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11张PPT)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课)1. 凸透镜和凹透镜、照相机、投影机、放大镜、眼睛、近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及其矫正、显微镜、望远镜。(了解知道)2.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应用)知识导图·思维框架1. 凸透镜(convex lens): 中间比边缘厚的叫做凸透镜。2. 凹透镜(concave lens):中间比边缘薄的叫做凹透镜。一、凸透镜和凹透镜A B C D E F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_____A、B、DC、E、F凸透镜和凹透镜①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主轴)。②光心(opticalcenter):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_____,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凸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凹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二、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不变凸透镜和凹透镜①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几束光射向凸透镜,通过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某一点。1. 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也叫会聚透镜)一、凸透镜对光的作用②与透镜主光轴不平行的几束光射向凸透镜,通过透镜后也是会聚的。会聚透镜对光的作用①与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几束光射向凹透镜,通过透镜后会发散。2. 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也叫发散透镜)②与透镜主光轴不平行的几束光射向凹透镜,通过透镜后也是发散。(与入射光线比)发散透镜对光的作用1. 焦点F(focus):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_____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用 F 表示.2. 焦距f(focal length):焦点到凸透镜________的距离叫做焦距。用 f 表示。一、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光心平行焦点和焦距3. 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F1、 F2 ,这两个焦点关于光心O对称,两侧的两个焦距 f 相等。4. 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焦点和焦距1. 虚焦点F:平行于主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____________交于主光轴上一点,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做虚焦点F。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关于光心对称。二、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2. 焦距f:凹透镜的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 表示。凹透镜焦距 f 的大小表示其光发散能力的强弱, f 越小,对光的发散能力越强。反向延长线焦点和焦距3. 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_______FF2.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_______FFFF1.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____不改变焦点主光轴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3. 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经折射后平行于______FF2.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_______FFFF1.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______不改变虚焦点主光轴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例题1】如图所示是一种便携式平行光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要想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经过一个透镜变成平行光,则此透镜的种类和小灯泡放的位置是( )A. 凸透镜,主光轴任意位置B. 凹透镜,焦点上C. 凸透镜,焦点上D. 凹透镜,焦点内C【例题2】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一透镜,MN为透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已知一条光线a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P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 B.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 C.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 D.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Aa①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光圈环调焦环镜头快门胶片②胶片:相当于光屏。③快门:控制曝光时间。⑤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④光圈: 控制进光量的多少.1. 照相机的构造照相机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在“光屏”上会聚成被摄物体的像。2. 照相机成像原理F2FF2F2f2fff物距u>2f 时 ,成____________的实像,像距 f<v<2f倒立、缩小①照相机成______、______的实像;②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大于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 ;③像和物体在透镜______侧;④物体离镜头近,像变大,离镜头远;物体离镜头远,像变小,离镜头近。3. 照相机成像特点两倒立缩小为了使远近不同的景物在胶片上都能形成清晰的像,需要旋转镜头上的“调焦环”——调节镜头到______的距离。4. 照相机的“调焦”拍摄远处景物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此时的像比较小。拍摄近处景物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此时的像要变大一些。镜头后缩镜头前伸胶片投影仪原理:当物距u:f<u<2f 时 ,成____________的实像,像距 v>2fF2FF2F2f2fff倒立、放大投影仪f2fF2FF2F当物距 u放大镜成像原理放大放大镜正立①实像(reali mage):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成在光屏上,物、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且实像是_____立的。一、实像倒实像和虚像②成实像的实例投影仪的像小孔成的像电影机的像照相机成的像①虚像(virtual image)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人眼逆着出射光线可以看到虚像。凸透镜成的虚像: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人眼逆着出射光线可看到虚像。二、虚像放大镜的虚像平面镜成的虚像②成虚像的实例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例题3】如图中成实像的是( )①用放大镜观察天安门城楼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B②拍摄景物③用投影仪投影④用平面镜矫正姿势。【例题4】小明把照相机、投影仪及放大镜成的像作了比较后,认为这三种仪器所成的像具有如下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 实像都和物体分别居于透镜两侧B. 虚像都和物体在透镜的同一侧C. 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D. 虚像都是放大的,实像都是缩小的D1. 实验器材①光具座、凸透镜(焦距 f =10cm)、蜡烛(烛焰作为发光体)、光屏等。物距u: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像距v: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物距u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像距v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②实验器材的调整调整凸透镜、蜡烛(烛焰的中心)、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为了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①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40cm刻度处,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并记录像的大小和正倒,同时测出此时的物距u和像距v。实验 次数 物距与焦距 的关系 物距 u/cm 像的性质 像距v/cm虚实 大小 正倒1u>2f30实像 缩小 倒立152. 实验步骤②继续把蜡烛向透镜移近,使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分别为下表中的几种情况,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像的正倒和大小,测出物距u和像距v,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物距u 像的性质 物与像 的位置 像距v 光屏能否承接u=2f 虚实 大小 正倒fu=fu3. 分析数据,归纳结论物距u 像的性质 物与像 的位置 像距v 光屏能否承接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异侧 2f>v>f 能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异侧 v=2f 能f2f 能u=f 不成像u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物近(离焦点)像远像变大;虚像(与物)同侧正,实像异侧倒,像物相互跟着跑。F2FF2F2f2fff1. 物距大于2倍焦距,即u>2f 时当物距 u>2f 时,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v f作图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F2FF2F2. 物距u : f<u<2f 时2f2fff当物距U: f<u<2f 时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 v>2f当物距uf2fF2FF2F3. 物距u<f 时fF2FF2F当物距u=2f 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v=2f4. 物距u=2f 时f2f2ffF2FF2F当物距u=f 时,凸透镜不成像。物距 u=f 时,折射光线不能会聚,反向延长线也不能会聚。5. 物距u=f 时2f【例题5】小华和小明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10cm,他们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处,调节蜡烛的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①如图甲所示,若此时他们想在实验中能用光屏承接到烛焰的实像,光屏应在_________(选填“50~60cm”、“50~60cm”)范围内移动;②他们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放在 30cm刻度线处,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则会在光屏上看到烛焰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倒立的像;【例题5】凸透镜的焦距为f=10cm,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处。①如图所示,此时他们想在实验中能用光屏承接到烛焰的实像,光屏应在_______(选填“50~60cm”、“50~60cm”)范围内移动;②他们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放在 30cm刻度线处,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则会在光屏上看到烛焰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倒立的像;等大60~70cm③他们想模拟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应在步骤②的基础上将蜡烛向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调节光屏的位置,使光屏向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靠近远离焦距为f=10cm④他们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同时取下光屏,直接用眼睛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小明移动蜡烛使它从零刻度线处逐渐靠近凸透镜,同时小华从透镜的右侧透过透镜现察烛焰的像,图乙是小华整理并记录看到的像的情况,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出最先看到的像的编号是______(选填代表像编号的数字)。焦距为f=10cm1【例题6】小明将凸透镜紧靠如图甲所示的卡通图片,然后将凸透镜逐渐远离图片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如图乙所示四个不同的像,则四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CA. ③②④① B. ③②①④C. ②①③④ D. ①②③④1. 眼球的结构晶状体、角膜、睫状体 、瞳孔、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视网膜相当于_______。睫状体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神经视网膜玻璃体凸透镜胶片眼睛照相机成像的过程2. 眼睛的视物原理②视网膜上感光细胞受到光的刺激,视神经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大脑将倒立图像处理后翻转过来,我们就看到了物体。人的眼睛看见物体的原理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形成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倒立、缩小的实像;人眼看见物体的过程晶状体倒立、缩小的实像眼睛3. 正常眼睛的调节眼睛通过睫状体改变_____________,来看清楚近处和远处的物体。当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其折光能力减弱,成的像恰好落在视网膜上。当我们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其折光能力增强,使成的像恰好落在视网膜上。晶状体的厚薄眼睛1. 远点:当睫状体完全松驰时,晶状体表面弯曲程度最小,能够看清的_______________叫做远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处。2. 近点:当睫状体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表面弯曲程度最大,此时能看清的______________叫近点。正常眼睛的近点在大约______处。3. 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______,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二、 远点、近点和明视距离最远的极限点最近的极限点10cm25cm1. 近视眼的特征: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2. 近视眼的成因:①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②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一、近视眼的成因使得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_____,视网膜上是一个模糊的光斑,得不到清晰的像。前近视眼及其矫正近视眼患者可以佩戴______透镜制成的镜片,利用凹透镜能使光发散的特点,就能使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3. 近视眼的矫正凹1. 远视眼的特征: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2. 远视眼的成因:①远视眼的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②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二、 远视眼的成因来自近物的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_面,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后远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患者要戴由____透镜制作的眼镜,让光先会聚,使清晰的像略向前移,准确地成在视网膜上,如图乙所示。人们上了年纪以后,眼睛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太近、太远的物体都看不清楚。3. 远视眼的矫正甲 矫正前凸【例题7】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下图中表示近视眼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远视眼应配戴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现有度数为“+300度”与“-200度”两种眼镜,其中属于远视眼镜的是________。甲凸+300度【例题8】小华同学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得到凊晰的像。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的位置,适当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又可以得到清晰的像,则该镜片( )A. 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B. 是凹透镜,属远视民镜C. 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D. 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D1. 显微镜的结构②目镜:靠近眼睛的透镜,一个凸透镜。①物镜:靠近物体的透镜,一个凸透镜。③载物台:承载被观察物体。④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在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在光线弱时用,会聚光线。)如图是一架生物实验室常用的显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一、显微镜显微镜物体通过整个显微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2. 显微镜成像的基本原理①物镜:物镜成像与投影仪一样,使物体成________________像;②目镜:目镜成像与放大镜一样,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3.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微小的物体通过显微镜后被两次放大,因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倒立、放大的实倒立、放大的虚像成正立、放大的虚显微镜④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图最终看到:倒立、放大、虚像第1次:倒立放大、实像第2次:正立放大、虚像AA1A2物镜目镜F物F目1. 望远镜的基本构造①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焦距比较长。②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焦距比较短。2. 望远镜的成像原理:①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成___________________。②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把物镜所成的像进行放大,___________________。倒立、缩小的实像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远处物体射来的光3. 望远镜的成像光路图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目镜F目F物F目F物1. 视角:从眼睛的中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二、视角①视角与_________有关:物体到眼镜的距离一定时,大物体的视角大,小物体的视角小。2. 影响视角大小的因素②视角与________有关:物体大小一定时,看近处的物体,视角大,远处的物体视角小。物体大小物体远近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的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目镜焦点3. 望远镜使我们观察远处物体的视角变大远处物体经物镜成的像离眼睛很近,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很大。α视角变大远处物体【例题8】小华同学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得到凊晰的像。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的位置,适当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又可以得到清晰的像,则该镜片( )A. 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B. 是凹透镜,属远视民镜C. 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D. 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D【例题9】如图,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D显微镜 望远镜结构 目镜 一组透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镜 一组透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工作原理 物镜 成__________的实像(投影仪) 成_________的实像(照相机)目镜 以物镜所成实像为物体再次 成像:________________ 以物镜所成实像为物体再次成像:_________________显微镜和望远镜倒立放大倒立缩小正立、放大的虚像正立、放大的虚像增大视角 的方法 放大再放大 拉近再放大共同点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可以直接用眼睛看到教材梳理·夯实基础知识点一 透镜凸透镜 凹透镜外形特征 中间 ,边缘 中间 ,边缘 厚 薄 薄 厚 凸透镜 凹透镜对光的 作用 作用 作用①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 ; ②会聚作用指折射光向 主轴偏折,发散作用指折射光向 主轴方向偏折(选填“靠近”或“远离”)会聚 发散 强 靠近 远离 凸透镜 凹透镜相关概念三条特殊光线[提示](1)三条特殊光线:平行过焦点,过焦点平行,过光心不变。(2)会聚作用是指使光线的发散程度减小,而不是光线一定会聚(相交);发散作用是指使光线的发散程度增加,光线不一定不会聚。知识点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1.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物体到凸 透镜的距 离u 像的性质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应用正倒 大小 虚实u>2f u=2f 2f>u>f 倒立 缩小 实像 2f>v>f 照相机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间接测焦距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投影仪 物体到凸 透镜的距 离u 像的性质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应用正倒 大小 虚实u=f u<f 不成像 平行光源测焦距 正立 放大 虚像 v>u 放大镜 物体到凸 透镜的距 离u 像的性质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应用正倒 大小 虚实巧记规律 ①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②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③成虚像:物远像远像变大物体到凸 透镜的距 离u 像的性质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应用正倒 大小 虚实图示2. 凸透镜成像原理实像 虚像物体表面对应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会聚于像点 物体表面对应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射延长线相交于虚像点[提示]投影仪中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凸透镜的作用是会聚光,光源位于凹面镜的焦点处,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凹面镜反射后,再经凸透镜会聚,使照射在投影片上的光更强一些。知识点三 眼睛和眼镜1. 眼睛与照相机异同点 眼睛 照相机成像元件 、角膜 凸透镜承像元件 光屏(胶片或感光片)看远近不 同物体的 调节 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调节 ) 调节 到光屏(胶片或感光片)的距离相同点 物体在 成 、 的实像晶状体 视网膜 焦距 镜头 2倍焦距之外 倒立 缩小 2. 近视眼和远视眼近视眼 远视眼视觉特征 近处清晰,远处模糊 远处清晰,近处模糊形成原因 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眼球前后方向太 眼球前后方向太 成像位置 在视网膜 方 在视网膜 方厚 强 薄 弱 长 短 前 后 近视眼 远视眼成像光路矫正镜片 透镜 透镜凹 凸 [提示](1)近点和远点:依靠眼睛调节所能看到的最近和最远的两个极限点分别叫近点和远点。正常眼睛的观察距离大约是10 cm至无限远,最佳的明视距离为25 cm。(2)远视眼镜的度数为正数,近视眼镜的度数为负数。知识点四 显微镜和望远镜1.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对比显微镜 望远镜光路图显微镜 望远镜物镜的 作用 成 立、 的 像,相当于投影仪 成 立、 的 像,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的 作用 成 立、放大的 像,相当于 镜增大视角 的方法 把物体的像放大 把物体的像移近倒 放大 实 倒 缩小 实 正 虚 放大 [提示](1)通过显微镜,我们观察到的物体的像与物体上下颠倒,左右互换。如果我们将物体向左移动,则像向右移动。(2)反光镜的作用是增加光的强度,便于观察物体。2. 视角(1)定义:由物体两端射出的两条光线在眼球内交叉而成的角叫视角。(2)影响因素:视角与物体本身的 及物体和人眼之间的 有关。大小 距离 知识点五 实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设计与进行实验】1. 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2. 实验装置图3. 实验操作(1)实验前老师让同学们先将实验室窗帘拉上再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2)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使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调整光屏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形成一个 的光斑(未画出),如图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最小、最亮 10.0 (3)将器材位置正确放置后,应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 上,调整器材高度时,应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4)把蜡烛放在较远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u和像距v。主光轴 点燃 【分析与结论】4. (1)u>2f时,在光屏上可以得到 的实像,此时像距的范围是 ,生活中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2)f<u<2f时,在光屏上可以得到 的实像,此时像距的范围是 ,生活中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缩小 f<v<2f 照相机 放大 v>2f 投影仪 (3)u<f时,成 的 像,此时像距的范围是 。(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成实像时像都是 立的,所有缩小的像都是 像。(5)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 。放大 虚 v>u 倒 实 变大 【交流与反思】5. 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原因是 。6. 用方格纸代替白纸做光屏,便于分析所成像的大小。能 光路可逆 【创新设计】7. (2021·宁夏改编)实验时调整蜡烛和光屏,直至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等大的像(未画出像),如图所示,则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是 cm。10.0 8. (2021·东营改编)小明通过实验探究,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与像距v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10 9. (动态成像规律)小明摘下眼镜放到凸透镜前,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拿走眼镜,需将光屏向凸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说明小明戴的眼镜对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此实验中,光屏相当于人眼睛构造中的 。发散 视网膜 [提示]动态成像规律记忆口诀:(1)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注:成实像时像倒立)。(2)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注:成虚像时像正立)。教材图片 命题解读RJ八上P94图5.2-1甲 (照相机)(1)如图所示,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此时所成树的像是 、缩小的实像,若拍照片时,镜片上有污点,则拍摄的照片上 (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污点。倒立 不会 教材图片 命题解读RJ八上P94图5.2-1甲 (2)当拍完整棵树的照片后,还想拍树枝的特写照片,他应把照相机 (选填“远离”或“靠近”)树枝,同时将镜头 (选填“前伸”或“后缩”)靠近 前伸 教材图片 命题解读RJ八上P99图5.3-3 (凸透镜的应用)如图所示,小刚透过装水的圆柱形杯子观察铅笔。手中铅笔的笔尖是朝左的,可他看到的像却是笔尖朝右,则他看到的是铅笔的 (选填“实”或“虚”)像;若将铅笔继续 (选填“靠近”或“远离”)杯子,他所看到的像将会变成笔尖朝左。水和玻璃杯的共同作用与实验室中的 透镜相似, (选填“近”或“远”)视眼镜用的就是这种透镜制成的实 靠近 凸 远 知识巩固·素养提升考点一 实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例1](2023·随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1)此凸透镜的焦距f= cm。(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若将蜡烛放置在42 cm刻度线处,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从30 cm处移动到10 cm刻度线处,光屏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10.0 放大镜 左 【拓展提问】(4)(2021·福建改编)实验中,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 (选填“上”或“下”)方移动,为了能让所成清晰的像回到光屏中央,可将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调节。(5)(2021·重庆B卷改编)实验过程中小明思考,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将有什么变化: 。上 下 像依旧完整,但亮度变暗 方法技巧光屏上找不到像、像不完整,没成在光屏中央的原因:(1)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没有在同一高度。(2)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时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原因。①物距小于等于一倍焦距;②物距太小,像距太大(满足f<u<2f),超过了光具座的量程。考点二 凸透镜成像的实际应用[例2](2023·遂宁)疫情防控期间,为了控制外来人员出入小区,遂宁很多小区装备了人脸识别系统(如图所示)。其中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0.4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则摄像机镜头的焦距应小于 m,该镜头与 视镜属同一类透镜。0.2 远 方法技巧(1)摄像机摄像时应用的原理是物距大于凸透镜二倍焦距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2)因为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它是与矫正远视眼的眼镜属于同一类透镜。考点三 眼睛和眼镜[例3](2023·株洲)图为眼睛观察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可知这是( B )BA. 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矫正B. 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矫正C. 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矫正D. 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矫正方法技巧来自远处点的光经晶状体(凸透镜)成像在视网膜前,说明这是近视眼的光路原理图,要矫正近视眼,需要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在近视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故应戴凹透镜矫正近视眼。考点四 透镜作图[例4](2023·眉山)物理课上,罗老师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块平面镜,用一支带凸透镜的手电筒竖直向下照射在平面镜上,侧面的同学几乎不能看到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同学们通过作图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一条光线经过焦点F射向凸透镜。请在图中画出该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和经过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答案:方法技巧凸透镜中,过焦点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平面镜中,垂直于镜面入射的光线,反射光线垂直镜面,与入射光线重合。随堂演练·重点达标1. (2023·三市一企)如图是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光路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B. 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像成于视网膜前C. 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D. 为预防近视,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25 cm左右A2. (教材改编)在天安门广场某处,小丽想拍摄天安门城楼的全景,但发现在该位置只能从取景框中看到城楼的一部分。为了能拍摄到天安门城楼的全景,小丽应该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天安门城楼的方向移动,同时将镜头往 (选填“前伸”或“后缩”),或者选用焦距较 (选填“大”或“小”)的照相机进行拍摄。远离 后缩 小 3. (2023·永州)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物体在视网膜上能够成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小明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成了近视眼,他需要戴一副由 透镜片做的眼镜进行视力矫正,因此中学生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缩小 凹 (1)光源S的位置;(2)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答案:4. (2022·锦州)如图所示,S'是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像,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凸透镜左侧焦点F。请你画出:5. (2023·广东)小明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继续深入探究,选用题表中某一规格的凸透镜做实验,调整好器材后如题图甲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凸透镜编号 焦距/cm 直径/cm① 5 3.5② 5 4.5③ 10 4.5④ 15 4.5(1)光屏上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2)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烛焰的像如图乙所示,此时将蜡烛向 调节可以使烛焰的像移到光屏中央。实像 上 (3)小明选的凸透镜焦距为 cm。(4)小明将蜡烛换成F字光源,调整了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仍可观察到清晰的像,如题图所示,则小明看到的像应是 (选填字母)。10 C (5)小明认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可能与凸透镜的直径有关;若要验证其猜想,则可在题表中选取编号为 两个凸透镜进行实验验证。①、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