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课课件 第04讲 光现象(课件)(通用版)63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课课件 第04讲 光现象(课件)(通用版)63页ppt

资源简介

(共63张PPT)
光现象
(复习课)
1.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速度、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面镜成
虚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了解知道)2.光的
反射定律、光路的可逆性、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
(理解应用)
知识导图·思维框架
教材梳理·夯实基础
知识点一 光的直线传播
1. 光源: 的物体叫光源。月亮 (选填“是”或
“不是”)光源。
发光 
不是 
(1)条件:光在 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线:用来表示光的传播 和 的带箭头的
直线。
(3)现象: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如图的小孔成像,成 。
同种均匀介质 
路径 
方向 

像 
2. 光的直线传播
日食和月食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的区域便形成了影子
日食
月食
(4)应用:射击瞄准、激光准直等。
(5)光速:光在 中的速度是宇宙中最大的速度,在物
理学中用c表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般取c= m/s。
(6)光年: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一年的距离,光年是
的单位。
[提示](1)月亮不是光源。(2)小孔成像时的形状与成像物体
相似,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真空 
3.0×108 

度 
知识点二 光的反射
1. 光的反射
(1)定义:当光射到两种介质分界面时,返回到原介质的现
象。
(2)光路图(反射模型)
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平面内。(三线共面)
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 。(法线居中)
③反射角 入射角。(两角相等)
④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提示]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和反射角为0°。
同一 
两侧 
等于 
可逆 
(3)光的反射定律
2.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
类型 漫反射 镜面反射
条件 反射面 反射面
图示
反射 特点 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射
向 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
线 射出
凹凸不平 
平整光滑 
不同的方向 
仍然平行 
类型 漫反射 镜面反射
视觉 特征 能从各个方向
,不刺眼 逆着反射光能看到物体,
光线强,明亮、刺眼,看
不清物体的表面
能否 成像 成像 成像
[提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看到同一物
体 
不能 
能 
知识点三 平面镜成像特点
1. 原理: 。
2. 特点
(1)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
(2)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
(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
(4)平面镜成 像。
光的反射 
相等 
相等 
垂直 
虚 
3. 球面镜
(1)凸面镜:对光有 作用,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
应用:汽车后视镜、路口反光镜等。
(2)凹面镜:对光有 作用。
应用:太阳灶、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等。
发散 
会聚 
4.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平面镜 凹面镜 凸面镜
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 凹面镜 凸面镜
既不会聚也不发
散,成正立、等大
的 具有 作
用,能成实像或虚
像 具有 作用,
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潜望镜 反射式望远镜 后视镜
虚像 
会聚 
发散 
5. 影子、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影子 实像 虚像
成因 光被不透明 物体挡住 实际光线 会聚而成 实际光线的反向
延长线相交而成
效果 黑暗、无色彩 光屏能承接 光屏不能承接
正倒 一般倒立 一般正立
[提示](1)对称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2)平面镜成的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不
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知识点四 光的折射现象
1.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
生 的现象叫作光的折射。如图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
中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NN'是 ,MM'是
,AO是 光线,OB是 光线,OC是
光线,∠α是 角,∠β是 角,∠γ是
角,∠β ∠α,∠γ ∠α。
偏折 
法线 
分界
面 
入射 
反射 

射 
入射 
反射 

射 
等于 
小于 
2. 色散:太阳光是白光(复色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
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 。如:彩虹、牛顿用三棱镜
分解光。
3. 色光的三原色: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
彩就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
光的色散 
红、绿、蓝 
4. 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光谱上红光以外的光。
应用:红外线夜视仪、电视遥控器、红外线治疗仪、红外线
测温仪。
(2)紫外线:光谱上紫光以外的光。
应用:紫外灯灭菌、使荧光物质发光来验钞。
[提示](1)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不一定改
变,垂直入射时方向不变。
(2)红外线和紫外线均是光波家族中的成员,只是人眼不能直
接看见。
知识点五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设计与进行实验】
1. 实验装置:激光笔、纸板、平面镜、刻度尺和 。
2.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量角器 
3. 实验步骤
(1)先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硬纸板 放置在
平面镜上,让激光笔 纸板射向O点。
(2)实验中,应该选择表面 (选填“光滑”或“粗
糙”)的纸板;为了使光路更加明显,实验应在较 (选填
“亮”或“暗”)的环境下进行。
垂直 
紧贴 
粗糙 
暗 
(3)如图所示,纸板上显示出了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
迹。若想把光的径迹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你的方法是

用笔
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路径 
(4)为研究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需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方
向,寻找反射光线的位置,实验中每次都要测量并记录入射角和
反射角的大小。
【分析与结论】
4. 改变入射角大小,多次实验后,得到如下几组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 20° 30° 45° 60°
反射角 20° 30° 45° 60°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
射角 
5. 为探究反射光和入射光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下一步的操作
是: ,此时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反
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选填“在”或“不
在”)同一平面内。
6. 让光沿着FO的方向射向O点,反射光会沿着OE方向射出。这
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将纸板NOF向后翻折 
在 
可逆 
【交流与反思】
7. 小强听从老师的建议继续进行实验,在总结结论时,小强认为
光发生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而小明认为光发生反射时,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 的结论是正确的,理由
是 。
小明 
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 
【创新设计】
8. 如图所示,将白色纸板更换成带有角刻度的纸板,这样做的优
点是 。
方便直接比较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大小 
[提示](1)选择较粗糙纸板的原因:光线在粗糙纸板中易发生
漫反射,便于从各个方向观察。
(2)实验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的原因:防止外界光线干扰,
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3)多次测量的目的: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知识点六 实验: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设计与进行实验】
1. 实验器材:两支蜡烛、玻璃板、玻璃板支架、白纸、光屏、刻
度尺等。
2.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3. 实验原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 (选填“反射”
或“折射”)。
4. 实验步骤:
反射 
(1)实验中应选用 (选填“薄”或“厚”)玻璃板。
(2)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将所选玻璃板 桌面
放在白纸中央,沿玻璃板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
的位置。
薄 
垂直 
玻璃板 
(3)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只与A完全相
同、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
璃板后,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白纸上记
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
未点燃 
【分析与结论】
5.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
离 。
6. 把图乙中的白纸沿着代表玻璃板位置的直线对折,观察到像与
物的对应点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关于平面镜 。
7. 在蜡烛B的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
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选填“虚”或“实”)像。
相等 
相等 
对称 
虚 
【交流与反思】
8. 若某同学在移动蜡烛A多次进行上述实验时,记录的物与像对
应的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测得数据如下表.老师指出表格设计
存在错误,请指出: 。
实验次数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 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1 8 8
2 12 12
3 16 16
物理量没有单位 
9. (2021·嘉兴)实验中,有同学用一张白纸挡在玻璃板和像之
间,你认为该同学还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吗?并说出你的理
由: 。
[提示]多次改变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进行测量的目的:减少偶
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能,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教材图片 命题解读
RJ八上P72图
4.1-9 (光的直线传播)如图所示,手影是由于光在
同一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的过程中遇到
了不透明的障碍物,而在该物体后面光不能到
达的区域形成影子
直线 
教材图片 命题解读
RJ八上P80图
4.3-11 (平面镜成像)如图所示为检查视力的情景,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m;若视
力表全长为0.8 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长度
为 m.视力表中某一个“E”开口向左,则
被测者看到镜子中像的开口向 (选填
“左”或“右”)
5 
0.8 
右 
教材图片 命题解读
RJ八上P82
图4.4-4 (光的折射)图中叉鱼时要瞄准鱼的下方才
能叉到鱼,说明人眼看到鱼在水中的位置比
实际位置 ,这是光从水中入射到空气
中时发生 引起的
浅 
折射 
教材图片 命题解读
RJ八上P87 图4.5-7 (看不见的光)紫外线能使 物质发
光,可以识别钞票或商标的某些位置用荧光
物质印上的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
紫外线还可以
荧光 
消毒杀菌 
知识巩固·素养提升
考点一 光现象辨识
[例1](2022·聊城 传统文化)《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
“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见矣”,
其中“钱随水光而显见”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D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平面镜成像 D. 光的折射
D
方法技巧
区分三种光现象的关键是从“介质”入手: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日食与月食的形成、影
子、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射击瞄准时的“三点一线”等都表明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
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偏折,
发生折射现象,例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透镜成像、
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海市蜃楼等。
考点二 生活中的光现象
[例2](2023·眉山 跨学科实践)皮影戏是一种民间戏剧,已成
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
物”,屏幕上便出现影子。下列现象中,与皮影戏原理相同的是
( C )
 
A. 有趣的倒影 B. 空中的彩虹
C
C. 古代的日晷 D. “弯折”
的筷子
方法技巧
区分光的各种现象是中考的热点,往往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
射、光的折射形成的各种现象放在一起进行区分。光在传播过程
中,由于传播方式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现象:光的直线传播的有
日月食、手影、小孔成像等;光的反射有平面镜成像、倒影等;
光的折射池底变浅、钢笔错位等。需要注意水中倒“影”的
“影”是虚像,立竿见“影”中的“影”才是我们生活中所说的
影子,两者形成原因不同。
考点三 实验:光的反射定律
[例3](2023·三市一企)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M水平放置,附有量角器的白纸板由E、F两部分构成,始终竖直立在M上,可以绕ON翻折。
 
(1)如图甲,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AO射向镜面,量
角器上显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可得出∠r ∠i(选填
“>”“<”或“=”)。
(2)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再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
目的是 。
(3)若光沿BO入射,经M反射后沿OA射出。这表明,在光的
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 
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或避免偶然性) 
可逆 
(4)如图乙,把F向前或向后翻折,则在F上 (选填
“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
法线在 。
不能 
同一平面内 
【拓展提问】
(5)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
“漫反射”),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
径迹。
(6)(2021·绍兴改编)实验中转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EO贴
着纸板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OF
沿 时针方向转动。
漫反射 
顺 
方法技巧
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图是考查的重点,是对知
识的实际应用。此类作图题要确定哪是反射面,利用平面镜成像
规律找出反射点O,再画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考点四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例4](2022·扬州)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装
置如图甲所示。
 
(1)为了更好的完成实验,最好选用 (选填“无色”
或“茶色”)玻璃板,玻璃板应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可
用 (填器材名称)来检验。
茶色 
垂直 
刻度尺 
(2)将棋子A置于玻璃板前方,观察到A的两个像,在玻璃板后
方放置棋子B,使之与棋子A较亮的像重合。在白纸上记下棋子A
和B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物到镜面的距离为 ,像到
镜面的距离为 (选填“AC”“AD”“BD”或“BC”)。可沿 方向(选填“MN”或“PQ”)移动棋子A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
AC 
BC 
PQ 
方法技巧
(1)无色玻璃透光性好,反光性差,茶色玻璃板透光较差,反
光性强,成的像比较清晰。实验时,为了能够找到像的位置,玻
璃板应该垂直放在水平面上,可用刻度尺的直角来验证玻璃板是
否垂直放在水平桌面上。
(2)离光源较近的反射面成的像较亮,离光源较远的反射面成
的像较暗。为了得到像距与物距的大小关系,应该改变物距进行
多次实验。
考点五 光学作图
[例5](2023·新疆)请在图中画出光线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
的折射光线。
答案:
[例6](2023·广元)如图所示,从S点向平面镜发出一条光线,
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到达光屏上的P点。请你作出此过程
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
方法技巧
光的反射、折射一般作图步骤
(1)先找入射点,由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与反射
(折射)面的交点确定入射点。
(2)确定法线,过入射点作反(折)射面的垂线,即法线(用
虚线)。
(3)由“三线共面”确定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所在的位置;并作出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答题规则
(1)使用作图工具规范作图。
(2)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不能断开。
(3)虚像、光的反向延长线、法线需用虚线表示。
(4)法线与界面垂直,并标明垂足。
(5)要符合光的反射定律(两角相等)、折射规律(光斜射入
某种介质时,空气中的角始终是大角)。
随堂演练·重点达标
1. (2023·云南)如图所示的“手影”游戏中,影子的形成原因
是( B )
A. 光的反射 B. 光沿直线传播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B
2. (2023·株洲)图为一个光头人拿着倒置的扫把照镜子(平面
镜)的情景。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D )
A. 人变高了 B. 人变胖了
C. 人长出了头发 D. 人打了领带
D
3. (2023·遂宁 生活情境)阳光明媚的周末,不少市民到鹭栖湖
游玩。湖畔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大树拖着长长的影子,几只
白鹭从平静的湖面轻快掠过,水中的鱼儿欢快嬉戏。下列对此情
景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A.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B. 白鹭在湖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 看见水中的鱼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D. 鲜花五颜六色是因为阳光在鲜花表面发生色散现象
A
4. (2022·泰州)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表面粗糙的纸板应 立在水平平面镜上,让一束光
紧贴纸板A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B上呈现出反射光束,以
ON为轴,把纸板B向后翻折,纸板B上反射光束消失,由此可初
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
竖直 
在同一平面内 
(2)把纸板B翻折至能呈现反射光束的位置后,让纸板A上的入
射光束绕O点顺时针转动,此过程中反射角的大小变化情况
是 。
(3)若将图中纸板整体以底边EF为轴向后旋转45°后,纸板
B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出反射光束,纸
板A上的入射光束 (选填“能”或“不能”)在平面镜
中成像。
变小 
不能 
能 
5. (教材改编)如图所示,太阳光与水平面成60°,要利用平面
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照亮井底,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答案:
6. (2023·广安市)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里斜射入空气中,请
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