战争的危害和影响和平的因素,理解和平的重要性;道德修养:理解人类必须面临的发展课题,知道制约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及人类为发展做出的不懈努力;法治观念: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世界和平,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而奋斗健全人格:能够结合具体材料培养理解、分析及辩证的看问题的能力责任意识:认识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措施;制约贫困国家发展的因素和消除贫困与饥饿的具体行动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和制约发展的因素。难点:.影响和平的因素;如何促进发展。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77年,联合国大会号召将每年的11月29日作为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以示纪念,因为大会曾在1947年的这一天通过了关于巴勒斯坦分治问题的决议。2000年12月3日,大会重申联合国对巴勒斯坦问题负有永久的责任,直至此问题按照国际法获得令人满意的解决为止。大会授权巴勒斯坦人民行使不可剥夺权利委员会继续促进巴勒斯坦人民行使这些权利,据事态发展调整其工作方案,并强调需要调动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支持和援助。习近平强调,中国始终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实现巴以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继续为此作出不懈努力 。联合国为什么举行“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表明了什么?你希望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二)、讲授新课:运用你的经验:当今世界,局部战争与冲突时有发生,请搜集近几年世界上局部战争与冲突的实例,并找一张世界地图,标出这些国家,观察它们在地区分布上有和特点。请选择一个国家,谈谈战争与冲突带来的影响。当地时间3月10日,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表声明称,过去24小时以军在加沙地带开展了8项军事行动,共导致85人死亡、130人受伤。声明称,自去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致3104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72654人受伤。其中72%的遇难者为妇女和儿童。加沙地带因营养不良与脱水死亡的人数已达到25人。一、维护世界和平:1、战争给人类带来难以忘却的伤痛: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对和平的生活习以为常。材料: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发布声明表示,因冲突导致流离失所的加沙居民已达338934人。其中约22万人在数十所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开办的学校避难。然而,这些学校已经面临空间拥挤和食品、饮用水不足的问题。此外,加沙地带至少有2540个居住单元被毁或因损坏严重不能住人,另有约22850个居住单元遭不同程度破坏。战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回顾历史,战争让人类付出了惨痛代价,给人类带来难以忘却的伤痛。探究与分享: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柯迪华、汉斯希伯等外国医护人员和记者深入中国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在最艰苦威胁的环境中与中国军民并肩战斗,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中国为支援英军在缅甸抗击日本法西斯,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组建了远征军。中国远征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为加速日本法西斯的崩溃立下了赫赫战功。1941年12月9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指出:“中国与英美及其他抗日诸友邦缔结军事同盟,实行配合作战,同时建立太平洋一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抗日战争至完全的胜利。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的宣言,亦《阿卡迪亚会议宣言》,又称《二十六国宣言》。宣言表示赞成《大西洋宪章》,并决心共同战败德、意、日法西斯侵略,不到侵略国无条件投降,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经与苏联磋商并告知有关国家后,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对上述材料共同反映的那段历史,你了解多少?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发生变化,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对上述材料共同反映的那段历史,你了解有多少?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伤亡情况:全世界一共约7000万人死亡,全世界一共约1.3亿人受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死于战争及与战争相关原因(如因战争导致的灾害、饥馑、缺医少药、传染病蔓延、征兵、征募劳工、屠杀等)的人约为7000万。材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国军民伤亡3300万人;其中:中国军队伤亡380余万人,中国人民牺牲2000余万;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1000余亿美元。其中:中国财产损失600亿美元,战争消耗4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正是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奋战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才取得胜利。3、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致力于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材料 :据计算,美国投放在广岛、长崎的原子弹,在冲击波下7万人丧生,核辐射又导致了20多万人死亡。一位幸存者描述到:“看上去好像人们都被死亡凝固住了,这座城市遍地都是残骸,犹如人间地狱。”此后,幸存者们也饱受癌症、白血病和皮肤灼伤等后遗症的折磨。材料:目前已确信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有7个: 美国,约6000枚战略核武器及1670至3300枚战术核武器; 俄罗斯,约5500战略核武器及3000到4000枚战术核武器; 法国,384枚战略核武器及60到80枚战术核武器; 英国,185枚战略核武器; 中国,130件核弹(含战略弹头),80件预备核弹印度,30到100枚核武器; 巴基斯坦,15到50枚核武器。 到目前还不能确信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是: 以色列,100到200枚核武器;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饱受战争之苦的各国人民看到战火导致的满目疮痍、生灵涂炭,看到人们在战争中失去家园、流离失所,也看到核武器的使用所带来的毁灭性后果,深深感受到和平发展的可贵。为了实现和平,人类采取了哪些方式维护世界和平?材料: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1945年10月24日成立了联合国,中、美、苏、英、法则成为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材料: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是根据有关联合国决议建立的一支跨国界的特种部队,成立于1956年苏伊士危机之际。它受联合国大会或安全理事会的委派,活跃于国际上有冲突的地区。维和部队士兵头戴天蓝色钢盔或蓝色贝雷帽,上有联合国英文缩写“UN”,臂章缀有“地球与橄榄枝”图案。凡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人员,必须被送到设于北欧4国的训练中心接受特种训练,以熟悉维和部队的职能、宗旨、任务和进行特种军事训练。联合国维和部队执行任务时跟各国特种部队不同,它必须公开自己的存在,必须行进在最引人注目的公路、广场、热闹地段等公开场合。联合国维和部队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一种形式,其另两种形式是军事观察团和多国部队。材料:1968年7月1日由英国、美国、苏联等59个国家分别在伦敦、华盛顿和莫斯科缔结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共11款。该条约的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该条约1970年3月正式生效。截至2003年1月,条约缔约国共有189个。通过以上材料分析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人类采取了哪些方式和措施?《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成立联合国,不断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 派驻维和部队; 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等。人类运用多种方式维护和平,为实现和平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材料:根据《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安理会承担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责任,应当在巴以问题上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鉴此,中方提出以下建议:一、全面停火止战。二、切实保护平民。 三、确保人道主义救援 四、加大外交斡旋 五、寻求政治解决。根据安理会相关决议和有关国际共识,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根本出路是落实“两国方案”,恢复巴勒斯坦民族合法权利,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安理会要推动重启“两国方案”,在联合国主导和组织下,尽快召开更大规模、更具权威、更有实效的国际和平会议,制定落实“两国方案”的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全面、公正、持久解决。关于加沙未来的任何安排都必须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意愿和自主选择,不能强加于人。由材料可知,我国对冲突的态度是什么?我国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难点问题,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4、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是战争的阴影从未远离:材料:以上图片材料说明了什么?局部战争和冲突从未间断;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探究与分享:在哈尔滨街头,有一座名为《放飞和平》的塑像。它由炮身和人物两部分组成;炮身采用铸铁材质,色调灰暗,质感厚重粗犷;人物为铸铜,光洁细腻,表情丰富,衣褶抖动线条流畅。选用两种不同材质对比,是为了表现战争与和平、历史与今天、伤痛与希望。(1)观察右图,你从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看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看到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追求;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和平,维护世界和平。(2)你可知道是谁在为我们守卫着和平?爱好和平的人们。5、维护世界和平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材料: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拉马拉的正常生活已经陷入停顿。拉马拉是约旦河西岸的一个城市,一直以年轻人众多和充满活力的夜生活而闻名。 自哈马斯10月7日发动致命的袭击以来,以色列军队对约旦河西岸发动了多次袭击,逮捕了各行各业的人:学生、社会活动人士、记者,甚至是在网上发帖支持加沙的人。空袭和无人机摧毁了房屋和街道,攻击了许多难民营,几乎将阿尔安萨清真寺夷为平地。我们应怎样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驱散战争的阴影、维护世界和平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我们要看到和平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积极表达爱好和平的愿望,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推动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材料:世界最贫困国家10.阿富汗:人均GDP591.67美元阿富汗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领土中的五分之三交通不便。农业是主要的经济支柱,但可耕地还不足农用地的2/3。据阿富汗官方数据,阿富汗总人口的 42% 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生活在贫困线以上的人中有 20% 极易陷入贫困。9.刚果:人均GDP587.6美元,刚果拥有全球第三大贫困人口,9200万人口中超过73%的人每天的生活费还不到1.90美元,同时也是地球上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8.中非:人均GDP552.34美元,约有71%人口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以下,大约 643,000 人流离失所。成年人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超过 3.5 年,近一半人不会读写。人口预期寿命是世界上最低的,2020年时只有 53 岁。7.塞拉利昂:人均GDP541.87美元。塞拉利昂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曾经是欧洲奴隶的供应来源地,无论是购买能力、健康长寿或是受教育程度都是世界后列,建设更是严重不足,大部分的经济活动都已崩溃。6.马达加斯加:人均GDP521.49美元。在马达加斯加,大约85%的家庭没有电力供应。几乎有一半的儿童因营养不良而发育迟缓。每16 名儿童中就有1名在5岁前死亡。材料:全球仍有10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线下,8.52亿人处于饥饿状态,每年500多万儿童因饥饿和营养不良而夭折。全世界有6亿人生活在危害健康和生命的环境中,11亿人无法得到安全饮用水,26亿人缺乏基本的卫生条件。看到这些材料,你什么感受?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繁荣和充实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探究与分享:你发现了什么?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趋严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材料:阿富汗的文盲率高达65%,而且仅有4%的妇女念过书。这个国家是妇女地位最低的三个国家,跟牲口都不如,15岁以上只有25%识字。阿富汗人认为,文化教育落后也是导致连年战乱的原因之一。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产生贫困的原因有哪些?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许多因素导致贫困的国家越来越贫穷。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感悟:时代之变和世界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发展进程正在遭受严重冲击,南北差距、复苏分化、发展断层、技术鸿沟等问题更加突出。人类发展指数下降,贫困人口增加,数亿人生活在饥饿之中,粮食安全、教育、就业、医药卫生等民生领域面临更多困难。一些发展中国家因疫返贫、因疫生乱,发达国家也有很多人陷入生活困境。探究与分享: 2000年联合国提出了千年发展目标(2000——2015) ,2015年,又提出“可持续发展议程”(1)请对比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之间的异同。相同:都有消除贫困、重视教育、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不同: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还提出实现粮食安全、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2)发展目标的改变说明了什么?各国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类设立了递进式的减贫目标。世界各国如何消除贫困:材料:东盟各国在减贫与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宝贵经验。老挝在经济增长中重点关注乡村发展和减贫,专门出台了法案确保社区福祉和发展。柬埔寨推出“四角战略”,通过人力资源开发、经济多样化、私营部门和市场发展、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加快治理改革等手段,来达到减贫、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等目标。马来西亚通过免费教育和医疗、为极端贫困人口提供住房、为年轻人提供就业培训等措施实现减贫。新加坡通过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家庭护理和医疗机构构筑起社会安全网。思考他们共同说明了什么?各国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为促进整个世界的发展而努力。材料: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平均每年脱贫1000多万,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以前,粮食不够吃,木房子到处是窟窿,在屋里都能看到星星。”去年脱贫的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旁如村农民王金才说,现在住进政府补贴盖的砖房,喝上自来水,两个娃娃读书不花钱,“生活不再发愁了”。 消除绝对贫困完成了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指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打下坚实基础,也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材料说明了什么?面对问题,世界各国积极行动,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拓展空间: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是联合国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粮食援助活动的机构。它的宗旨是帮助受援国实现粮食自给,消灭饥饿和贫困。世界各国积极行动,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了解了制约和平的因素和为和平所作的努力;了解了制约发展的因素和为发展而作的努力。全面看待和平与发展问题,树立起全球意识,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四)、课堂练习:1、2023年3月10日,在中方的斡旋下,沙特与伊朗签署联合声明,恢复外交关系,为维护地区与国际安全带来希望。王毅称这是对话的胜利,和平的胜利。材料体现了我国( A )A.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B.是解决全球危机的决定力量C.是世界事务的主宰者 D.在多极化世界中谋求自身利益2、目前全球面临诸多严重挑战:叙利亚内战、印巴冲突、伊朗核问题、英国脱欧、美国接连退出国际组织……这表明( B )A.当今世界整体上不太稳定,战争阴影从未远离B.建设和谐世界任重而道远C.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D.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3、2023年2月24日,中国外交部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提出尊重各国主权、停火止战、启动和谈等12项主张。由此可见( C )A.发展与合作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B.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C.我国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D.所有国家承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4、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了一系列国际会议,中国声音、中国方案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支持和响应。这表明( C )A.世界发展多极化,和平问题面临新的威胁 B.中国已成为世界领袖,在国际上发挥着领导作用C.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得到了广泛认同D.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军事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五)、板书设计第一课时 推动和平与发展一、维护世界和平:1、战争给人类带来难以忘却的伤痛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3、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致力于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4、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是战争的阴影从未远离:维护世界和平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二、推动可持续发展:1、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2、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趋严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3、世界各国如何消除贫困:(六)、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